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邓小平出国留学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綦松波
李江源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共2页
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
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邓小平的这段话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留学人员
出国留学
教育思想
对外开放
留学生
教育工作
留学回国人员
公派留学
派遣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班主任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綦松波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3期164-16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都在变化。其中青少年的消费观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并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青少年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都在变化。其中青少年的消费观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并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青少年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当代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并且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所以对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探析,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心态。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并从内外因方面探讨和提出了班主任对中学生正确积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消费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对新就业大学生企业心理契约构建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綦松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4期188-189,共2页
心理契约一直是被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当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员工群体,很少有人关注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群...
心理契约一直是被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当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员工群体,很少有人关注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而我国的国情恰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离职率高。大学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较不稳定的群体。本文在新就业大学生的这一问题上借鉴某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其心理契约平衡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有益的提示,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与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大学生
心理契约
某国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诉求
4
作者
綦松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2-62,共1页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显性与隐性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它是一种充满体验、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其主导及本质应是洋溢着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强烈的表现出求真、求...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显性与隐性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它是一种充满体验、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其主导及本质应是洋溢着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强烈的表现出求真、求善、求美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
价值诉求
科学精神
日常生活
有机融合
人文关怀
文化氛围
人的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健康教育
5
作者
綦松波
《当代教育科学》
1998年第4期21-22,共2页
一、未来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人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当前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为...
一、未来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人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当前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质教育
学校教育
新领域
心理咨询
心理适应问题
自我适应
心理适应能力
自我调节
心理指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的教育质量思想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锐
綦松波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主义
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育
学校管理人员
中小学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锐
綦松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
知识经济
全民教育
高等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
被引量:
5
8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年第7期3-6,共4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近代...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近代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教育融合
教育价值观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学派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上饶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21-28,共8页
教育学派乃各种教育理论的派别,产生于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研究教育学派的内涵,探讨教育学派的作用、教育学派的特点、教育学派的成因以及教育学派演变发展的主要规律,意在希望中国的教育学者积极进取。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学派
教育学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
10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旧教育思想、旧教育制度、旧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改革;对办学体制的改革;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旧教育思想、旧教育制度、旧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改革;对办学体制的改革;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改革。第二,教育改革应遵循的方针原则是:要稳步前进;要有重点的进行,不能齐头并进;对我国的旧教育要在批判中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教育改革思想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方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恩来的多种形式办学思想
11
作者
李江原
綦松波
《孝感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69-73,共5页
多种形式办学思想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强求一律,而必须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办学要走群众路线,要大力提倡“两条腿走路”,...
多种形式办学思想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强求一律,而必须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办学要走群众路线,要大力提倡“两条腿走路”,政府既要重视和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又要积极支持广大人民群众举办教育事业。周恩来多种形式办学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多种类型的办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办学思想
教育思想
多种形式办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1
12
作者
綦松波
覃祖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66-68,共3页
教育的信息化正在使教育的整体面貌和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的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新教学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整合
计算机
教师
教学软件
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课堂不良行为形成的因素及处理
13
作者
綦松波
《山东教育》
1997年第12期13-39,共2页
关键词
课堂不良行为
教师
课堂行为
课堂教学
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性行为
学生观
自我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
14
作者
綦松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2,共2页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历史使命。为了...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高等学校要继续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中国
办学多元化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15
作者
綦松波
《春秋》
2008年第3期61-61,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具体化分析和民族化阐释。不和而和,"和为贵"的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和"字。早在《尚书》中就提出:"八音克谐"、&qu...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具体化分析和民族化阐释。不和而和,"和为贵"的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和"字。早在《尚书》中就提出:"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和谐论命题。孔子则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而明确提出"和为贵"的思想。道家同样强调一个"和"字。老子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精神
执两用中
原文传递
题名
邓小平出国留学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綦松波
李江源
机构
济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共2页
文摘
1978年6月23日,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邓小平的这段话是...
关键词
邓小平
留学人员
出国留学
教育思想
对外开放
留学生
教育工作
留学回国人员
公派留学
派遣留学
分类号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主任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綦松波
机构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13年第23期164-166,共3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观念都在变化。其中青少年的消费观也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并且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青少年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对未来消费文化的构成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当代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并且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所以对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探析,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心态。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我国青少年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并从内外因方面探讨和提出了班主任对中学生正确积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消费教育
Keywords
teenager
consumption psychology
consumption behavior
consumption education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对新就业大学生企业心理契约构建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綦松波
机构
济南大学教育心理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4期188-189,共2页
文摘
心理契约一直是被用来描述员工与组织之间内隐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当前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相对成熟的员工群体,很少有人关注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而我国的国情恰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离职率高。大学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及对新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已经成为了职场上较不稳定的群体。本文在新就业大学生的这一问题上借鉴某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新就业大学生离职率高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原因以及如何保持其心理契约平衡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点有益的提示,使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生活与工作,真正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
关键词
新就业大学生
心理契约
某国企业管理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诉求
4
作者
綦松波
机构
山东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2-62,共1页
文摘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内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显性与隐性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校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它是一种充满体验、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其主导及本质应是洋溢着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强烈的表现出求真、求善、求美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
关键词
和谐校园文化
价值诉求
科学精神
日常生活
有机融合
人文关怀
文化氛围
人的发展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健康教育
5
作者
綦松波
机构
济南大学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8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一、未来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才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人才,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当前和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质教育
学校教育
新领域
心理咨询
心理适应问题
自我适应
心理适应能力
自我调节
心理指导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的教育质量思想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锐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济南大学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提高教育质量
社会主义
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育
学校管理人员
中小学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思想政治工作
后勤工作
分类号
G40-092.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
被引量:
3
7
作者
李锐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9-22,共4页
关键词
教育价值观
知识经济
全民教育
高等教育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
被引量:
5
8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年第7期3-6,共4页
文摘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近代以来,科学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教育融合
教育价值观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学派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上饶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21-28,共8页
文摘
教育学派乃各种教育理论的派别,产生于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之中。研究教育学派的内涵,探讨教育学派的作用、教育学派的特点、教育学派的成因以及教育学派演变发展的主要规律,意在希望中国的教育学者积极进取。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学派
教育学者
分类号
G40-0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
10
作者
李江源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济南大学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
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旧教育思想、旧教育制度、旧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改革;对办学体制的改革;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小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改革。第二,教育改革应遵循的方针原则是:要稳步前进;要有重点的进行,不能齐头并进;对我国的旧教育要在批判中继承;
关键词
周恩来
教育改革思想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方针
Keywords
ZHOU En lai
the view on education reform
contents
policy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恩来的多种形式办学思想
11
作者
李江原
綦松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孝感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69-73,共5页
文摘
多种形式办学思想是周恩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强求一律,而必须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办学要走群众路线,要大力提倡“两条腿走路”,政府既要重视和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又要积极支持广大人民群众举办教育事业。周恩来多种形式办学思想的具体内涵是: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多种类型的办学结构。
关键词
周恩来
办学思想
教育思想
多种形式办学
分类号
G40-092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
1
12
作者
綦松波
覃祖军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66-68,共3页
文摘
教育的信息化正在使教育的整体面貌和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的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新教学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整合
计算机
教师
教学软件
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分类号
G645.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堂不良行为形成的因素及处理
13
作者
綦松波
出处
《山东教育》
1997年第12期13-39,共2页
关键词
课堂不良行为
教师
课堂行为
课堂教学
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中性行为
学生观
自我批评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
14
作者
綦松波
机构
济南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2,共2页
文摘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专业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高等学校要继续解放思想,...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中国
办学多元化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15
作者
綦松波
出处
《春秋》
2008年第3期61-61,共1页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和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具体化分析和民族化阐释。不和而和,"和为贵"的思想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和"字。早在《尚书》中就提出:"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和谐论命题。孔子则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而明确提出"和为贵"的思想。道家同样强调一个"和"字。老子讲"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精神
执两用中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邓小平出国留学教育思想初探
綦松波
李江源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班主任对中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指导策略研究
綦松波
《科教文汇》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对新就业大学生企业心理契约构建影响研究
綦松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诉求
綦松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素质教育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健康教育
綦松波
《当代教育科学》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邓小平的教育质量思想
李锐
綦松波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知识经济与教育价值观的更新
李锐
綦松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及途径
李江源
綦松波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教育学派
李江源
綦松波
《上饶师专学报》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周恩来的教育改革思想
李江源
綦松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周恩来的多种形式办学思想
李江原
綦松波
《孝感师专学报》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面临的挑战
綦松波
覃祖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课堂不良行为形成的因素及处理
綦松波
《山东教育》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
綦松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
綦松波
《春秋》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