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和风化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綦琳 乔彦松 +2 位作者 刘宗秀 王燕 彭莎莎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490,共16页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邵寨镇剖面风尘堆积底界年龄大约为5.23 Ma B.P.,通过对该剖面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其在物源和风化方面的指示意义,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具有相似...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邵寨镇剖面风尘堆积底界年龄大约为5.23 Ma B.P.,通过对该剖面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其在物源和风化方面的指示意义,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具有相似的常量、微量元素UCC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指示二者皆来自广阔的物源区,经过了相似的搬运过程,并在搬运中得到充分混合。新近纪红粘土的MgO、Li、Cs、Bi含量较高,Na_(2)O、稀土元素La-Lu、Y含量较低。风化参数Na_(2)O/Al_(2)O_(3)、化学风化参数CIA以及Al_(2)O_(3)-CaO+Na_(2)O-K_(2)O(A-CN-K)图,均显示新近纪红粘土比第四纪黄土经历了更为强烈的风化过程。新近纪红粘土的稳定元素比值(TiO_(2)/Al_(2)O_(3),SiO_(2)/Al_(2)O_(3),SiO_(2)/TiO_(2),Zr/Hf,Nb/Ta,Lu/Hf,Y/Ho,Th/Nb和Hf/Nb)、稀土元素总量、轻稀土与重稀土的分异程度、轻稀土内部分异程度、重稀土内部分异程度、Ce和Eu的异常程度、同位素ε_(Nd)(0)值等,皆与第四纪黄土无太大差异,指示二者物质来源一致。粒度以及风化强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堆积 红粘土 地球化学 物源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若尔盖风成砂-古土壤序列的古气候与古环境记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綦琳 王燕 +4 位作者 蔡遥 乔彦松 姚海涛 杨帅斌 白文彬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通过对若尔盖盆地中部辖曼地区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孢粉鉴定、磁化率测定以及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距今16 ka余年的末次冰... 通过对若尔盖盆地中部辖曼地区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的粒度分析、孢粉鉴定、磁化率测定以及AMS14C年代测定,探讨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与古环境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至少在距今16 ka余年的末次冰消期就已经出现。地层结构、粒度、磁化率皆指示该区古气候在末次冰消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变化,沙地也经历了多次的固定与活化过程,其中16130~6460 aB.P.、3445 aB.P.前后以及700 aB.P.前后气候较为温暖湿润,在8170~6460 aB.P.期间有一次极暖事件。自11.3 kaB.P.开始,古土壤中的喜暖型乔木花粉含量明显降低,草本植物、尤其是狐尾藻属和莎草科等沼泽植物孢粉含量明显增多,指示该区古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开始发育沼泽泥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盆地 末次冰消期 风成砂 环境演化 土地沙化
下载PDF
基于碎屑锆石年代学对黄土高原物源及其时空差异的理解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牛燕宁 綦琳 乔彦松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3-1634,共12页
中国黄土高原保存着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的风尘堆积,是第四纪非常有价值的陆相古气候古环境地质档案。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风尘沉积的气候记录和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对黄土粉尘的确切来源以及... 中国黄土高原保存着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厚度最大、连续性最好的风尘堆积,是第四纪非常有价值的陆相古气候古环境地质档案。半个多世纪以来,学界对风尘沉积的气候记录和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对黄土粉尘的确切来源以及物源历史是否存在时空变迁等问题尚存在广泛争议。通过对现有锆石年龄谱数据的统计分析,着重从黄土与周缘沙漠的亲缘关系、轨道年龄尺度和构造年龄尺度的角度着手,获得以下认识:(1)在获得北方干旱区沙漠确切年代学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法有望实现厘清黄土与风成沙之间物源亲疏关系的远景目标。(2)现有数据识别出L1黄土的物源可能存在空间差异。(3)支持冰期-间冰期的黄土物源未发生重大改变的观点。(4)在构造时间尺度上,不同地区年龄谱表现出可能发生物源转移的时段明显重叠。(5)有限的红黏土年龄谱数据显示物源的空间差异很可能在第四纪之前就已存在。鉴于目前的数据量还较少,有必要深入开展工作。应用该方法,可以在连续的长时间尺度下对黄土物源变化历史开展研究,并为将来在黄土高原开展多地区多剖面物源对比工作积累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测年 物源示踪 时空差异 黄土高原
下载PDF
DMP磷化锌废液处理浅析
4
作者 綦琳 《天津冶金》 CAS 2001年第B08期81-83,共3页
介绍了从美国DMP公司引进的磷化锌废液处理设施、工艺及机理,对乳化液破乳剂、化学沉淀剂及絮凝剂进行实验筛选,找出了理想的上述诸剂,可在生产运行中实施。
关键词 磷化液 絮凝剂 沉淀 过滤 表面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一种档板分离式电液伺服阀的特点与应用
5
作者 李冬生 蒋志勤 +1 位作者 綦琳 李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4-25,共2页
一种档板分离式电液伺服阀的特点与应用李冬生蒋志勤綦琳李冰1力反馈两级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的两种不同结构图1所示为MOOG型力反馈两级喷嘴挡板阀的结构原理图,这类伺服阀采用四臂磁桥干式力矩马达为电机械转换器、双喷嘴整... 一种档板分离式电液伺服阀的特点与应用李冬生蒋志勤綦琳李冰1力反馈两级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的两种不同结构图1所示为MOOG型力反馈两级喷嘴挡板阀的结构原理图,这类伺服阀采用四臂磁桥干式力矩马达为电机械转换器、双喷嘴整体式挡板为前置液压放大器,四边滑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阀 档板分离式 性能指标 结构
下载PDF
150t电弧炉排烟水冷弯头冷却水系统改造方案的探讨
6
作者 王洪敏 崔金琪 綦琳 《天津冶金》 CAS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论述了150t电弧炉在冶炼时90°水冷弯头烧毁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电弧炉 水冷弯头 烧毁 冷却水 改造方案 炼钢
下载PDF
甘肃灵台邵寨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色度记录 被引量:16
7
作者 程瑜 乔彦松 +5 位作者 刘宗秀 李敬卫 彭莎莎 李朝柱 綦琳 王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1-398,共8页
对位于甘肃灵台的邵寨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并对色度的古气候意义进行了探讨.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邵寨剖面典型风尘堆积的底界年龄约为5.23Ma B.P.;色度测试结果显示,红粘土的红度和黄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反映东... 对位于甘肃灵台的邵寨红粘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研究,并对色度的古气候意义进行了探讨.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邵寨剖面典型风尘堆积的底界年龄约为5.23Ma B.P.;色度测试结果显示,红粘土的红度和黄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反映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理想指标;邵寨红粘土的亮度值变化在2.6~3.6Ma B.P.期间与成壤强度的相关性较好,但3.6Ma B.P.以后,两者相关性较差,可能与该时期形成的大量非成壤碳酸盐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揭示出,邵寨红粘土剖面的红度、黄度及磁化率指标完整的记录了上新世4.4M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阶段性增强的演化过程,该过程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主体隆升及巴拿马海峡关闭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二者可能是该时期东亚夏季风增强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磁性地层 色度 东亚夏季风
原文传递
南京下蜀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綦琳 乔彦松 +3 位作者 王燕 彭莎莎 杨帅斌 白文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风尘堆积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物源区的环境演化状况、重建古风场强度和古大气环流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物质来源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争议问题,本文以南京泰山新村下蜀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 风尘堆积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物源区的环境演化状况、重建古风场强度和古大气环流格局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物质来源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一争议问题,本文以南京泰山新村下蜀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南京下蜀土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Nd同位素进行测试,并与黄土高原同期黄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长江下游下蜀土的物源指示意义。南京下蜀土与北方黄土具有相似的常、微量元素UCC标准化曲线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但是它的Zr、Hf含量较高,Tl、Pb含量较低,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TiO2/Al2O3、Nb/Ta和GdN/YbN,较低的SiO2/TiO2、Zr/Hf、Y/Ho、Lu/Hf和εNd(0)值,说明南京下蜀土的物质来源明显有别于黄土高原黄土。南京下蜀土与长江中游下蜀土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指示其物质来源与中游下蜀土的物质来源相似,主要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松散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风尘堆积 物源 地球化学 长江下游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和风化强度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帅斌 乔彦松 +6 位作者 彭莎莎 李朝柱 綦琳 韩超 谭元隆 程瑜 刘宗秀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陇西黄土高原地处我国东亚季风、西南季风、西风环流及高原季风等多个大气环流的交汇部位,同时处在沙漠-黄土的边界带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广泛分布于该区的风尘堆积是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古气候演化及高原隆升环境效应的理想材料。本文对陇西黄土高原的甘肃会宁黄土进行常、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并与陇东黄土高原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陇西和陇东黄土的地球化学组成相似,与上部陆壳(UCC)平均化学成分也基本一致,说明两者都是复杂的源岩风化物质经过高度混合堆积而成。陇西与陇东黄土的地球化特征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反映了两者沉积后化学风化和物源的差异。与陇东黄土相比,陇西黄土具有较高的CaO、MgO、Na2O和较低的Fe2O3含量,说明陇西黄土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低;CIA值也显示,陇西黄土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而陇东黄土则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元素中,陇西黄土与陇东黄土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Al2O3、SiO2/TiO2、TiO2/Al2O3、U/Pb、Zr、Hf值和较低的Ta、Y、Rb/Sr、Ba/Sr、Ce/Yb、Eu/Yb、LREE/HREE值,反映了两者物源上的差异。受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北方戈壁荒漠、青藏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以及邻近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都有可能成为陇西黄土的潜在物源。进一步研究显示,会宁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大约300ka B.P.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以前磁组构、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风尘物源在该时期可能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300ka B.P.以后高原的冰川及冰缘沉积对该区风尘物源的贡献明显增加,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导致的高原季风加强可能是形成风尘物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黄土 地球化学 风化 物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