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主题聚焦、范式转向与话语拓展——基于李安宅学术遗产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1983—2022) 被引量:1
1
作者 红星央宗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4,共14页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个人行事的隐去”与“集体心态的呈现”的学术发展内在逻辑思辨引发了边疆研究中关于“学人—学术—时势”的关系探讨。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为例,其学术思想史研究大致可分为以共时态知识结构、学术主张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点”型取向,及以历时态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心灵实践为主体的“线”型取向两种类型。但“点”“线”分离的研究取向,导致学界对李安宅学术遗产研究的理论建构维度和知识整合效度偏低。为梳理1983年以来李安宅学术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知识谱系,厘清当前话语范式和阐释路径,本文通过CiteSpace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121篇样本文献进行了共现、聚类、突现分析,发现促进研究团队合作、推动优势资源共享、开拓理论应用前景,是当前李安宅学人生平及其思想遗产研究的主体任务和基本方向,这有助于增进边疆学人思想研究的知识交互、话语更新与前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学人 李安宅 学术生平与思想遗产 主题聚焦
下载PDF
巫术、仪轨与盟约: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的西藏社会知识论和实践观
2
作者 红星央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奥地利学者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的代表作《西藏的神灵和鬼怪》,通过梳理西藏护法神体系及其崇拜形式,阐释代言神巫的巫术性格与萨满气质,揭示了其关于前佛教时期西藏社会组织样态和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对佛教弘传以来藏地宗教生活样... 奥地利学者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的代表作《西藏的神灵和鬼怪》,通过梳理西藏护法神体系及其崇拜形式,阐释代言神巫的巫术性格与萨满气质,揭示了其关于前佛教时期西藏社会组织样态和政治制度的构想,与对佛教弘传以来藏地宗教生活样式的判断。尽管内贝斯基在该书中并未就西藏的宗教信仰和知识传统作出系统论述,而在广义上将西藏的宗教体系划分为佛教与非佛教两类,将其知识形态归纳为“经典-文书”与“仪式-巫术”两种;但这一分类逻辑仍反映出内贝斯基对藏人信仰实践中苯教遗存和萨满色彩的理解,显露了其关于盟约誓言在巩固社会团结上的积极态度。文章即以《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为例,通过分析内贝斯基在组织神话、传说、宗教经典等文本过程中的知识取向和书写逻辑,探讨风俗约定、巫术行为和宗教经验在形塑西藏社会知识传统与民间信仰体系上的实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的神灵和鬼怪》 护法神体系 非佛教传统 巫术 俗约
下载PDF
西藏丁青康沙热巴代际传承研究——艺人扎西曲珍的生活史 被引量:2
3
作者 红星央宗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80,126-128,共16页
康沙热巴是丁青热巴中的一个流派,因其第一代热巴艺人来自于今昌都市洛隆县康沙镇康沙村而得名。在这一典型的家族式流浪艺人团体中,扎西曲珍作为该团体中最后一名代表性流浪艺人,其个人的从艺经历、身份表述、舞台建构、生存现状等呈... 康沙热巴是丁青热巴中的一个流派,因其第一代热巴艺人来自于今昌都市洛隆县康沙镇康沙村而得名。在这一典型的家族式流浪艺人团体中,扎西曲珍作为该团体中最后一名代表性流浪艺人,其个人的从艺经历、身份表述、舞台建构、生存现状等呈现了西藏丁青康沙热巴的历史传承路径及藏族热巴艺术的当代发展状况。扎西曲珍的个人生活史反映出处于"流浪团体"与"非遗展演"两种不同生活状态下的热巴艺人状态,从而揭示了社会变迁中藏族热巴艺术的传承路径、传承规则、内部矛盾和自我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沙热巴 生活史 代际传承 当代发展 身份表述
下载PDF
古意新韵 舞动金秋——记西藏自治区第二届电视专业舞蹈大赛
4
作者 泽吉 红星央宗 《西藏艺术研究》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2013年9月,为推陈出新,打造—批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风韵的优秀舞蹈作品,进一步提高西藏舞蹈编创技巧和表演水平,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艺术创作,以实际行动做“中国梦”的践行者,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区广电局共同成... 2013年9月,为推陈出新,打造—批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风韵的优秀舞蹈作品,进一步提高西藏舞蹈编创技巧和表演水平,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和繁荣艺术创作,以实际行动做“中国梦”的践行者,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区广电局共同成功主办了全区第二届电视专业舞蹈大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舞蹈大赛 电视 风韵 古意 党委宣传部 舞蹈作品 时代精神
下载PDF
和顺乡土景观的农耕底色与旅游呈现
5
作者 巴胜超 红星央宗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和顺农作月历与农作景观的农耕底色上,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公司以侨乡文化游、马帮文化游、抗战文化游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游,重新设计着和顺乡土景观的旅游呈现。在旅游的介入下,解决了和顺高中学历以下青年的就业问题,村民基本认可... 在和顺农作月历与农作景观的农耕底色上,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公司以侨乡文化游、马帮文化游、抗战文化游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游,重新设计着和顺乡土景观的旅游呈现。在旅游的介入下,解决了和顺高中学历以下青年的就业问题,村民基本认可商业改造后的生活条件改善和城镇化建设成果,村落日常生活基本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户提供商品补给。同时,旅游开发也改变了和顺的地理空间,使传统乡土社会的村落空间布局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顺 农耕 旅游 乡愁
下载PDF
藏族锅庄当代发展中的尴尬境遇与自我调适 被引量:2
6
作者 红星央宗 《西藏艺术研究》 2015年第1期56-62,共7页
"锅庄(■)"即果卓,系藏语音译,是极具魅力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公元8世纪,藏族乐舞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随着萨班·贡嘎坚赞、贡珠·云丹嘉措等人在舞蹈表演技巧上提出更多具体而细致的要求,藏族乐舞表演体... "锅庄(■)"即果卓,系藏语音译,是极具魅力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公元8世纪,藏族乐舞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随着萨班·贡嘎坚赞、贡珠·云丹嘉措等人在舞蹈表演技巧上提出更多具体而细致的要求,藏族乐舞表演体系进入了规范化进程。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他者文化与市场因素的介入使藏族锅庄的当代发展落入一个尴尬境遇。本文即就此,从藏族锅庄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空间构筑、文化内涵秉持三方面,简要阐述其自我调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锅庄 功能转型 文化调适
下载PDF
生生谓易,化育万物——“构建中国乡土景观席明纳”综述
7
作者 红星央宗 赖景执 +1 位作者 余欢 谭卉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7-50,共4页
我国正在进行各种各样具有"运动"特征的工程项目: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等;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雷同、耕地消失、文化遗产失落等问题。鉴此,我们设计"重建生生不息之中国乡土景观"的计划。一大批... 我国正在进行各种各样具有"运动"特征的工程项目: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等;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雷同、耕地消失、文化遗产失落等问题。鉴此,我们设计"重建生生不息之中国乡土景观"的计划。一大批受过训练的学者、学生、志愿者分赴广大的农村,到乡土的"原景"中去调查、去发现,去编列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乡土景观的保留细目。"同时,去倾听主人对自己家园过去、现在和将来"景观"的生命史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景观 景观重建 物的呈现 非遗话语 综述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文化认同路径与艺术实践向度--以群舞作品《欢腾的高原》《雪域暖阳》《康鼓弦音》为例
8
作者 红星央宗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第4期10-18,共9页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繁衍、存续的精神保障,是共同体成员书写历史记忆的价值依据,其建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元”维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艺术承载着各民族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记忆,反映了共同体成员在交往交流...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繁衍、存续的精神保障,是共同体成员书写历史记忆的价值依据,其建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元”维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艺术承载着各民族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记忆,反映了共同体成员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和道德范式,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进路。其将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累叠的知识传统、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统合于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的创作中,从而阐明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知逻辑和艺术哲学原理,促成了以文化认同为内聚力、以艺术创造为实践场的情感共鸣、经验共享与利益共赢。本文即以《康鼓弦音》《雪域暖阳》《欢腾的高原》三部藏族群舞作品为例,从其创作理念、舞台构建和展演形态探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夯实文化认同根基的认知逻辑、实践向度与创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艺术实践 多维交融
下载PDF
甘孜州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9
作者 红星央宗 《青藏高原论坛》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浪潮下,甘孜州已由过去封闭的、孤立的民族社区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操双语、人口流动频繁的、交流合作紧密的开放社区。甘孜州民族基础教育在传统认知结构现代化转型的驱动下发生变迁的同时,亦呈...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浪潮下,甘孜州已由过去封闭的、孤立的民族社区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操双语、人口流动频繁的、交流合作紧密的开放社区。甘孜州民族基础教育在传统认知结构现代化转型的驱动下发生变迁的同时,亦呈现出传统教育地位沉降、地方性阐释失语、双语教育问题等诸多问题。本文即以四川省甘孜州民族基础教育事业为个案,试析社区变迁视阈下,民族教育路径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文化 族群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及其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红星央宗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9年第3期50-58,共9页
羌姆(vcham)系藏语音译,原意为跳或舞。长期以来,羌姆受到艺术学、宗教学、藏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如郭净、嘉雍群培、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RenéDe Nebesky-Wojkowitz)、廖东凡等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羌姆研究的进展与国... 羌姆(vcham)系藏语音译,原意为跳或舞。长期以来,羌姆受到艺术学、宗教学、藏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如郭净、嘉雍群培、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RenéDe Nebesky-Wojkowitz)、廖东凡等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羌姆研究的进展与国内藏学研究的整体氛围密不可分。整体观之,当前研究主要围绕历史源流、表述系统、仪式功能三方面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反思性知识(reflexive knowledge)与解构性知识(deconstructive knowledge)一方面扩大了研究主体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祛魅却在事实上削弱了始终嵌于羌姆中的世俗面向。以仪式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下,各教派仪轨中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影响、差异的调适等诸多问题在当前羌姆研究中仍趋于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姆 宗教法舞 密宗仪轨 身体实践 综述
原文传递
宗教知识与艺术呈现:苯教“涅瓦”的仪式表达和叙事机制
11
作者 红星央宗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3,共9页
益西寺地狱法会称"涅瓦"(Dmyal-ba),系苯教伏藏师松安林巴的掘藏舞本所编排。法会以戏剧为艺术呈现形式,通过向信众展演三组亡灵在中阴阶段接受阎王审判的情境,使其获得死亡教育。仪式行为中,宗教知识的艺术呈现具有象征性。... 益西寺地狱法会称"涅瓦"(Dmyal-ba),系苯教伏藏师松安林巴的掘藏舞本所编排。法会以戏剧为艺术呈现形式,通过向信众展演三组亡灵在中阴阶段接受阎王审判的情境,使其获得死亡教育。仪式行为中,宗教知识的艺术呈现具有象征性。宗教权威与世俗诉求的和解引发了这一叙事逻辑,促成了仪式目的与艺术媒介的合作性关联。本文即以四川省新龙县雍仲苯教益西寺的地狱法会为例,就场景构建、戏剧角色和仪式功能三个方面,梳理"无常"和"羯磨"概念及其象征话语的书写机制,分析"中阴救度"这一宗教主题的世俗面向和艺术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狱法会 苯教仪式 象征叙事 涅瓦 仪式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