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怎样克服种族中心主义——21世纪历史学对承认的文化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约恩.吕森 张旭鹏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43,共6页
历史编纂学中的大多数跨民族与跨文化话语深受一种扎根于人类历史意识的种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不对称的评价、目的论上的连续性和单一中心的视角。本文探讨了克服这种种族中心主义的可能性,并认为这些可能性会导向一种... 历史编纂学中的大多数跨民族与跨文化话语深受一种扎根于人类历史意识的种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不对称的评价、目的论上的连续性和单一中心的视角。本文探讨了克服这种种族中心主义的可能性,并认为这些可能性会导向一种建立在人类概念之上的新的普遍史。依据这一人类的概念,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承认的文化。对承认的文化的创建,是21世纪的人文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中心主义 承认的文化 历史理论
下载PDF
现代西方语境中反思历史的几个核心概念——历史思考的观念史刍议
2
作者 约恩.吕森 张作成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2,共5页
通过强调逻辑、经验和时间等十个相关方面描述了历史思考中的现代性。核心是历史研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兴起,及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19世纪历史主义的形成。历史思考、发展和进步等核心概念,是将过去理解为历史的... 通过强调逻辑、经验和时间等十个相关方面描述了历史思考中的现代性。核心是历史研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兴起,及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关注19世纪历史主义的形成。历史思考、发展和进步等核心概念,是将过去理解为历史的语言工具。这些概念形成了时间历程中的意义网络,其目的在于提出思考和引领未来的视角。反思是建构过去意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历史思考面临的问题是:对历史研究基础和主要结构的不同理解,全球化进程对历史研究的挑战,不同历史思考传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概念 现代性 历史理论
下载PDF
历史思考中的情感力量 被引量:9
3
作者 约恩.吕森 刘莉莎 李秀敏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6,55,共4页
情感在历史思考这一心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因素和历史思考中的认知因素存在内部相互关系。在历史意义生成中存在一个前认知范畴,它超越了将之转化成认知结构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它同时为历史意义生成最终实现的观点提供了必要条件。
关键词 情感 历史思考 心理 意义生成
原文传递
人文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主旨 被引量:5
4
作者 约恩.吕森 张文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共7页
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定位问题。人文主义或许是解决文化定位基本问题的一个答案。人文主义同时包含了共识和差异思想。只有当文化和人本性获得一定的规范性后,对世界阐释和人类生活中意识产生的人类中心式的综合才成为人文主义式的。... 全球化进程引发了文化定位问题。人文主义或许是解决文化定位基本问题的一个答案。人文主义同时包含了共识和差异思想。只有当文化和人本性获得一定的规范性后,对世界阐释和人类生活中意识产生的人类中心式的综合才成为人文主义式的。从西方近代早期和近代史中将人类人性化的恢弘发展历程中,可以区分出六种不同趋向,分别为:世俗化、普遍化、自然化、理想化、历史化和个人化。在已形成的或经典的近代人文主义中可以看到五个弱点:(a)对人类野蛮的系统性隐瞒;(b)与古典遗产的虚幻关系;(c)仍带有种族中心论的成分;(d)理性概念的局限;(e)与自然的关系很成问题。由之提供五种可选择的必要变化,以便能对未来的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西方文明 共识和差异 全球化 种族中心论
原文传递
遵循康德:跨文化视野下欧洲人的世界史观 被引量:1
5
作者 约恩.吕森 张辂 王昺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约恩·吕森以一名德国学者的视角 ,通过研究康德的短文《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把康德关于世界史和理性的概念应用于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中 ,试图通过构建全人类的共同历史 。
关键词 康德 世界史观 跨文化交流 理性 自由主义思想
原文传递
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约恩.吕森 郭健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30,共9页
作者认为 ,当前世界上有一种以种族中心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和建立认同的文化战略 ,按照这种战略就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为了反对种族中心主义 ,实现人类的团结 ,他主张通过研究历史来探讨不同文化的认同问题 ,即探讨究竟什么使我们... 作者认为 ,当前世界上有一种以种族中心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和建立认同的文化战略 ,按照这种战略就会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为了反对种族中心主义 ,实现人类的团结 ,他主张通过研究历史来探讨不同文化的认同问题 ,即探讨究竟什么使我们不同和为什么会如此。在此基础上还应该确立使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承认和理解分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种族中心主义 集体认同 历史意识 文化冲突
原文传递
探索一种对人类的新看法——我们时代交汇点上的文化差异性与一致性
7
作者 约恩.吕森 郑桥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9,共7页
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诸如"人类"等普遍概念在文化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认同这一概念都是既具体又特殊的,因此将普遍性应用于认同形成过程中就产生了逻辑上的困难:即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普遍... 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诸如"人类"等普遍概念在文化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认同这一概念都是既具体又特殊的,因此将普遍性应用于认同形成过程中就产生了逻辑上的困难:即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普遍性因素是为种族中心主义服务的,也即通过对其他人的特殊性的歧视而分离出对其自身的认同。然而由于被歧视的这部分人也离不开普遍性,所以跨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同普遍性间的斗争,对人类的认识也是如此。全球化的浪潮不但强化而且激化了这种斗争,因此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共性的作用概念化就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了。有人一定会问:真的有可能超越种族中心主义那强大而有效的逻辑吗?在这里,文化认同中内在的普遍主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一条将各种不同的文化认同联系起来的新路。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机会则是由于各种共性因其自身逻辑而发挥出的整体作用,因此共性可以被视为一座连接各种文化差异的纽带。但是由于一种认同相对于其他认同而言依然存在着特殊性,那么各种共性,比如人类这一概念的纽带作用就必须接受仔细的考量。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重点是一种关于跨文化关系由排他转向包容的结构性变化的观点。本文的论述目的是希望"人类"这一理念在认同形成过程中可以起到一种更为包容的作用,同时,本文也将人性作为一个可以完成上述任务的场所,并将其作为一个主题来加以讨论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文化差异 跨文化 全球化 种族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