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现资本市场的功能
1
作者 约翰·s·戈登 《商界(评论)》 2006年第1期49-51,49,共3页
圣经上说,有人向盲者说他是基督,盲者抚摸他的手上没有钉痕,回答说你不是基督。证券市场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10年前我曾有机会到纽约学习,特地到慕名已久的华尔街和纽约证券交易所考察,也有机会到纽约联储地下著名的金库参观,算是对华... 圣经上说,有人向盲者说他是基督,盲者抚摸他的手上没有钉痕,回答说你不是基督。证券市场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10年前我曾有机会到纽约学习,特地到慕名已久的华尔街和纽约证券交易所考察,也有机会到纽约联储地下著名的金库参观,算是对华尔街有了一点十分有限的实感。反观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我们常常见到或听到一些以今天美国证券市场的标准与原则来苛责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证券市场的言论与做法,这些做法往往对市场发展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如果要更深刻地理解美国证券市场的历程,同时也更清晰地把握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未来,我的建议是:让我们来一起抚摸美国证券市场的伤痕,看看这个市场的来龙去脉。“回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把美国证券市场的来历看清楚了,我们才有回顾与指点的空间。看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博弈》这本译著,我们可以从文字上去抚摸美国证券市场的伤痕、寻找市场的脉络。在这本书看起来貌似散乱的历史故事中,作者始终强调了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逻辑和基本的信念,那就是:把华尔街的兴衰放到整个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来把握,是关于华尔街的“大历史”;强调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念通过华尔街的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在书中起起落落的关于华尔街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给我们强调的资本市场的自我演进、自我探索、自我修复、不断试错的活力与韧性。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经历过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股市如赌场的争论,实际上在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美国政府有时也一直以“屡败屡战”的决心打击投机,希望将投机活动驱逐出美国的证券市场,结果导致市场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以至于一位美国的投资家调侃说:“当我年轻的时候,人们称我为赌徒:后来我的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我成为一名投机者:而现在我被称为银行家。但其实我一直在做同样的工作。”1975年美国放弃了持续长达17.5年的固定佣金制,引起了市场相当大的震动,对照中国证券市场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推出了这一举措,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的历程,也从这种对照中得到确认。如何应对证券市场的恐慌?格林斯潘和本杰明·斯特朗共同认可的一个策略是:对于市场恐慌,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时,美联储给所有的人打电话:你需要钱吗?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于是,作者认为,正由于此,美国没有再见到1929年那样的股灾。但是,在中国,可行的应对市场恐慌的措施是什么?类似美国的这种应对措施是否会导致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些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国正在寻求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不发挥证券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投资等方面的作用,不通过建立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来扩大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无疑会加大和平崛起的难度。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中,中国的GDP 分别是英国的4倍、日本的5倍,却依然战败?筹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美国 证券交易所 华尔街
下载PDF
《资本的冒险》
2
作者 约翰·s·戈登 《全球商业经典》 2005年第15期14-14,共1页
“他们发现金钱作为武器同样锋利而且更有效。”这是约翰·S·戈登在《资本的冒险》一书中说的话。十多年来,约翰·S·戈登一直为《美国传统》(American Heritage)杂志颇为影响的专栏《美国商业故事》撰稿,他的文章... “他们发现金钱作为武器同样锋利而且更有效。”这是约翰·S·戈登在《资本的冒险》一书中说的话。十多年来,约翰·S·戈登一直为《美国传统》(American Heritage)杂志颇为影响的专栏《美国商业故事》撰稿,他的文章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又极其生动流畅。与时下概念先行的企管类书籍不同,戈登只是通过自己的精心安排,将美国商业历史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还原,再现了资本大鳄们长袖善舞的辉煌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冒险 《美国商业故事》 戈登 趣味性 知识性 约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