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细胞计数及脂代谢指标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纪仕萍 张漪虹 +1 位作者 黄聪 张金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血液中各细胞计数及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各指标与LDVT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LDVT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体检...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的血液中各细胞计数及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各指标与LDVT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LDVT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的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的人口学信息、血常规指标及血脂指标,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血细胞计数方面,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观察组LDVT患者的红细胞(RBC)水平更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代谢指标方面,与对照组健康人群比较,观察组LDVT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中RBC、WBC和NE与LDVT的发生关系密切,而PLT与LDVT无明显关系。脂代谢中,TC及LDL-C与LDVT的发生无明显关系,高TG、高VLDL-C与LDVT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脂代谢 血细胞计数
下载PDF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性溃疡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翔 陈实 +1 位作者 纪仕萍 周涛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9期19-21,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使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性溃疡,探索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PTS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PTS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实践组,... 目的通过对比有无使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性溃疡,探索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对PTS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PTS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实践组,各80例。基础组措施为基础治疗,实践组措施为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行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破坏溃疡下静脉交通支治疗,评估症状积分,观察下肢溃疡情况,统计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针对症状积分进行评估,色素沉着、溃疡、静脉扩张积分均有差异,实践组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针对下肢溃疡情况进行评估,实践组患者溃疡面积、色素沉着面积经测量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治疗有效率97.50%明显优于基础组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09)。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加快PTS性溃疡的愈合,对促进PTS性溃疡的愈合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性溃疡 治疗效果 症状积分 有效率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鼠后肢缺血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池 吴霖 +2 位作者 刘翔 黄聪 纪仕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hbFGF)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均切除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形成后肢缺血模型鼠.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碱性成纤维细胞...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hbFGF)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12只SD大鼠均切除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形成后肢缺血模型鼠.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MSCs组,缺血后肢肌内多点注射经过bFGF基因修饰的BMSCs;绿色荧光蛋白(GFP)-BMSCs组,缺血后肢肌内多点注射携带GFP空载病毒转染的BMSCs.术后2周,取内收肌和腓肠肌组织,一部分用于冰冻切片,计数微血管密度并观察移植细胞的改变;另一部分用于Western blot,检测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在大鼠体内的表达.结果接受基因转染的细胞高强度表达GFP.细胞移植2周后,受体大鼠体内可见绿色荧光阳性细胞,其中GFP-BMSCs组,GFP+细胞数(15.40±3.85)个/视野低于bFGF-BMSCs组(26.60±3.51)个/视野(t=4.811,P< 0.01).干细胞在体内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是GFP-BMSCs组的GFP+CD31+细胞数[(7.00±2.12)个/视野]低于bFGF-BMSCs组(14.00±1.53)个/视野(t=5.916,P< 0.01).微血管密度bFGF-BMSCs组[(55.0±16.5)个/视野]高于GFP-BMSCs组[(28.6±4.2)个/视野,t=5.4,P< 0.01].结论 bFGF能够提高BMSCs在体内的存活率和分化率,过表达bFGF的BMSCs能更有效地促进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基因转染 肢体缺血
原文传递
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金池 吴霖 +2 位作者 纪仕萍 吴智业 张训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骨髓干细胞辅以生物活性因子组成的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右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每3 d记一次双下肢足背与足底的皮温,成模后第60天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以骨髓干细胞辅以生物活性因子组成的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右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每3 d记一次双下肢足背与足底的皮温,成模后第60天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给予缺血的后肢内外两侧肌肉注射干预,NS组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BSCs组注射纯骨髓干细胞混悬液,HGI-BSCs组注射加有透明质酸(HA)、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2因子的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干预治疗后第60天,对3组大鼠进行"一次性运动力竭"试验,记录各组大鼠跑步距离。过麻处死大鼠取缺血后肢肌肉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干预治疗后,NS组健侧后肢皮温[足背:(28.85±0.38)℃,足底:(28.91±0.41)℃]高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6.70±0.36)℃,足底:(27.15±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3.317,P<0.05);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7.79±0.30)℃,足底:(27.84±0.30)℃]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7.26±0.36)℃,足底:(27.54±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6、0.618,P>0.05);HGI-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9.34±0.65)℃,足底:(29.48±0.65)℃]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8.80±0.59)℃,足底:(29.11±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0.390,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HGI-BSCs组[(1540.00±90.51)m]高于BSCs组[(753.10±60.4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0,P<0.01);BSCs组[(753.10±60.42)m]高于NS组[(233.00±84.8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P<0.01)。MVD计数:HGI-BSCs组(25.33±0.52)高于BSCs组(17.5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0,P<0.01);BSCs组(17.53±0.43)高于NS组(8.8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0,P<0.01)。结论促血管生成疗法可改善大鼠缺血后肢皮温、促进血管生成和改善其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管生成疗法 骨髓干细胞 透明质酸 白细胞介素-2 肢体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