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 被引量:3
1
作者 纪佃波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1,共21页
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当局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改革——2018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 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当局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改革——2018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否及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增长。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显著降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机制分析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主要通过充分性效应和及时性效应两条路径作用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以权重法进行资本计量的银行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而言,其抑制信贷过度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本文丰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经济后果的有关研究,为会计准则制定与金融监管政策调整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信贷过度增长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下载PDF
从ST天一(000908)看我国上市公司涉矿并购的动机
2
作者 张继德 纪佃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122-125,共4页
2011年始,我国上市公司涉矿并购现象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并购动机,不仅仅影响着企业在实际并购活动中采用的并购方式和并购对象的选择,而且能够决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并购动机是企业带来协同效应的关键性影响因... 2011年始,我国上市公司涉矿并购现象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并购动机,不仅仅影响着企业在实际并购活动中采用的并购方式和并购对象的选择,而且能够决定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并购动机是企业带来协同效应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涉矿并购动机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指导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沿着健康的轨道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适合我国当前国情下的并购活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在总结和分析ST天一(000908)涉矿并购案例基础上,从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需求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涉矿并购动机,以揭示隐藏在上市公司涉矿并购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天一 涉矿并购 动机
下载PDF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银行资本计提的结构性影响研究——基于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纪佃波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6,共20页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贷款损失准备 商业银行 资本计提
下载PDF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增强了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吗?--基于我国143家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纪佃波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78,共16页
从2018年1月1日起,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分阶段实施,及时评估其应用的经济后果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管政策调整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末已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8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处理组,选取还未实施预期信用... 从2018年1月1日起,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分阶段实施,及时评估其应用的经济后果对于会计准则制定和监管政策调整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20年末已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86家中国商业银行为处理组,选取还未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57家中国商业银行为控制组,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是否影响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在整体上增强了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第二,资本市场监管、资本计量方法和盈利水平在其中发挥了调节效应。第三,预期信用损失模式对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的提升作用受到异质性因素的影响,对上市商业银行、运用权重法进行资本计量商业银行和盈利水平较高商业银行的影响更明显。这些发现揭示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增强贷款损失准备前瞻性的作用机理,对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变革其他经济后果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违约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下载PDF
贷款损失准备、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与商业银行会计稳健性--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纪佃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4-78,共15页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作为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其实施的经济后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立足于条件会计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的概念,归纳总结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比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作为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其实施的经济后果备受关注。本文通过立足于条件会计稳健性与非条件稳健性的概念,归纳总结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比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非条件稳健性的,IASB模型是部分非条件稳健性的,FASB模型则是完全非条件稳健性的;由于计提的预期信用损失允许转回,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能有助于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的程度可能受到模型的非条件稳健性程度和贷款持有时间长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会计稳健性
下载PDF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2
6
作者 张继德 纪佃波 孙永波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9-180,共2页
本研究探求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相关领域的同类和后续研究提供助推力量和参考基础,为我国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降低企业风险、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实践借鉴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会缓解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吗?
7
作者 纪佃波 王建新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58,共9页
利用2014~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年度数据,系统检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否及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信贷顺周期性,且该效应的发生主要通过提升贷款损失准备充分性和及时性而实现。同时,预期... 利用2014~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年度数据,系统检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否及如何影响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信贷顺周期性,且该效应的发生主要通过提升贷款损失准备充分性和及时性而实现。同时,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缓解作用对于非国有银行、权重法资本计量银行和资本充足率较低银行来说更为明显。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制定专项政策以保证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顺利有效实施,并对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进行重点监管。此外,还应对不同特征银行进行分类引导和监管,通过精准施策实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效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顺周期性 商业银行 贷款损失准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