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1
1
作者 厉国清 张晓黎 +2 位作者 陈静波 申长雨 纪又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将制浆造纸用亚麻短纤维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用注塑方法成型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实验(DSC)、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热重分析(TG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聚乳酸和亚麻纤维在不同质量配比下,复合材... 将制浆造纸用亚麻短纤维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用注塑方法成型亚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实验(DSC)、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热重分析(TG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聚乳酸和亚麻纤维在不同质量配比下,复合材料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随着亚麻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增大,热稳定性增强,储能模量得到提高,力学性能也有了明显变化:纤维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为45.88 MPa,比纯PLA的增加了21%;同时,弯曲模量的增幅达到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运动饮料瓶盖注塑模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黎 王松杰 +1 位作者 薛敏杰 纪又新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3,共4页
介绍了运动饮料瓶盖的计算机辅助注塑模具设计,根据制品结构和使用要求,为了保证模具开启后制品留在动模侧,设计时采用了双脱模机构,即定模侧使用推杆顶出,动模侧采用推管和推杆顶出。设计过程中还结合Mold?ow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最佳进... 介绍了运动饮料瓶盖的计算机辅助注塑模具设计,根据制品结构和使用要求,为了保证模具开启后制品留在动模侧,设计时采用了双脱模机构,即定模侧使用推杆顶出,动模侧采用推管和推杆顶出。设计过程中还结合Mold?ow进行模流分析,确定最佳进浇点和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条件,保证有效提高成型制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饮料瓶盖 注塑模 双脱模机构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迷你”设备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一机两用实践初探--以郑州大学高分子成型与模具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国强 潘亚敏 纪又新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9期238-239,共2页
高分子制品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高分子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不同,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目前,国内近200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聚合物成型加工原... 高分子制品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高分子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传统学科不同,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目前,国内近200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理论课和“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实验课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担任此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在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发现“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理论课中涉及到的实验的内容不能够有效支撑理论教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实验课也没有和理论教学内容相关联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所涉及到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会导致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文提出从“迷你”聚合物成型加工仪器研发的角度来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不能相互支撑的问题,以期为国内高校在“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仪器 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成型加工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以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协同提升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坤 纪又新 韩文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3期36-37,共2页
本文基于“双创”号召和学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以《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为例,深入分析了课程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课堂教学穿插讲述最近科研进展及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与系里实践课程有效... 本文基于“双创”号召和学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以《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为例,深入分析了课程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课堂教学穿插讲述最近科研进展及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与系里实践课程有效衔接,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有效配合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工程能力 教学改革 高分子加工专业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国强 纪又新 +1 位作者 韩文娟 潘亚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5,共4页
新工科建设是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学科建设举措。《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是高分子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主干... 新工科建设是为支撑国家创新发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引领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而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学科建设举措。《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是高分子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程,在高分子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从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指出目前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成型加工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Pump-Probe光路球晶雕刻实验
6
作者 吕艳坤 卢杰 +2 位作者 苏凤梅 纪又新 李良彬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利用2台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组成的泵浦探测(pump-probe)光路通过红外共振吸收对高分子球晶进行选择性熔融进而实现球晶雕刻.当QCL激光频率和分子基团振动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吸收,产生强烈的热效应,诱导样品快速熔融;QCL激光... 利用2台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组成的泵浦探测(pump-probe)光路通过红外共振吸收对高分子球晶进行选择性熔融进而实现球晶雕刻.当QCL激光频率和分子基团振动频率相同时,会发生共振吸收,产生强烈的热效应,诱导样品快速熔融;QCL激光具有高偏振性,优先诱导振动方向和红外激光偏振方向一致的基团发生共振吸收,因此可以实现选择性熔融;高分子球晶中有沿着各个方向的分子链并且取向方向确定,可以通过pump球晶不同部位来验证球晶雕刻的可行性.一台激光器(pump)对应分子链中基团的强吸收峰,共振加热诱导晶体熔融;另一台激光器(probe)对应分子特征基团(构象)的吸收峰,追踪结构变化;pump光可以选择性定点熔融,pump和probe 2束光均能在线追踪样品熔融程度,是该检测方法的突出优点.选用聚丁烯-1(iPB-1)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显示,球晶熔融程度随基团振动方向与pump光偏振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弱,证明了利用QCL在球晶尺度上进行雕刻是可行的,为原位在线研究快速熔融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为定点调控晶型转变及晶体聚集态结构形态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Pump-probe光路 偏振红外 红外共振吸收 球晶雕刻
原文传递
A Universal Blown Film Apparatus for in Situ X-ray Measurements
7
作者 Rui Zhang 纪又新 +5 位作者 Qian-lei Zhang Jian-zhu Ju Ali Sarmad Li-fu Li Hao-yuan Zhao 李良彬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508-1516,共9页
A setup of blown film machine combined with in situ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and infrared temperature testing is report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polymers during film blowing. T... A setup of blown film machine combined with in situ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and infrared temperature testing is report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polymers during film blowing. Two homemade auto-lifters are constructed and placed under the blown machine at each end of the beamline platform which move up and down with a speed of 0.05 mm/s bearing the 200 kg weight machine. Therefor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emperature changes as a function of position on the film bubble can be obtained. The blown film machine is customized to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with precise servo motors and can adjust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 a wide range. Meanwhile, the air ring has been redesigned in order to track 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the film bubble immediately after the melt being extruded out from the die exit. Polyethylene(PE) is selected as a model system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aratus and the in situ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Combining structur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WAXD and SAXS and the actual temperature obtained from the infrared probe, a full roadmap of structure development during film blowing is constructed and 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tructure evolution behind the film blowing processing, which is expected to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s in polymer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wn film machine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diffraction In situ measurement Structure evol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