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联合HFNC对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纪成意 郑夏云 陈秋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对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确诊的98例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n=51,乌司他丁联...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对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确诊的98例重症肺炎伴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n=51,乌司他丁联合HFNC治疗)和B组(n=47,NFNC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氧合状态[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2/FiO2)、pH值]、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PaO2/FiO2、pH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两组PaCO_(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P均较治疗前升高,H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HFNC可有效进一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氧合状态,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状态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郑夏云 纪成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6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8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患者接受改良子宫捆绑术+宫腔球...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6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患者8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患者接受改良子宫捆绑术+宫腔球囊压迫术治疗,n=43)、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改良子宫捆绑术+宫腔球囊压迫术,并于围术期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治疗,n=43)。比较2组止血效果、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常规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结果 联合治疗组术后2、24 h出血量少于手术组(P<0.01)。联合治疗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回缩时间短于手术组(P<0.01)。手术后,2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手术前,手术组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手术前,联合治疗组Hb、Fib水平及HCT、PLT高于手术组(P<0.05或P<0.01);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手术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手术组(P<0.01)。联合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手术组(2.33%vs. 18.60%,χ^(2)=4.468,P=0.035)。结论 围术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指标,降低血栓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 宫腔球囊压迫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米索前列醇
下载PDF
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与桡动脉穿刺在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中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秦侠 纪成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与桡动脉穿刺的不同效果,为更好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穿刺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症患者...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与桡动脉穿刺的不同效果,为更好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穿刺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监测血流动力学,观察组患者行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监测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穿刺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和并发症,穿刺前后的腕关节功能及穿刺期间基础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穿刺耗时较对照组短,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压迫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与穿刺前比,对照组患者穿刺后腕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功能状态、疼痛、握力评分以及总评分总分显著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患者穿刺期间基础生命体征水平及穿刺前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腕关节功能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桡动脉穿刺相比,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效果更佳,显著延长桡动脉穿刺针留置使用时间,缩短术后压迫止血时间,降低局部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且对穿刺后的腕关节功能影响较小,穿刺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鼻烟壶区桡动脉穿刺 桡动脉穿刺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