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进展
1
作者 纪江峰 冯世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1-432,433-434,共4页
关键词 细胞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移植修复 髓磷脂相关糖蛋白 INJURY 自我修复能力 神经营养因子 严重并发症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中坡 武玉江 +1 位作者 侯市宾 纪江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50-4151,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伤椎5枚或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同时行单节段植骨融合。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伤椎5枚或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同时行单节段植骨融合。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现象。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Cobb角由术前的12°-42°(26.5°±7.4°)矫正至0°-16°(5.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8,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由术前的20%-50%(70%±12%)恢复至86%-10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5)。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12%-56%(38%±10%)恢复至0-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P〈0.05)。脊髓神经功能除4例A级无变化,其余均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1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A级4例,C级3例,D级3例,E级24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前中后三柱稳定,畸形矫正满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胸椎 腰椎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中坡 聂志红 +1 位作者 霍霁 纪江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2007年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7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并进行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患者在术后2~7d(平均3d)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恢复到术前肢体功能,无术后疼痛、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发生。结论对于>7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早期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新型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孔凡磊 申勇 +2 位作者 聂志红 刘中坡 纪江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肌止,颈3椎板切除,颈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是否具有同样的脊髓减压效果及减少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2月,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改良单开... 目的探讨保留颈半棘肌肌止,颈3椎板切除,颈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是否具有同样的脊髓减压效果及减少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2月,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25例患者行传统颈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并评估两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了解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恢复率,A组为(58.0士20.4)%,B组为(56.7士19.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14.3%,B组为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颈3椎板切除,颈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同样的脊髓减压效果,同时还减少了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半棘肌 脊髓型颈椎病 轴性症状 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市宾 刘中坡 +3 位作者 纪江峰 申勇 聂志红 孔凡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531-3533,共3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2月本院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42例重度CSM患者,男32例,女10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前路减压涉及1个椎间隙者8例,2个椎间隙者28例...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2月本院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42例重度CSM患者,男32例,女10例;年龄41~76岁,平均58.5岁。前路减压涉及1个椎间隙者8例,2个椎间隙者28例,涉及3个椎间隙及以上者6例。本组患者均采用一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和前路间盘摘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依据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17分法(JOA 17)标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 17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2.5~4.0 h,平均3 h。术中出血200~800 ml,平均400 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6~21个月(平均18.2个月),前路植骨及后路门轴全部骨性愈合,术前患者JOA 17评分为(6.42±1.22)分,术后3个月为(12.24±0.55)分,末次随访为(13.17±0.68)分,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 17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8.37,P<0.05);前后路联合手术改善率为(72.31±5.33)%。结论对前后受压的重度CSM采用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使椎管充分减压的同时颈椎获得可靠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可明显提高CSM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选择性 临床路径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增强型3G系统中时延改善算法
6
作者 纪江峰 孙震强 +1 位作者 李勇 朱雪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88,共5页
本文提出了3GPP25.308协议中HARQ实体中的计时器机制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动态地更新T1Timer的值,减少了数据包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从而改善了系统的时延性能。
关键词 HARQ实体 计时器机制 重排模块
下载PDF
HSPA+系统中MIMO工作机制的研究与性能比较
7
作者 纪江峰 孙震强 +2 位作者 李勇 王文博 何福乐 《移动通信》 2008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章对HSPA+系统中PARC、S-PARC和S-PARC几种主要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在不同的小区场景下,相对于传统的多天线机制它们所能提供的性能对比。
关键词 HSPA+ MIMO PARC S-PARC D-TxAA
下载PDF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8
作者 纪江峰 冯世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51-1152,共2页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所致的截瘫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关于外伤后SCI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关系包括了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和组织化学变化,血流动力学上的变化以及关于电生理的研究等,这些基础的研究对于阐明SC...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所致的截瘫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负担。关于外伤后SCI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的关系包括了组织病理学变化,细胞和组织化学变化,血流动力学上的变化以及关于电生理的研究等,这些基础的研究对于阐明SCI的自然病程和新的药物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SCI模型,导致不同类型的解剖结构损伤与神经功能变化,SCI的病理生理机制也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并不全面,为了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更透彻地阐明SCI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更有效地评估SCI后干预手段的效果,需要有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的SCI模型。近年来SCI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成果已经用于SCI的研究中。现就目前常用的SCI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SCI) 动物模型研究 病理学变化 SCI模型 病理生理机制 药物治疗 生理学变化 血流动力学 社会家庭 化学变化
原文传递
神经生物膜介导神经干细胞联合雪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世庆 王金宝 +5 位作者 孔晓红 陈家童 纪江峰 荆峰 周先虎 侯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胶原偶联生物膜为载体,联合移植雪旺细胞(SCs)与神经干细胞(NSCs)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并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大鼠孕鼠体内取出胎鼠分离获得原代NSCs进行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坐骨神经中分离获得原代SCs进行体外培...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胶原偶联生物膜为载体,联合移植雪旺细胞(SCs)与神经干细胞(NSCs)在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并评价该方法的疗效。方法大鼠孕鼠体内取出胎鼠分离获得原代NSCs进行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坐骨神经中分离获得原代SCs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传代4代获得大量细胞。40只Wistar大鼠建立大鼠脊髓半横断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Cs移植组,NSCs移植组,NSCs联合SCs移植组。将胎鼠NSCs和乳鼠SCs共同种植于胶原-壳聚糖偶联的神经生物膜上,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模型的脊髓损伤部位,对动物进行BBB脊髓功能评分,BDA神经示踪标记,标记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动物脊髓组织进行Cy3荧光素染色,p75免疫荧光染色及脊髓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4组实验动物BBB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p75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物面积比较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P<0.05)。结论NSCs和SCs能够在胶原.壳聚糖偶联的神经生物膜上共同生长分化,并且SCs能够诱导NSCs产生轴突定向生长。壳聚糖-胶原生物膜介导的SCs联和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可使神经部分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雪旺细胞 脊髓损伤 胶原
原文传递
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方法对颈椎曲度指数及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孔凡磊 申勇 +3 位作者 聂志红 刘中坡 纪江峰 侯市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方法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8年6月~2011年9月,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41例患者行改良术式,即保留颈... [目的]探讨两种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方法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8年6月~2011年9月,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组41例患者行改良术式,即保留颈半棘肌肌止,切除C3椎板,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37例患者行传统C3~7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计算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术前术后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研究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恢复率,A组为(57.5±19.4)%,B组为56.3±19.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百分比,A组丢失(2.86±2.44)%,B组丢失(5.31±2.12)%,B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明显多于A组。术后颈椎活动度,A组患者术后丢失(8.27±5.03)°,B组患者术后丢失(11.06±6.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7"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管成形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同样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能有效防止颈椎曲度指数及颈椎活动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曲度指数 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半棘肌
原文传递
氯化锂联合自体激活雪旺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世庆 纪江峰 +2 位作者 孔晓红 曹富江 陈家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移植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s)在治疗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Wistar成鼠48只建立T10急性SCI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AASCs移植组、氯化锂移植组、氯化锂联合AASCs组和DMEM移植组。术后行体感诱发电位(SEP),... 目的观察氯化锂联合移植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ASCs)在治疗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Wistar成鼠48只建立T10急性SCI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AASCs移植组、氯化锂移植组、氯化锂联合AASCs组和DMEM移植组。术后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和BBB评分。12周后进行10%BDA神经顺行示踪标记,切片后,行Cy3荧光探针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术后4周BBB评分各组之间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F=46.897,P〈0.05)。实验结束时,SEP、MEP波幅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EP=15.47,P〈0.05;F—MEP=8.974,P〈0.05);BDA示踪,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锂联合AASCs移植可以显著改善SCI后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氯化锂 脊髓损伤 再生
原文传递
全麻下手法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22例分析
12
作者 刘中坡 武玉江 纪江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682-682,共1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牵引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2例无手术禁忌证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患者,入院后即急诊在全身麻醉下手法牵引复位,复位成功后经颈前路进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中... 目的探讨全麻下牵引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2例无手术禁忌证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患者,入院后即急诊在全身麻醉下手法牵引复位,复位成功后经颈前路进行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中均无气管、食管损伤,术前无明显神经症状患者术后无新发生神经症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及螺钉并发症。结论全麻下手法牵引复位前路融合固定治疗下颈椎单侧关节突骨折脱位安全可靠,疗效确定,减少了患者长期牵引及卧床的痛苦。降低了后路手术带来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颈椎迟发性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骨折/治疗 麻醉 全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