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纪玉俊 张晓萌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变得越发重要。文章在探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8—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可以显著提... 在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变得越发重要。文章在探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08—2021年中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且这一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耦合协同效应在制造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且具有异质性;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文章针对如何提高城市经济韧性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城市经济韧性 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经济下的新机制与新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纪玉俊 唐庆超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7,共17页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驱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分析相关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使用2012—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其间接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有利于城市...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驱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分析相关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使用2012—2019年中国28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其间接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有利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城市区位、城市发展阶段、产业集聚模式和行业类型均会使上述影响产生差异性效果;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和资本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周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来更强有力地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
下载PDF
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3
作者 纪玉俊 张子琪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识别并提升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识别并提升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分别存在“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的本地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上述非线性影响因城市特征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本市及周边影响中存在不同着力点,异质性规制的协同发力弥补了单一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对“双碳”目标下如何优化制造业集聚空间格局以促进城际间绿色创新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双碳”目标 空间计量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地区差异与时空演变:典型城市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纪玉俊 刘俊成 宋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4-66,共13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现实路径出发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典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探究我中国新质生产力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现实路径出发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典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借助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探究我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演变和空间分化趋势。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向好态势,区域间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东、中、西部地区域间和域内差距呈扩大趋势,时空上呈现极化和空间集聚的格局,且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外溢效应,可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区域间协调发展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典型城市 地区差异 时空演变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绿色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方法的分析
5
作者 纪玉俊 高自金 《调研世界》 CSSCI 2024年第11期57-69,共13页
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匹配法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CEPII)世界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沿线国家绿... 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匹配法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CEPII)世界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沿线国家绿色产品贸易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显著促进了沿线各国绿色产品贸易发展;该效应具有异质性,相比较而言,对经济增速较低、创业环境优越、法治环境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与中国邻近的沿线国家绿色产品贸易作用更显著;该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为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软联通”,以及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硬联通”;拓展分析表明,注意力配置和制度相近会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绿色产品贸易的促进效应,且这种作用在绿色产品出口和进口方面均显著为正。此外,本文还特别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绿色产品贸易网络地位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对策:一是优化完善绿色“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二是着力发挥“软联通”和“硬联通”的积极作用;三是制定差异化绿色产品贸易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产品贸易 双重机器学习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集聚促进了沿海地区创新发展吗?
6
作者 纪玉俊 张子琪 《海洋经济》 2024年第3期30-42,共13页
在陆域资源日益趋紧的现实约束和创新驱动的战略背景下,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以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对沿海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3-2019年11个沿海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海洋产业集... 在陆域资源日益趋紧的现实约束和创新驱动的战略背景下,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以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对沿海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3-2019年11个沿海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海洋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细分集聚模式下,沿海地区创新发展主要得益于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效应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海洋产业集聚模式对沿海地区创新发展的影响效果与市场化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相关结论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海洋产业集聚在沿海地区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实现集聚格局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动态面板模型
下载PDF
海洋产业集聚与沿海地区经济韧性: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
7
作者 纪玉俊 张晓萌 《海洋经济》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陆海统筹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估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变得重要且迫切。在分析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沿海省份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以及内在作用机制...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陆海统筹的大背景下,如何评估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变得重要且迫切。在分析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经济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沿海省份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者间的影响效应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海洋产业集聚与沿海地区经济韧性的关系显著呈“U”形且稳健;第二,海洋产业集聚对沿海地区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产业异质性、时期跨度异质性和集聚类型异质性;第三,海洋产业集聚通过地区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创新这两个中介机制对沿海地区经济韧性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论,从海洋产业集聚的角度提出了提高沿海地区经济韧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集聚 经济韧性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制造业升级:机理及测度 被引量:32
8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7,共8页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升级 机理 测度
下载PDF
服务业集聚、对外开放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我国231个城市的门限回归模型检验 被引量:10
9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周璐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3,共9页
基于我国231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差异,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造门限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在对外开放水... 基于我国231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差异,以对外开放水平作为门限变量构造门限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区间内,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区间内则具有非常不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在这两个区间之间,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最后提出建议:主要分布在较低区间的内陆城市需加大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而主要分布在较高区间的沿海城市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要提升本地区服务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水平 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FDI、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制造业集聚——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6
10
作者 纪玉俊 张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0,共6页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制造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进程有着密切关系。将地区市场化进程作为门槛变量,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市场化水平高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低或低的区间内,FDI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同时也发现,沿海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明显快于内陆地区,FDI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相对更大。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在吸引FDI促进制造业集聚的过程中,要提高本地区的市场化水平,从而有利于这一作用的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市场化进程 制造业集聚 产业集聚 门槛回归模型
下载PDF
人力资本、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产业升级——基于不同门槛水平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纪玉俊 周璐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70,共9页
人力资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区之间市场化水平的... 人力资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地区市场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我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在不同市场化水平下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地区之间市场化水平的差异,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增强。而促进作用分不同层次,表现出一定的门槛特征,主要是不同市场化水平对人力资本在产业间配置效率的不同影响。这就要求各地区宜根据各自区情实际对市场化改革深化与人力资本素质提高作出与自身特点相匹配的侧重点选择,以增强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产业升级 地区市场化水平 门槛效应
下载PDF
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产业集聚度与对外开放水平的门槛回归模型检验 被引量:16
12
作者 纪玉俊 赵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9-27,共9页
基于2002—2012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产业集聚度与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就全行业样本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样本而言,在低或较低的产业集聚度区... 基于2002—2012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产业集聚度与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就全行业样本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样本而言,在低或较低的产业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在高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负。而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伴随着集聚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正面作用则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伴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正向推动作用变得不显著;在对外开放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开始出现负向作用。这就要求合理引导、控制产业集聚度,并根据行业特点通过自主创新等措施以适应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从而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能源效率 产业集聚度 对外开放水平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纪玉俊 王雪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4-34,共11页
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通过对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整体评... 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通过对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整体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针对2012—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各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的相关结果,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并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实施产业错位发展的战略,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改进熵值法 省域评价
下载PDF
环境规制促进了产业升级吗?——人力资本视角下的门限回归检验 被引量:17
14
作者 纪玉俊 刘金梦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6年第6期81-87,共7页
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FDI效应而实现产业升级,而人力资本状况是这一路径实现的重要保障。采用1998—2013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门槛... 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FDI效应而实现产业升级,而人力资本状况是这一路径实现的重要保障。采用1998—2013年我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人力资本处于较低水平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并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第一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第二门槛值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变为并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提高本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的横向及纵向"耦合"度,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升级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率评价研究——基于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基于SBM模型,测度了1998—2013年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静态技术效率,并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区域海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动态分解。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效率,同时要注意... 基于SBM模型,测度了1998—2013年我国区域海洋经济的静态技术效率,并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区域海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动态分解。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效率,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以实现同等投入下更多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SBM模型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动、地区市场化水平与能源消费 被引量:9
16
作者 纪玉俊 赵娜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基于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在将地区市场化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的前提下,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 基于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在将地区市场化水平纳入分析框架的前提下,采用门槛回归分析方法,对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基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能源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地区市场化水平 能源消费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 被引量:7
17
作者 纪玉俊 刘英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共7页
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由于最初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不同产业会向不同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分工,进而可以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区域分工均衡;由于比较优势的转... 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由于最初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不同产业会向不同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分工,进而可以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区域分工均衡;由于比较优势的转变,原先适合该产业形成集聚的区域会变得不再适合,从而会引发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与再集聚,这会引起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演变。以产业集聚与扩散为基础,通过建立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与扩散 区域分工 形成 演变
下载PDF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纪玉俊 丁科华 张鹏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84-90,共7页
基于外部经济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对外开放,建立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96个沿海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三种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总体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 基于外部经济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对外开放,建立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96个沿海城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三种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服务业总体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的不同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对于服务业总体和公共性服务业而言,三种因素都是影响其集聚的主要因素;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新经济地理因素是促进其集聚的主要因素,而另外两因素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出来;对于消费性服务业而言,相对于新经济地理因素,外部经济因素和对外开放因素对其集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服务业集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国效应下中国的雁阵模式产业升级研究——一个基于制造业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6
19
作者 纪玉俊 冯阔 孙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共16页
雁阵模式产业升级是推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立足于大国效应,以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基于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的数理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循环推进雁阵模式产业升级进程,而... 雁阵模式产业升级是推进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立足于大国效应,以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基于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的数理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大国效应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动态循环推进雁阵模式产业升级进程,而地区间分工经济的实现提高了雁阵模式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与质量。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依据不同的决策区间,科学选择扶持与调控模式,合理定位其不同角色,从而推进大国效应下的雁阵模式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效应 分工经济 雁阵模式产业升级
下载PDF
地区区位优势、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海洋经济分异——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纪玉俊 李振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33-40,共8页
海洋产业集聚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将地区区位优势因素引入到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中,研究地区区位优势、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海洋经济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地区区位优势的提高,会吸引海洋产业在该... 海洋产业集聚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将地区区位优势因素引入到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中,研究地区区位优势、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海洋经济分异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地区区位优势的提高,会吸引海洋产业在该地区形成集聚,且区位优势的提高也会相应提高该地区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从而高技能劳动力会迁移到该地区,这样采用此类劳动力的海洋产业也会在该地区形成集聚。海洋产业集聚会引发区域海洋经济分异,这就要求经济落后地区要根据其特点提高区位优势,从而实现区域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区位优势 海洋产业集聚 区域海洋经济分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