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T法检测94例胃癌体外药敏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俊 朱正纲 +4 位作者 刘风华 纪玉宝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体外药敏 MTT法 四唑盐比色法
下载PDF
吉非替尼对胃癌细胞株放射增敏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卫国 马韬 +5 位作者 李建芳 黎皓 纪玉宝 陈雪华 刘炳亚 金冶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0-1335,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绝大部分人类上皮肿瘤中都有表达,其表达高低与放疗抗拒有关。我们检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对高表达胃癌细胞株放射增敏的作用,并初步探讨...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绝大部分人类上皮肿瘤中都有表达,其表达高低与放疗抗拒有关。我们检测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对高表达胃癌细胞株放射增敏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7株人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SNU-1、N87、AGS、SNU-16、KATO-Ⅲ)中EGFR蛋白的表达,选取2株EGFR相对高表达的胃癌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MTT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拟合生存曲线并计算放射生物学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吉非替尼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选取7株胃癌细胞中EGFR表达最高的MKN45和SGC7901细胞,发现其存活率均随吉非替尼浓度或放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P<0.05)。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对MKN45及SGC7901细胞的IC50分别为0.4mmol/L和0.8mmol/L。MKN45细胞在0.1×IC50及0.2×IC50剂量下的增敏比(SER)分别为1.102和1.154,SGC7901则为1.092和1.176。吉非替尼或照射均可增加凋亡率,减少S期细胞比例及增加G2/M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吉非替尼序贯照射应用可提高EGFR高表达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阻碍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干扰细胞周期分布。吉非替尼有望成为EGFR高表达胃癌的放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KN45细胞株 吉非替尼/放射增敏剂 放射敏感性 体外照射
下载PDF
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袁民 傅莉萍 +1 位作者 陈雪华 纪玉宝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8,150,共5页
目的 :观察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 ,对照组、艾灸组、5 氟脲嘧啶 ( 5FU)组、5FU +艾灸组。艾灸组、5FU +艾灸组分别在“中脘”、“神阙”、“关元”穴隔药饼灸 ,隔天 1次 ,治疗 8次。 5FU组... 目的 :观察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 ,对照组、艾灸组、5 氟脲嘧啶 ( 5FU)组、5FU +艾灸组。艾灸组、5FU +艾灸组分别在“中脘”、“神阙”、“关元”穴隔药饼灸 ,隔天 1次 ,治疗 8次。 5FU组、5FU +艾灸组在腹部注射 0 2 5mg/ 0 1mL5FU ,3天 1次 ,共治疗 4次。所有治疗完毕后 2 4hr处死动物。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及进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杀伤功能检测。结果 :艾灸组CD3、CD4、CD4/CD8比率、NK细胞、LAK杀伤活性比 5FU组显著提高 (P <0 0 5、P <0 0 0 5、P <0 1、P <0 1、P <0 0 1 ) ,差异明显 ,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艾灸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力 ,而 5FU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艾灸疗法 5-氟脲嘧啶 免疫功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PDTC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琦 于颖彦 +5 位作者 朱正纲 刘炳亚 纪玉宝 张轶 陈雪华 林言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特异性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AMTM NF κBP65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PDTC作用胃癌细胞株AGS、SGC 7901 12h、24h后,NF ...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特异性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AMTM NF κBP65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PDTC作用胃癌细胞株AGS、SGC 7901 12h、24h后,NF κB亚基P65活性的变化。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观察PDTC作用 24h、48h、72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PDTC处理的实验组胃癌细胞NF κB的活性受到抑制(P<0. 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 05)。经PDTC处理后的实验组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胞质检测到活性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论:核因子NF κB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调控,PDTC可通过抑制NF κB活性上调caspase 3表达,从而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PDTC 胃癌 细胞增殖 凋亡 CASPASE-3 培养的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顾琴龙 纪玉宝 +4 位作者 陈雪华 沈佰华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61-462,共2页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顾琴龙1纪玉宝1陈雪华1沈佰华2朱正纲1尹浩然1林言箴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胃癌细胞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2.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近几年来,继全...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初步研究顾琴龙1纪玉宝1陈雪华1沈佰华2朱正纲1尹浩然1林言箴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胃癌细胞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上海200025)2.上海市免疫研究所近几年来,继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胃癌 癌细胞杀伤
下载PDF
TP与DP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韬 叶正宝 +5 位作者 张俊 纪玉宝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TP和DP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5-FU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TP和DPD在52例胃癌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酶含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并对其中30例以MTT法测定5-FU敏感性,探讨其与TP、DPD水平... 目的:探讨TP和DP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5-FU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TP和DPD在52例胃癌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酶含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并对其中30例以MTT法测定5-FU敏感性,探讨其与TP、DPD水平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的TP和DPD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邻近正常组织(65.82±31.90vs.17.47±12.26U/mgprotein,P<0.001;24.48±10.87vs.11.89±4.35U/mgprotein,P<0.001)。T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28)、TNM分期(P=0.019)和分化程度(P=0.033)相关;DPD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弥漫型(P=0.001)。DPD蛋白水平与5-FU敏感性负相关(rs=0.426,P=0.019),TP水平与5-FU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rs=0.179,P=0.344)。结论:胃癌肿瘤内TP和DP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P与胃癌分期关系密切;DPD与Laurén分型有关,其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弥漫型;DPD低水平表达可用作5-FU高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胸苷磷酸化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实验性胃癌大鼠脾脏免疫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正纲 陈雪华 +3 位作者 纪玉宝 尹浩然 朱寿柱 林言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64-366,共3页
分别检测了正常大鼠与胃癌大鼠(各15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脾细胞(SC)的NK与LAK细胞活性。结果发现,胃癌大鼠的NK与LAK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者,尤以SC更为显著,提示胃癌大鼠脾脏内存在某些抑制因子,能明显地抑制SC的NK活性及其对rIL-2... 分别检测了正常大鼠与胃癌大鼠(各15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脾细胞(SC)的NK与LAK细胞活性。结果发现,胃癌大鼠的NK与LAK细胞活性均低于正常者,尤以SC更为显著,提示胃癌大鼠脾脏内存在某些抑制因子,能明显地抑制SC的NK活性及其对rIL-2刺激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脾脏 NK细胞 LAK细胞
下载PDF
温热化疗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汤睿 朱正纲 +5 位作者 瞿颖 李建芳 纪玉宝 刘炳亚 燕敏 林言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9-424,共6页
目的:评价温热化疗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6株人胃癌细胞(AGS,MKN45,SGC7901,NCI-N87,SNU-1和SNU-16)和临床病例来源胃癌细胞,处理分常温对照、温热、常温化疗和温热化疗4组;MTY评价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光镜动态观察细胞... 目的:评价温热化疗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6株人胃癌细胞(AGS,MKN45,SGC7901,NCI-N87,SNU-1和SNU-16)和临床病例来源胃癌细胞,处理分常温对照、温热、常温化疗和温热化疗4组;MTY评价细胞增殖和细胞毒作用;光镜动态观察细胞基本形态变化;透射电镜和荧光染色定性观察细胞死亡形式;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凋亡和坏死比例。结果:根据MTY和光镜观察,温热和化疗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具协同作用;联合温热处理能够增强胃癌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温热化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杀伤胃癌细胞的药物浓度远低于常温化疗;透射电镜和荧光染色显示温热化疗杀伤AGS和SNU-1细胞包括诱导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流式定量分析显示诱导凋亡是主要形式。结论:温热和化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具协同作用,温热增强胃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温热化疗杀伤胃癌细胞包括诱导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其中凋亡是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药物疗法 透热疗法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胃癌中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潘玉申 于颖彦 +7 位作者 计骏 纪玉宝 瞿颖 李建芳 张俊 刘炳亚 朱正纲 林言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 目的探讨胃癌中同源盒基因IRX1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IRX1基因启动子区;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手术切除胃癌组织IRX1基因mRNA表达水平;MSP及BSP法检测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检测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的干预对胃癌细胞IRX1基因表达的逆转效应。结果经生物信息学预测IRX1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启动子区富含CpG岛;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IRX1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下调;MSP及BSP检测显示所有胃癌细胞株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5-Aza-CdR处理的细胞株IRX1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上调。结论胃癌中IRX1基因的表达下调与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有一定关系,为探讨IRX1基因作为去甲基化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X1 同源盒基因 胃癌 甲基化 5-杂氮-2'-脱氧胞苷
下载PDF
氟尿嘧啶代谢酶与胃肠道肿瘤化疗敏感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韬 朱正纲 +5 位作者 纪玉宝 张奕 刘炳亚 于颖彦 尹浩然 林言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胸苷酸合成酶 (TS)、胸苷磷酸化酶 (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 (DPD)表达水平与人胃肠道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MTT法分析 7株人胃肠道肿瘤细胞对 5 FU和FdUrd的敏感性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胸苷酸合成酶 (TS)、胸苷磷酸化酶 (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 (DPD)表达水平与人胃肠道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MTT法分析 7株人胃肠道肿瘤细胞对 5 FU和FdUrd的敏感性 (半数抑制浓度 ,IC50 ) ,RT PCR检测 3种药物代谢酶mRNA的表达 ,ELISA测定DPD和TP蛋白含量。结果  5 FU与FdUrd对肿瘤细胞的IC50 值分别为 1.2 8~ 12 .2 6 μmol/L和 5 .0 2~ 2 4 .2 1μmol/L ,DPD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与 5 FU的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 ,TSmRNA水平与FdUrd敏感性呈负相关 ;DP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之间显著相关 ,但TP没有相关性。结论 DPD和TS表达水平分别可以作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药物疗法 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氟尿嘧啶 胸苷酸合成酶 胸苷磷酸化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下载PDF
CO_2气腹对人肿瘤细胞腹腔镜戳口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灏 郑民华 +5 位作者 张浩波 何建容 朱坚 纪玉宝 张明钧 李宏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CO2气腹对人肿瘤细胞腔戳口种植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注射器注入雄性SD大鼠腹腔内,气腹机分别产生腹腔静止性气腹和持续性气腹,通过5mm腹腔穿刺管收集气体至2瓶中,在37℃5... 目的:研究CO2气腹对人肿瘤细胞腔戳口种植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注射器注入雄性SD大鼠腹腔内,气腹机分别产生腹腔静止性气腹和持续性气腹,通过5mm腹腔穿刺管收集气体至2瓶中,在37℃5%CO2环境中培养7天后,显微镜下涂片鉴定是否有肿瘤细胞生长,另取腹腔中冲洗液作一对照结果:静止性气测试组中,未发现有肿瘤细胞生长,而在持续性气腹测试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胃癌 细胞株 切口种植
下载PDF
胃癌宿主脾脏免疫功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正纲 林言箴 +4 位作者 尹浩然 朱寿柱 周恩伯 陈雪华 纪玉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74-578,共5页
对15例胃癌大鼠及4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与脾脏细胞的NK、LAK活性、T细胞亚群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进展期胃癌能削弱宿主的整体免疫功能,其中脾脏所受影响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脾脏细胞NK活性及其对rlL-2刺激反应性显著抑制,CD_4^+/CD_... 对15例胃癌大鼠及4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与脾脏细胞的NK、LAK活性、T细胞亚群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进展期胃癌能削弱宿主的整体免疫功能,其中脾脏所受影响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脾脏细胞NK活性及其对rlL-2刺激反应性显著抑制,CD_4^+/CD_8^+细胞比值下降.研究结果为临床上合理地开展胃癌扩大根治术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LAK细胞 T细胞 胃肿瘤
下载PDF
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思伯 朱正纲 +4 位作者 尹浩然 赵健生 邱维成 陈雪华 纪玉宝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15-318,共4页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患者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70例患者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1)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相比,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SVL)及脾细胞(SC)的NK细胞活性、CD3+、CD4+细胞降低,CD8+细胞增多,致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患者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胞活性、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PBL。作者认为,进展期贲门癌能削弱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脾脏不但未能起正性免疫作用。且逐步转向负性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杀伤细胞 贲门肿瘤
下载PDF
黄芪和药饼灸对5-Fu治疗中所致荷结肠癌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正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雪华 刘炳亚 +7 位作者 袁民 纪玉宝 李建芳 朱正纲 张冬青 马安伦 余奇文 李宁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药饼灸对经 5 FU抗瘤治疗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正向调节作用。方法C2 6小鼠结肠癌细胞株 5× 10 5于BALB c小鼠皮下注射建立小鼠结肠癌实验模型。接种肿瘤细胞后 2 4h开始治疗实验。实验共分 5组 ,分别为生理盐... 目的 研究黄芪、药饼灸对经 5 FU抗瘤治疗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正向调节作用。方法C2 6小鼠结肠癌细胞株 5× 10 5于BALB c小鼠皮下注射建立小鼠结肠癌实验模型。接种肿瘤细胞后 2 4h开始治疗实验。实验共分 5组 ,分别为生理盐水组 (A组 ) :即穴位 (足三里 )注射生理盐水 0 .1mL ,隔d 1次 ,共 2wk ;5 FU治疗组 (B组 ) :腹腔注射 5 FU 0 .2 5mg 0 .1mL(12 .5mg kg) ,每隔 2d 1次 ,共2wk ;5 FU联合黄芪组 (C组 ) :腹腔注射 5 FU 0 .2 5mg 0 .1mL(12 .5mg kg) ,每隔 2d 1次 ,同时隔d穴位 (足三里 )注射黄芪注射液 0 .1mL(2 g mL) ,共 2wk ;5 FU联合药饼灸组(D组 ) :腹腔注射 5 FU 0 .2 5mg 0 .1mL(12 .5mg kg) ,每隔 2d 1次 ,同时中腕、神阙、关云穴位用药饼灸 ,每穴灸 3壮 ,隔d 1次 ,共 2wk ;5 FU联合黄芪加药饼灸组 (E组 ) ;治疗方法同上。治疗结束后 ,获取小鼠脾脏单个细胞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 (FACS)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面标志。采用 4hLDH释放法 ,检测小鼠淋巴细胞 (NK、CTL)的杀伤功能。结果本实验结果表明 ,药饼灸加黄芪联合 5 FU组的上述免疫指标 (包括CTL、NK细胞的杀伤活性 )与 5 FU治疗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加药饼灸联合 5 FU ,对单经 5 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黄芪注射液 药饼灸 穴位注射 C26结肠癌细胞 动物实验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右旋甲硫氨酸对胃癌细胞作用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冀红 曹伟新 +5 位作者 纪玉宝 张轶 刘炳亚 朱正纲 燕敏 林言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20-23,28,共5页
目的 :探讨右旋甲硫氨酸 (D Met)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两种培养液培养 6株胃癌细胞 ,含D Met的培养液为实验组 ,含L Met的培养液为对照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 目的 :探讨右旋甲硫氨酸 (D Met)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两种培养液培养 6株胃癌细胞 ,含D Met的培养液为实验组 ,含L Met的培养液为对照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 结果 :实验组各株胃癌细胞的吸光度 (A值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其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加大。实验组SUN 16、NCI N87和SGC 790 1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余细胞株的实验组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KATO Ⅲ细胞的G0 /G1期比例显著增高 (P <0 .0 5 ) ,NCI N87、AGS、MKN4 5、SGC 790 1细胞的S期比例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这 6株胃癌细胞都具有Met依赖性。用D Met替代L Met培养胃癌细胞 ,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 ,这可能是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或 (和 )周期阻滞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对照组 凋亡率 NCI SGC-7901细胞 甲硫氨酸 实验 初探 结论 培养
下载PDF
化疗药物杀伤原代胃癌细胞效应与P-糖蛋白和GST-π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俊 计骏 +4 位作者 纪玉宝 袁菲 刘炳亚 朱正纲 林言箴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2-43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耐药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化疗药物对原代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及其诱导凋亡能力,同时研究上述效应与胃癌组织P鄄糖蛋白(P鄄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鄄π)表达的关系。方法:39... 背景与目的:化疗耐药是影响进展期胃癌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化疗药物对原代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及其诱导凋亡能力,同时研究上述效应与胃癌组织P鄄糖蛋白(P鄄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鄄π)表达的关系。方法:39例分离纯化后的人新鲜胃癌细胞,分别暴露于血浆峰浓度的5鄄氟尿嘧啶(5鄄FU)、顺铂(DD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及羟基喜树碱(HCPT)。用台盼蓝染色法和MTT法检测经上述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活力及代谢活性的变化;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dT法)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率;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GST鄄π和P鄄gp的表达。结果:经化疗药物作用后,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学改变、代谢活性下降及细胞凋亡。不同个体肿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MTT结果提示,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MC[(38.6±7.7)%],DDP[(38.1±8.8)%],5鄄FU[(37.8±10.3)%],ADM[(31.9±10.4)%],HCPT[(29.9±10.2)%]。MMC、DDP及5鄄FU的平均抑制率明显高于HCPT及ADM(P<0.01)。TdT结果提示,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率由高到低的药物依次为DDP[(32.1±7.7)%],5鄄FU[(31.1±8.8)%],MMC[(29.8±6.3)%],HCPT[(21.9±7.4)%],ADM[(19.9±7.4)%]。本组病例GST鄄π和P鄄gp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抗癌药物 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P糖蛋白
下载PDF
凝血接触系统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伟 汤耀卿 +3 位作者 李磊 陈雪华 纪玉宝 周同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879-882,共4页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部分称为接触系统,包括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XII因子和XI因子。以接触系统成分及激活产物分别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了其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显示...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部分称为接触系统,包括高分子量激肽原、前激肽释放酶、XII因子和XI因子。以接触系统成分及激活产物分别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检测了其NF-κB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只有游离XI因子和激活的XI因子可以使内皮细胞NF-κB活性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激活的XI因子能够进一步使内皮细胞的ICAM-1和细胞因子分泌显著增加(P<0.01)。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些观察结果提示接触系统可以直接活化血管内皮细胞,说明内源性凝血途径也参与了炎症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Ⅺ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NF-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大肠癌TP及DPD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韬 叶正宝 +4 位作者 纪玉宝 刘炳亚 朱正纲 尹浩然 林言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TP和DP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大肠癌肿瘤及邻近正常组织中TP和DPD的表达,比较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中T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02...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TP和DPD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大肠癌肿瘤及邻近正常组织中TP和DPD的表达,比较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中T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026±492vs387±226μkat/gprotein,P<0.01),DPD蛋白含量在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无显著差别(P=0.510);TP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程度(P=0.003)和Dukes分期(P=0.026)密切相关,而DPD在男性患者(P=0.023)、有黏液腺癌成分者偏高(P=0.013).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TP表达阳性率为53.7%(29/54),DPD阳性率为44.4%(24/54);TP倾向表达于有淋巴结转移(P=0.016)和Dukes分期较晚(P=0.075)的病例中,DPD表达与性别关系显著(P=0.044).结论:大肠癌肿瘤组织中T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DPD水平在肿瘤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的DPD表达水平低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胸苷磷酸化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去甲硫氨酸环境加化疗药物对人胃癌原代细胞生长的阻抑 被引量:4
19
作者 欧敬民 曹伟新 +2 位作者 朱正纲 尹浩然 纪玉宝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索人胃癌原代细胞在体外去除甲硫氨酸 (Met)但含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培养基 (Met-Hcy+)中能否正常生长和去Met状态是否增加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将 40例新鲜人胃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分别置于Met-Hcy+和Me... 目的 :探索人胃癌原代细胞在体外去除甲硫氨酸 (Met)但含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培养基 (Met-Hcy+)中能否正常生长和去Met状态是否增加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方法 :将 40例新鲜人胃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分别置于Met-Hcy+和Met+Hcy-(含Met不含Hcy)的培养基中培养 48h ,利用MTT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及在不同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DM、DDP、5 FU、MMC和MTX化疗药物后对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 结果 :①人胃癌原代细胞在Met-Hcy+培养基中表现为细胞总数减少 ;②Met-Hcy+培养基分别与ADM、DDP、5 FU、MMC和MTX联合时 ,可显著提高各化疗药物对胃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论 :①人胃癌原代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表现出对Met的依赖性 ;②Met-Hcy+培养环境联合应用各化疗药物 ,可提高对人胃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 ;③MTT法是检测“Met饥饿法”联合个体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依赖 胃癌原代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氟尿嘧啶对胃肠道肿瘤细胞DPD和T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韬 朱正纲 +4 位作者 叶正宝 纪玉宝 刘炳亚 尹浩然 林言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氟尿嘧啶(5-FU)是胃肠道肿瘤化疗的首选和基本用药,其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和激活酶———胸苷磷酸化酶(TP)决定了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和作用,且与5-FU的化疗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道... 背景与目的:氟尿嘧啶(5-FU)是胃肠道肿瘤化疗的首选和基本用药,其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和激活酶———胸苷磷酸化酶(TP)决定了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和作用,且与5-FU的化疗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道肿瘤细胞中,5-FU对DPD和TP的表达有无调节作用。方法:选取胃癌细胞株SGC7901、大肠癌细胞株SW 1116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用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不同时间后,以RT-PCR,ELISA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DPD和TP的mRNA和蛋白含量,观察药物作用对不同细胞代谢酶表达的影响。结果:5-FU作用于不同细胞后表现不同:其中SGC7901、SW 1116两株肿瘤细胞的DPD蛋白水平均上调,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在上述两株细胞中,TP蛋白表达呈小剂量上调、大剂量下调的双重效应,并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加;5-FU作用后DPD和TP mRNA水平则无显著改变。ECV-304细胞株的DPD和TP mRNA与蛋白表达不受5-FU影响。结论:胃肠道肿瘤细胞内,DPD和TP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受5-FU调控,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氟尿嘧啶 二氢嘧啶脱氢酶 胸苷磷酸化酶 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