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1年清远地区111例产前诊断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1
作者 王丽 望丹丹 纪玲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就诊且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111例,并由B超介导下经腹壁穿刺术留取绒毛,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核型分析及... 目的探讨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就诊且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111例,并由B超介导下经腹壁穿刺术留取绒毛,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核型分析及结果比较。结果共111例孕早期孕妇产前绒毛标本,培养成功111例,培养成功率为100%;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多态性核型43例,异常率为38.74%,其中21-三体为5例,18-三体为13例,13-三体为8例,其他嵌合体为1例,非平衡染色体结构重排4例,倒位1例,性染色体异常10例(特纳综合征7例,两性畸形3例),多态变异(归异常染色体类)1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中的异常核型检出率,高龄孕妇为44.44%,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NT)增厚为37.50%,唐氏筛查高风险为50.00%,21-三体高风险为28.57%,淋巴水囊瘤为100.00%,胎儿水肿为85.71%,胎儿发育异常为56.52%,双方地中海贫血为4.55%,胎儿多发畸形为75.00%,两项及以上诊断指征为92.00%,以淋巴水囊瘤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有两项及以上诊断指征,再次为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核型中,高龄组异常核型检出率高于低龄组(P>0.05)。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胎儿妊娠结局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组药流终止妊娠率显著高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组(P<0.05)。结论具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孕早期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高,绒毛染色体异常核依次为18-三体、性染色体异常、13-三体、21-三体、其他核型,且绒毛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简便可靠、成功率高,能在孕早期及时发现胎儿染色体疾病,为产前诊断提供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绒毛细胞 染色体异常 核型分析
下载PDF
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在自然流产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谭卫荷 纪玲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9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自然流产组织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中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2例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检测。结果 高... 目的 探讨在自然流产组织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中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12例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检测。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检测成功806例,检测失败6例,检测成功率为99.26%。绒毛染色体异常291例,占比为36.10%,其中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19例,占比为2.36%;绒毛染色体未见明显异常515例,占比为63.90%。在291例绒毛染色体异常样本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为272例,包括非整倍体为222例,其中三体为178例,主要涉及染色体16号和22号;单体为46例,多数为特纳综合征43例;三倍体为36例;47,XXX 2例,47,XXY 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为19例。结论 在自然流产组织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分析中应用绒毛染色体高通量分析价值较高,可为再次妊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绒毛染色体 自然流产 再次妊娠 遗传学 胎盘绒毛组织
下载PDF
小头畸形遗传学诊断研究
3
作者 廖小凤 廖宝剑 +7 位作者 谭卫荷 王丽 望丹丹 唐二芳 李付广 潘秀锋 纪玲华 佘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在小头畸形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小头畸形的胎儿或出生后诊断为...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及全外显子测序(WES)技术在小头畸形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小头畸形的胎儿或出生后诊断为小头畸形的患儿共计9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对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进一步行核心家系WES(Trio-WES)检测,再对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片段包含的编码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分析,将致病性CNV包含的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基因及WES检测发现的致病基因联合进行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 9例小头畸形患儿中,3例合并其他结构畸形(3/9);诊断时间为孕23周~出生后7岁;诊断时头围18.3~42.5 cm(-7SD~-2SD)。9例小头畸形患儿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8例患儿行CMA检测,检出异常1例,异常检出率为1/8;5例行Trio-WES检测,2例检出可能致病性基因,致病性检出率为2/5。染色体4p16.3微缺失(为致病性CNV)区域内编码基因的GO富集分析显示,主要富集于可见光光传导等生物学过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粗面内质网等细胞组分。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提示,CDC42基因可以与CTBP1、HTT、ASPM基因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CMA检测可作为小头畸形的一线检测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检测结果阴性时,Trio-WES检测可提高小头畸形的致病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畸形 核型分析 微阵列分析 全外显子组测序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