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山-天全地区晚白垩世-老第三纪冲积扇-湖泊沉积组合 被引量:5
1
作者 纪相田 李元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5-21,共7页
分布于芦山—天全地区的大溪砾岩与晚白垩世灌口组、老第三纪名山组属同期异相沉积.大溪砾岩为一大型冲积扇体,该扇体向南东逐渐过渡到以灌口组、名山组为代表的湖相沉积,系陆相盆地中一个典型的冲积扇—湖泊沉积组合实例。
关键词 大溪砾岩 灌口组 冲积扇 湖泊沉积 晚白垩世
下载PDF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盆地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纪相田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4-32,T000,共10页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台地相、陆棚相反盆地相。其中碳酸盐台地相可划分为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及开阔台地相和礁后泻湖-潮坪等亚相。根据其沉积特征及陆源碎屑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泥... 滇西保山—施甸地区泥盆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台地相、陆棚相反盆地相。其中碳酸盐台地相可划分为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浅滩、台缘斜坡及开阔台地相和礁后泻湖-潮坪等亚相。根据其沉积特征及陆源碎屑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泥盆纪时该区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性质属早期的被动大陆边缘或裂陷带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纪 沉积 沉积盆地 滇西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63
3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3 位作者 姜平 胡晓强 纪相田 叶黎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6-383,共8页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演化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 被引量:24
4
作者 胡晓强 陈洪德 +2 位作者 纪相田 林良彪 张闻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地层。其中可以识别的层序界面有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大进积面即为不整合面,而最大退积面则对应于最大湖泛面。根据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作用特点,选择进积体系域底界为层序界面,将川西前陆盆...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地层。其中可以识别的层序界面有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最大进积面即为不整合面,而最大退积面则对应于最大湖泛面。根据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作用特点,选择进积体系域底界为层序界面,将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划分为8个沉积层序,可以在全盆地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侏罗系 层序地层 最大进积面 最大退积面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39
5
作者 胡晓强 陈洪德 +1 位作者 纪相田 张闻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6-231,237,共7页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三角洲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川西前陆盆地
下载PDF
川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 被引量:8
6
作者 马玉孝 王大可 +3 位作者 纪相田 阚泽忠 张成江 周美夫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8-694,共7页
长期以来,由于同位素年龄依据不足和没有正确区分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与前震旦纪区域变质岩,攀西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依据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将原仁和群(PtlR)修改为晚二叠世岩... 长期以来,由于同位素年龄依据不足和没有正确区分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与前震旦纪区域变质岩,攀西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依据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将原仁和群(PtlR)修改为晚二叠世岩浆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五马箐(岩)组(Pt1w)和顶针杂岩(Pt1D)修改为晚二叠世热接触变质岩和喜马拉雅期动力变质岩,将安宁村组(Pt1a)和纸房沟组(Pt1z)修改为震旦系地层,并依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结晶基底划分为变质侵入体、变质表壳岩和TTG套岩,论述了结晶基底的成因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基底 划分 动力变质岩 热接触变质岩 川西
下载PDF
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闻林 张哨楠 +2 位作者 陈洪德 纪相田 胡晓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1-44,9,共5页
四川盆地侏罗系第一口工业气井于1977年发现,自此四川盆地掀起了对侏罗系的勘探和研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在平落坝、大兴西、新场、白马庙等地区发现了侏罗系气藏。然而,由于勘探程度低和研究的滞后,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至今没有... 四川盆地侏罗系第一口工业气井于1977年发现,自此四川盆地掀起了对侏罗系的勘探和研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相继在平落坝、大兴西、新场、白马庙等地区发现了侏罗系气藏。然而,由于勘探程度低和研究的滞后,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至今没有评价。鉴于此,笔者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从层序地层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从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此推动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研究及勘探。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12个三级层序,进而总结出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进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度由弱到强这一阶段期间的产物,退积体系域是沉积层序中代表盆缘构造活动强烈阶段的沉积作用产物。逐一分析了各层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 侏罗纪 层序地层学 沉积 进积体系域 退积体系域
下载PDF
攀西古裂谷构造-岩浆作用模式 被引量:7
8
作者 马玉孝 张成江 +1 位作者 纪相田 倪师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根据 1∶ 5× 10 4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从攀枝花地区华力西期岩浆岩的侵位方式、侵位深度、分带性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论述攀枝花地区该期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性 ,并根据岩石、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剥蚀深度 ,提出攀西... 根据 1∶ 5× 10 4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从攀枝花地区华力西期岩浆岩的侵位方式、侵位深度、分带性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论述攀枝花地区该期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性 ,并根据岩石、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剥蚀深度 ,提出攀西古裂谷具“双裂谷模式”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 双裂谷模式 侵位方式 侵位深度 岩石化学 分带性
下载PDF
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砾组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杰 肖渊甫 +4 位作者 田晓敏 纪相田 彭博 李洪孝 王良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8-335,共8页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 该文通过对哀牢山构造带西侧云南省南涧地区下白垩统南新组砾岩层的砾性、砾度、砾态和砾向等的详细研究与分析,结合盆地基岩地层特点和周边构造带的岩性组合特征,发现南新组砾岩总体上具有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较好(次圆状-圆状)、风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探讨了砾岩层本身的性质、物质来源,以及砾石沉积时盆地的水动力条件、气候环境、古地貌特征和构造条件。认为南新组砾岩层为半干旱-干旱古气候条件下的一套冲积扇-辫状河相粗碎屑沉积,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砾岩层沉积前砾石遭受了较强的物理化学作用。根据盆地基岩及周边地层岩性特点和砾石扁平面倾向统计,砾石的主要来源是盆地内部的基底地层及其东缘的哀牢山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新组 砾岩层 砾组分析 哀牢山构造带 南涧地区 云南省
下载PDF
攀枝花地区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玉孝 纪相田 +2 位作者 张成江 王洪峰 王大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7,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攀枝花 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有关地层、沉积相、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和对一些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和界线位置的修定结果。
关键词 岩石地层单位 热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沉积相 攀枝花地区 岩浆岩 变质岩 时代归属
下载PDF
天全芦山地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允孚 纪相田 +1 位作者 李元林 李勇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6-73,共18页
本文根据在地层记录中识别的基本层序、基本层序组和层序界面,将该陆相盆地充填序列分为4个层序,并根据岩石地层单元和沉积体系在时空上的展布特征建立盆地岩石地层格架;进而从古气候、湖平面升降、物源供给和构造作用等4个方面对层序... 本文根据在地层记录中识别的基本层序、基本层序组和层序界面,将该陆相盆地充填序列分为4个层序,并根据岩石地层单元和沉积体系在时空上的展布特征建立盆地岩石地层格架;进而从古气候、湖平面升降、物源供给和构造作用等4个方面对层序地层成因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控制陆相盆地层序界面和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构造运动和古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层序 陆相盆地 晚白垩世
下载PDF
论大渡口至仁和街(原仁和群)的成因及时代归属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玉孝 纪相田 +2 位作者 张成江 倪师军 王大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0-94,共5页
本文论述了在《四川岩石地层》中被做为下元古宇康定群标准“地质特征”
关键词 仁和群 大渡口麻粒岩 角闪辉长岩 二长花岗岩 成因 时代归属 下元古宙 晚二叠纪
下载PDF
四川攀枝花地区的上震旦统把关河组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玉孝 纪相田 +2 位作者 王洪峰 张成江 王大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四川攀枝花地区的上震旦统把关河组为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建造 ,以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细至中粗粒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灰色薄层至极薄层粉砂岩、页岩 ,在盐源 -丽江台缘坳陷区与下伏冰水湖泊相杂色列古六... 四川攀枝花地区的上震旦统把关河组为滨海、浅海相碎屑岩建造 ,以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细至中粗粒含海绿石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灰色薄层至极薄层粉砂岩、页岩 ,在盐源 -丽江台缘坳陷区与下伏冰水湖泊相杂色列古六组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 ,而在康滇地轴上与前震旦纪基底变质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全区均与上覆观音崖组为整合接触。新建的把关河组在民政、务本及其以西地区相当于《四川省岩石地层》(1997)中的下震旦统澄江组 ,在米易县则相当于下元古界五马箐 (岩 )组的上部 ,而在盐边红格 ,则相当于 1∶ 2 0× 10 4 永仁幅中的会理群力马河组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攀枝花地区 把关河组 晚震旦世 海绿石石英砂岩 五马箐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芦山—天全地区大溪砾岩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区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元林 纪相田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3年第3期68-73,共6页
大溪砾岩为一套厚层碳酸盐质砾岩,具有砾石含量高,砾石分选、磨圆较好的特点。据砾石统计、薄片分析、古生物鉴定、古流分析及重矿物组合表明,大溪砾岩中砾石主要来自龙门山区的泥盆系—三叠系,填隙物中的石英碎屑可能主要来自杂岩体。... 大溪砾岩为一套厚层碳酸盐质砾岩,具有砾石含量高,砾石分选、磨圆较好的特点。据砾石统计、薄片分析、古生物鉴定、古流分析及重矿物组合表明,大溪砾岩中砾石主要来自龙门山区的泥盆系—三叠系,填隙物中的石英碎屑可能主要来自杂岩体。大溪砾岩的砾石成分有向上趋于复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溪砾岩 岩石学 物源区 砾岩
下载PDF
攀枝花苴却砚石的成因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玉孝 纪相田 张成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0-362,共3页
论述了攀枝花苴却砚石及其中“标”和“眼”的成因 ,认为其形成与震旦系观音崖组经海西期热接触变质作用有关 。
关键词 砚石 成因 攀枝花 震旦系 观音崖组 苴却玉 热接触变质作用
下载PDF
丙南组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峰 纪相田 马玉孝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7,共7页
通过攀西地区丙南组露头及典型剖面研究 ,详细论述了丙南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分段 ,首次提出丙南组在部分地区为海相沉积的新观点。丙南组的时代自曾繁礻乃先生 1945年于攀枝花丙南渡命名至今 ,皆因未发现化石而暂置晚三叠世。通过野外... 通过攀西地区丙南组露头及典型剖面研究 ,详细论述了丙南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分段 ,首次提出丙南组在部分地区为海相沉积的新观点。丙南组的时代自曾繁礻乃先生 1945年于攀枝花丙南渡命名至今 ,皆因未发现化石而暂置晚三叠世。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 ,以古气候因素、与邻区早三叠世青天堡组对比 ,以及丙南组与上覆大荞地组的接触关系等多方面资料 ,提出丙南组的时代归属应为早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南组 早三叠世 海相沉积 攀西地区 岩石组合 古环境
下载PDF
四川米易二滩地区的二滩组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峰 纪相田 马玉孝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3-30,共8页
四川盐边凹路、力马、红果及米易二滩、金龙山等地的二滩组上、下部均为细砂岩、粉砂岩、铁铝质粘土岩夹赤铁矿和铝土矿透镜体,底部常见砾岩,顶部为灰黑色碳质页岩夹劣质煤透镜体,中部为微晶生物灰岩夹粗粒白云质钙质石英砂岩。以富含... 四川盐边凹路、力马、红果及米易二滩、金龙山等地的二滩组上、下部均为细砂岩、粉砂岩、铁铝质粘土岩夹赤铁矿和铝土矿透镜体,底部常见砾岩,顶部为灰黑色碳质页岩夹劣质煤透镜体,中部为微晶生物灰岩夹粗粒白云质钙质石英砂岩。以富含腕足化石为特色,还可见珊瑚、虫筵、非虫筵有孔虫、介形虫、三叶虫、苔藓虫、腹足类等生物化石。沉积二滩组时期,研究区处于泥坪、混合坪、不稳定碳酸盐台地及潮坪沼泽等环境,代表一次较大的海进海退过程。二滩组与梁山组、树河组在岩性特征、所含生物面貌及时间跨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新建二滩组相当于研究区原石炭系与原梁山组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滩组 生物组合 沉积环境 早二叠世 米易 四川
下载PDF
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闻林 高熙 +2 位作者 陈洪德 纪相田 胡晓强 《天然气技术》 2007年第3期34-37,94,共4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和13个三级层序,认为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结合层序地层学及储层研究,认为进积体系域...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的层序界面、体系域及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将川西北部地区侏罗系划分出13个层序界面和13个三级层序,认为各层序主要由退积体系域和进积体系域组成。结合层序地层学及储层研究,认为进积体系域有利于三角洲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部地区 侏罗系 层序地层 储层
下载PDF
滇西施甸中、下泥盆统斜坡相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纪相田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67-72,共6页
滇西施甸下泥盆统沙坝脚组和中泥盆统松林沟组、何元寨组具有典型斜坡相沉积特征,由三个主要沉积单元组成:a.由半远洋沉积含有光壳竹节石、笔石、菊石等浮游生物的薄层泥晶灰岩、泥灰岩、页岩组成;b.由碎屑流和变密度颗粒流形成的砾屑灰... 滇西施甸下泥盆统沙坝脚组和中泥盆统松林沟组、何元寨组具有典型斜坡相沉积特征,由三个主要沉积单元组成:a.由半远洋沉积含有光壳竹节石、笔石、菊石等浮游生物的薄层泥晶灰岩、泥灰岩、页岩组成;b.由碎屑流和变密度颗粒流形成的砾屑灰岩;c.在松林沟组中出现有滑塌层及变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世 斜坡相 沉积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被引量:31
20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2 位作者 胡晓强 纪相田 姜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22,共8页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界面、层序划分和层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界面、层序划分和层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1)上三叠统与中、下三叠统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2)须二段与小塘子组的分界面;3)须三段与须四段之间的次级构造不整合面;4)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根据层序界面的发育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每个层序以最大湖泛面为界,划分为盆地扩张体系域(BE)和盆地收缩体系域(BW)2个体系域。晚三叠世四川盆地的演化主要是川西前陆盆地的演化,其中TS1为边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TS2为川西前陆盆地形成阶段,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开始逆冲推覆;TS3为川西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逆冲褶皱成山,使得整个四川盆地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是控制晚三叠世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层序 盆地演化 上三叠统 川西前陆盆地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