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4
1
作者 纪萱 陈立新 薛洪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9,共3页
研究了不同林龄人工红松林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阶段红松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均大于天然次生林;水解氮质量分数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总... 研究了不同林龄人工红松林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阶段红松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水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均大于天然次生林;水解氮质量分数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总体上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与水解氮不同,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则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红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锰的质量分数均大于红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非根际土壤的质量分数。综合各因素和已有研究结论,最终得出混交林这种经营方式更适合研究区域内红松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微量元素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温带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立新 黄兰英 +3 位作者 乔璐 段文标 纪萱 俞元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9-146,共8页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氮形态(NH4+-N、NO3--N、NH4+-N+NO3--N)沉降实验,研究不同氮形态沉降对温带不同森林类型(椴树红松混交林、白桦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与对照相比,经... 通过室内模拟不同氮形态(NH4+-N、NO3--N、NH4+-N+NO3--N)沉降实验,研究不同氮形态沉降对温带不同森林类型(椴树红松混交林、白桦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与对照相比,经过氮沉降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及净矿化速率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其增加的程度又取决于森林类型、土层、氮处理类型和处理时间。不同林型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及净矿化速率受氮沉降影响不同,混交林对氮沉降的响应要弱于阔叶林,高于针叶人工纯林;土壤A层比土壤B层对氮沉降敏感;以铵态氮形态沉降时对铵态氮含量、净氨化速率影响较大,以硝态氮形态沉降时对硝态氮含量、净硝化速率影响较大,混合形态的氮沉降要比单种形态的氮沉降使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及净矿化速率增加幅度更高;氮沉降时间越长,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及净矿化速率与对照差距越大,说明氮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室内模拟 森林类型 矿化速率 氨化速率 硝化速率
下载PDF
温带森林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季节动态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翠清 陈立新 +1 位作者 颜永强 纪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1,共3页
以温带森林土壤(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原始红松椴树混交林、原始红松枫桦混交林及白桦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5种林型不同土层(A0、A1、B层)NH4+—N、NO3-—N、有效氮含量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 以温带森林土壤(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原始红松椴树混交林、原始红松枫桦混交林及白桦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5种林型不同土层(A0、A1、B层)NH4+—N、NO3-—N、有效氮含量季节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A0层NH4+—N与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规律为6月和8月较低,9月最高。各林型土壤NH4+—N、有效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NO3-—N含量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各土层时空变异性强,季节变化趋势差异性大;红松人工林、红松椴树混交林和红松枫桦混交林各土层土壤NH4+—N、NO3-—N、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森林 铵态氮 硝态氯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帽儿山林场不同河岸带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东海 韩壮行 +2 位作者 姚琴 乔树亮 纪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2-44,共3页
利用环刀法对帽儿山林场内的森林、灌丛、草地3种河岸带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持水量和孔隙度、渗透速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持水能力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利用环刀法对帽儿山林场内的森林、灌丛、草地3种河岸带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持水量和孔隙度、渗透速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持水能力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随着与溪流距离的增加,土壤密度、孔隙度、渗透性有增加的趋势,而持水量有减小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河岸带中,森林、灌丛、草地河岸带的总孔隙度都大于60%,毛管孔隙度超过50%,其中森林河岸带的土壤密度0.8g/cm3左右,显著的低于灌丛和草地河岸带(1.0g/cm3左右),森林河岸带土壤渗透速度接近于2.0mm/min,饱和持水量大于80%,毛管持水量70%左右,都显著高于灌丛、草地河岸带。其中,草地河岸带非毛管孔隙度为5%左右,而渗透速度仅为0.1mm/min。由于森林河岸带在土壤透气性、持水性、入渗性能方面明显好于灌丛和草地,对于溶解在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消除应当具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腐殖质组成及其结合形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立新 宋志韬 纪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39-44,共6页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 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 运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红松人工林(林龄25、45、58、68 a)和红松混交林(林龄60 a)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组成与结合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红松人工纯林、红松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含碳量、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并且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就土壤腐殖质组成而言,除林龄58 a红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和45 a红松人工林非根际土壤外,其他林型土壤胡敏酸含碳量均高于富里酸含碳量;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A/FA)在1.00-2.45之间;土壤重组腐殖质、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含碳量大小顺序为林龄58〉68〉25〉45 a;红松混交林除紧结态腐殖质外,其他腐殖质各组分含碳量均高于红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土壤腐殖质组成 结合形态
下载PDF
全国计划生育双先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在京召开
6
作者 纪萱 《人口研究》 1983年第5期49-49,共1页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将向全国32个计划生育红旗单位颁发奖旗,将表彰16,000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关键词 实行计划生育 代表大会 党中央 先进个人 国务院 红旗 筹备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
原文传递
河北基层党校在普及中巩固提高
7
作者 纪萱 《党建》 1992年第Z1期59-59,共1页
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在基层党校建设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普及中巩固提高。省、地(市)、县(区)各级逐步建立了由主管书记牵头,由宣传部、组织部。
关键词 基层党校
原文传递
走近“草鞋书记”——记十六大代表刘银昌
8
作者 纪萱 周辉军 洪民成 《中国监察》 2002年第2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十六大 书记 湖北省 “三个代表” 人民大会 恩施州 监察厅 公路建设 个体户 产业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