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敏杰 邹芳芳 +2 位作者 仝川 胡伟芳 纪钦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对闽江河口区不同盐度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C、N、P含量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影响生源要素含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不同生源要素含量沿盐度梯度变异性较大,沉积物中TOC、TN、TP含... 对闽江河口区不同盐度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C、N、P含量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影响生源要素含量变化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不同生源要素含量沿盐度梯度变异性较大,沉积物中TOC、TN、T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43%,1 686.00mg/kg,726.29mg/kg,含量变化趋势分别为下洋洲〉鳝鱼滩〉塔礁洲〉蝙蝠洲;塔礁洲〉下洋洲〉鳝鱼滩〉蝙蝠洲;鳝鱼滩〉塔礁洲〉下洋洲〉蝙蝠洲。沉积物中TOC、TP、TN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变化具有同步性。沉积物的容重和含水率是影响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变化的关键因子。单因子指数法结果表明,闽江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中TOC污染指数介于2.09~2.73,属轻度污染;TN污染指数介于2.84~3.29,属严重污染;TP污染指数介于1.01~1.35,属中度污染;盐度梯度下,不同深度沉积物污染指数变异性较大。闽江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污染较为严重,在向上覆水体的释放过程中,易引起河口近岸水域的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要素 生态风险 沉积物 短叶茳芏沼泽湿地 闽江河口
下载PDF
施肥量对福州平原稻田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纪钦阳 张璟钰 王维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4期246-253,共8页
为阐明施肥量对福州平原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常规施肥和倍增施肥稻田CH_4和N_2O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CK、常规施肥和倍增施肥处理下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依次为7.67、9... 为阐明施肥量对福州平原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常规施肥和倍增施肥稻田CH_4和N_2O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CK、常规施肥和倍增施肥处理下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依次为7.67、9.23和10.69 g·m^(-2),平均通量依次为3.47、4.18和4.84 mg·m^(-2)·h^(-1),倍增施肥显著促进稻田CH_4排放(P<0.05);稻田N_2O排放量依次为-0.03、-0.05和-0.06 mg·m^(-2),平均通量依次为-13.99、-22.77和-28.10μg·m^(-2)·h^(-1),施肥量对N_2O排放的影响不显著(P>0.05)。电导率与稻田CH_4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常规施肥电导率与稻田N_2O通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p H、Eh、温度和含水率等环境因子与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量相关性存在差异。CK、常规施肥和倍增施肥观测期内所产生的综合增温潜势分别为2 515.03、2 989.07和3 450.45 kg·hm^(-2),倍增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稻田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N2O 施肥 稻田 福州平原
下载PDF
施肥量对福州平原稻田CO_2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冬冬 徐玲琳 +1 位作者 纪钦阳 王维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88-2295,共8页
为了阐明施肥量对稻田CO_2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福州平原稻田对照(CK)、常规施肥组(CG)和倍增施肥组(BZ)的CO_2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CK、CG和BZ的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2.3... 为了阐明施肥量对稻田CO_2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福州平原稻田对照(CK)、常规施肥组(CG)和倍增施肥组(BZ)的CO_2排放及其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CK、CG和BZ的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2.33~3181.97、30.68~3701.05和32.81~3206.29 mg·m^(-2)·h^(-1),CG的CO_2排放通量比较CK增加了14.16%,BZ的CO_2排放通量较CK增加了8.04%,CK、CG和BZ之间CO_2排放通量差异不显著(p>0.05);稻田CO_2排放与土温(r=0.683,p<0.01)、株高(r=0.820,p<0.01)及含水量(r=0.309,p<0.05)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K、CG和BZ的CO_2排放通量与土温和气温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42,p<0.01);CK、CG、BZ的Q_(s10)值和Q_(a10)值分别为28.13、18.88、13.24和9.86、7.64、6.35,CK的温度敏感性显著高于CG和BZ(p<0.05),施肥显著降低了稻田CO_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施肥量 CO2排放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植被河岸缓冲带对模拟径流及总磷的消减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东耀 仝川 +5 位作者 纪钦阳 谭立山 张玉珍 卓桂华 张健 林啸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93-2399,共7页
在九龙江上游北溪流域,选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3种植物及原生撂荒杂草地,构建对照(A)、草本(B)、灌草(C)和灌木(D)4种不同... 在九龙江上游北溪流域,选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3种植物及原生撂荒杂草地,构建对照(A)、草本(B)、灌草(C)和灌木(D)4种不同处理的植被缓冲带,通过模拟不同浓度面源污染下的农田径流,探讨不同植被组合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各缓冲带不同植被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均表现为草本>灌草>灌木,其中,草本缓冲带对径流量的消减率最高,达到86.93%,在高、低浓度进水时对总磷浓度的消减分别为95.20%、80.69%;4种不同植被缓冲带对总磷浓度的消减效果随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前半段消减效果最佳,后半段消减趋势减缓;高浓度污染进水条件下缓冲带对总磷的消减效率高于低浓度进水;4种缓冲带对磷总量的消减量分别为27.70、28.02、28.06和26.94 g.研究成果可为九龙江上游河岸缓冲带建设及流域氮磷污染率治理和生态评价提供科学示范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植被缓冲带 径流量 总磷 消减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