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心沪筑——访著名人类学家纳日碧力戈教授
1
作者 谢杲馥 聂家昕 纳日碧力戈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145-153,168,共10页
在访谈中,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生经历为主,谈到他在人类学历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索的过程,也谈到了他多年来不断游走、研究人类学的很多成果和近期的新思考,还特别对于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反思,为人类学的初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 在访谈中,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生经历为主,谈到他在人类学历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索的过程,也谈到了他多年来不断游走、研究人类学的很多成果和近期的新思考,还特别对于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反思,为人类学的初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人类学 三元论 皮尔斯 第四种历史 纳日碧力戈
下载PDF
纳日碧力戈:在野游心
2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李思滢 《中国民族教育》 2015年第6期60-62,共3页
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大牛”教授纳日碧力戈,给我们这些小本科生作了一次关于他的成长与研究经历的讲座。讲座的题目叫作“在野游心”,一下子把我们的心吸引住了。我特别想记录下这个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 游心 人类学 民族学 本科生 讲座
原文传递
各烟屯蓝靛瑶的信仰仪式、社会记忆和学者反思 被引量:29
3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从田野考察可以看出 ,各烟屯蓝青定瑶至今信仰祖灵和鬼魂 ,举行的仪式充满了道教色彩。各烟屯蓝青定瑶的习俗具有一系列观念基础 ,也具有用肢体来操演的民间仪式。思维观念和肢体仪式共存互生 ,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 从田野考察可以看出 ,各烟屯蓝青定瑶至今信仰祖灵和鬼魂 ,举行的仪式充满了道教色彩。各烟屯蓝青定瑶的习俗具有一系列观念基础 ,也具有用肢体来操演的民间仪式。思维观念和肢体仪式共存互生 ,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操演 ,和经济理性对话 ,使传统在表层蜕变的同时 ,保持底层的沿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仪式 社会记忆 肢体语言 各烟屯蓝靛瑶
下载PDF
边疆无界:万象共生的人类观 被引量:17
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3,共6页
从人类学关注地方知识、本土观点的传统出发,再次申明超越人本、着眼生命的重要,并由此探讨发展、保持和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关注发展、保持、恢复兼顾的生态回归。中国传统上的形气神三元论、贝特森的万物关联、皮尔斯的"符号三元... 从人类学关注地方知识、本土观点的传统出发,再次申明超越人本、着眼生命的重要,并由此探讨发展、保持和恢复之间的辩证关系,关注发展、保持、恢复兼顾的生态回归。中国传统上的形气神三元论、贝特森的万物关联、皮尔斯的"符号三元"可作为关注发展、保持和恢复的思辨基础,而普遍与特殊的对立统一观,也符合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三元 发展 保持 恢复 边疆
下载PDF
问难“族群” 被引量:22
5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考察近年来的“族群话语”,我们发现了以下缺点:(1)由于诸家在使用学术概念时不注意词义、词源和词用,也不注意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和国度的变异,且较少联系中国历史,尤其较少联系中国“民族”和“族群”话语的近代演变史,更缺乏足够... 考察近年来的“族群话语”,我们发现了以下缺点:(1)由于诸家在使用学术概念时不注意词义、词源和词用,也不注意同一个词汇在不同文化和国度的变异,且较少联系中国历史,尤其较少联系中国“民族”和“族群”话语的近代演变史,更缺乏足够的个案和国内少数民族表述的支持,结果,以印刷文字出现的讨论,大多成为西方话语或者西方话语的汉语代言。(2)缺少辩证和历时的观点,沉湎于“宏大叙事”,束缚于功能论,受制于原生说,不能认识“民族”和“族群”的翻译话语,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史,处在一个前后不同的、开放的变化过程。(3)由于学术上的急躁,有的作者对中外相关著述咀嚼不细,乃至误读、误用、误译、误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民族 功能论 原生说
下载PDF
民族共生与民族团结——指号学新说 被引量:15
6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古代指号学强调人类心智的同一,区分指号(sign)与符号(symbol)。文章从指号学出发,力图证明承认差异、重叠共识的重要性:万象共生,天下归心。
关键词 差异 共识 共生 归心
下载PDF
语言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14
7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5,共6页
 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作为文化资源(culturalresource)的语言、作为社会实践(socialpractice)的语言、作为历史记忆的语言、作为话语权力的语言。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是围绕形式、内容与意义来进行的;要掌握语言人类学的本质,首先...  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作为文化资源(culturalresource)的语言、作为社会实践(socialpractice)的语言、作为历史记忆的语言、作为话语权力的语言。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是围绕形式、内容与意义来进行的;要掌握语言人类学的本质,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有关讨论的脉络;语言人类学把语言作为社会实践来研究,具有独特、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人类学 文化资源 社会实践 社会像符 意义
下载PDF
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 被引量:49
8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非文本的口述有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 :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 ,包括大量直觉。它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口述史要靠操演来复现和传承 ;口述史的操演... 非文本的口述有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 :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 ,包括大量直觉。它以特殊的记忆形式进入说唱者的操演并不断加深、重现、重构或重造地方社会记忆。口述史要靠操演来复现和传承 ;口述史的操演是一种“立体的”社会记忆。口述史不分男女 ,都可以当讲述者和听众。口述史能够拒绝语言强势 ,可以用各种语言操演 ,其听众既可以是权贵 ,也可以是“贱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文本 口述史 操演
下载PDF
民族志与作为过程的人类学:读英戈尔德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讲座上的演讲稿 被引量:8
9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60,共5页
蒂姆.英戈尔德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讲座"上发展演说,认为人类学不是民族志,或者更精确地说,人类学不等于民族志;人类学不是"研究谁"的学问,而是"和谁研究"的学问。说人类学不是民族志或民族志不等于人类... 蒂姆.英戈尔德在"拉德克利夫-布朗讲座"上发展演说,认为人类学不是民族志,或者更精确地说,人类学不等于民族志;人类学不是"研究谁"的学问,而是"和谁研究"的学问。说人类学不是民族志或民族志不等于人类学是个偏激的说法,比较贴切的表述是民族志是人类学的一部分,二者不存在对立,也不能截然分开。民族志和人类学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研究过程:一是纵向上运动中的时空连续;一是物质为一端、精神为另一端的"心物"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人类学 过程 万象共生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万物和谐观 被引量:9
10
作者 纳日碧力戈 邹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各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万物和谐生态观是包容兼和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万物不同但能相和,各尽其能,在历史长河中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各民族生产生活智慧的凝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所在。万物和谐生态观是包容兼和的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一种体现。万物不同但能相和,各尽其能,在历史长河中交流交往、动态调适,互为环境,互构互补,彼此嵌入,达致中和,形成可持续、有活力的生态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精神 万物和谐 生态观
下载PDF
文化与边界:社会如何分类 被引量:5
11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0,共8页
通过回顾人类学经典作家关于跨文化范畴分类的讨论,追溯社会分类观在族群边界理论中的运用,试图证明社会分类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时空感及其出生成长过程中的亲族感和身体物觉,它要同时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家系"... 通过回顾人类学经典作家关于跨文化范畴分类的讨论,追溯社会分类观在族群边界理论中的运用,试图证明社会分类的基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时空感及其出生成长过程中的亲族感和身体物觉,它要同时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家系"感受和身体物觉。社会分类体现了"形物结构"和"超验结构"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部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类 时空 身体 族群 部分关联 社会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被引量:5
12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1-27,共7页
文章表达了对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类学理论新格局的向往;简述60年代以来世界人类学的新发展与学者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与大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观察;并分析了某些相... 文章表达了对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类学理论新格局的向往;简述60年代以来世界人类学的新发展与学者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与大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观察;并分析了某些相关学科与视点。最后着重提出了争鸣、证明和正名,指出这三者是学科的生命,是中国人类学走向世界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新格局 结构主义 实践理论 文化自觉 文化反思 历史观察 学科的生命
下载PDF
“体物”之人类学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1,2,共6页
"体物"者,身体和物象之简称,相当于皮尔士三元理论中的"象似",兼及"标指";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形气神三元说的"形",兼及"气"。失去象似和标指依托的象征是"无源之水"、&qu... "体物"者,身体和物象之简称,相当于皮尔士三元理论中的"象似",兼及"标指";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形气神三元说的"形",兼及"气"。失去象似和标指依托的象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失去"形"和"气"的"神"是"死神"。"体物"出自"草根",出自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民众生活,因此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最直接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微观社会学 体物 皮尔士三元理论 形气神
下载PDF
从学术谱系上重构世界苗学研究的中国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1,共1页
苗族本是起源于中国内陆的古代民族,可是在经历伍新福先生所言的"四大迁徙波"之后,很早就卷入全球化的进程,成了一个在人口分布上跨越五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少数民族(详见伍新福:《论苗族历史上的四次大迁徙》,载《民族研... 苗族本是起源于中国内陆的古代民族,可是在经历伍新福先生所言的"四大迁徙波"之后,很早就卷入全球化的进程,成了一个在人口分布上跨越五大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少数民族(详见伍新福:《论苗族历史上的四次大迁徙》,载《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除中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法属圭亚那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人口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视角 中国内陆 人口聚居 民族研究 人口分布 古代民族 迁徙 苗族文化 跨国民族 大迁徙
下载PDF
民族教育观和语言意识形态 被引量:6
15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关涉民族教育观,也关涉语言意识形态。在全球信息关联、政治和经济多样共生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观的多样化,语言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态。不过,多样性和共生体不存在必然矛盾,只要不断追求"重叠...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关涉民族教育观,也关涉语言意识形态。在全球信息关联、政治和经济多样共生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观的多样化,语言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常态。不过,多样性和共生体不存在必然矛盾,只要不断追求"重叠共识","美美与共"便会成为理想的互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观 语言意识形态 重叠共识 教育人类学
下载PDF
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 被引量:8
16
作者 纳日碧力戈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5-8,1,共4页
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民族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助共生,需要从五个维度考虑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群体差异是个人差异的放大,不能把个人民主和民族差异、民族认同对立起来;第二个维度是富裕和美德,文艺兴国就是以美德统领差异、包容差异... 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出发,民族团结和睦,互相信任,互助共生,需要从五个维度考虑问题:第一个维度是群体差异是个人差异的放大,不能把个人民主和民族差异、民族认同对立起来;第二个维度是富裕和美德,文艺兴国就是以美德统领差异、包容差异,在差异中寻求重叠共识,在差异中发出共和之声;第三个维度是差异与大同的阶序分布,学会在求同存异中寻找"重叠共识",就能构建一个以和谐占居主流的沟通差异、追寻大同的商议社会;第四个维度是民族与公民,中国公民只能是多民族、有民族的公民,中国的民族身份也要和公民身份勾连起来,互相补充,互相彰显;第五个维度是千灯互照,光光交彻,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塞外边疆,都可以用作映照现代性和城市化的镜子,我们要学会在差异和矛盾中寻求精神层面的大同和价值层面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 共生 美德 民族
下载PDF
民族生态与国家建设 被引量:3
17
作者 纳日碧力戈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共2页
国际形势有目共睹:中国崛起,英美迷失。不过,国内经济大潮把社会和文化远远抛在后面,市场俘虏了生产者乃至交易者,信仰和道德问题凸显,革命话语不再。人们或呼唤孔孟,或求助于民族主义,寻找社会整合之道,探讨国家安定之策。仅... 国际形势有目共睹:中国崛起,英美迷失。不过,国内经济大潮把社会和文化远远抛在后面,市场俘虏了生产者乃至交易者,信仰和道德问题凸显,革命话语不再。人们或呼唤孔孟,或求助于民族主义,寻找社会整合之道,探讨国家安定之策。仅就民族建设而言,有主张民族更名、去政治化者,有以“共治”辅自治者,有呼吁撤销民族大学者,有鼓吹以汉语取代少数民族语者,不一而足。不过,去年国庆晚会“56族一家”的庞大演出阵容,也表现了中央领导坚持民族自治政策,按既定方针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家建设 生态 社会整合 自治政策 少数民族语 中国崛起 国际形势
下载PDF
中国人类学的独白与对白:课题与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5-20,132,共7页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文化热”正以成熟和专业化为特征而掀起。在这次“文化热”中,中国人类学面对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紧迫形势,将告别独白的时代,进入国际人类学舞台,加入人类学家对白的行列。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文化热 独白 对白
下载PDF
中国:守望相助、维护尊严的多元共同体 被引量:5
19
作者 纳日碧力戈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政治协商的成果,不同程度地照顾到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利益,它是家国认同的制度保障;守望相助和互守尊严是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情感依托和心理基础。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守望相助 互守尊严 多元一体
下载PDF
海外苗学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对于中国山地民族学的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纳日碧力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第3期89-91,共3页
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山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少见的分布地域较广、人数较多的跨国民族之一。苗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北部的山区地带。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法属圭亚那等欧美国家和地区,以及大洋洲的... 苗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山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少见的分布地域较广、人数较多的跨国民族之一。苗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北部的山区地带。在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法属圭亚那等欧美国家和地区,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苗族分布。百余年来,苗族及其文化引起国际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的高度关注,他们深入田野、召开会议、撰写论文、出版书籍,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苗族研究(苗学)已然成为国际显学,苗学文献资源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中国大陆、欧美、东南亚三大苗学文献集散地,为我们开展苗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厚实的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家 文献资源 中国西南 整理研究 资料搜集 山地 苗族研究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