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1
作者 官晓红 陶黎 +3 位作者 刘潇潇 任丽蓉 练颖 胡谦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RA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相似进行配对,运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A组35例以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B组30例以沙利度胺...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RA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相似进行配对,运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A组35例以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B组30例以沙利度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病情活动度指标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及血红蛋白(HG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两组患者VEGF、HGB及各项病情活动度指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除A组HGB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VEGF、HGB及各项病情活动度指标的改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重度RA均有效,在传统治疗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能显著改善RA患者病情,降低VEGF水平,且不增加毒性,尤其在改善关节外症状贫血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练颖 郑萍 +3 位作者 官晓红 胡谦 雷丽华 陶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干预作用。方法: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1mg/kg/日,早晨8点顿服,持续8周后,每2周减5mg,至30mg/日时,缓慢减量。有狼疮肾炎的患者,用环磷酰胺(CTX)0.8g静脉输注,每月...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干预作用。方法: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始剂量1mg/kg/日,早晨8点顿服,持续8周后,每2周减5mg,至30mg/日时,缓慢减量。有狼疮肾炎的患者,用环磷酰胺(CTX)0.8g静脉输注,每月1次。治疗组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8粒,每天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80.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肝功异常及补体C3、24小时蛋白尿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P<0.01),但以治疗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以治疗组为低(P<0.05)。治疗组出现的阴虚火旺症候积分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SLE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六味地黄丸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陶黎 练颖 +1 位作者 官晓红 费晓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学改变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2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为48%,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为39.5%。关节肿胀、疼痛程度、RF、ESR、CRP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学改变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2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为48%,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为39.5%。关节肿胀、疼痛程度、RF、ESR、CRP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小板呈正相关。贫血越重,血小板越高,患者的双手骨破坏越重。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程度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小板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红蛋白 血小板 相关性
下载PDF
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谦 官晓红 +3 位作者 练颖 贺晓红 雷丽华 陶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12-313,共2页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和洛索洛芬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洛索洛芬钠,用药12周后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综合疗... 目的研究双醋瑞因联合玻璃酸钠和洛索洛芬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洛索洛芬钠,用药12周后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评分。结果 2组在VAS评分、关节疼痛度评分方面均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醋瑞因和玻璃酸钠联合洛索洛芬钠治疗骨性关节炎是可行、安全、优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醋瑞因 玻璃酸钠 洛索洛芬钠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与萘丁美酮联合使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官晓红 练颖 +2 位作者 胡谦 雷丽华 陶黎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549-550,共2页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SHP)和萘丁美酮(NAB)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把63例不同程度的膝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AB组3 0例,给予NAB 10 0 0mg ,口服,1次/d ,疗程5周;NAB +SHP组3 3例,给予NAB10 0 0mg ,口服,1次/d ,SHP 2ml关...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SHP)和萘丁美酮(NAB)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 把63例不同程度的膝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AB组3 0例,给予NAB 10 0 0mg ,口服,1次/d ,疗程5周;NAB +SHP组3 3例,给予NAB10 0 0mg ,口服,1次/d ,SHP 2ml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疗程5周。结果 NAB组和NAB +SHP组患者关节活动痛、15m行走时间、关节压痛、日常活动能力(上下楼、下蹲)有显著差异(P <0 0 5 )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 3 3 3 %和87 88%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3个月后,NAB组总有效率降为2 6 67% ,NAB +SHP组总有效率为84.48% ,两组差异仍有显著性(P <0 0 1) ,且分别与疗程结束时比较,NAB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NAB +SHP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NAB与SHP联合使用治疗膝OA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NAB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治疗 透明质酸钠 萘丁美酮
下载PDF
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胡谦 官晓红 +2 位作者 练颖 雷丽华 陶黎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疗法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疗法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mg,每日2次;来氟米特20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mg,每周1次。对照组30例使用来氟米特20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mg,每周1次。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目视10cm模拟标尺法(VAS),由患者和医生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血尿常规、血糖。结果:在疗程第4周,2组总疗效评价ACR50、ACR70比较差异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两药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甲氨喋呤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类风湿性关节炎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陶黎 练颖 +1 位作者 官晓红 雷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7期403-404,共2页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方法参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相应的方法参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单用来氟米特治疗的患者52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基本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分别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7.6%,且症状程度相对更重;整体比较,观察组临床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白芍总苷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SLE患者性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及免疫抑制剂对其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潇潇 练颖 雷丽华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体内性激素水平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对其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例18岁~40岁女性SLE患者及相同年龄段正常女性,抽取卵泡期血,使用电化学法检测血中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促卵泡素(...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体内性激素水平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对其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例18岁~40岁女性SLE患者及相同年龄段正常女性,抽取卵泡期血,使用电化学法检测血中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促卵泡素(FSH)水平,并对比研究其水平高低与病情活动度关系。5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CTX与雷公藤多甙治疗,半年后血清中性激素水平的比较。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PR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病情活动度负相关(P<0.01);T值、E2/T比值与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E2高于静止期(P<0.05)。分别使用免疫抑制剂半年后,血清中E2下降,TSH升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与SLE的发病及病情活动关系密切,使用免疫抑制剂后可使血清中E2下降,但可致卵巢早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性激素 免疫抑制剂 病情活动度
下载PDF
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对白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芙成 斯锞 +1 位作者 练颖 廖文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7期649-649,共1页
关键词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抗溃疡药 白细胞影响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触发重叠综合征1例并文献资料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练颖 官晓红 +2 位作者 胡谦 雷丽华 陶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 重叠综合征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练颖 王在谟 +3 位作者 胡谦 官小红 雷丽华 陶黎 《光明中医》 200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减少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0例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计数 ,测...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血小板减少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0例气虚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并于治疗前后观察血小板计数 ,测定细胞免疫 ,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 :治疗组显效 16例 ,良效 2 4例 ,进步 12例 ,无效 8例 ,有效率 86 67%;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 14例 ,进步 10例 ,有效率 5 6 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细胞免疫紊乱明显改善 ,产板巨核细胞上升。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 ,提升血小板计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黄芪注射液 对照组 血小板计数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气虚型 治疗组 结论 上升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官晓红 练颖 +4 位作者 胡谦 何东 任利蓉 陶黎 刘潇潇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0期1969-1970,1973,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意义,观察对ITP患者抗H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8例ITP患者进行HP检测,阳性患者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HP治疗;B组(39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8例ITP患者中HP阳性者81例,阳性率58.7%;A组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7例(88%),B组3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0例(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复发率A组21.3%,B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急性ITP17例,总有效率82%,慢性ITP25例,总有效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部分ITP的发病密切相关,加用抗HP治疗可提高ITP疗效,降低复发率,尤其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ITP)患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关性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对恶性淋巴瘤化疗中血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谦 官晓红 +1 位作者 练颖 刘潇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恶性淋巴瘤经典化疗后外周血像的影响。方法:将33例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NHL)(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采用地榆升白片加CHOP方案化疗,对照组(16例)采用CHOP方...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对恶性淋巴瘤经典化疗后外周血像的影响。方法:将33例非霍奇金侵袭性淋巴瘤(NHL)(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例)采用地榆升白片加CHOP方案化疗,对照组(16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外周血常规变化及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结果:观察组:III度及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χ2=4.467.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周血WBC、PLT、HB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WBC、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人均给予集落刺激因子里亚金(200 ug),用量分别为(1.99±0.58)支、(3.62±1.93)支,差异有显著性(t=2.561.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恶性淋巴瘤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提高外周血WBC和PLT水平,减少集落刺激因子的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CHOP化疗 地榆升白片 血细胞计数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丽华 陶黎 +1 位作者 练颖 官晓红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7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LE的临床资料,按照PAH的诊断标准分为PAH组及非PAH组,对两组的活动性、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补体进行比较。结果87例SLE患者中合并PAH1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SLE的临床资料,按照PAH的诊断标准分为PAH组及非PAH组,对两组的活动性、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补体进行比较。结果87例SLE患者中合并PAH16例,发生率为18.39%。两组的活动性、补体C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的雷诺现象及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AH组,两组的自身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可继发PAH,与SLE的活动性、雷诺现象及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系,与自身抗体无关。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治疗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Th2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费晓莉 练颖 +5 位作者 官晓红 雷丽华 陶黎 何东 林娟 任倩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2期3443-3445,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即白介素-2(IL-2)、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即IL-6、IL-10、IL-1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1(Th1)即白介素-2(IL-2)、IL-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即IL-6、IL-10、IL-1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42例ITP患者(研究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IL-2、IL-3、TNF-α、IL-6、IL-10、IL-13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Th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h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h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Th2失衡与ITP发病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调整Th1/Th2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血小板减少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Ang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陶黎 刘潇潇 +1 位作者 潘琳 练颖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9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该科住院的20例RA患者组,正常人2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AngⅡ和颈... 目的探讨AngⅡ(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该科住院的20例RA患者组,正常人2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的AngⅡ和颈总动脉I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AngⅡ水平(0.96±0.05)pg/mL均高于对照组(0.83±0.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gⅡ越高,B超测定双侧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越高(OR=0.95,P<0.001),提示AngⅡ越高发生心血管疾患的几率就越高。结论 AngⅡ与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可能成为新的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Ⅱ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恶性肿瘤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丽华 练颖 陶黎 《现代临床医学》 2008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诊断RA并恶性肿瘤的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2例住院RA患者中14例(2.9%)并发恶性肿瘤。其中4例CA升高,1例胃癌CEA升高,1例肝癌AFP升高。14例患者ESR均增...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诊断RA并恶性肿瘤的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2例住院RA患者中14例(2.9%)并发恶性肿瘤。其中4例CA升高,1例胃癌CEA升高,1例肝癌AFP升高。14例患者ESR均增快。结论:RA容易并发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检测有一定局限性(AFP除外)。对出现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或经正规治疗后ESR仍增快的RA患者需考虑排除并发肿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练颖 付晓莉 刘淑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血小板参数 测定
下载PDF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雷丽华 练颖 +2 位作者 官晓红 陶黎 任丽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及疗效。方法56例难治性ITP分为4组,达那唑(DNZ)组9例,长春新碱(VCR)组13例,环孢霉素A(CsA)组9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 IVIG)组25例,观察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DNZ组有效率为55.6%,... 目的探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及疗效。方法56例难治性ITP分为4组,达那唑(DNZ)组9例,长春新碱(VCR)组13例,环孢霉素A(CsA)组9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 IVIG)组25例,观察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DNZ组有效率为55.6%,VCR组有效率为53.9%,CsA组有效率为55.6%,HD IVIG组有效率为72%。HD IVIG组起效快,DNZ组、VCR组及CsA组起效较慢。结论难治性ITP治疗可选用DNZ、VCR、CsA和HD IVIG,急诊治疗选用HD IVIG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下载PDF
AngⅡ、IL-6和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陶黎 刘潇潇 +2 位作者 费晓莉 任丽蓉 练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2017-2019年在该院住院的6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设为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性的,从而找到新的预测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指标。方法2017-2019年在该院住院的6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20例同期体检的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GE 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10 MHz。对两组的AngⅡ、IL-6、TNF-α和颈总动脉IMT进行对比分析。AngⅡ测定为卧位:正常值为23~75 pg/mL。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AngⅡ、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AngⅡ、IL-6、TNF-α越高,B超测定双侧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越高,提示AngⅡ、IL-6、TNF-α越高的RA患者发生心血管疾患的概率就越高。结论AngⅡ、IL-6、TNF-α与动脉粥样硬化成正相关,故可能成为新的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类风湿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