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力诱导相变对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翔 徐金富 +3 位作者 张修庆 续晓霄 符轲 张秀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氧化锆陶瓷,研究了应力诱导相变对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 O2陶瓷在应力诱导下可发生应力诱导相变,且应力诱导相变量随烧结温度和晶粒尺寸增加而增大。应力诱导相变可提高Zr O2陶瓷材料的...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氧化锆陶瓷,研究了应力诱导相变对氧化锆陶瓷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r O2陶瓷在应力诱导下可发生应力诱导相变,且应力诱导相变量随烧结温度和晶粒尺寸增加而增大。应力诱导相变可提高Zr O2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在1300℃时,晶粒尺寸、应力诱导相变量、断裂韧性分别为0.36μm、4.85%、3.05 MPa·m-0.5;在1500℃时,晶粒尺寸、应力诱导相变量、断裂韧性分别为1.29μm、17.49%、4.80 MPa·m-0.5,其中断裂韧性相比前者提高了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 氧化锆 晶粒尺寸 应力诱导相变量 断裂韧性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激光熔覆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建峰 符轲 +2 位作者 续晓霄 戴姣燕 徐金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熔覆Ni60合金,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流、离焦量、激光移动间距、送粉量的增大,熔覆层的有效面积先增后降,至最佳工艺为220 A、32 mm、1.80 mm、3g/min达到峰值,...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熔覆Ni60合金,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流、离焦量、激光移动间距、送粉量的增大,熔覆层的有效面积先增后降,至最佳工艺为220 A、32 mm、1.80 mm、3g/min达到峰值,分别为9.760、10.553、10.387、11.852 mm2;随电流、离焦量的增大,熔覆层的均匀性由好转差,至220 A、32mm达到最佳,而激光移动间距和送粉量的影响对其不大;经最佳工艺熔覆后的试样,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属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为γ-Ni固溶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铬、铁的碳化物和硼化物等硬质相,基体-热影响区-熔覆区的显微硬度从260.4HV到820.6HV呈梯度分布,熔覆层的有效面积为17.650mm2,波峰、波谷、波宽的标准差分别为0.018、0.015、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熔覆层结构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氧化锆陶瓷的工艺优化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续晓霄 戴姣燕 +3 位作者 符轲 吴建峰 田林海 徐金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159,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氧化锆陶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烧结工艺参数,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锆陶瓷强韧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烧结温度,其次是烧结时间;最佳放电等离子烧结工...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氧化锆陶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烧结工艺参数,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锆陶瓷强韧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烧结温度,其次是烧结时间;最佳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1400℃、烧结时间5 min、烧结压力15 MPa;经最佳SPS工艺烧结后的氧化锆陶瓷,其组织为均匀单一的四方相氧化锆,致密度为95.9%、硬度1332 HV0.5、断裂韧性为5.18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放电等离子烧结 烧结工艺
原文传递
45钢激光淬火工艺优化及性能 被引量:20
4
作者 符轲 张修庆 +3 位作者 续晓霄 吴建峰 李翔 徐金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利用LSSK-009型数控激光熔覆机对45钢进行激光淬火,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激光淬火工艺参数,研究了离焦量、电流、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45钢表面硬度的主要因素是离焦量,其次是电流;最佳的激光淬火... 利用LSSK-009型数控激光熔覆机对45钢进行激光淬火,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激光淬火工艺参数,研究了离焦量、电流、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45钢表面硬度的主要因素是离焦量,其次是电流;最佳的激光淬火工艺参数为离焦量22.5 mm、电流210 A、扫描速度300 mm/min;45钢经最佳激光淬火工艺,搭接率为44%的多道扫描激光淬火处理后,由表及里依次为完全相变硬化层、热影响区和基体,其中完全相变硬化层的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深度为0.48 mm,宽度为1.15 mm,硬度为842 HV0.2,比45钢整体淬火提高18%,热影响区的组织由完全马氏体逐渐转变为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厚度为0.1~0.2 mm,硬度从823 HV0.2到438 HV0.2呈梯度分布;相邻道与道之间的表面硬度从842 HV0.2到450 HV0.2呈梯度分布,热影响区宽度为0.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