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雁门关东陉说”辨误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续楠
王海
-
机构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22年第3期74-82,M0005,M0006,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环境史视野下的秦汉‘北边’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24)阶段成果。
-
文摘
“雁门关”于魏晋北朝时期始见史乘,置于“句注”“陉岭”之上,与文献中之“西陉”相应,位于今山西代县雁门关镇白草口村。今代县雁门关镇雁门关村,乃明代以降“雁门关”所在,不少学者认为唐代“东陉关”为其前身,或称“雁门关东陉说”。《通典》云:“雁门郡南三十里有东陉关。”由句注“山形勾转”的自然地理形势,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开东陉”的军事交通地理来考量,杜佑的记述无误,《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定的唐“东陉关”很可能位于今代县东南峪口乡,“雁门关东陉说”或可商榷。
-
关键词
雁门关
句注
东陉关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断匈奴右臂”战略与汉朝西域经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海
续楠
-
机构
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8,170,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环境史视野下的秦汉‘北边’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6CZS024)
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环境史视阈中的秦汉时期环渤海地区(燕地)港口研究”(项目编号:XK202030-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断匈奴右臂"是汉朝国家战略的相关认知或欠准确,"表河西,列四郡"不等于战略实现,仅是初步环节,经营西域关系其能否彻底落实。"取三十六国"、掌控塔里木盆地,重创匈奴西域势力,但与乌孙"结为昆弟"东西攻逐匈奴出天山北路,方是战略关键。天山北路是匈奴掌控西域的孔道、联通中西亚的重要商路。武帝时,霍去病、李广利、马通进兵天山,宣帝时,"蒲类将军兵当与乌孙合击匈奴蒲类泽";明帝时,窦固等"击白山,得夷吾,破车师",应视为根本上的战略践行。安帝以降,汉廷"欲闭玉门、阳关""欲弃凉州",西域经营发生转折,"断匈奴右臂"战略无从实现,"西州"参见薛小林:《汉代地理观念中的"西州"》(《西域研究》2012年第4期,第7~16页)、《西州与东汉政权的衰亡》(《史学集刊》2017年第2期,第46~53页)。势力兴起更给国家内政带来负面影响。汉朝在东北边疆,有"断匈奴之左臂"战略。元狩二年,霍去病"逾居延至祁连山",四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兵锋先抵天山、再达兴安岭,体现出武帝朝欲断匈奴两臂,凭借西域、东北合围蒙古高原游牧族的宏阔的整体战略规划。
-
关键词
右臂
河西
三十六国
天山北路
左臂
国家战略
-
Keywords
Right arm
Hexi
Thirty Six states
Tianshan-Beilu
Left arm
National strategy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