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例维吾尔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6 位作者 黄竞 徐丽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海热萨.阿不力米提 维尼拉.吐尔洪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39例维吾尔族APL患者,按FAB和我国标准诊断为M3a者35例,M3b者4例。起病时外周血WBC≤10×109/L者22例(中低危组),WBC>10×109/L者17例(高危组)。抽取患...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39例维吾尔族APL患者,按FAB和我国标准诊断为M3a者35例,M3b者4例。起病时外周血WBC≤10×109/L者22例(中低危组),WBC>10×109/L者17例(高危组)。抽取患者骨髓置于EDTA抗凝管,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胞膜/胞质抗原,分析免疫表型。结果 39例维吾尔族APL患者细胞均表达髓系特异性抗原CD13CD33、CD38,CD34和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和15.4%,CD56、CD15、CD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30.8%、0。按CD34和HLA-DR的表达强度,将39例APL患者分成CD+34或HLA-DR+(6/39,15.4%)、CD34-和HLA-DR-(33/39,84.6%)两组,两组间CD56阳性率为分别为50%、0(P<0.05)。中低危组、高危组CD15阳性率分别为50%、5.9%(P<0.005)。结论维吾尔族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34、HLA-DR多阴性,CD13CD33高表达,而CD56、CD2低表达,CD15表达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维吾尔族
下载PDF
维吾尔族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6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刘志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6 位作者 黄竞 徐丽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海热萨.阿不力米提 维尼拉.吐尔洪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5-738,共4页
目的研究总结维吾尔族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方法对36例维吾尔族Ph+-A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1.9~452.0)×10^9·L^-1,中位数105.8×10^9... 目的研究总结维吾尔族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方法对36例维吾尔族Ph+-A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1.9~452.0)×10^9·L^-1,中位数105.8×10^9·L^-1,其中〈30×10’·L。11例,≥30×10^9·L^-125例;免疫分型B—ALL35例,T—ALL1例,在B—ALL中,Pro—B1例,Common—B27例,Pre—B7例。外周血白细胞〈30×10^9·L^-1和≥30×10^9·L^-1患者的治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63.6%、28.0%(P=0.043)。正常核型、单纯t(9;22)、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治疗CR率分别是66.7%、53.8%和15.4%(P=0.048),2年总生存率(OS)分别是33.3%、35.9%和10.3%(P=0.011)。联合伊马替尼与非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CR率分别为88.9%、22.2%(P=0.001),2年0s分别是59.3%、10.9%(P=0.007)。治疗随访期间是否合并败血症的2年OS分别是0.0、38.8%(P=0.035)。结论维吾尔族Ph+-ALL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外周血白细胞高、Common—B分型多见;初诊时伴外周血白细胞≥30×10^9·L^-1或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负性影响,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或治疗期间合并败血症的患者预后差,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CR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染色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维吾尔族 伊马替尼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urora家族及TRPV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3
作者 维尼拉.吐尔洪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urora家族及TRPV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白血病组,同期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骨髓穿刺术且...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urora家族及TRPV家族基因表达量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白血病组,同期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骨髓穿刺术且骨髓象无异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取骨髓组织并测定Aurora家族及TRPV家族基因、凋亡基因、转移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白血病组骨髓组织中Aurora-A、Aurora-B、Aurora-C、TRPV-5、TRPV-6、GFI-1、Bcl-2、CXCR3、C3AR1、β-arrestin1、MMP2、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D40L、Bax、Caspase-9、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白血病组骨髓组织中Aurora-A、Aurora-B、Aurora-C、TRPV-5、TRPV-6的mRNA表达量与GFI-1、Bcl-2、CXCR3、C3AR1、β-arrestin1、MMP2、MMP9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CD40L、Bax、Caspase-9、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Aurora家族及TRPV家族基因的高表达能够促进病程进展过程中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AURORA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V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阿糖胞苷分别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维尼拉.吐尔洪 +1 位作者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帕力旦.艾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1-603,607,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以及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IA组和DA组,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后2个... 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以及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恶性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IA组和DA组,接受不同化疗方案后2个周期时测定骨髓组织中增殖基因、凋亡基因、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化疗两个疗程后,IA组患者骨髓组织中Daxx、CDX2、MCL1、BCL2、SOX4、S100A6、MMP9、N-cadherin、ICAM-1、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DA组,SHIP1、Bax、C/EBPα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DA组。结论:IA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能够较DA方案更为有效地抑制增殖及侵袭基因的表达、增加凋亡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恶性分子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维尼拉.吐尔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562-563,共2页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现状,探讨和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效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方法将120例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患者分成三个观...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现状,探讨和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效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方法将120例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患者分成三个观察组,每组40人。第一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第二组患者使用氟康唑组治疗;第三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组治疗。对三个观察组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及时分析。结果 120例患有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的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感染(70.83%)和肠道感染(18.33%)。应用氟康唑组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低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应用两性霉素B组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结论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比较明显,氟康唑组的治疗安全性优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黄竞 徐丽 +6 位作者 阿依姆妮萨.阿卜杜热合曼 海热萨.阿不力米提 维尼拉.吐尔洪 刘志 努尔阿米娜.依明尼亚孜 努尔比亚.阿布都热西提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分型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41例MDS患者(MDS组)和30例非MDS患者(non-MDS组)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参数流...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分型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喀什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41例MDS患者(MDS组)和30例非MDS患者(non-MDS组)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法)识别淋巴细胞群及进行免疫分型检测骨髓淋巴细胞群比例,观察不同分化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1)淋巴细胞群比例在MDS组较non-MDS组显著升高[(23.47±10.12)%vs(15.15±10.08)%,P<0.01];在MDS各亚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Ⅰ、RAEB-Ⅱ]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细胞群不同分化抗原表达,MDS组的CD25+CD8+、CD7及CD8表达水平均较non-MDS组显著升高(P均<0.01);CD5、CD1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CD25+CD4+、CD4、CD25及CD56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5的表达水平在RCMD与RAEB-Ⅱ显著高于RAEB-Ⅰ(P<0.01);CD25的表达水平在RCMD高于RAEB-Ⅰ和RAEB-Ⅱ(P<0.05);其他MDS抗原的各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参数FCM能检测到维吾尔族MDS患者淋巴细胞异常免疫表型特征,可给MDS患者的临床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客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细胞群 免疫表型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