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强心汤治疗心力衰竭46例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卫生学校
-
出处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0-71,共2页
-
文摘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心衰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拟强心汤 (人参、丹参、附子、茯苓 )与地高辛治疗心衰对照。结果 :总有效率 97.83%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提示 :强心汤有益气强心 ,健脾补中 ,活血安神的功效 。
-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疗法
强心汤
治疗
-
分类号
R259.416.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抑狂饮治疗狂证30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延安地区卫校
-
出处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0-110,共1页
-
文摘
自拟抑狂饮(生铁落、生龙骨、灵磁石、青礞石等)治疗狂证30例,总有效率83.3%。经分析狂证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煎熬生痰,痰火扰心为病。提示本证应采用重镇安神,舒肝解郁,坠痰定志,泻火熄风的治疗方法,可提高疗效。
-
关键词
癫狂
中医药疗法
抑狂饮
-
分类号
R277.7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不孕症70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地区卫校
-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34-35,共2页
-
文摘
笔者认为血瘀是导致不孕症的主因,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法则。拟定基本方并结合辨证、辨病配以补肾、舒肝、健脾、清热、利湿等法进行施治70例不孕症,怀孕率达87.14%
-
关键词
不育症
女性
中医药疗法
-
分类号
R271.14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浅谈不孕症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地区卫校
-
出处
《河北中医》
1984年第3期20-21,共2页
-
文摘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笔者参考有关妇科医书及其资料,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
关键词
不孕症
辨证论治
临床
妇科
-
分类号
R711.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泻下宣肺健脾法治疗肾炎68例
- 5
-
-
作者
緱建华
-
机构
延安地区卫生学校
-
出处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9,共3页
-
文摘
采用泻下宣肺健脾之法,拟定基础方并结合辨证治疗肾炎68例,总有效率达89.7%。该法攻补兼施,可使潴留体会的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得以迅速排出。
-
关键词
肾炎
中医药疗法
泻下
宣肺
健脾
-
分类号
R277.52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剧痛并非全是实证
- 6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地区卫校
-
出处
《河北中医》
1987年第1期35-36,共2页
-
文摘
剧痛,一般认为多属实证,然笔者临证以来,遇到许多剧痛病证,初以实证论治,立于“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采用泻法,反而益甚,后以补法治愈,说明剧痛并非全是实证,其中也常有因虚所政,现举验案四则以资佐证。一头痛景××,女,16岁,1982年5月26日就诊。患者上初中时因患头痛,如刺如裂,如刀劈斧砍,不能忍受,而休学一年,诊为“神经性头痛”,医治无效。其痛以前额、
-
关键词
剧痛
神经性头痛
不通则痛
通则不痛
证论治
-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衰老和抗衰老的研究与进展
- 7
-
-
作者
缑建华
袁彩云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市卫校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防疫站
-
出处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59-61,共3页
-
文摘
衰老,意味着人生命活力的下降和死亡的临近,是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抗御衰老,提高生命素质,延长自然寿命,几千年以来,一直是人类想往和追求的目标。现就近年来关于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和进展综述如下。
-
关键词
抗衰老作用
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
血管性疾病
-
分类号
R339.35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愈肾丸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 8
-
-
作者
缑建华
马桂莲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卫校
-
出处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4-16,共3页
-
文摘
愈肾丸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陕西省延安卫校(716000)缑建华,马桂莲笔者研制的愈肾丸(又名慢肾灵),自1991年底以来,经6个医院临床验证,治疗慢性肾炎(简称CGN)130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符合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1)...
-
关键词
愈肾丸
治疗
慢性
肾炎
-
分类号
R277.52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五脏应以通为用
- 9
-
-
作者
缑建华
-
机构
陕西省延安地区卫校
-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5,共3页
-
文摘
由于五脏功能具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特点,医者多从其说,注重用补法、涩法,作者提出五脏以通为用,以通为治的观点,以纠过补、过涩之弊。
-
关键词
五脏
以通为用
以通为治
中医生理
-
分类号
R223.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