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缪东培 殷宇刚 +2 位作者 吕磊 张凯 徐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6-188,179,共4页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颈动脉超声 冠脉狭窄指数
下载PDF
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缪东培 何述莉 +1 位作者 吕磊 徐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NRAF)的临床特点和NRAF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NRAF老年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卒中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 目的研究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NRAF)的临床特点和NRAF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NRAF老年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卒中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69.39%vs52.36%,P<0.05);卒中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22.45%vs10.47%,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者(24.82%vs14.14%,P<0.05);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者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无斑块者(26.26%vs10.53%,P<0.05);在119例轻度左房增大(内径31~40mm)患者中,二尖瓣返流(MR)者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无MR者(4.76%vs26.53%,P<0.05)。结论老年人NRAF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持续性房颤,轻度左房增大伴MR的NR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压 二尖瓣返流
下载PDF
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衰 被引量:1
3
作者 缪东培 林修功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7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本文阐述了心衰时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说明转换酶抑制剂对心衰患者具有影响心肌重塑,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抗缺血,减轻功能性二尖瓣返流的作用,并增加前列腺素合成,对心钠素和水盐代谢产生有益作用,从而降低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 转换酶 抑制剂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新认识和治疗对策
4
作者 缪东培 吕磊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9-230,232,共3页
近几年来 ,由于基础实验研究的迅速发展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作者就ACS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基础、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对策。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不稳定斑块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顾萍 单兆伟 +2 位作者 段苏友 缪东培 季洪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 95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 31例 ,中西药组 34例 ,西药组 30例 ,分别给予益气和胃胶囊、益气和胃胶囊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均观察 3个...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 95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 31例 ,中西药组 34例 ,西药组 30例 ,分别给予益气和胃胶囊、益气和胃胶囊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均观察 3个月 ,采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内镜下钳取黏膜组织中的EGF和PGE2 含量。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后 ,胃镜疗效 (88.2 % )及 6和 9个月控制溃疡复发率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中西药结合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是增加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和胃胶囊 消化性渍疡 血清 胃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E2 中西药结合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老年糖耐量低减合并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季洪赞 段苏友 +6 位作者 冯根宝 胡兰萍 缪东培 许莲娥 胡拥军 商玮 李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AC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人糖耐量低减 (IGT)及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方法 使用多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79例糖耐量低减老年人和 49例糖耐量正常 (NGF)老年对照者的 ACE第 1 6内含子中长度为 2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 (AC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人糖耐量低减 (IGT)及合并冠心病 (CAD)的关系。方法 使用多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79例糖耐量低减老年人和 49例糖耐量正常 (NGF)老年对照者的 ACE第 1 6内含子中长度为 2 87bp碱基片段的插入 /缺失(I/ D)情况。结果  IGT组 (n=79)和 NGT组 (n=40 )相比 ,D型等位基因和 DD基因型频率升高 (P<0 .0 5;P<0 .0 0 5) ;IGT合并冠心病组 (n=31 )和 IGT非冠心病组 (n=48)相比 ,DD基因型频率升高 (P<均 0 .0 0 5)。结论  ACE多态性和与老年人糖耐量低减冠心病相关 ,IGT和 DD基因型是老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 老年人 糖耐量减低 冠心病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心衰模型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心肌凋亡指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季洪赞 冒晓蓓 +7 位作者 苏全胜 胡拥军 顾萍 郁红菊 段苏友 缪东培 殷宇刚 李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肌凋亡指数(CAI)在心力衰竭模型中不同时相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动物模型,对正常喂养的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心衰... 目的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肌凋亡指数(CAI)在心力衰竭模型中不同时相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动物模型,对正常喂养的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心衰组(n=36)、苯那普利治疗组(n=36)及假手术组(n=36)。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组大鼠2、6、10及16w(共4时相,每时相大鼠均为9只)分别进行血浆AngⅡ、ALD及CAI的测定。结果大鼠心衰模型建立后AngⅡ、ALD及CAI在各时相明显增高,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苯那普利治疗组在各时相明显降低AngⅡ、ALD及CAI指标,与同期心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苯那普利治疗组AngⅡ、ALD水平接近各时相假手术组(P>0.05)。AngⅡ、ALD与心力衰竭各时相均有一定相关性(F>F0.01)。结论AngⅡ、ALD及CAI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苯那普利有效地减少心衰后心肌细胞凋亡,降低AngⅡ、ALD水平,防止心衰心肌进一步损害,对心衰的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心肌凋亡指数 苯那普利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3
8
作者 肖继明 徐军 缪东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27-929,共3页
目的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焦虑、抑郁尤为重要。文中旨在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 isease,CH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CHD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 目的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与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中焦虑、抑郁尤为重要。文中旨在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 isease,CHD)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CHD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药物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为心理干预组,52例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分,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SCL-90首次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3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CHD伴焦虑、抑郁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252例老年心房纤颤合并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相关指南的差距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军 缪东培 +4 位作者 包知达 肖继明 吕磊 殷宇刚 张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了解在住院的老年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Beta blocke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探讨与相关指南的差距。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在2004... 目的:了解在住院的老年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Beta blocke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探讨与相关指南的差距。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在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252例老年心房纤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调查,记录和统计有关的资料。结果:入院时Beta-blocker、ACEI或ARB和抗凝治疗分别达到85.0%,78.2%,96.4%;但出院时减少至50.4%,54.8%,77.0%,仅8.7%的患者服华法林钠。各种药物的剂量均低于指南的要求,停药或减量的主要原因是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对治疗的不依从性。结论:在住院的老年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Beta-blocker、ACEI或ARB以及抗凝药物的应用不足,主要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力衰竭 老年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心衰大鼠IL-2、TNF-α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洪赞 刘小北 +8 位作者 张立 顾萍 冒晓蓓 苏全胜 段苏友 缪东培 殷宇刚 李琳 胡拥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IL-2 TNF—α 细胞凋亡 苯那普利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继明 陈锐华 +2 位作者 徐军 缪东培 包知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31-33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内皮素
下载PDF
心肌缺血和乏氧时乳酸盐或乳酸阴离子溢出与失钾的关系
12
作者 缪东培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6年第2期49-52,共4页
当心肌缺血和乏氧15~30s时则开始出现细胞内钾丢失,使细胞外大量的钾蓄积,缺血10min时细胞外钾浓度可达18mM的高水平。这可引起电生理异常,包括细胞膜去极化,应激性降低,传导减慢和改变缺血区的不应性等。这是折反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主... 当心肌缺血和乏氧15~30s时则开始出现细胞内钾丢失,使细胞外大量的钾蓄积,缺血10min时细胞外钾浓度可达18mM的高水平。这可引起电生理异常,包括细胞膜去极化,应激性降低,传导减慢和改变缺血区的不应性等。这是折反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乳酸盐 钾丢失 载体传递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
13
作者 缪东培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4年第5期196-199,共4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抗高血压药,其降压作用与抑制组织中存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有关。它在身体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如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正常人骨骼肌和皮肤的外周阻力等。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抗高血压药,其降压作用与抑制组织中存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有关。它在身体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如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正常人骨骼肌和皮肤的外周阻力等。有关该类药的药代动力学及对高血压的治疗文中亦做了介绍。 (吴晶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心衰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季洪赞 苏全胜 +6 位作者 胡拥军 顾萍 郁红菊 段苏友 缪东培 殷宇刚 李琳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Ⅱ )、醛固酮 (ALDO)在心力衰竭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将正常喂养的 8周龄SD大鼠 ,随机分为 :心衰组 (n =34)、心衰治疗... 目的 :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Ⅱ )、醛固酮 (ALDO)在心力衰竭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将正常喂养的 8周龄SD大鼠 ,随机分为 :心衰组 (n =34)、心衰治疗组 (n =34)及正常对照组 (n =1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对 3组大鼠血浆AngⅡ、ALDO进行测定。结果 :心衰组大鼠血浆中AngⅡ、ALDO显著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 .0 1) ,AngⅡ、ALDO与心力衰竭有一定相关性 (F >F0 .0 1) ,心衰治疗组在使用苯那普利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AngⅡ、ALDO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苯那普利对心衰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苯那普利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低钠血症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莉 缪东培 徐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442-445,共4页
低钠血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表现,通过限制水摄入,补充钠盐和利尿等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排水利尿剂,能促进肾集合管自由水的排泄,同时能维持血循环中钠和其它电解质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低钠血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表现,通过限制水摄入,补充钠盐和利尿等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排水利尿剂,能促进肾集合管自由水的排泄,同时能维持血循环中钠和其它电解质浓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效。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能进一步使血管扩张,减少容量超负荷和纠正低钠血症,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微量白蛋白尿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季洪赞 缪东培 +1 位作者 杨继红 胡拥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1年第4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心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 2~ 3级按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各 6 4例 (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各组病人 GFR、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Cr)、尿素氮 (BU N)等。...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心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 2~ 3级按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各 6 4例 (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各组病人 GFR、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Cr)、尿素氮 (BU N)等。结果观察组的 GFR、左室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 (P<0 .0 1)。观察组左室重量指数 (L VMI15 8.4± 8.4)高于对照组 (12 4.1± 7.2 ) (P<0 .0 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人 微量白蛋白尿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卡维地洛的扩张血管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继红 缪东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卡维地洛 (Carvedilol)是新一代具有扩张血管和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的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 ,它在抗氧化作用、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左心功能和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方面 。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抗氧化作用 扩张血管 药理
下载PDF
以心血管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轻链沉积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继明 王颖婷 +1 位作者 徐军 缪东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3-784,共2页
轻链沉积病早期诊断困难,漏诊、误诊率高。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以心血管损害为首发表现的轻链沉积病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血管损害 轻链沉积病 游离轻链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伴随疾病和节律控制的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军 缪东培 +5 位作者 包知达 殷宇刚 王莉 张凯 肖继明 吕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心率 心律 非瓣膜性 老年
下载PDF
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冠心病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凯 郑兴 +5 位作者 顾萍 徐军 缪东培 包知达 马驰原 朱晓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评价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RFAS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的关系。方法:4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和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右... 目的:评价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RFAS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的关系。方法:4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和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右股动脉造影,观察右股动脉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计算狭窄评分。结果:冠心病组RFASS发生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明显增加,RFASS评分增大;RFASS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8.1%、80%。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者RFASS的发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冠状动脉程度越重RFASS的程度亦越重,二者间存在正相关。RFASS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欠佳,尚不支持其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RFASS及(或)双侧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否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右股动脉 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