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和比较确诊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缪从良 赵奇 +7 位作者 王宁 卢继英 杨欣颖 杜江 黄培杰 张杏怡 洪江 贲素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点的区别,为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预防控制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20年1...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特点,探讨两者之间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特点的区别,为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预防控制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020年1月12日至2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南院发热急诊收治的确诊及疑似新冠肺炎成人患者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描述并比较新冠肺炎确诊组与疑似组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特征及实验室特点的区别.结果截至2020年2月4日,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7例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5例为疑似患者.在7例确诊患者中主要易感人群以中老年和男性为主,其中1例为重症患者,1例存在聚集性发病,绝大部分患者具有近14d内去过武汉、接触过肺炎或发热患者等流行病学史,所有患者均未去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至出现症状时间为1~10d,平均(5.4±3.8)d;从症状发作至首次就诊时间为5.0(3.0,6.0)d;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7例(100%)、干咳6例(85.7%)、胸闷3例(42.9%),腹泻2例(28.6%)、全身乏力或肌肉酸痛1例(14.3%)、呼吸困难1例(14.3%).新冠肺炎确诊组干咳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冠肺炎疑似组〔85.7%(6/7)比20.0%(3/15),P<0.05〕,其余临床症状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冠肺炎确诊组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减少患者数均略低于新冠肺炎疑似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水平、肌红蛋白均略高于新冠肺炎疑似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为2019-nCoV感染和常见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但单凭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较难与冬季呼吸道疾病区分,临床诊断仍需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影像学特点及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欣颖 缪从良 +3 位作者 晋梦迪 周丹丹 庄金强 洪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49,共3页
2019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于治疗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既往用来治疗其他冠状病毒的药物可能有效,但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本文将围绕新冠肺炎... 2019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因其传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给疫情防控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于治疗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既往用来治疗其他冠状病毒的药物可能有效,但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本文将围绕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并发症与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研究现状 进展
下载PDF
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浦晋军 罗家祺 +3 位作者 周丹丹 缪从良 方伯初 孙燕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及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并记录诊断SAP的时间。在患者入... 目的探讨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及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并记录诊断SAP的时间。在患者入院后第1、3、5天,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pro-ADM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ro-ADM对SAP的预测价值,在第3天和第5天检验前已确诊患者不纳入分析。对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分患者中SAP组和非SAP组在不同时点的pro-ADM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后第1、3、5天,SAP组pro-ADM水平分别为(1.74±0.39)、(1.44±0.44)、(1.56±0.47)nmol/L,分别高于非SAP组(1.30±0.33)、(1.23±0.42)、(1.13±0.39)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ro-ADM在入院后第1、3、5天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95%CI为0.724~0.890)、0.636(95%CI为0.521~0.751)、0.760(95%CI为0.645~0.875)。入院后第1、5天,入院时NIHSS评分≥10分患者中的SAP组pro-ADM水平为(1.71±0.37)、(1.55±0.49)nmol/L,显著高于非SAP组的(1.48±0.34)、(1.24±0.34)n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高NIHSS评分和高血清pro-ADM水平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血清pro-ADM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S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脑梗死 卒中相关性肺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预测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欣颖 晋梦迪 +3 位作者 缪从良 周丹丹 丁晓颖 洪江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1期2088-2093,共6页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聚集着大量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影响宿主...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聚集着大量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影响宿主的生理作用,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的主要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和短链脂肪酸参与CVD的发病机制,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未来,肠道微生物将成为CVD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靶向抑制产生TMAO的菌群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肠道微生物 三甲胺-N-氧化物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欣颖 高谊 +2 位作者 缪从良 丁晓颖 洪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4-678,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机制复杂,与心房纤维化等结构重塑密切相关。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唯一嵌合体成员,是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塑。该文就Gal-3与心房...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机制复杂,与心房纤维化等结构重塑密切相关。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唯一嵌合体成员,是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塑。该文就Gal-3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下载PDF
CHADS_2评分预测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缪从良 邢爱君 +5 位作者 刘少飞 张长翼 庄霖鹏 郑三晖 周昱 陈有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目的旨在评价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方法(CHADS2评分)对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在2006-2007年度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 目的旨在评价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方法(CHADS2评分)对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在2006-2007年度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房颤、心房扑动(简称房扑)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每两年体检一次。每隔半年观察一次队列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情况。依据CHADS2评分分为0、1、2、3、≥4分组,对其进一步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0分)、中危(1分)、高危(2-6分)组。依据CHADS2评分计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不同CHADS2评分分组及分层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结果共390例非瓣膜性房颤或房扑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在平均5.1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39例,死亡137例。总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7.1/100人年。CHADS2评分为0、1、2、3、≥4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4、5.7、8.5、14.5、20.8)/100人年;随着CHADS2评分每增加一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1.48(1.27-1.72)倍。CHADS2评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3.4、5.7、12.0)/100人年;中危组和高危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校正风险比(95%CI)分别是低危组的1.56(0.88-2.77)和2.98(1.70-5.22)倍。结论 CHADS2评分能有效预测社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CHADS2评分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社区人口
原文传递
高尿酸血症与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缪从良 庄金强 +4 位作者 晋梦迪 陈朔华 吴寿岭 洪江 邢爱君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至2007年度于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是否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至2007年度于开滦集团所属11家医院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经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心房颤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队列中发生全因死亡的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并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结果共388例社区心房颤动患者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在平均6.93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136例。高尿酸血症组及正常尿酸组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的发生率每年分别为9.24%(36/390)、5.16%(100/1937)。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中,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比(95%CI)是正常尿酸组的1.84(1.26~2.69)倍(P<0.01)。在校正潜在混杂变量的基础上,高尿酸血症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校正风险比(95%CI)仍是正常尿酸组的1.94(1.32~2.85)倍(P<0.01)。在校正潜在的混杂变量情况下,尿酸每升高0.01 g/L(1 g/L=5950μmol/L),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15(1.05~1.26)倍(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社区心房颤动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尿酸血症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社区人群
原文传递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常兴 缪从良 +1 位作者 洪江 黄秋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631-36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急性NSTEMI患者。根据MPV进行三... 目的研究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急性NSTEMI患者。根据MPV进行三分位分组,比较三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PV对急性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MPV对急性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MPV第二分位组和第三分位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比(95%CI)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1.30(0.28~6.00)、3.96(1.06~14.84)倍,其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NSTEMI患者MPV值每增加1,其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加1.65(1.15~2.38)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单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校正了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入院是否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MPV第二分位组和第三分位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比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1.74(0.36~8.47)、4.17(1.06~16.45)倍,其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NSTEMI患者MPV值每增加1,其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加1.52(1.07~2.17)倍(P<0.05)。ROC曲线分析MPV对急性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0.52-0.82,P<0.05),对应的截点值为10.65,MPV对急性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的灵敏度为0.56,特异度为0.77。结论MPV可能是急性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体积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