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戚猛 缪娜 +1 位作者 周莹 缪佳铭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联合应用注射用尼可地尔与二丁酰环磷腺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均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 目的探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联合应用注射用尼可地尔与二丁酰环磷腺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均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较对照组的78.95%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治疗前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J-T间期最长和最短的差值(J-Td)(33.21±2.24)ms、12导联心电图Q-T最长和最短的差值(Q-Td)(43.22±2.31)ms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43、10.400,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0.65±0.22)次/周,发作持续时间(5.03±1.25)min/次,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9、8.405,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尼可地尔与二丁酰环磷腺苷可改善其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尼可地尔 二丁酰环磷腺苷 心电图
下载PDF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戚猛 周莹 +1 位作者 缪娜 缪佳铭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0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凝血相关指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中医证型与凝血相关指标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测定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CT-1、hs-CRP、Lp-PLA2值,计算eGRF值,分析中医证型与其相关性。结果各证型中FIB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瘀阻证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证型,痰瘀互结证患者FIB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证型。各证型的PT、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CT-1、hs-CRP、Lp-PLA2、eGR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CT-1及hs-CRP值均明显高于心血瘀阻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痰瘀互结证和心血瘀阻证患者的Lp-PLA2及eGRF值均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患者。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CT-1、hs-CRP、Lp-PLA2、eGRF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纤维蛋白原(FIB)值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CT-1、hs-CRP、Lp-PLA2、eGRF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其表达水平可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能在早期防冠心病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证型 凝血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丹苓平心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缪娜 周莹 +1 位作者 缪佳铭 戚猛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目的 研究丹苓平心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丹苓平心饮疗法+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 目的 研究丹苓平心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丹苓平心饮疗法+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每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氨基端前脑钠素水平、6 min步行距离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研究组疗效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3,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氨基端前脑钠素水平、6 min步行研究距离分别为(88.62±28.65)pg/mL、(340.80±28.97)m,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7.08±36.35)pg/mL、(305.59±36.04)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3、4.569,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短、胸痛、心悸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丹苓平心饮可提升疗效,提高血清氨基端前脑钠素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症状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苓平心饮 气虚血瘀型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