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省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飑线发生在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的环境条件下。在强盛阶段,飑线上的对流单体多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有明显...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省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飑线发生在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的环境条件下。在强盛阶段,飑线上的对流单体多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回波悬垂结构。飑线前沿有明显阵风锋,后侧有弱回波通道,弱回波通道和后侧入流急流(RIJ)相对应,RIJ维持时间较长,对"弓"形回波的形成、地面大风、飑线的维持和快速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表明:在减弱阶段飑线移入残留的冷池中,冷池得到加强,此时西南暖湿气流加强,飑线二次发展。成熟飑线的三维结构表现为低层为2支入流、高层为2支出流,且前侧出流速度较快,使得气流倾斜上升,容易形成悬挂回波和弱回波区(WER)。后侧入流下部(600 h Pa高度层以下)的辐散下沉气流是地面大风形成的原因。对流两侧的"涡旋串"(Vortex bunch)对冷暖空气加速入流、对流发展强度和高度以及对流的长时间维持有很大的作用。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观测降水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8—11日发生在四川省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84 h的暴雨过程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具有雨...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观测降水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8—11日发生在四川省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84 h的暴雨过程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具有雨强大、持续时间长、沿龙门山脉山脚一带分布等特征。2)暴雨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对流层高层受青藏高压控制,500 h Pa高度层上受稳定少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挡使得短波槽东移后在四川盆地西部聚集,低层切变线、辐合线和西南低涡作用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3)暴雨过程中有22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在盆地西部生成、发展、合并,伴随着7个中尺度雨团的活动。4)多个对流单体发展合并成多单体风暴,再进一步发展合并成带状或片状混合云,且在四川盆地西部表现明显"列车效应",这是强降水集中在该地区的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对2014年3月31日广东省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观测资料分析表明:飑线发生在强低空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的环境条件下。在强盛阶段,飑线上的对流单体多表现为强降水超级单体,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回波悬垂结构。飑线前沿有明显阵风锋,后侧有弱回波通道,弱回波通道和后侧入流急流(RIJ)相对应,RIJ维持时间较长,对"弓"形回波的形成、地面大风、飑线的维持和快速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表明:在减弱阶段飑线移入残留的冷池中,冷池得到加强,此时西南暖湿气流加强,飑线二次发展。成熟飑线的三维结构表现为低层为2支入流、高层为2支出流,且前侧出流速度较快,使得气流倾斜上升,容易形成悬挂回波和弱回波区(WER)。后侧入流下部(600 h Pa高度层以下)的辐散下沉气流是地面大风形成的原因。对流两侧的"涡旋串"(Vortex bunch)对冷暖空气加速入流、对流发展强度和高度以及对流的长时间维持有很大的作用。
文摘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观测降水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8—11日发生在四川省的连续性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持续84 h的暴雨过程集中在四川盆地西部,具有雨强大、持续时间长、沿龙门山脉山脚一带分布等特征。2)暴雨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对流层高层受青藏高压控制,500 h Pa高度层上受稳定少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挡使得短波槽东移后在四川盆地西部聚集,低层切变线、辐合线和西南低涡作用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3)暴雨过程中有22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在盆地西部生成、发展、合并,伴随着7个中尺度雨团的活动。4)多个对流单体发展合并成多单体风暴,再进一步发展合并成带状或片状混合云,且在四川盆地西部表现明显"列车效应",这是强降水集中在该地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