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腔静脉综合征螺旋CT研究:侧枝循环与梗阻部位和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畅 缪競陶 +4 位作者 何之彦 朱培菊 白红利 周清华 侯彩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侧枝循环的途径。方法  31例SVCS患者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及血管成像 ,以奇静脉弓为中心将阻塞部位分为弓上段及弓下段 ,将侧枝血管按位于胸廓的前、后分为前组及后组 ,观察及分析侧枝循环血管分布与SVC...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侧枝循环的途径。方法  31例SVCS患者行胸部螺旋CT扫描及血管成像 ,以奇静脉弓为中心将阻塞部位分为弓上段及弓下段 ,将侧枝血管按位于胸廓的前、后分为前组及后组 ,观察及分析侧枝循环血管分布与SVC阻塞部位及程度的相关性 ,判断SVCS侧枝循环引流途径。结果 ①前组侧枝血管、后肋间静脉及椎静脉丛的出现与弓上段阻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半奇静脉的出现与弓下段的阻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②侧枝循环的分布与上腔静脉阻塞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③回流途径 :SVC弓上段阻塞时 ,血液可经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 ,或经前组血管至下腔静脉回心 ;SVC弓下段阻塞时 ,血液主要经奇静脉、半奇静脉逆流入下腔静脉回心。结论 SVCS侧枝循环分布与梗阻部位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上腔静脉综合征 侧枝循环 血管成像 梗阻部位
下载PDF
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根泉 何之彦 +4 位作者 刘爱群 李征宇 张悦萍 张贵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58-760,共3页
目的 评价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115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非增强螺旋CT扫描 ,不口服或结肠内灌注对比剂 ,层厚 10mm ,Pitch 1,扫描范围从L3 椎体至耻骨联合。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 目的 评价非增强螺旋CT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115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作非增强螺旋CT扫描 ,不口服或结肠内灌注对比剂 ,层厚 10mm ,Pitch 1,扫描范围从L3 椎体至耻骨联合。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标准包括阑尾增粗横径超过 6mm ,或阑尾结石同时伴有阑尾周围的炎性改变。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发现 5 6例真阳性 ,49例真阴性 ,7例假阴性和 3例假阳性。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 89%,特异性为 94%,准确性为 91%,阳性预测值为 95 %,阴性预测值为 88%。 49例无阑尾炎患者中 ,CT发现其他病变 2 2例 (45 %)。结论 非增强螺旋CT扫描 ,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有无急性阑尾炎 ,而且还能发现除阑尾炎以外的其他各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诊断 螺旋CT扫描 病理 临床应用 治疗
下载PDF
肺癌侵犯肺动脉干CT、MRI表现、病理基础及其对手术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缪競陶 周瀚 +3 位作者 朱培菊 白红利 胡颖川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 研究肺癌侵犯肺动脉干 (cancerousinvasionofthemainpulmonaryartery ,CIMPA)CT、MRI征象的病理基础及对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央型肺癌 2 3例 (螺旋CT 15例 ,MRI 13例 )。观察和分析其CT、MRI征象 ,并与手术 /病理... 目的 研究肺癌侵犯肺动脉干 (cancerousinvasionofthemainpulmonaryartery ,CIMPA)CT、MRI征象的病理基础及对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央型肺癌 2 3例 (螺旋CT 15例 ,MRI 13例 )。观察和分析其CT、MRI征象 ,并与手术 /病理发现作前瞻性盲法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 2 3例肺癌CIMPA的CT/MRI征象为 :管壁增厚征 (CT 73 .7% ,MRI 84.6% ) ,管腔缩窄征 (CT 5 5 .3 % ,MRI 69.2 % )及管周脂肪征 (CT及MRI均为 10 0 .0 % )。依肿块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分为 :相贴型 (CT 10例 ,MRI 7例 ) ,即肿块与血管相贴小于 180° ,无或轻度管腔狭窄 ;包埋型 (CT 5例 ,MRI 6例 ) ,即血管被包埋大于 180° ,伴中至重度缩窄。手术发现相贴型 10例 ,全部行肺叶切除并血管成型术。包埋型 13例 ,7例全肺切除 ,4例肺叶切除并血管成型术 ,2例未切除。 2 1例切除标本镜下观察 :癌肿侵犯肺动脉外膜 10 0 .0 % ( 2 1例 )、中膜 66.7% ( 14例 )、内膜 4.8% ( 1例 )。相贴及包埋两型在癌肿浸润肺动脉深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所有标本均显示急性或慢性炎性组织增生。CT、MRI与病理分型一致性好 (Kappa值各为 0 .61、0 .84)。 结论 本组肺癌CIMPA的CT、MRI特征为肿块相贴或包埋血管 ,致管壁增厚及管腔缩窄但无闭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动脉干侵犯 CT MRI 病理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体素指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空气潴留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利芳 缪競陶 +2 位作者 李征宇 解学乾 戴晓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多层螺旋CT(MSCT)体素指数(VI)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空气潴留定性、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3例拟行胸部HRCT受检者行MSCT-DPVI,检查后1周内行肺功能测试。图像经后处理,分别设定呼吸双相的阈值,得到相应VI。各VI与PF... 目的探讨肺部多层螺旋CT(MSCT)体素指数(VI)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空气潴留定性、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3例拟行胸部HRCT受检者行MSCT-DPVI,检查后1周内行肺功能测试。图像经后处理,分别设定呼吸双相的阈值,得到相应VI。各VI与PFT指标FEV1(%)、FEV1/FVC作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并通过ROC曲线找出界值。结果所有VI与FEV1/FVC和FEV1(%)均具显著相关性(P<0.01)。与FEV1/FVC相关性最大的是呼气相VI-810(r=-0.606,P<0.01),其诊断界值是40%。与FEV1(%)相关性最大的是呼气相VI-790(r=-0.661,P<0.01)。结论MSCT呼气相VI-810和呼气相VI-790可分别作为评估COPD空气潴留的定性指标和半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素 肺功能 空气潴留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根泉 何之彦 +4 位作者 刘爱群 张悦萍 李征宇 张贵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 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 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7例假阴性 ,C...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方法 对 68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阑尾大小、有无阑尾结石、阑尾周围及盲肠末端的改变作了观察、分析。结果  68例中 61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7例假阴性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 89.7%。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主要有阑尾增粗 ( 76.5 % ) ,阑尾结石( 2 9.4% ) ,阑尾周围炎性改变 ( 66.2 % ) ,阑尾脓肿 ( 13 .2 % ) ,蜂窝织炎 ( 10 .3 % ) ,盲肠末端肠壁增厚 ( 7.4% )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 5 .9% )。结论 急性阑尾炎可出现多种CT表现 ,熟悉这些表现有助于提高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急性阑尾炎 计算机体层摄影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DSC 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皓 沈天真 +1 位作者 陈星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 评价DSC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对 2 8例胶质瘤病人进行DSCMR灌注检查 ,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MR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 ,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及rMTT数值并将所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 评价DSCMR灌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对 2 8例胶质瘤病人进行DSCMR灌注检查 ,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MR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像 ,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及rMTT数值并将所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MR灌注曲线图像中 ,高级别胶质瘤实体和瘤周水肿区最大灌注处表现为高灌注 ;低级别胶质瘤表现为等或低灌注为主。不同级别胶质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水肿区最大rCBV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各级别胶质瘤之间rMTT值无统计意义差异 (P >0 .0 5 )。结论 DSCMR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 脑血流
下载PDF
直肠癌影像学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岳松 陈九如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的影像学技术如直肠内超声、CT、MRI和PET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对直肠...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的影像学技术如直肠内超声、CT、MRI和PET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对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及其临床分期也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影像学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定量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征宇 缪競陶 +1 位作者 王颖 胡运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半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肺灌注成像技术 ,获取 2 3例经组织学 /细胞学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造影剂增强首过期内的系列图像 ,在工作站上...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半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肺灌注成像技术 ,获取 2 3例经组织学 /细胞学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造影剂增强首过期内的系列图像 ,在工作站上将强化前后的图像行减影处理 ,得到肺动脉 (PA )期、肺实质 (PP)期、肺静脉 /降主动脉 (DA)期图像 ,并在时间信号曲线基础上测定癌肿的起始强化时间、峰值时间 ,以及癌肿在肺动脉灌注期 (包括PA期及PP期 )及主动脉灌注期 (DA期 )的强化率 ,进行定性及部分定量分析。结果 本组 2 3例患者测得三种微循环灌注模式 :14例 ( 60 .9% )在肺循环期开始强化 ,在体循环期达到峰值 ,体循环期强化率较肺循环期高 (P <0 .0 0 1) ,提示癌肿为肺 /体循环双重供血 ,以体循环为主 ;7例 ( 3 0 .4% )在体循环期开始强化并达到峰值 ,提示完全为主动脉供血 ;2例 ( 8.7% )在肺循环期开始强化并达到峰值 ,提示主要由肺动脉供血。结论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灌注技术可以对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估 ,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灌注成像 周围型肺癌 肺动脉血供 定性评估 半定量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仿真输尿管膀胱镜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秀军 凌桂明 +6 位作者 文伟 姚戈虹 陈海曦 胡远胜 徐先鸿 彭仁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尿路成像方法和技术。方法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 (MRH)和 /或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 (MR IVU)作为影像源 ,应用导航软件对 15 0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仿真尿路镜观察 ,其中 10 7例同时行了X线静脉尿路造影 (X IVU)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仿真内窥镜尿路成像方法和技术。方法 采用磁共振水成像 (MRH)和 /或磁共振静脉尿路造影 (MR IVU)作为影像源 ,应用导航软件对 15 0例患者进行了磁共振仿真尿路镜观察 ,其中 10 7例同时行了X线静脉尿路造影 (X IVU) ,33例行了输尿管镜或膀胱镜检查。结果 单层块单激发FSE序列除外 ,几种MRH和MR IVU技术 ,均有效地采集了全尿路影像 ,并获得仿真内镜图像 ,无任何与检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仿真尿道镜的内腔和病变的内镜样显示 ,可由二维HT2 FSE或多薄层单激发FSE序列、和一次屏气下的二维或三维快速破坏梯度重聚 (FSPGR)序列获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磁共振成像 快速破坏梯度重聚序列 尿路造影 内窥镜
下载PDF
子宫良性肿瘤的MRI检查和诊断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征宇 杨岳松 +1 位作者 汪守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分析各种子宫良性肿瘤MRI 图像,探讨MRI 在子宫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本院1994 - 1999 年临床疑子宫良性肿瘤病人39 例。MRI 检查在GE Vectra0 .5T 和GEsigna Ho... 目的:分析各种子宫良性肿瘤MRI 图像,探讨MRI 在子宫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本院1994 - 1999 年临床疑子宫良性肿瘤病人39 例。MRI 检查在GE Vectra0 .5T 和GEsigna Horizon1 .5T 超导成像仪上进行,采集矢状面FSE T2 WI 像,横断面SE T1 WI 像和FSE T2 WI 像,并对各种病变所致子宫和宫颈的位置、大小、外形与其各层结构变化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与手术病理对照,以确定MRI 的诊断价值。结果:39例FSE T2 WI 图像均清晰显示子宫及宫颈诸层结构;矢状面更可清楚显示子宫位置和大小。39 例病变均经病理证实,23 例为子宫肌瘤,子宫形态均增大,连结层和内膜层可受压,其中17 例T1 WI 和T2 WI 上表现为低信号影,6 例为低到高不均匀信号影。12 例为子宫腺肌瘤,T2 WI 上连结层结构不清及较低信号,且增厚。1 例为纳氏囊肿,T1 WI 上为子宫颈后壁内低信号囊状影,边缘光滑,T2 WI 上为均匀高信号影。本组有1 例多发性肌瘤出血MRI 上被误诊为子宫腺肌瘤;有2 例子宫浆膜下肌瘤似游离于盆腔内,而漏诊。结论:MRI 横断面及矢状面FSE T2 W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良性肿瘤 子宫肿瘤 NMR 成像
下载PDF
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岳松 李征宇 +4 位作者 金先桥 李建奇 姚庆华 汪守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 确定MRI评价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 (PAH)病因及其顺应性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在GEVectra 0 .5T超导MR仪上采用肺动脉长轴对正常组 ( 2 3例 ,年龄 10~ 79岁 )和PAH组 ( 2 1例 ,年龄 2~ 66岁 )进行SE和CineMRI检查 ,以测量... 目的 确定MRI评价正常肺动脉和肺动脉高压 (PAH)病因及其顺应性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在GEVectra 0 .5T超导MR仪上采用肺动脉长轴对正常组 ( 2 3例 ,年龄 10~ 79岁 )和PAH组 ( 2 1例 ,年龄 2~ 66岁 )进行SE和CineMRI检查 ,以测量其管径和顺应性改变 ,并辅以其他成像平面以确定PAH的病因。结果 正常组采用SE测量的管径值为 :肺动脉主干 (MPA) 2 .5 4cm±0 .2 3cm、右肺动脉 (RPA) 1.74cm± 0 .2 3cm、左肺动脉 (LPA) 1.77cm± 0 .2 9cm ,采用CineMRI测得的顺应性为 :MPA 12 %、RPA 16%、LPA13 % ;18例经心导管、造影和 /或手术证实有PAH者MRI均很好显示出其原发病变 ,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和 1例原发PAH者MRI也显示中央肺动脉显著扩张和右室肥厚。经测量PAH组MPA、RPA和LPA管径较正常组增宽明显 ,其顺应性下降显著 ,经t检验 ,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 磁共振成像 电影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对肺癌体循环血供定性及定量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缪競陶 王颖 +1 位作者 李征宇 胡运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肺癌体循环血供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1例经细胞学或 /和组织学证实的肺癌病例采用FSPGR序列行增强后灌注扫描 ,将强化前与造影剂首过期肺循环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处...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肺癌体循环血供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1例经细胞学或 /和组织学证实的肺癌病例采用FSPGR序列行增强后灌注扫描 ,将强化前与造影剂首过期肺循环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处理。根据时间信号曲线测量肺癌肿块 (M )、正常肺实质(PP)、肺动脉干 (PA)及降主动脉 (DA)的增强起始时间 (ST)、峰值时间 (PT) ,以及肿块与正常肺组织在PA期和DA期信号增强率 (EMP、EMA、EPP、EPA) ,结合PA及DA期减影图像 ,确定肺癌血供来源。结果  5 1例首过期时间减影图像显示 ,肺动脉期 7例癌块为低信号 ,2例为中等信号 ,其余无信号 ;主动脉期 5 1例癌块均为高信号。正常肺组织ST[( 5 .90± 0 .5 1)s]和PT[( 12 .75± 0 .67)s]稍延后于肺动脉的ST[( 4 .19± 0 .43 )s]和PT[( 10 .5 9± 0 .66)s] ,肺癌肿块的ST[( 11.0 3± 0 .80 )s]和PT[( 3 3 .62± 3 .0 6)s]滞后于主动脉ST[( 9.43± 0 .5 9)s]和PT[( 19.81± 4.14 )s]。肺癌肿块的EMA明显高于EMP( 91.47%± 18.83 %vs 15 .3 8%± 11.0 3 % ,P <0 .0 0 1) ,肺实质的EPP明显高于EPA( 2 73 .83 %± 48.60 %vs 14 0 .65 %± 2 4.40 % ,P <0 .0 0 1)。结论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可望成为肺癌体循环血供定性及相对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循环血供 定性 评估 定量评估 磁共振成像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
下载PDF
临床胃肠道仿真内镜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秀军 沈洁 +3 位作者 何之彦 勇浩 周怡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 探讨仿真内镜成像的临床胃肠道应用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8 例大肠病变和1 例胃癌患者( 共11 个病灶) 进行了MRVE和内镜检查,其中1 例同时进行了CTVE 检查。MRVE 应用HT2FSE 序列无间隔扫描,层厚... 目的 探讨仿真内镜成像的临床胃肠道应用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8 例大肠病变和1 例胃癌患者( 共11 个病灶) 进行了MRVE和内镜检查,其中1 例同时进行了CTVE 检查。MRVE 应用HT2FSE 序列无间隔扫描,层厚2 ~3m m 。CTVE应用5m m 准直层厚,25m m 重建间隔,螺距为10 ,屏气下一次扫描全结肠。用导航软件行内镜成像重建。结果 9 例均获得了内镜样影像,MRVE 对病灶的检出率为818 % ,准确性为692 % ,2 个直径06m m 以下病灶未检出;结合导航多方位影像和/ 或源影像可靠显示了病变部位并区分了病变与伪影,使其准确性提高到100 % 。CTVE准确显示了该例结肠癌病变,1 个06m m 直径息肉漏检。仿真内镜成像显示胃肠粘膜和病灶表面细节无电子内镜好( P< 005) 。结论 仿真内镜成像无创性获得了胃肠道内镜样解剖图像,并准确地检出了直径12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结肠肿瘤 NMR 成像 螺旋CT仿真内镜
下载PDF
植入式微波热凝固对正常肝组织的破坏作用──影像病理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精兵 梁惠民 +2 位作者 冯敢生 张贵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肝组织微波凝固后CT、MRI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材料与方法  2 0只兔剖腹后采用 18G微波天线 (芯线长 1cm) ,4 0W ,2min凝固左肝内侧叶。分别于术后 1~ 2h、1、2、4、6周行CT、MRI检查 ,观察病理变化。... 目的 研究正常肝组织微波凝固后CT、MRI和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材料与方法  2 0只兔剖腹后采用 18G微波天线 (芯线长 1cm) ,4 0W ,2min凝固左肝内侧叶。分别于术后 1~ 2h、1、2、4、6周行CT、MRI检查 ,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增强CT、MRT1WI与组织学上所测凝固范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术后即刻CT平扫为边界欠清楚的稍低密度区 ,无强化 ;MRT1WI、T2 WI中央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 ,外周不均匀高信号区。 1周后组织学上凝固区细胞结构丧失 ,细胞坏死 ,以后纤维组织逐渐长入其间形成分隔并取代坏死组织 ;CT上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 ;MRT1WI病灶中央低、等信号 ,边缘高信号 ;T2 WI中央高信号 ,边缘为不均匀高信号区 ,两者之间为低信号 ,1周以后边缘亦为低信号。 1周后 ,凝固灶周围出现肉芽组织增生 ,T1WI低信号 ,T2 WI高信号区 ,呈环形强化。4~ 6周后肉芽组织机化 ,强化消失。结论 增强CT、MRI能准确反映组织微波凝固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微波热凝固 正常肝组织 破坏作用 CT MRI 组织病理学 术后 肝癌
下载PDF
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评价和彩超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红利 朱培菊 缪競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8期729-730,共2页
目的 通过和彩超及手术病理的对照分析 ,评价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每例术前均行MRI及彩超检查。结果 ① 16例MRI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内膜瓣及由其分隔的真假腔 ,MR... 目的 通过和彩超及手术病理的对照分析 ,评价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每例术前均行MRI及彩超检查。结果 ① 16例MRI清晰显示了主动脉内膜瓣及由其分隔的真假腔 ,MRI诊断的手术符合率为 94 .1% ( 16/ 17) ,术前彩超诊断符合率同样为 94 .1%( 16/ 17)。②MRI及彩超分型的手术符合率分别为 94 .1% ( 16/ 17)及 70 .6% ( 12 / 17)。③主动脉弓分支受累 3例 ,MRI图像上全部得以显示 ,而彩超仅显示了其中一例。④合并主动脉瘤样扩张 7例 ,MRI及彩超的手术符合率均为10 0 %。⑤合并主动脉瓣返流 6例 ,MRI及彩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3 3 .3 %及 85 .7%。⑥MRI及彩超对内膜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11.8%及 17.6%。结论 MRI对主动脉夹层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对夹层部位及主动脉分支受累的显示优于彩超 ,对内膜破口及主动脉瓣功能的显示有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彩超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上腹部转移的CT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翔平 闵鹏秋 +1 位作者 何之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笔者报道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作手术探查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CT表现,着重分析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肝胃、肝十二指肠和镰状韧带转移的CT 改变。同时对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及肝内转移作了描述。本文认为,CT 对HCC 上腹部... 笔者报道57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并作手术探查有上腹部转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CT表现,着重分析上腹部淋巴结转移,肝胃、肝十二指肠和镰状韧带转移的CT 改变。同时对门静脉、下腔静脉以及肝内转移作了描述。本文认为,CT 对HCC 上腹部转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门腔间隙 肝肿瘤 CT
下载PDF
国产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下腔静脉良恶性节段性阻塞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精兵 梁惠民 +3 位作者 冯敢生 万智勇 张贵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植入国产金属支架介入治疗节段性良、恶性下腔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4 8例患者中良性阻塞 30例 ,完全性 8例 ,不完全性 2 2例 ;恶性阻塞 18例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各 9例。采用经皮股静脉途径植入国产下腔静脉支架。结果... 目的 探讨植入国产金属支架介入治疗节段性良、恶性下腔静脉阻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4 8例患者中良性阻塞 30例 ,完全性 8例 ,不完全性 2 2例 ;恶性阻塞 18例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各 9例。采用经皮股静脉途径植入国产下腔静脉支架。结果  4 8例患者 ,平均病变长度 (5 .3± 2 .8)cm ,均一次手术成功 ,阻塞下方下腔静脉压由术前 (2 1.4± 5 .1)mmHg降为 (8.4± 3.3)mmHg(P <0 .0 1)。随访 3~36个月 ,术后下腔静脉通畅率为 83.3% ,无严重并发症 ;38例下腔静脉阻塞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10例明显改善。结论 国产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是治疗节段性良恶性下腔静脉阻塞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阻塞 恶性 节段性 植入治疗 国产 金属内支架 患者 股静脉 通畅率 支架植入
下载PDF
大鼠肝肿瘤的非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闽光 吴孟超 +6 位作者 陈汉 钱国军 王一 夏少晴 李建奇 何之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索非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微小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和限制。材料和方法 :对诱发和接种肝肿瘤的21只和24只大鼠模型进行MR检查 ,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对诱癌肝结节和接种Walker -256癌肉瘤的数目、体积、形态、信号、信噪比和相对... 目的 :探索非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微小或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和限制。材料和方法 :对诱发和接种肝肿瘤的21只和24只大鼠模型进行MR检查 ,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对诱癌肝结节和接种Walker -256癌肉瘤的数目、体积、形态、信号、信噪比和相对信噪比进行了分析测量和比较。结果 :MRT1 加权成像(T1WI)和T2 加权成像(T2WI)检出≥3mm诱癌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15.8 %和25.1 % ;检出≥5mm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77.4 %和94.3 %。T1WI检出最大诱癌肿块和Walker -256癌肉瘤体积显著小于T2WI(p 值分别<0.005和0.001) ,标本实测结果介于T1WI和T2WI之间 ,与T1WI更为接近。诱癌结节和癌肉瘤在T1WI上为低信号 ;T2WI上除直径5mm以上的诱癌结节出现混杂信号外 ,多为均匀高信号。结论 :MRI显示5mm以下的肝结节的灵敏度较低 ,对≥5mm的结节灵敏度显著提高 ;T1WI对肿瘤大小的判断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胆瘤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周根泉 何之彦 +4 位作者 刘爱群 张悦萍 李征宇 张贵祥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0期880-882,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116例中,45例并发阑尾穿孔(穿孔组),71例未发生穿孔(非穿孔组)。结果阑尾脓肿、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腔外结石...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116例中,45例并发阑尾穿孔(穿孔组),71例未发生穿孔(非穿孔组)。结果阑尾脓肿、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腔外结石4种征象对诊断阑尾穿孔的敏感度分别为42.2%、51.1%、15.6%和8.9%,特异度除蜂窝织炎为94.4%外,其余均为100%。CT诊断阑尾炎穿孔总的敏感度93.3%,特异度94.4%,诊断符合率为94%。此外,穿孔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阑尾横径均大于非穿孔组者。结论仔细观察有无阑尾脓肿、蜂窝织炎、腔外积气、腔外结石等征象,对判断阑尾炎及是否并发穿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阑尾炎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红利 缪競陶 +2 位作者 何之彦 刘畅 朱培菊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 将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技术应用于肺动脉成像 ,探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 (CPA)的CTA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具有中央肺动脉受侵征象 (CICPA)的中心型肺癌 3 0例进行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 ,并以 3 0例正常SCTPA病例作对照。成像... 目的 将螺旋CT血管成像 (SCTA)技术应用于肺动脉成像 ,探讨肺癌侵犯中央肺动脉 (CPA)的CTA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具有中央肺动脉受侵征象 (CICPA)的中心型肺癌 3 0例进行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 ,并以 3 0例正常SCTPA病例作对照。成像参数为 :扫描层厚 3mm ,螺距 1.5 ,重建间距 1.2mm ,造影剂注射速度 3~ 4ml/s。重点观察CPA行径、管径及强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18例 ( 60 % )有CPA行径改变。CPA行径的改变取决于肿瘤的优势位置及侵犯途径。 2 6例 ( 86.7% )CPA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表现为CPA管柱状偏心或向心性狭窄 ,管壁光滑僵硬。重度狭窄CPA的强化程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轻~中度狭窄CPA的强化程度改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显示肺癌CICPA的CTA直接征象包括CPA管腔狭窄、位移及强化程度的改变。SCTA在肺癌CICPA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肺血管成像 肺肿瘤 癌性侵犯 中央肺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