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评价的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红波 覃盟琳 +2 位作者 王政强 罗丁丁 吴欣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1333,共9页
为快速有效地划分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级,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簇—城市化强度”体系的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研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聚类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空间统计等方法,识别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对生态系统服务簇... 为快速有效地划分长沙市生态修复优先级,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簇—城市化强度”体系的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研究框架,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聚类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空间统计等方法,识别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簇,对生态系统服务簇综合服务能力演变和城市化强度变化进行空间统计,进而识别出研究区生态修复优先区,并提出生态修复和保护策略。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大量侵占城市周边土地,致使长沙市主城区4个生态系统服务簇在2000—2020年,有1821个网格(占比为20.15%)发生了服务簇类型的改变;城市扩张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致使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簇发展的影响始终是负面的,且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其负面影响愈加明显;生态修复优先区被划分为5个等级,2609个网格(占比为28.87%)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其中Ⅰ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占比为13.53%,Ⅱ级、Ⅲ级、Ⅳ级占比分别为0.58%、12.53%、2.23%。Ⅰ级和Ⅲ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应注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Ⅱ级和Ⅳ级生态修复优先区和生态保护区则应注重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持。该方法能够快速定位高速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受损同时发生的区域,并为不同分区修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在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同时,降低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簇 优先区识别 长沙市
下载PDF
基于碳储量最大化的流域多目标土地利用分区优化模拟——以广西西江清水河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欣芋 覃盟琳 +3 位作者 蒋红波 赵胤程 罗丁丁 王政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2-1762,共11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固存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优化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广西西江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FLUS-InVEST耦合模型预测2060年清水河流域4种模拟情景(基线情景、...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固存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地利用优化对实现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广西西江清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FLUS-InVEST耦合模型预测2060年清水河流域4种模拟情景(基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水域保护情景、高碳储用地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的时空发展特征;针对高、中、低碳储能力等级区域适宜发展的方向,构建基于碳储量最大化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并运用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流域上、中、下游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形态格局,探讨其与碳储量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4种模拟情景下,2060年流域碳储量仅在高碳储用地保护情景下稳定提升,其他3种情景都大幅下降;2)基于优化方案,2060年流域内林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面积稳定增长,草地、耕地面积相对减少且连片耕地保持不变,流域整体碳储量增长达1.32×10^(6)t;3)流域土地利用形态格局影响碳储量,且不同流段存在空间异质性,整体上斑块呈现复杂不规则的形态和较高的聚集度、连接度,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碳储量。优化策略能更好地满足流域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并统筹流域整体发展,增加流域碳储量的同时推动总体效益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拟 碳储量 多目标 分区优化 FLUS-InVEST模型 清水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吉祥文化传承与活化视角的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植艺 胡煜 +1 位作者 梁春飞 罗丁丁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7期23-25,共3页
指出了目前国内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类型单一,设计作品缺少本土文化内涵,照搬照抄国外景观设计的现象时常有发生。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内容丰富、寓意美好。将吉祥文化融入到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在未来... 指出了目前国内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类型单一,设计作品缺少本土文化内涵,照搬照抄国外景观设计的现象时常有发生。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内容丰富、寓意美好。将吉祥文化融入到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在未来将成为景观小品设计主流。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吉祥文化的概述、吉祥文化融入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中的作用、吉祥文化在住宅小区景观小品中的设计原则,以及吉祥文化在住宅小区景观小品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应传承与活化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打造新的民族设计形式和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景观设计 景观小品 吉祥文化 传承与活化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优化
4
作者 刘雨婷 覃盟琳 +3 位作者 欧阳慧婷 蒋红波 吴欣芋 罗丁丁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8-1383,共26页
在新时期中国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空间资源的高效、持续和公平配置成为必须开展的基础研究。以位于中国南方生态屏障核心区域的广西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下的供需匹配过程量化、PLE-ES供需象限矩阵的分析... 在新时期中国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空间资源的高效、持续和公平配置成为必须开展的基础研究。以位于中国南方生态屏障核心区域的广西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下的供需匹配过程量化、PLE-ES供需象限矩阵的分析方法,分析国土空间资源配置过程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匹配特征,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体系为核心的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优化方法。结果表明:(1)2000年、2010年、2020年广西国土空间资源支持服务供需差(Q)均值为0.30,调节服务供需差(Q)均值为0.33,供给服务供需差(Q)均值为0.06,文化服务供需差(Q)均值为0.03。总体表现为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供不应求,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供过于求。配置质量方面除调节服务协调度(C)均值为0.16外,其余三类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度(C)均值大于0.60,均表现为配置公平高效。(2)生产资源供需匹配关系以“高供给—低需求”区为主,生活资源以“低供给—低需求”区为主,生态资源以“低供给—低需求”“高供给—低需求”区为主。(3)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关系为价值导向,将广西分为桂西资源富集区、桂东东融发展区与北部湾经济区三个资源配置优化一级单元,识别其国土空间资源源地和需求地,构建促进区域协同合作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流转“一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资源 配置 供需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