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RhoA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丕丹 罗毅 麦昌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7-1067,共1页
关键词 RHOA 胃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丕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YMDD变异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YMDD变异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予LAM联合ADV口服,连续治疗1a;对照组方法同上,但于4~8周后停服ALM。两组均于治疗后3、6、12个月检测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观察有无ADV耐药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及生化学突破,观察组未出现ADV耐药;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初期ADV与LAM联合治疗YMDD变异HBeAg阳性慢乙肝效果优于ADV单药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少珑 罗丕丹 +2 位作者 罗毅 张倩 邢爱群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307-4308,4311,共3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1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56.8%(X^2=10.790,P〈0.01)。...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1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56.8%(X^2=10.790,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4.2%和11.3%(X^2=3.165,P<0.05)。发病d7:治疗组水肿带不明显,对照组有轻度的水肿;发病d14:治疗组血肿有所吸收,周围有轻微低密度水肿区;对照组血肿吸收不明显,周围水肿明显,发病d28:治疗组大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水肿带明显缩小,部分患者水肿带完全消失;c对照组部分患者血肿完全吸收,大部分血肿周围水肿明显。[结论]三七总皂甙能改善血肿周围缺血区的徽循环,能够促进血肿吸收,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并且显著缩短水肿带的消失时间,能明显提高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三七总皂甙
下载PDF
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G6PD缺乏的间日疟疗效观察
4
作者 罗丕丹 罗毅 麦昌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57-458,共2页
目的评价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间日疟(G6PD)缺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A)青蒿琥酯静注5d疗程总量360mg和(B)蒿甲醚肌注3d疗程总量560mg各治疗间日疟30例,病例经G6PD活性检测《60%列为对象,住院7d,追踪观察至28d,进行随机比较。结... 目的评价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间日疟(G6PD)缺乏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A)青蒿琥酯静注5d疗程总量360mg和(B)蒿甲醚肌注3d疗程总量560mg各治疗间日疟30例,病例经G6PD活性检测《60%列为对象,住院7d,追踪观察至28d,进行随机比较。结果AB两组病例均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平均退热时间(d)分别为18。3d和19。2d。(38.3±0.4VS38.5±0.6)、平均原虫转阴时间(d)(16.3±22.23VS23.8±27.9)、治愈率(53.3%VS56.7%)、复燃率(46.7%VS43.3%)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极少数病例只见轻微的恶心或呕吐,未见其它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及蒿甲醚治疗间日疟在控制症状、退热、原虫转阴等临床效果都很好,但复燃率很高。很难替换伯氨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脂 高甲醚间日疟 间日疟 治疗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IL-8、IL-12和TNF-α对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的意义
5
作者 罗丕丹 唐进先 麦昌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502-1502,1504,共2页
目的探讨与肝脏损害有关的细胞因子IL-8、IL-12和TNF-α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肝硬化及不同肝功能状况的关系,以期阐明细胞因子检测在肝硬化失代偿发生临床意义和部分机制。方法研究选用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7例、失代偿期32例、肝硬化失代偿... 目的探讨与肝脏损害有关的细胞因子IL-8、IL-12和TNF-α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肝硬化及不同肝功能状况的关系,以期阐明细胞因子检测在肝硬化失代偿发生临床意义和部分机制。方法研究选用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7例、失代偿期3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自发性腹膜炎13例,共计62例;分别测定其静脉血血浆中IL-8、IL-12和TNF-α含量。检测采用ELISA方法。分析细胞因子在不同时期的肝硬化及不同肝功能状况的关系。结果细胞因子IL-8、IL-12和TNF-α在各组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细胞因子升高的幅度与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估的肝功能严重程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细胞因子 失代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