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通湖生态修复前后水体浮游植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罗丛强 曾龙科 +2 位作者 石彭灵 杨品红 王素钦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2016—2021年夏秋季期间在大通湖布设18个采样点,对大通湖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指数对其水质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通湖浮游植物共鉴定出6门71属,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生态修复后大通湖... 2016—2021年夏秋季期间在大通湖布设18个采样点,对大通湖浮游植物及水体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指数对其水质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通湖浮游植物共鉴定出6门71属,以蓝藻门和绿藻门为主。生态修复后大通湖浮游植物细胞数和Chl-a质量浓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0年达峰值,分别为7.20×10^(7)个/L和12.56μg/L。蓝藻门的优势地位逐渐加强,2016—2021年蓝藻门占比由42.8%增长至85.5%,其中微囊藻和长孢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大通湖水质营养状态在沉水植物修复后2019年由轻度富营养短暂降为中营养水平,由于2019年冬季沉水植物消亡及次年未复苏,2020年又反弹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大通湖
下载PDF
文化育人在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中国 罗玉双 +3 位作者 韩庆 罗丛强 王金龙 杨品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268-271,274,共5页
挖掘与水产养殖行业息息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农耕文化、渔文化、水文化等),建设校园文化、院系文化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课外学习等途径将文化育人资源有机融入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了文化育人的穿透力,使学... 挖掘与水产养殖行业息息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农耕文化、渔文化、水文化等),建设校园文化、院系文化等,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课外学习等途径将文化育人资源有机融入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了文化育人的穿透力,使学生坚定了文化自信,与专业教育起到了协同育人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农耕文化 渔文化 水文化 校园文化
下载PDF
鱼腥藻毒素的生态毒性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丛强 王素钦 +2 位作者 左俊 罗玉双 甘南琴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7-225,共9页
在全球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蓝藻水华及其产生的蓝藻毒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鱼腥藻毒素(anatoxins,ATXs)是由鱼腥藻、束丝藻和颤藻等淡水丝状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毒素,直接饮用A... 在全球水体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蓝藻水华及其产生的蓝藻毒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鱼腥藻毒素(anatoxins,ATXs)是由鱼腥藻、束丝藻和颤藻等淡水丝状蓝藻产生的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毒素,直接饮用ATXs污染的水体或间接暴露于其中均可导致接触动物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综述介绍了ATXs的致毒机理、在水体的分布、生态毒性效应以及环境归趋,并对相关研究领域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有效防控ATXs的污染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毒素 蓝藻 毒性效应 环境归趋
下载PDF
UPLC-MS法同时测定蓝藻中BMAA和DAB 被引量:1
4
作者 罗丛强 马泽民 +1 位作者 陈龙 杨品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测定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的两种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和2,4-二氨基丁酸(DAB),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BMA...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测定经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后的两种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和2,4-二氨基丁酸(DAB),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BMAA和DAB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5μg/L和0.9μg/L。对空白蓝藻样品做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BMAA和DA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2±4.0)%和(87.7±14.2)%,6次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6%~7.9%和2.1%~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甲氨基-L-丙氨酸 2 4-二氨基丁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蓝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水体中铜锈环棱螺促进苦草生长和水质改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罗丛强 蒋东利 +2 位作者 雷澄 黎益活 杨品红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6期27-33,共7页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类群,两者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构建4组(单植苦草组、苦...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类群,两者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构建4组(单植苦草组、苦草+低生物量环棱螺、苦草+中生物量环棱螺、苦草+高生物量环棱螺)小型水生态系统,研究铜锈环棱螺和苦草的复合作用对水质改善和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铜锈环棱螺可有效去除水体悬浮颗粒和藻类细胞,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变可溶解性氮、磷形态和含量,促进苦草的生长;(2)苦草的株高、无性分株数以及系统中氮磷的去除率与铜锈环棱螺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与对照组苦草逐渐消亡的比较可知,光照条件是苦草消亡的主要原因,而铜锈环棱螺对可溶解性营养盐含量及其形态的影响是促进实验组苦草快速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共同移植铜锈环棱螺和苦草可以明显改善水质状况,促进苦草生长繁殖,但这种作用与铜锈环棱螺生物量的配置有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苦草 复合作用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沉降时间、抽滤速率对浮游植物定量数据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丛强 王素钦 +4 位作者 张亚文 谢辉腾 欧小港 胡璧麟 马泽民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7期48-51,共4页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快速响应水质的营养状态的变化,其种类和生物量是水质和富营养化的监测、评价以及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其数量是进一步水质评价和生态功能分析的基础。添加鲁...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快速响应水质的营养状态的变化,其种类和生物量是水质和富营养化的监测、评价以及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其数量是进一步水质评价和生态功能分析的基础。添加鲁哥固定液静止沉降,利用虹吸原理浓缩样品是浮游植物采集最常用的方法,而在此过程中沉降时间以及虹吸过程中的抽滤速度对浮游植物数据的影响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科学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采集野外湖泊水体样品探讨沉降时间和抽滤速率对浮游植物计数统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浮游植物计数统计量均表现出与沉降时间呈现正相关,与抽滤速率呈现负相关,且不同的藻类对沉降时间和抽滤速度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趋势。空球藻、栅藻、针杆藻和直链藻达到完全沉降的时间分别为45、50、45、36 h,而当抽滤速度低于0. 048 L/h时浮游植物计数统计量将不受抽滤速度的影响。因此,当采集野外样品时,为获得准确浮游植物计数统计量数据需尽量延长沉降时间且降低抽滤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沉降时间 抽滤速率 虹吸法
下载PDF
常德市临澧县5座中型水库水质生物学评价及鲢鳙鱼产力评估
7
作者 罗丛强 毛亮 +3 位作者 雷澄 蒋东利 黎益活 杨品红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6期73-78,共6页
为实现水库水体修复及维护,生物群落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临澧县5座中型水库的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展开调查,确定当前临澧县水库水环境健康状态以及鲢鳙生态渔业容量。结果显示:各水库总氮为0.... 为实现水库水体修复及维护,生物群落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临澧县5座中型水库的浮游生物和水体理化因子展开调查,确定当前临澧县水库水环境健康状态以及鲢鳙生态渔业容量。结果显示:各水库总氮为0.46~1.06 mg/L,总磷为0.016~0.054 mg/L;官亭、高桥、群英、同欢、浮山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1.2、16.5、0.9、2.4、4.2 mg/L,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5.1、28.4、32.3、78.1、10.9μg/L。临澧县水域水质状况良好,除官亭水库处于Ⅲ类水质外,高桥、群英、同欢、浮山4个水库均达到Ⅱ类水体标准。临澧县各水库鲢鳙鱼产力为:官亭水库225 kg/hm^2,高桥水库195 kg/hm^2,群英水库139.5 kg/hm^2,同欢水库153.75 kg/hm^2,浮山水库106.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浮游生物 水质评价 鱼产力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dominant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along the gut of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dur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8
作者 罗丛强 易春龙 +1 位作者 倪乐意 过龙根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624-633,共10页
Silver car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nktivorous fish in Chinese aquaculture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controll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A balanced gut microbiota is crucial for growth and health of the host... Silver car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nktivorous fish in Chinese aquaculture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controll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A balanced gut microbiota is crucial for growth and health of the host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roles in immune defense, digestion of complex carbohydrates, and production of enterocytes. In our study, the dominant bacterial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l (Clostridium 1, Clostridium 111, Clostridium XIVab, and Fibrobacter) communities in the contents and mucus of the silver carp gut (foregut, midgut, and hindgut) were analyzed by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analys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ominant and cellulolyt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ut regions as well as in contents and mucus.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richness in contents and mucus increased along the gut and were higher in contents than those in local mucus. A sequence analysis of gut samples exhibited the conservative phylotypes of Prote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and Firmicutes. The gut of silver carp harbored an abundance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 particularly Clostridium XIVab. The foregut segment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s of the four cellulolytic bacteria, followed by the midgut and hindgut. However, the proportions of cellulolytic species in the silver carp gut was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terrestrial vertebrat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e conclude that gut bacteria could help silver carp obtain energy from cyanobacteria, which may be why silver carp can maintain high growth rates dur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carp bacteria communities PCR-DGGE qPCR
下载PDF
湖泊水、沉积物氮磷的空间分析及其耦合特征研究——以大通湖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亮 罗丛强 +4 位作者 石彭灵 杨品红 刘飞 王文彬 罗玉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2-959,共8页
大通湖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冬季作为捕鱼的旺季并且水位较低,水体和表面沉积物中氮、磷容易受到渔业生产的影响。本文从地统计学出发,通过研究冬季大通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N)和磷(P)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耦合关系... 大通湖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冬季作为捕鱼的旺季并且水位较低,水体和表面沉积物中氮、磷容易受到渔业生产的影响。本文从地统计学出发,通过研究冬季大通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N)和磷(P)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探讨大通湖富营养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可持续水产养殖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冬季大通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浓度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了3.78mg/L和0.29mg/L,为劣Ⅴ类。水体中NH_4^+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0.17mg/L,属于地表水Ⅱ类。与2011年数据比较,沉积物中TP浓度较高,平均升高到了1469mg/kg;而沉积物TN基本持平,平均为1224mg/kg;沉积物TP和水NO_3^-的"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43.4%和34.5%,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spatial dependence),其他N、P指标的"块金值/基台值"均低于25%,表现为强烈空间相关性。冬季大通湖沉积物OM、TN和TP在空间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而水体N、P大体上呈现出"品"字形的斑块分布;水体中的氮磷比平均为13.03,比较适合浮游植物生长;沉积物OM只与沉积物TN和T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积物中TN和TP与水体中的TN和TP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大通湖水体修复在控制外源输入的情况下,还应考虑综合的生态系统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大通湖 空间特征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品红 罗丛强 +5 位作者 石彭灵 黄海洪 邹万生 王文彬 罗玉双 刘良国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1-45,共5页
发展新农科,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重中之中,也是培养高素质优秀新农科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水生生物学》这一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切实践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达到“三全育人... 发展新农科,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育是重中之中,也是培养高素质优秀新农科人才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水生生物学》这一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切实践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该文就《水生生物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与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水产 水生生物学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大通湖高锰酸钾指数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彭灵 熊培佑 +3 位作者 彭娟 徐成丞 罗丛强 杨品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2-34,共3页
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分四个季度对大通湖水体18个监测样点的高锰酸钾指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夏季高锰酸钾指数(CODMn)全湖平均浓度最高,可达5.07 mg/L,秋季次之,为4.41 mg/L,冬季和春季最低。大通湖CODMn全年均值的空间... 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分四个季度对大通湖水体18个监测样点的高锰酸钾指数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夏季高锰酸钾指数(CODMn)全湖平均浓度最高,可达5.07 mg/L,秋季次之,为4.41 mg/L,冬季和春季最低。大通湖CODMn全年均值的空间分布为入湖口显著高于湖心区,在丰水期入湖口和湖心区的CODMn浓度差异尤为显著。在大通湖污染控制和管理以及生态修复中,农业污染等非点源污染将是污染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湖 高锰酸钾指数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下载PDF
基于“深度转型”形势下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品红 罗玉双 +6 位作者 罗丛强 王文彬 石彭灵 黄海洪 韩庆 刘良国 邹万生 《高教学刊》 2018年第14期161-163,共3页
作为首批二本转型发展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又是首批转型专业之一。文章基于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需求的调查研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工作参与、课堂与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分析与探讨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提... 作为首批二本转型发展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又是首批转型专业之一。文章基于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需求的调查研究,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工作参与、课堂与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分析与探讨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的构建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学 本科生 学术能力 构建和培养
下载PDF
自然放养下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对水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寅安 马泽民 +3 位作者 雷澄 蒋东利 黎益活 罗丛强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7期71-76,共6页
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是当前淡水生态系统常见的底栖动物类群,其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底栖动物对水环境健康状态影响的认识,本研究利用水箱自然放养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探讨铜锈... 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是当前淡水生态系统常见的底栖动物类群,其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底栖动物对水环境健康状态影响的认识,本研究利用水箱自然放养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探讨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单养条件下对水质健康状态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底栖动物改善和修复水体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的放养可有效去除水体悬浮颗粒和浮游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变可溶解性氮、磷形态;系统中单养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可显著提高水体总氮、总磷、硝态氮、氨氮含量,且各形态氮磷含量的增加程度随铜锈环棱螺、河蚬、三角帆蚌的密度增加而提高。因此,基于本研究结果,建议在水环境修复过程中通过联合移植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利用生物体间的互作关系,促进水体营养盐循环,提高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最终实现系统多样性增加和水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河蚬 三角帆蚌 自然放养
下载PDF
一例细鳞鲴出血病的诊治
14
作者 肖丕清 刘欢 +4 位作者 寻晴 陈正军 杨福忠 罗丛强 罗玉双 《科学养鱼》 2022年第7期56-57,共2页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骨刺少、肉质细嫩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又因其独特的生态位(以腐泥、腐屑及藻类为主要食物)而饲料来源丰富、饲养简便,已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2021年9月,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德基地有3口池塘... 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is)骨刺少、肉质细嫩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又因其独特的生态位(以腐泥、腐屑及藻类为主要食物)而饲料来源丰富、饲养简便,已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2021年9月,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德基地有3口池塘(A-3-5、A-3-6、B-2-7)养殖的细鳞鲴暴发了出血病,死亡量由几十尾很快上升到100~200尾,湘云公司联合湖南文理学院省重点实验室水产团队对该病进行了系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鲴 饲料来源 死亡量 出血病 生物科技 养殖规模 湖南文理学院 系统诊治
下载PDF
Fish-mediated changes i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 in situ mesocosm experiment
15
作者 LUO Congqiang YI Chunlong +1 位作者 NI Leyi GUO Longgen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We characterized variations i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BCC) in mesocosms subject to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Two groups contained fish(group one: Cyprinus carpio; group two: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 We characterized variations in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BCC) in mesocosms subject to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Two groups contained fish(group one: Cyprinus carpio; group two: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nd group three, the untreated mesocosm, was the control. Samples were taken seven times over a 49-d period, and BCC was analyzed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troduction of C. carpio and H. molitrix had a remarkable impa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the BCC was significantly diff erent between each treatment. Sequencing of DGGE bands revealed that the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was consistent at a taxonomic level, but differed in its abundance. H. molitrix promoted the richness of Alphaproteobacteria and Actinobacteria, while more bands affiliated to Cyano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C. carpio mesocosms. The redundancy analysis(RDA) result demonstrated that the BCC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ottom-up(total phosphorus, chlorophyll a,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top-down forces(biomass of copepods and cladocera) in C. carpio and control mesocosms, respectively. 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top-down regulation of BCC by zooplankton in H. molitrix mesocosms, while grazing by protozoa(heterotrophic nanoflagellates, ciliates) became the major way to regulate BCC. Total bacterioplankton abundanc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 carpio mesocosms because of hig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suspended solids. Our study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h and bacterioplankton at species level, leading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microbial loop and the aquatic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composition(BCC) PCR-DGGE qPCR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OSIM) redundancy analysis(RDA)
下载PDF
常德城市“绿色海绵体”磷含量及其降雨截留特征
16
作者 刘春慧 毛亮 +1 位作者 宗想 罗丛强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第6期65-67,71,共4页
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是海绵城市的三大核心功能。本研究以常德海绵城市核心示范区的公园世家穿紫河段和屈原公园周边的“绿色海绵体”(生态滤池、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为研究对象,通过雨期与非雨期的观测和实... 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是海绵城市的三大核心功能。本研究以常德海绵城市核心示范区的公园世家穿紫河段和屈原公园周边的“绿色海绵体”(生态滤池、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为研究对象,通过雨期与非雨期的观测和实验分析,对公园绿地磷的含量和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截留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应加强对城市海绵体生态净化功能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潜在释放风险,持续发挥海绵城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TP生态滤池 生态截留
下载PDF
滤食性鲢鳙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17
作者 雷澄 蒋东利 +1 位作者 黎益活 罗丛强 《区域治理》 2018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利用滤食性鱼类控制水中的蓝藻水华是能有效的控制藻类水华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通过控制实验研究滤食性鲢鳙鱼对浮游动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鳙的放养会导致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照组中色球藻属、隐藻属、鱼鳞藻属和硅... 利用滤食性鱼类控制水中的蓝藻水华是能有效的控制藻类水华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通过控制实验研究滤食性鲢鳙鱼对浮游动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鳙的放养会导致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照组中色球藻属、隐藻属、鱼鳞藻属和硅藻门为优势重拳;鲢鳙组中随着鲢鳙密度的增加,优势藻类发生了改变,由色球藻属、隐藻属逐渐向微囊藻属、蓝隐藻属转变,鱼鳞藻属和硅藻们丰富度也明显下降了;而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增加了,且高密度组>中密度组>低密度组.鲢鳙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本次试验低密度组中仅能检测到个别的浮游甲壳动物,在中、高密度几乎检测不到;鲢鳙鱼的投放可在短时间内对浮游动物生物量产生影响,其在第二次采样时以产生了显著的下降.综上可以推断在鲢鳙的控制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且生物量出现上升;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趋向小型化,生物量也下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鳙 浮游生物 影响
下载PDF
淡水低碳循环能效渔业模式创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杨品红 罗丛强 +1 位作者 刘良国 王文彬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21期3-4,共2页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政府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传统水产养殖业,因其在养殖结构、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而逐渐成为环境保护所关注...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政府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传统水产养殖业,因其在养殖结构、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方面存在一些可能导致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而逐渐成为环境保护所关注的热点对象之一.现如今,在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走以低碳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共识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渔业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大力开发并实施低碳渔业技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渔业之路,成为摆在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结构 科技工作者 水域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 养殖模式 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业 低碳循环
原文传递
高效溶藻放线菌LW9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素钦 罗丛强 +3 位作者 朱晓漫 杨品红 罗玉双 甘南琴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溶藻活性的放线菌LW9,利用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对放线菌LW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溶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LW9属于链霉菌属成员,与菲律宾链霉菌(Streptomyces filipinesis)同源相似性...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溶藻活性的放线菌LW9,利用形态学特征和16S rRNA序列对放线菌LW9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溶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LW9属于链霉菌属成员,与菲律宾链霉菌(Streptomyces filipinesis)同源相似性达99.0%;LW9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溶藻,其溶藻活性物质主要在菌株生长稳定期积累,且在高温、酸性和碱性环境以及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LW9发酵液以5%(体积分数)的剂量作用于常见的水华蓝藻如微囊藻、束丝藻和颤藻,均表现出明显的溶藻效果,溶藻率达79%~94%。鉴于其溶藻能力的稳定性、高效性,LW9可作为开发微生物控藻菌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放线菌 分离鉴定 溶藻特性 水华蓝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