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朗吉弩斯《论崇高》的美学思想新释 被引量:4
1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
这里对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其学术理路是清晰的,其中显在的是修辞学理路,隐在的是美学理路;而"崇高"之所以由此而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主要是因朗吉弩斯依循美学理路,把崇高的探讨纳入了人性经验的分析,... 这里对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其学术理路是清晰的,其中显在的是修辞学理路,隐在的是美学理路;而"崇高"之所以由此而成为真正的美学范畴,主要是因朗吉弩斯依循美学理路,把崇高的探讨纳入了人性经验的分析,从而为崇高找到了人性的根据和经验的来源;其崇高修辞学思想既承袭了贺拉斯的"合式"理性,又有所突破,表现就是对崇高修辞的特殊性的强调,其意有似于中国文论"文以气为主"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吉弩斯 崇高 人性经验 崇高修辞学
下载PDF
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兼评神话学研究中的几种观念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的评价、神话的本体规定与历史规定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反驳了"新神话"还会产生等当代神话学研究中的一些浮躁观念。文中认为一个民族的艺术的特征,可能很早就在该民族的神话中被规定...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的评价、神话的本体规定与历史规定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反驳了"新神话"还会产生等当代神话学研究中的一些浮躁观念。文中认为一个民族的艺术的特征,可能很早就在该民族的神话中被规定下来了;古希腊神话的魅力在于它再现古希腊人把人当作目的的天真;神话是早期人类把尚不能完全理解的抽象"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古代神话之所以产生于那个永不复返的历史阶段,是因物质生产水平不高,人们还不能实际地支配自然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即"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宣告古代神话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神话化的态度 希腊神话 马克思
下载PDF
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与人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中起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0-16,共7页
我国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是共时性的结构分析,而不是历时态的历史考察,因而也就忽视了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思考。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对象本体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他对这种艺术生... 我国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总体上是共时性的结构分析,而不是历时态的历史考察,因而也就忽视了对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思考。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对象本体是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商品化艺术生产,他对这种艺术生产的分析堪称历史形态分析的典范。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的思想,可将艺术生产概括为三大历史形态,即表现为同"人的依赖关系"相应的原始集体文化的艺术生产,同"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相应的专门化、职业化的艺术生产和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艺术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的历史形态 人的发展 原始集体文化 专门化和职业化 自由个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走向峰巅的西方近代美育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近代西方,在反对宗教神性的道路上,走着两派相反相成的人性"自由"的伴旅:理性自律的自由和感性自然的自由。与此相应,在生命美的构建上,形成了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思想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思想。二者以其各自的理由和偏颇完... 近代西方,在反对宗教神性的道路上,走着两派相反相成的人性"自由"的伴旅:理性自律的自由和感性自然的自由。与此相应,在生命美的构建上,形成了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思想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思想。二者以其各自的理由和偏颇完成了对构建生命美的历史思考。嗣后,弥合人性分裂的美育思想应运而生,并在席勒那里以"审美的王国"的乌托邦描画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理论峰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美育 理性自律 感性自然 人性分裂 理性主义哲学 希腊文化
下载PDF
劳动对象化与交互主体性——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性阐释(一)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50,共5页
基于艺术生产即对劳动对象化的主体性阐释,面对当代哲学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和现实中“间性”艺术生产的理论诉求的双重挑战,文章对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作了新的阐释,认为劳动对象化思想与主体间性理论有其一致之思。马克思... 基于艺术生产即对劳动对象化的主体性阐释,面对当代哲学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和现实中“间性”艺术生产的理论诉求的双重挑战,文章对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作了新的阐释,认为劳动对象化思想与主体间性理论有其一致之思。马克思论述的劳动对象化,是主体与对象统一于实践的“交互对象化”,是对传统的主体性哲学只讲单一向度对象化的超越,内在地包容了交互主体性的思想资源,同主体间性哲学一样,充溢着思想的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劳动对象化 主体性 交互对象化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批评需要文化想象——对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提出并阐释了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的理论命题。文中认为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 本文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提出并阐释了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的理论命题。文中认为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全球化语境 艺术想象 文化想象 文化资源
下载PDF
艺术价值与商品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9-73,共5页
艺术商品化是艺术作为生产劳动影响艺术价值的显在表现,而这方面的探讨大多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现象之中,誉之毁之,莫衷一是,其症结是理论的薄弱或缺失,因此实践二者关系的理论概括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商品中,艺术的本体意义与社... 艺术商品化是艺术作为生产劳动影响艺术价值的显在表现,而这方面的探讨大多陷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现象之中,誉之毁之,莫衷一是,其症结是理论的薄弱或缺失,因此实践二者关系的理论概括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商品中,艺术的本体意义与社会功能不再以单纯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文本存在着,而是以商品的事实存在着。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体现为交换价值。两种价值的差异性共在,决定了艺术价值与商品的关系,实质也就是艺术作为商品所包含的价值结构关系,即艺术的"特殊使用价值"与艺术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关系,并现实化为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价值关系。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决定了艺术与商品存在着共在共荣的双赢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艺术与商品之间存在着价值冲突的可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价值 商品二重性 商业价值 价值冲突
下载PDF
价值论转型及其哲学方位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中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 价值问题不是与价值论转型相伴生,而是与人类相伴生的问题;价值论在中国的转型特点有别于百年前在西方的转型,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新的世界文化视野下的转型,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超越片面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其基本特点。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共同面对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属于同一哲学层面,是哲学的分支,这一哲学方位决定了它不是对哲学自身的反思,也不是对不同领域中具体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而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基本范畴对价值一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论转型 价值哲学 价值问题 知识谱系
下载PDF
历史的倾诉与积淀——读马驰《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
9
作者 罗中起 刘叶青 《艺术广角》 2007年第6期46-47,共2页
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自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备了一些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苏联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特征,它在中国... 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自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具备了一些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在欧美、苏联传播和发展的历史特征,它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可谓是一场艰难的革命。马驰是一名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在写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之后,又出版了《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书写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历史,构成了一张巨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的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本土化 历史特征 革命 传播与发展 积淀 倾诉 理论工作者
下载PDF
类活动: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
10
作者 罗中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6,共6页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不同于他的学说的总逻辑起点。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哲学、异化的积极扬弃、艺术生...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不同于他的学说的总逻辑起点。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哲学、异化的积极扬弃、艺术生产的二重性等思想的分析可以认定,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确证人的类本质的“类活动”,而不应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艺术生产 类活动 逻辑起点
下载PDF
重读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11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毛泽东的《谈话》含纳着现代性的底蕴。民族性与世界化的关系的实质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一方面,艺术有着深厚的民族性的历史基础。这一基础预先规定了一个民族艺术的发展走向,只有尊重这一走向,才能求得民族艺术的发展,才能参与艺... 毛泽东的《谈话》含纳着现代性的底蕴。民族性与世界化的关系的实质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一方面,艺术有着深厚的民族性的历史基础。这一基础预先规定了一个民族艺术的发展走向,只有尊重这一走向,才能求得民族艺术的发展,才能参与艺术的世界性交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只有现代性才能激活传统。传统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束缚,只有以现代性去解构分析传统,才能使传统资源最大限度、最大时效地为现代性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世界性 现代性 民族性 文学艺术 传统性 民族艺术
下载PDF
艺术活动的形式本体
12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8-66,70,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依据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联结起来的艺术行为共构的"整体"或"思维具体"决定的。有了这些规定,它可能就是艺术;否则,就可能不是艺术。这是举凡艺术都有的规定,是谓形式本体。这种形式本体具体化为三个维面,即虚拟性、情境性和体验性。它们共同环绕着一个东西而存在着,这个东西就是"意义"。换言之,符号化的意义虚拟,给予意义的情境定义,指向意义评价的艺术体验,综合而成艺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活动 形式本体 虚拟性 情境性 体验性
下载PDF
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先性
13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形质丰实,伴随国家走向和平崛起的宏大的文化资源库。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来看,将民族文化资源置于优先地位,是其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民族化的艺术生产的内在欲求;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看,我国的艺术生产应该努力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当代文化的世界格局有两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声音,它以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操持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力量,凌驾于他国文化之上,向其他民族国家传播渗透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业已对某些弱势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文化伤害;另一种声音是来自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呼吁文化多元化的声音,这是一种阻止文化霸权的声音。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生产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取决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忽略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谁就会失去文化建设和艺术生产的主体性、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遗产 主体性选择
下载PDF
艺术价值表现的审美方式
14
作者 罗中起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3-38,共6页
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本体,其审美表现方式是感性直观性和情感评价性。其中的感性直观性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是艺术世界及其意义生成之机杼;情感评价作为区别于情感性的一种新概括,意味着艺术的规定性不在于是言情还是叙事,而在于其情... 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本体,其审美表现方式是感性直观性和情感评价性。其中的感性直观性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是艺术世界及其意义生成之机杼;情感评价作为区别于情感性的一种新概括,意味着艺术的规定性不在于是言情还是叙事,而在于其情其事只有经过个性情感评价的滤网才能成为艺术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表现方式 感性直观性 情感评价性
下载PDF
艺术生产的科技化
15
作者 罗中起 《艺术广角》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当代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科技化,这是同艺术生产的产业化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征,二者几乎是互相包容而结合在一起的。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是产业与科技统合发展的一体双翼。这里之所以要将产业化作为一个特征提出来,是因为... 当代艺术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科技化,这是同艺术生产的产业化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征,二者几乎是互相包容而结合在一起的。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化,是产业与科技统合发展的一体双翼。这里之所以要将产业化作为一个特征提出来,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与产业经济具有不同要素、结构、功能的两大系统"[1],二者并不相同,产业化并不能完全表征科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科技化 艺术生产 产业化特征 科技产业化 产业经济 科学技术 大系统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现代性建设的思考
16
作者 罗中起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当下的现代性语境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种机遇与可能。前境遇告诫我们必须总结经验 ,反思历史 ,作出选择 ;而关于未来的文化想象则昭示我们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在这种历时性与共时性交织着的文化语境中 ,马克思主义文... 当下的现代性语境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种机遇与可能。前境遇告诫我们必须总结经验 ,反思历史 ,作出选择 ;而关于未来的文化想象则昭示我们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在这种历时性与共时性交织着的文化语境中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才能完成自己的现代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现代性 历史 文化想象
下载PDF
艺术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中起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88-89,67,共3页
姜庆国同志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质疑》(载《复旦学报》1982年第3期)一文,不乏某种真识,但他显然是把长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解释,即把艺术起源简单机械地归结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视作对“劳动说”的本质性说明,结果歪曲了长期没有... 姜庆国同志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质疑》(载《复旦学报》1982年第3期)一文,不乏某种真识,但他显然是把长期流行的庸俗社会学解释,即把艺术起源简单机械地归结为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视作对“劳动说”的本质性说明,结果歪曲了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释的“劳动说”的真正实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我们认为艺术起源劳动,首先也是把艺术起源看作人类文明的一个历史过程。原始艺术产生的复杂状态远非我们今天的想象所及。人类最初产生的艺术不仅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那些分门别类的艺术,甚至也不是那种所谓“三位一体”即舞蹈、音乐、诗歌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而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社会意识的混合体”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起源 生理 格罗塞 历史过程 达尔文 思维 劳动说 人与自然 形式快感 原始艺术
下载PDF
直视现实的审美取向及其深拓与浅滞——孙春平小说创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中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2-107,共6页
艺术要求创作主体面对丰富浩瀚的现实生活,以“我”之审美烛照,找到属于自己的部分,创造出著有我之色彩的艺术世界。若此,至为重要的是主体在创作中的审美取向。青年作家孙春平固然抵不过某些“老成”作家的个性色彩那么醒目,但他创作颇... 艺术要求创作主体面对丰富浩瀚的现实生活,以“我”之审美烛照,找到属于自己的部分,创造出著有我之色彩的艺术世界。若此,至为重要的是主体在创作中的审美取向。青年作家孙春平固然抵不过某些“老成”作家的个性色彩那么醒目,但他创作颇丰,在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50余篇短篇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取向 小说创作 短小说 短篇小说 干预生活 现实生活 作品 作家 现实主义创作 艺术世界
下载PDF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10,35,共6页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卓越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中,一直关心着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不仅为党领导文艺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政策,而且对美与艺术作...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卓越的诗人和书法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中,一直关心着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不仅为党领导文艺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政策,而且对美与艺术作出了系统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阐述,尤其是他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事实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历史实践 美的本质 关于美 接受主体 附庸美 接受问题 开创意义 根本法则
下载PDF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论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中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81-86,共6页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约七十岁时,被控为“慢神”罪和“蛊惑青年”罪,罚以死刑,他于狱中饮鸩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写下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以上述这句话...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苏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399)年约七十岁时,被控为“慢神”罪和“蛊惑青年”罪,罚以死刑,他于狱中饮鸩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写下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以上述这句话结束了他的申辩。在这部著作中,苏格拉底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分有说 美学观 七十岁 古希腊罗马美学 关于美 理念论 毕达哥拉斯 神意 美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