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峰 罗为展 +3 位作者 李时悦 苏柱泉 陈露 童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1期82-84,92,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占同期病理确诊的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占同期病理确诊的胸部恶性肿瘤的0.93%(48/5155);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76岁,平均(50.06±18.34)岁,其中,40-50岁10例(20.8%)和60-70岁15例(31.3%),症状主要为咳嗽(72.9%)、气促(58.3%)、咯血痰(29.1%),所有患者颈部均可闻及干啰音;17例(35.4%)早期误诊;26例(54.2%)的胸部X线可发现病灶,胸部CT均能见病灶,病变位于气管上段15例(31.2%)、中段9例(18.7%)、下段24例(50.0%)。35例经支气管镜诊断,13例经外科手术诊断。18例(37.5%)为腺样囊性癌,17例(35.4%)为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中Ⅰ期占20.8%,Ⅱ期占12.5%,Ⅲ期占25.0%,Ⅳ期占41.7%。经支气管镜治疗28例,其中放置支架13例,其他方法包括圈套器切割、APC、高频电刀、冷冻等,14例采用外科手术,11例采用化疗,9例采用放疗,8例放弃治疗。所有手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例术后感染死亡,其余13例均存活。结论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容易误诊,诊断主要根据CT和支气管镜,诊断时多数已属于晚期,病理类型主要为腺样囊性癌和鳞癌。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原发性 恶性肿瘤 支气管镜 手术
下载PDF
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唐纯丽 陈小波 +2 位作者 谢佳星 罗为展 周承志 《新医学》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 目的对比小剂量与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Ⅳ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经一线化学治疗无效、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治疗的90例Ⅳ期EGFR突变阴性肺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小剂量(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剂量(7.5 mg/kg)贝伐珠单抗与培美曲赛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28%、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新增呼吸困难、疲乏、血红蛋白下降、出血及动脉栓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赛的化学治疗方案,可达到常规剂量相同疗效,且能够减轻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常规剂量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赛 肺腺癌
下载PDF
增强现实导航气管镜技术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钟长镐 罗为展 +2 位作者 陈愉 唐纯丽 陈小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在呼吸内镜医生培训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10名我院2017年1—6月呼吸内镜中心招录的呼吸内镜培训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按常规方式教学,B组根据胸部CT应用Lung Point系统在支气管镜术前重建支气管三维模型教学,每人操作20例次检查。将操作次数分为1~5例次、6~10例次、11~15例次、16~20例次。评价操作是否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到达目标所在亚段支气管所用时间,少于5分钟为及格,多于5分钟为不及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时间、定位精准率。结果比较两种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所需时间,A组为(398.16±91.51)s,B组为(275.01±62.64)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操作时间的达标率,A组低于B组(24%vs.72%);两种培训法随着培训例次的增多,操作所花费时间逐渐减少。在常规培训法上,16~20例次比其余各例次组所花的时间明显减少,且随着操作例次增多,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次数逐渐增多;在常规培训法上,各组次在规定时间内操作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但操作时间上,与1~5例次比较,另外三组明显减少。但6~10例次与11~15例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的定位精准率,常规培训法组低于Lung Point培训法(60%vs.84%),且不同例次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指标均达标,则A组低于B组(14%vs.53%)。结论增强现实导航支气管镜技术(Lung Point系统)可缩短呼吸内镜医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技术 支气管镜 培训
下载PDF
广东省48家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少强 苏柱泉 +2 位作者 罗为展 郭文亮 李时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广东省内各级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情况,旨在提高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管理水平。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广东省11个城市的48家各级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 目的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广东省内各级医院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监测情况,旨在提高气管导管的气囊压力管理水平。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广东省11个城市的48家各级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人工气道插管治疗的5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估算组和测压组,其中估算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为估算法,包括手指捏感法、固定注气法、最小漏气体积/最小封闭压技术(MOV/MOP);测压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为直接测定法,即使用气囊压力检测器直接进行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检测。整个调查过程为18个月,期间建立调查表,现场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所处各地各级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压力管理的现状和气囊压力监测数据。以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推荐压力25~3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的优劣。结果 估算组患者测得气囊压力60(45,76)cm H2O,测压组测得气囊压力为27(26,28)cm H2O,估算组的气囊压力明显高于测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测压组的气囊压力更为贴近推荐压力25~30 cm H2O;气囊压力分布情况方面,测压组和估算组气囊压力落在推荐压力25~30 cm H2O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5.32%和13.00%,测压组明显优于估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估算组中不同估算方法对气囊压力的影响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测定法准确、可靠、简便,可有效地指导气囊压力的调整,在气管导管气囊管理中应作为基本的监测手段,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气囊压力 压力监测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毅 罗为展 范秀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高低将患者...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6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高低将患者分为轻度OSAS组(n=26)、中度OSAS组(n=19)与重度OSAS组(n=15),比较三组患者的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和高血压发病率。结果:重度OSAS组患者24h DBP、24h SBP最高,中度OSAS组患者的24h DBP、24h SBP仅次于重度OSAS组,轻度OSAS组患者24h DBP、24h SBP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轻度OSAS组与中度OS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OSAS组与轻度OS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OS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灰阶超声声像特征对肺门纵隔恶性淋巴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罗为展 钟长镐 +3 位作者 陈愉 陈小波 曾运祥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4-927,共4页
目的 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灰阶超声声像特征与其良恶性的相关性,筛选出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特征并检验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气管镜中心经超声光纤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 目的 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灰阶超声声像特征与其良恶性的相关性,筛选出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声像特征并检验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气管镜中心经超声光纤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确诊的肺门纵隔淋巴结390枚,分为恶性淋巴结组和良性淋巴结组,分析其超声声像特征,包括短径长度、形态、边界、回声高低、回声是否均匀、凝固性坏死、钙化、融合和后方回声增强.结果 390枚肺门纵隔淋巴结中恶性淋巴结、良性淋巴结分别为207和183枚.短径长度(以10 mm为临界值)、形态、边界、回声高低、回声是否均匀、凝固性坏死、钙化、融合和后方回声增强评估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分别为61.0% (238/390)、75.4%(294/390)、75.6% (295/390)、73.8% (288/390)、65.9% (257/390)、68.2%(266/390)、51.8%(202/390)、55.1%(215/390)和67.4%(263/390).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圆形、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低回声及后方回声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有35.3% (73/207)恶性淋巴结同时具有5个阳性声像图特征,诊断率为93.6%(73/78);72.46%(150/207)恶性淋巴结符合5个阳性声像图特征的任意4个或4个以上,诊断率为85.2%(150/176);85.0%(176/207)恶性淋巴结符合5个阳性声像图特征的任意3个或3个以上,诊断率为84.6%(176/208).结论 联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多个灰阶超声声像特征有助于预测恶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淋巴结
原文传递
肺癌体内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成像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为展 钟长镐 +3 位作者 陈愉 陈小波 唐纯丽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2-793,共2页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经支气管镜活检是确诊肺部病灶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传统的支气管镜仅靠肉眼观察支气管腔内病变,容易造成漏诊.被称为“光学活检”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 confocal laserendomicroscopy,pCL...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经支气管镜活检是确诊肺部病灶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传统的支气管镜仅靠肉眼观察支气管腔内病变,容易造成漏诊.被称为“光学活检”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 confocal laserendomicroscopy,pCLE)可观察支气管和肺泡的弹性纤维结构,表现为平行、椭圆形的成像特征[3-5].而肺癌的pCLE图像特征仅国外有个案报道[6-8],其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探讨pCLE在不同部位的肺癌成像特征和操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成像特征 肺癌 支气管镜活检 体内 管腔内病变 恶性肿瘤 肺部病灶
原文传递
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在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罗为展 钟长镐 +3 位作者 陈小波 陈愉 唐纯丽 李时悦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肺门纵隔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肺门纵隔淋巴结性质,并对该淋巴结行针吸活检术。弹性成像评分为1~4分。1、2分为阴性淋巴结,3、4分为阳性淋巴结。结果纳入2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肺门纵隔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评价肺门纵隔淋巴结性质,并对该淋巴结行针吸活检术。弹性成像评分为1~4分。1、2分为阴性淋巴结,3、4分为阳性淋巴结。结果纳入29例患者共43枚淋巴结。不同弹性分级组间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2,P=0.001)。弹性成像对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0.83%、84.21%、76.74%。结论经支气管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有助于肺门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内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肺门纵隔淋巴结 良恶性淋巴结
原文传递
良性气管狭窄158例病因及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苏柱泉 魏晓群 +5 位作者 钟长镐 陈小波 罗为展 郭文亮 王颖治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了解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及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9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58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呼吸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良性气管狭窄占同期良性中央气道狭窄... 目的了解良性气管狭窄的病因构成及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2年9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58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呼吸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良性气管狭窄占同期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的38.2%(158/413)。158例良性气管狭窄病因构成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狭窄97例(61.4%,其中气管插管52例,气管切开术后45例),气管结核26例(16.5%),良性肿瘤8例(5.1%),吸入性损伤7例(4.4%),复发性多软骨炎6例(3.8%),放疗后狭窄2例(1.3%),气管吻合术后狭窄2例(1.3%),其他原因10例(6.2%)。149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经呼吸介入治疗后咳嗽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气管内径由治疗前(4.22±2.06)mm增加至(10.16±2.99)mm(t=21.48,P〈0.01),气促评分由治疗前2.29±0.75下降至0.63±0.67(t=19.85,P〈0.01),介入治疗的近期有效率为94.3%;经介入治疗1个月和3个月,气管狭窄的复发率分别为38.3%和26.8%。结论良性气管狭窄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气管捅管和气管切开术后为最常见的构成病因,其次是气管结核;呼吸介入治疗良性气管狭窄近期疗效良好,但部分患者反复出现再狭窄,需各种呼吸介入方法多次、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良性 气管插管 疗效
原文传递
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引导肺活检对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0
作者 唐纯丽 罗为展 +4 位作者 钟长镐 童达 陈愉 陈小波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评价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引导经支气管肺活检对外周型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不同引导设备下行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的105例外周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导... 目的 评价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引导经支气管肺活检对外周型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不同引导设备下行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的105例外周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引导设备的不同分为传统组、径向超声组(EBUS组)、径向超声联合虚拟导航组(EBUS+ VB组),比较3组间的诊断率以及EBUS组和EBUS+VB组的操作时间.结果 传统组、EBUS组和EBUS+ VB组的病灶大小分别为(23±8)、(20±8)和(18 ±7)mm,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0).传统组、EBUS组、EBUS+ VB组的诊断率分别为47% (17/36)、72% (29/40)和76% (22/29),传统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x^2 =7.47,P=0.024),而EBUS组与EBUS+V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0,P=0.75),且EBUS组与EBUS+VB组间各个肺叶、病灶良恶性间诊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BUS组、EBUS+VB组的操作时间分别是(365±221)和(256±2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 =0.042).结论 径向超声引导肺组织活检术可提高外周型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率,与虚拟导航技术联合可减少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超声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治疗声门下狭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长镐 罗为展 +3 位作者 唐纯丽 陈小波 陈愉 李时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3-984,共2页
医源性损伤是引起声门下狭窄的主要原因[1]. 因"声门下"位于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狭窄部位且容易导致双侧喉返神经麻痹[2] ,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疗效不一,这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之一. 其中T型硅酮支架也是... 医源性损伤是引起声门下狭窄的主要原因[1]. 因"声门下"位于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狭窄部位且容易导致双侧喉返神经麻痹[2] ,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疗效不一,这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之一. 其中T型硅酮支架也是治疗声门下狭窄的方法之一[3-4] ,此前的T型硅酮支架为国产材质,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应用不足.2014 年我国引进了 Montgomery T 型硅酮支架(简称"T管"),目前,我国关于T管治疗声门下狭窄仅见个案报道,且缺乏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方面的系统报道[5]. 本研究总结了12例患者共13例次硬质支气管镜辅助下T型硅酮支架治疗声门下狭窄的早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并发症 声门下狭窄 支架治疗 硅酮 T型 临床观察 双侧喉返神经麻痹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CT扫描联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支气管内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筛查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晓鸿 邓宇 +4 位作者 郭文亮 罗为展 丁明 汪金林 李时悦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估CT扫描联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支气管内单向活瓣(EVB)肺减容术患者筛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且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患者550例。随机抽取... 目的评估CT扫描联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支气管内单向活瓣(EVB)肺减容术患者筛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且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患者550例。随机抽取121例,将HRCT导入VIDA软件系统自动分析各肺叶肺气肿含量及叶间裂完整性,计算、分析符合EVB置入肺减容术CT要求的概率及靶区肺叶分布情况。结果均匀性肺气肿101例(83.5%),非均匀性肺气肿20例(16.5%);叶间裂完整97例(80.2%),叶间裂不完整24例(19.8%);同时符合非均匀性肺气肿、叶间裂完整15例(12.4%)。靶区肺叶分布为:右上叶10例,左上叶1例,双上叶2例,双下叶1例,左下肺1例;上叶占83.3%(15/18),下叶占16.7%(3/18)。结论仅有少数重度慢阻肺患者符合EBV肺减容术CT筛查标准,CT扫描联合计算机软件系统是对重度慢阻肺患者行EVB肺减容术筛查的重要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单向活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减容术 HRCT 计算机软件
原文传递
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砚秋子 苏柱泉 +8 位作者 吴智龙 张培泽 陈伟生 周子青 罗为展 郭文亮 陈小波 孙婉 李时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4个医疗中心1年内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分析其气道狭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支气管镜下特点。并对不同性别的气道狭窄部位、病变类型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确诊TBTB患者345例,... 目的探讨结核性气道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4个医疗中心1年内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患者,分析其气道狭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支气管镜下特点。并对不同性别的气道狭窄部位、病变类型等进行比较。结果共确诊TBTB患者345例,其中合并气道狭窄206例,狭窄发生率为59.7%。狭窄以上叶居多(50.0%),单侧累及为主,左侧多于右侧(53.9%比44.2%)。重度气道狭窄49例(23.8%),左、右侧分别为49.0%、51.0%,其中左侧主要累及上叶(37.5%)、主支气管(37.5%),右侧主要累及上叶(44.0%)、中叶及中间段支气管(40.0%)。在TBTB患者中,女性、年龄≥18岁、不吸烟者、有症状到就诊时间≥4周的患者有较高的气道狭窄发生率(P<0.05)。气道狭窄患者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女性气道狭窄患者的中位年龄小于男性(31岁比43岁,P<0.05);女性气道狭窄较易累及左侧及双肺主支气管,且溃疡坏死型多于男性(P<0.05)。结论TBTB合并气道狭窄较易发生在中青年女性,且不同性别其狭窄发生部位及病变类型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结核 气道狭窄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肺梅毒2例报告
14
作者 赖雪梅 张家春 +2 位作者 罗为展 李时悦 汪金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7-820,共4页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近年来,梅毒的发生率逐年增加[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2018年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梅毒494 867例,较2017年...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近年来,梅毒的发生率逐年增加[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2018年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梅毒494 867例,较2017年增长3.99%,居全国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第3位[2]。梅毒多发生于皮肤、黏膜、肝、骨髓和睾丸,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也可以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全身系统性损害[3]。二期及晚期以皮肤梅毒、神经梅毒较为常见,但内脏梅毒十分罕见,其中肺梅毒多为个案报告[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