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丽佳 李小芳 +4 位作者 罗丹 余琳 冉茂莲 向志芸 李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9-33,89,共6页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方法,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与黄酮的提取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方法,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与黄酮的提取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采用回流提取,乙醇浓度为67%,溶剂量27 m L/g,提取时间为37 min,提取次数为2次。以此工艺条件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得率为5.55%,黄酮的得率为11.41%。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丽佳 李小芳 +4 位作者 罗丹 余琳 冉茂莲 向志芸 李培培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34-38,50,共6页
目的:优选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崩解时限为主要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采用体外溶出度实验考察制备的口崩片与普通片剂的溶出度差异。结果:经效应面法筛选出了最佳处... 目的:优选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崩解时限为主要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和处方;采用体外溶出度实验考察制备的口崩片与普通片剂的溶出度差异。结果:经效应面法筛选出了最佳处方组合,以优选出的处方,制备3批银黄口崩片,片面光洁圆整、均匀无斑点,口感良好,片重差异在±5%以内,硬度在40N左右,体外崩解时间为(29±0.3)s,口腔内崩解时间为(28±0.5)s。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口崩片在15 min内累积溶出达到80%以上,30 min累积溶出达90%以上,明显优于普通片剂。结论:制备的银黄口腔崩解片达到设计要求,硬度适中,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工艺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口崩片 崩解时间 处方优化 制备工艺 体外评价
下载PDF
高度近视脉络膜结构与血流变化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罗丽佳 刘可 段宣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07-1112,共6页
近视是目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往往会伴发一系列眼底病理改变,如Fuchs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伤。近年研究发现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的改变在高度近视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脉络... 近视是目前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往往会伴发一系列眼底病理改变,如Fuchs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可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伤。近年研究发现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的改变在高度近视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脉络膜的厚度改变可以直接反映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厚度较正常眼显著变薄,且不同区域变薄程度存在差异。同时,脉络膜是眼部供血的主要来源,其血流状况直接决定了眼球的供血是否充分。因此观察高度近视眼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的改变,对探讨近视的进展或观察其病理性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综述阐述了高度近视脉络膜结构、厚度及血流改变情况等,同时分析讨论了近年研究的新进展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面临的新挑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期望为临床监测高度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脉络膜厚度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流 脉络膜血管
下载PDF
液固压缩技术运用于难溶性中药的前景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丹 李小芳 +5 位作者 罗丽佳 罗佳 冉茂莲 余琳 向志芸 刘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87-2591,共5页
中药制剂存在难溶性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口服吸收。随着增溶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针对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类药物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特点,液固压缩技术成为增溶的一种新颖和有潜力的方法。该技术... 中药制剂存在难溶性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口服吸收。随着增溶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针对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类药物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特点,液固压缩技术成为增溶的一种新颖和有潜力的方法。该技术是将药物溶解于液体赋形剂中,再与适当的载体和涂层材料转化成具有良好流动性和可压性的粉末。目前,国外对该技术的研究较多,国内较少,一般运用于改善难溶性化学药和生物制剂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在中药增溶领域运用很少。因此,液固压缩技术为提高中药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新辅料的开发和该技术自身的优势,为运用于中药增溶领域,指导液固压缩制剂的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难溶性药物 液固压缩技术 溶出度 溶解度
下载PDF
罗布麻双层漂浮型脉冲释药片的制备 被引量:2
5
作者 冉茂莲 李小芳 +4 位作者 余琳 罗丽佳 罗丹 李平 周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2-757,共6页
目的制备用于节律性高血压治疗的罗布麻提取物漂浮型脉冲释药片。方法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罗布麻提取物速释片芯的崩解剂,用混料设计优选最佳漂浮层处方,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对时滞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和工艺条件为:交联聚维... 目的制备用于节律性高血压治疗的罗布麻提取物漂浮型脉冲释药片。方法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罗布麻提取物速释片芯的崩解剂,用混料设计优选最佳漂浮层处方,体外释药试验考察对时滞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处方和工艺条件为:交联聚维酮(PVPP)作为片芯崩解剂;包衣处方中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作为凝胶材料,乳糖用量为20%;漂浮层以30%卡波姆(carbopol)、36.3%羟丙甲基纤维素、33.7%碳酸氢钠组合最优。体外释放试验表明,罗布麻双层漂浮型脉冲片在经6 h滞期后药物脉冲释放。结论罗布麻双层漂浮型脉冲片达到瞬间起漂并持续到预定的时滞期脉冲释药,满足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 片剂 交联聚维酮(PVPP) 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 卡波姆(carbopol) 制备
下载PDF
液固压缩技术增溶制剂中的葛根总黄酮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丹 李小芳 +4 位作者 余琳 罗丽佳 冉茂莲 李平 李培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2-525,共4页
目的运用液固压缩技术增加葛根总黄酮的溶出度,优选最佳处方。方法筛选液体赋形剂和载体,制备药液比为1∶4,R值为20的葛根总黄酮液固压缩片,将其与原料药和市售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考察药物的晶型转化。结果液固压... 目的运用液固压缩技术增加葛根总黄酮的溶出度,优选最佳处方。方法筛选液体赋形剂和载体,制备药液比为1∶4,R值为20的葛根总黄酮液固压缩片,将其与原料药和市售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考察药物的晶型转化。结果液固压缩片较原料药和市售片的溶出度大幅度提高。优选的最佳处方LS-3,以吐温-80做液体赋形剂,微晶纤维素做载体,溶出50%时,仅需42.6s。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液固压缩片中主药的特征峰消失。结论液固压缩技术可改善葛根总黄酮的溶出,快速释药,并将药物从结晶状态转化为分子或无定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压缩技术 葛根总黄酮 溶出度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下载PDF
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余琳 李小芳 +2 位作者 罗丽佳 冉茂莲 罗丹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口腔崩解片基于其起效快、服用方便、局部治疗作用等特点成为当前药剂新剂型领域的研究热点。口腔崩解片设计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感、较短的崩解时间和药物的快速释放,在制备过程中需结合现代增溶技术、掩味技术等,以确保药物疗效的发挥... 口腔崩解片基于其起效快、服用方便、局部治疗作用等特点成为当前药剂新剂型领域的研究热点。口腔崩解片设计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感、较短的崩解时间和药物的快速释放,在制备过程中需结合现代增溶技术、掩味技术等,以确保药物疗效的发挥和患者对药物较好的顺应性。本文从制剂辅料、制备方法、掩味技术、新型制备技术及近几年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对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发展作一概述,并对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口腔崩解片 掩味技术 研究进展 前景展望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冉茂莲 李小芳 +4 位作者 罗丽佳 余琳 罗丹 李平 李培培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罗布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预实验及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罗布麻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利用星点设计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罗布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预实验及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并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罗布麻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利用星点设计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确定罗布麻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罗布麻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3倍量65%乙醇,提取2次,150 min/次。得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1.60%,二项式拟合r=0.9870。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罗布麻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合理可行,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总黄酮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下载PDF
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冉茂莲 李小芳 +4 位作者 罗丽佳 余琳 罗丹 向志芸 周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4-179,共6页
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FPDDS)是一种胃漂浮与脉冲原理结合的释药系统,该系统能够增加制剂的胃内滞留,并经一定时滞期后在胃或小肠远端完全释放,达到定时定位定量释药,主要用于哮喘、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等具昼夜节律性疾病的治疗。... 漂浮型脉冲释药系统(FPDDS)是一种胃漂浮与脉冲原理结合的释药系统,该系统能够增加制剂的胃内滞留,并经一定时滞期后在胃或小肠远端完全释放,达到定时定位定量释药,主要用于哮喘、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等具昼夜节律性疾病的治疗。根据释药机理不同可分为水溶性或易侵蚀包衣系统、聚合物衣膜破裂系统、具控释塞胶囊体状系统和多单元系统。本文重点综述了具有昼夜节律性且需要脉冲释药的疾病及FPDDS的发展、释药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释药系统 漂浮 时滞 多单元
下载PDF
高校工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炜 王木森 罗丽佳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58-59,68,共3页
针对贵州工业大学实际情况,开发适用于贵州高校的工资管理系统,并在贵州工业大学人事处投入使用,从而科学规范工资管理事务,克服了目前同类软件实用性不强等缺点。
关键词 高校 工资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数据库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吸湿性及物理改性防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小芳 舒予 +5 位作者 李航 易鹏 文怡静 刘玲 吴珊 罗丽佳 《中药与临床》 2013年第3期58-61,共4页
中药提取物通常吸湿性较强,造成制剂成型工艺极为困难,是长期以来影响中药制剂过程及其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长期研究工作实践,从中药提取物吸湿过程及吸湿机制方面入手,总结中药提取物物理改性防潮技术... 中药提取物通常吸湿性较强,造成制剂成型工艺极为困难,是长期以来影响中药制剂过程及其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长期研究工作实践,从中药提取物吸湿过程及吸湿机制方面入手,总结中药提取物物理改性防潮技术的运用优势,寻求改善中药提取物吸湿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吸湿性 物理改性技术
下载PDF
肠康宁多元释药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鹏 李航 +4 位作者 文怡静 舒予 李小芳 吴珊 罗丽佳 《中药与临床》 2013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以肠康宁为模型药物,制得胃溶型的黄芪片和pH敏感-酶触发型黄连片,从而达到多元释药、标本兼治的目的。方法:压片过程中采用湿法制颗粒后压片,根据浸膏性质选择适宜辅料配比或/和辅料加入方式,以片芯的硬度、崩解时限等为考察指标... 目的:以肠康宁为模型药物,制得胃溶型的黄芪片和pH敏感-酶触发型黄连片,从而达到多元释药、标本兼治的目的。方法:压片过程中采用湿法制颗粒后压片,根据浸膏性质选择适宜辅料配比或/和辅料加入方式,以片芯的硬度、崩解时限等为考察指标,完成压片步骤;采用多层包衣法,以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等为考察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种类及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增重进行筛选。结果:黄芪片芯药辅比为黄芪浸膏: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甲基纤维素(L-HPC):硬脂酸镁=100:67.43:4:1,其中MCC向纯化液中加65%,整粒完成后加2.43%,L-HPC采用内外加法,内加2%,外加2%;黄连片芯药辅比为黄连浸膏:MCC:乳糖:L-HPC:硬脂酸镁=100:69.94:29.96:5:2。黄芪包衣工艺为:取EudragitE100,乙醇溶解,加15%的PEG-6000,配制成聚合物浓度为10%的包衣液,包衣增重4%;黄连包衣工艺为:先包聚合物浓度为10%的EudragitE100隔离层,再包质量浓度为2%、加聚合物干重5%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壳聚糖溶液,最后包EudragitL30D55分散体比EudragitS100为1:5比例的pH敏感层(加入聚合物干重20%的柠檬酸三乙酯作增塑剂),最终测得包衣增重在7%时,黄连片能较好的达到结肠靶向释药的目的。结论:经体外溶出度试验,该制剂较好的达到多元释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康宁 多元释药 酶触发型 pH敏感型
下载PDF
药物制剂中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小芳 吴珊 +4 位作者 舒予 文怡静 刘玲 罗丽佳 罗丹 《中药与临床》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目的:介绍国内外药物掩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近况。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最新的药物制剂的掩味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现有的掩味技术包括添加矫味剂、包衣、盐析包衣、制备包合物、制备微囊或微球、制备离子交换树脂... 目的:介绍国内外药物掩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近况。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最新的药物制剂的掩味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现有的掩味技术包括添加矫味剂、包衣、盐析包衣、制备包合物、制备微囊或微球、制备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等;评价方法有传统的口尝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等。结论:以上各种掩味技术均能达到一定的掩味目的,但没有一种方法对改善苦味具有普适性。掩味评价方法相对于掩味技术的发展较缓慢,电子舌虽然克服了口尝评价的缺点,但目前多用在实验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制剂 掩味技术 评价技术
下载PDF
热熔挤出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小芳 罗丽佳 +4 位作者 舒予 罗丹 冉茂莲 余琳 文怡静 《中药与临床》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本文对热熔挤出技术的特点、热熔挤出技术在制备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溶出度,制备速释、缓释制剂等方面的应用与优势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应用于降低易吸湿药物的吸湿性,尤其用于中药浸膏粉的防潮,提高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 本文对热熔挤出技术的特点、热熔挤出技术在制备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溶出度,制备速释、缓释制剂等方面的应用与优势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应用于降低易吸湿药物的吸湿性,尤其用于中药浸膏粉的防潮,提高制剂中药物的溶出度进行了探讨,以期解决中药浸膏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的吸湿、结块、发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挤出技术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中药浸膏粉 吸湿性
下载PDF
基于液固压缩技术葛根总黄酮片速释机理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丹 李小芳 +4 位作者 余琳 罗丽佳 冉茂莲 周维 向志芸 《中药与临床》 2015年第2期51-54,67,共5页
目的:探讨液固压缩技术提高葛根总黄酮溶出度的机制。方法:采用液固压缩技术制备葛根总黄酮速释片,比较液固压缩片与原料药、市售片的溶出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接触角测定仪等探讨液固压缩技术的增溶机制。结果:葛根总黄酮... 目的:探讨液固压缩技术提高葛根总黄酮溶出度的机制。方法:采用液固压缩技术制备葛根总黄酮速释片,比较液固压缩片与原料药、市售片的溶出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接触角测定仪等探讨液固压缩技术的增溶机制。结果:葛根总黄酮液固压缩片较市售片、原料药的溶出有大幅度提高。DSC表明葛根素的特征峰消失,随着添加剂PVPK30占药物溶液比例的增加,液固压缩粉末的接触角逐渐减小。结论:液固压缩技术可提高葛根总黄酮溶出时的有效表面积,改善药物润湿性,使难溶性药物快速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液固压缩技术 溶出度 接触角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处方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琳 李小芳 +3 位作者 冉茂莲 罗丹 罗丽佳 李培培 《中药与临床》 2014年第6期16-18,29,共4页
目的:制备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方法:以HPMC K4M、PVP K30及PEG4000为载体材料对甘草总黄酮进行固体分散,加入填充剂后混合压片,以甘草总黄酮的累积溶出率为指标,对甘草总黄酮的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结... 目的:制备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方法:以HPMC K4M、PVP K30及PEG4000为载体材料对甘草总黄酮进行固体分散,加入填充剂后混合压片,以甘草总黄酮的累积溶出率为指标,对甘草总黄酮的体外释药情况进行考察。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星点设计实验优选的处方为:HPMC K4M占处方量15.42%,PVP K30占处方量32.65%,PEG4000占处方量14.65%,乳糖为填充剂。制备的甘草总黄酮缓释片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甘草总黄酮骨架缓释片的处方设计可行,该缓释片在体外12 h内的释药情况良好,将甘草总黄酮进行固体分散后,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以确保其体外释药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甘草总黄酮 缓释片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芍甘抗抑郁分散片处方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琳 李小芳 +3 位作者 冉茂莲 罗丹 罗丽佳 李培培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目的:优化芍甘抗抑郁分散片处方。方法:以分散片崩解时间、甘草总黄酮和白芍总苷30min内累积溶出率为考察指标,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微晶纤维素(MCC)所在处方百分量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试验优化处... 目的:目的:优化芍甘抗抑郁分散片处方。方法:以分散片崩解时间、甘草总黄酮和白芍总苷30min内累积溶出率为考察指标,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微晶纤维素(MCC)所在处方百分量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拟合,通过效应面确定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PVPP,占处方量9.17%,CMS-Na占处方量5.29%,MCC占处方量21.74%,磷酸氢钙为填充剂。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2.58%。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芍甘抗抑郁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白芍 甘草 抗抑郁 分散片
下载PDF
基于上海A股市场的市场有效性检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家慧 罗丽佳 +2 位作者 左元红 杨丹丹 诸凌潇 《时代金融》 2016年第9期156-158,共3页
本文就上海A股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及半强式有效进行实证检验及分析判断。实证分析对象是上证A股市场中上证180中采样期间无除息停牌等重要事件发生的126只个股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序列相关性检验与事件研究法对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 本文就上海A股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及半强式有效进行实证检验及分析判断。实证分析对象是上证A股市场中上证180中采样期间无除息停牌等重要事件发生的126只个股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序列相关性检验与事件研究法对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其中,事件研究法以银行发出"双降"通知的日期2015年10月23日为事件日,对信息公布前后运用市场模式和残差分析法进行计算,计算出事件窗口的每日超额收益——残差,最后得出AARt和CAARt趋势图,对图形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示,中国上海A股票市场目前已经实现弱式有效,但离半强式有效仍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有效性 半强式有效性 序列相关性检验 事件研究法
下载PDF
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眼角膜高阶像差分析
19
作者 马代金 罗丽佳 +1 位作者 蔡望 朱睿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分析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高阶像差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26例43眼作为可疑圆锥角膜(keratoconus suspect,KCS)组,平均年龄25.32±4.18岁;选取同时期检查的近视眼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高阶像差特点,为圆锥角膜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26例43眼作为可疑圆锥角膜(keratoconus suspect,KCS)组,平均年龄25.32±4.18岁;选取同时期检查的近视眼30例60眼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4.63±4.82岁,用OPDScanARK-10000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中央直径3mm和6mm角膜前表面的3~6阶总高阶像差(HOAs)、总彗差(TC)、总三叶草(TT)、总球差(TS)均方根值,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直径3mm时KCS组角膜的HOAs,TC,TT,TS分别为0.424±0.175μm,0.113±0.068μm,0.262±0.132μm,0.016±0.010μm;对照组为0.310±0.093μm,0.070±0.038μm,0.244±0.106μm,0.019±0.016μm;KCS组的HOAs和TC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3.748;P=0.000,0.000),两组的TT和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0,1.169;P=0.231,0.124);6mm直径时KCS组角膜的HOAs,TC,TT,TS分别为0.987±0.292μm,0.642±0.260μm,0.487±0.208μm,0.292±0.145μm;对照组为0.587±0.146μm,0.252±0.113μm,0.337±0.182μm,0.271±0.065μm;KCS组的HOAs,TC和TT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3,9.231,3.800;P=0.000,0.000,0.000),两组的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8,P=0.191)。结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高阶像差明显增加,以彗差增加为主,角膜高阶像差的检查有助于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高阶像差 诊断
下载PDF
柴胡-白芍药对的提取工艺优化
20
作者 余琳 李小芳 +4 位作者 冉茂莲 罗丹 罗丽佳 李培培 李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胡-白芍药对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柴胡总皂苷和白芍总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因变量的总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胡-白芍药对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柴胡总皂苷和白芍总苷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因变量的总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7.60%,料液比23.24 m L/g,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2次,二项式拟合的负相关系数r=0.9860,工艺验证的总评归一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为2.68%。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胡-白芍药对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简单,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白芍 星点设计 超声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