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对接在筛选抗宫颈癌药物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丹 张文艳 +6 位作者 罗仁洁 陈元静 韩雪 曲波 冯石芳 聂夏子 刘会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5-960,共6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下,五年生存率显著下降,因此研发新型抗宫颈癌药物对于治疗宫颈癌有重大的意义。分子对接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发...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下,五年生存率显著下降,因此研发新型抗宫颈癌药物对于治疗宫颈癌有重大的意义。分子对接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发现药物作用于肿瘤的靶点以及探索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分子对接技术在抗宫颈癌药物筛选、抗肿瘤靶标确定方面以及抗宫颈癌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筛选抗宫颈癌药物及新药研发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靶标蛋白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探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文艳 王丹 +1 位作者 罗仁洁 刘会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0-1776,共17页
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NIRF)成像技术已被证明是外科手术中定位肿瘤部位、识别肿瘤边界以及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的有效方法.开发高质量的NIRF探针对于肿瘤的完全减灭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荧光探针在癌组织和健康组... 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NIRF)成像技术已被证明是外科手术中定位肿瘤部位、识别肿瘤边界以及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的有效方法.开发高质量的NIRF探针对于肿瘤的完全减灭至关重要.然而,传统荧光探针在癌组织和健康组织中都能产生荧光信号并且无癌症靶向性,这导致了相对较高的背景信号和较差的特异性.近年来,人们通过纳米修饰、偶联肿瘤靶向配体以及生物标志物激活等方式,逐渐开发出了更具临床转化价值的荧光探针.此外,近红外二区(NIR-Ⅱ)荧光探针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在荧光手术导航用荧光探针的结构与性能上,同时对被动靶向型、主动靶向型、可激活型荧光探针以及NIR-II荧光探针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其面临的挑战,探讨可能的解决思路,以期推动近红外荧光手术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成像 荧光手术导航 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