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 被引量:26
1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宋旭光 雷磊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3期134-141,共8页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了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个永恒难题——由此,对它的回答,将开启法哲学的主要问题,即法的概念与本质的问题。因此,第一步,将简要地对法的概念与本质进行考察。第二步,将尝试着说明,被如此... 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了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个永恒难题——由此,对它的回答,将开启法哲学的主要问题,即法的概念与本质的问题。因此,第一步,将简要地对法的概念与本质进行考察。第二步,将尝试着说明,被如此理解的法的概念与本质,对法的安定性与正确性之间的关系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有三个议题将被纳入考量:首先,作为对极端不法(不正义)难题之回答的拉德布鲁赫公式;其次,特殊情形命题,这一命题主张,法律论证是普遍实践论证的一种特殊情形;第三,法的司法续造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安定性原则 法的正确性原则 法哲学 法律论证 商谈理论
下载PDF
法与道德:告别演讲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雷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2,共8页
在理解法的概念与本质时,涉及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法与道德的关系。两千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立场:实证主义(Positivismus)与非实证主义(Nichtpositivismus)。
关键词 法与道德 告别 实证主义 法的概念
下载PDF
法律的重构、论证与实践——于尔根·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万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于尔根.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discourse)理论试图说明商谈原则的理想内容能够成为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因此我要思考的是所谓商谈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将集中探讨如下问题:作为体现判决理性的理论,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是否充分。哈贝马斯的回... 于尔根.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discourse)理论试图说明商谈原则的理想内容能够成为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因此我要思考的是所谓商谈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将集中探讨如下问题:作为体现判决理性的理论,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是否充分。哈贝马斯的回答集中在协调性(coherence),原则(principles),实践商谈(application discourse),适当性(appropriateness),范式(paradigm)和法律商谈(legal discourse)等概念上。哈贝马斯虽然承认"具体判决的论证中不可能个案公正总是胜过共同的善",但同时他强调:"个案公正只有在——共同的善的优先性本身能够优先于其相应的标准通过更高的准则或原则得到证明时——才不会奏效。"哈贝马斯反对将法律商谈作为普遍实践商谈特殊情形的观点。哈贝马斯强烈反对"法律商谈应被认为是道德论辩(argumentation)的一部分"的态度,也就是反对将法律商谈作为特殊道德商谈情形的观点如果谁预设了普遍实践商谈的概念,那么特殊情形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尔根 DISCOURSE 适当性 LEGAL 最优化 COHERENCE 法律原则 paradig
下载PDF
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舒国滢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证立理论 理性论辩理论 《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 舒国滢 民主宪政 法哲学
下载PDF
为拉德布鲁赫公式辩护 被引量:6
5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林海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7年第1期183-208+337,共26页
在行将结束的这个世纪里,德国法院曾两次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处理过去的法治崩塌所带来的司法困境:一次是在1945年纳粹政权垮台之后,另一次则是在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解体之后。在这两种情况下,法院都必须回答下述问题:某事违背... 在行将结束的这个世纪里,德国法院曾两次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处理过去的法治崩塌所带来的司法困境:一次是在1945年纳粹政权垮台之后,另一次则是在198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解体之后。在这两种情况下,法院都必须回答下述问题:某事违背了正义和法治的基本原则,但根据已经瓦解的法律体系中的实证法却是合法有效的,现在,我们是否仍应视之为合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院 世纪 合法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基本 实证法
原文传递
作为理性商谈的法律论证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青波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8年第1期20-29+272,共10页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1990年的一个裁判中持如下观点:'宪法的解释(具有)商谈的性质,在其中主张一些理由有效,并提出相反的另外一些理由,最终较好的那些理由起决定作用。'[1]这至少接近这样的观点——法律论证应被视为理性的商谈...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1990年的一个裁判中持如下观点:'宪法的解释(具有)商谈的性质,在其中主张一些理由有效,并提出相反的另外一些理由,最终较好的那些理由起决定作用。'[1]这至少接近这样的观点——法律论证应被视为理性的商谈。问题是,这一观点应如何理解又如何能够被证立。我的回答分为三步。首先提出几个反对法律商谈理论的模式。第二步我随后勾勒出法商谈理论的基本特征,这一理论构成法律商谈理论的框架。最后,第三步提出以商谈理念为取向的法律论证理论的主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论证 法律 主张 理由 观点
原文传递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被引量:2
7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青波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8年第1期3-19+272,共17页
在法的领域中的众多区分里,有一些具有根本的意义。它们包括主观权利和客观规范之分、主要规范和次要规范之别以及一般(普遍)规范和个别规范的差别。规则和原则之间的不同至少也同样重要。规则和原则的差别,在德国主要是约瑟夫·埃... 在法的领域中的众多区分里,有一些具有根本的意义。它们包括主观权利和客观规范之分、主要规范和次要规范之别以及一般(普遍)规范和个别规范的差别。规则和原则之间的不同至少也同样重要。规则和原则的差别,在德国主要是约瑟夫·埃塞尔在1956年初次出版的《原则与规范》一书中进行了详尽的探讨。[1]对这一区别及其对几乎所有法律理论问题的重要性,还是由罗纳德·德沃金阐发,才激起了广泛的国际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规则 主观 原则 法律
原文传递
论商讨理论中的实践理性概念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龑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6年第1期81-99+299,共19页
一、导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法律体系和实践理性',它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个前提,即有必要先表明:确实有'实践理性'这样一种事物。因为只有当实践理性至少在其可能被实现的意义上存在,追问其同法律体系的关系才具有意义。考... 一、导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法律体系和实践理性',它似乎意味着这样一个前提,即有必要先表明:确实有'实践理性'这样一种事物。因为只有当实践理性至少在其可能被实现的意义上存在,追问其同法律体系的关系才具有意义。考察一下我们百年来的法哲学文献,呈现给我们的是对实践理性之可能性也即对其存在的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法律 意义 主题 关系 体系 导论
原文传递
法哲学的本质 被引量:3
9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王凌皞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5年第1期115-127+340,共14页
哲学,是对于实存与当为(或者善),以及二者何以可能的概括的系统的反思。法哲学,则是在与法律相关联的情况下提出以上这些问题。在此过程中,法哲学专注于法律之本质为何的思考之中。指向法律本质的这一论争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问题之一,... 哲学,是对于实存与当为(或者善),以及二者何以可能的概括的系统的反思。法哲学,则是在与法律相关联的情况下提出以上这些问题。在此过程中,法哲学专注于法律之本质为何的思考之中。指向法律本质的这一论争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问题之一,法律存在于何种类型之实体之中,以及,此种实体通过何种方式联结成为我们所谓的'法律'这一核心实体(overarch entity)?答案是,法律是由作为意义承载物(meaning content)的规范组成的一个规范体系。问题之二,法规范作为意义的承载物如何与现实世界相关联?此种关联可通过'权威的颁布'和'社会实效'得到理解,当然,就后者而言,强制或强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问题之三,是关于法的正确性或合法性(correctness or legitimacy)的,此处又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去探究法的本质就是去揭示以下诸概念——'规范意旨'、'权威颁布'、'社会实效'以及'内容正确'——之间的必然联系。法哲学的本质与以下两个问题相关。首先就是哲学的本质,其次是我们所谓'法哲学'作为哲学之一部分所独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 规范 问题 哲学 法律
原文传递
人权可以没有形而上学吗?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龑 《人大法律评论》 2012年第2期219-232,共14页
在世界范围内,人权被视为现代国家规范秩序的基础。然而,人们对于相信人权存在并非一种集体幻觉,以及它完全可以充当法治国的普遍可接受的规范基础,都还存有疑问。为此,从逻辑上对人权之存在加以证立就非常必要。总体上,有两种最基本的... 在世界范围内,人权被视为现代国家规范秩序的基础。然而,人们对于相信人权存在并非一种集体幻觉,以及它完全可以充当法治国的普遍可接受的规范基础,都还存有疑问。为此,从逻辑上对人权之存在加以证立就非常必要。总体上,有两种最基本的人权可证立性的观点,一为怀疑主义,二为非怀疑主义。非怀疑主义人权观坚持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持人权,这些理由主张客观性、正确性或真理。为了对此加以辩护,文章归纳和分析了思想史上八种人权证立方式,其中阐释性和存在性进路最为有力,然而它们并非都是形而上学无涉。基于此,本文认为,如果没有理性和普遍的形而上学,人权的存在便是不可证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形而上学 可证立性 非怀疑主义 理性商讨
原文传递
法律的双重性质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霁爽 凌斌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53,共12页
关键词 双重性质 法律 性质论 维度
原文传递
法与正确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王晖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心理倾向 规则性 批判性 法律 行为
原文传递
权衡、宪法诉讼与代表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张 《北航法律评论》 2010年第1期252-260,共9页
商讨宪政主义是一种由五个概念相衔接而构成的理论。这五个概念分别为:(1)基本权利;(2)权衡;(3)商讨;(4)宪法诉讼;(5)代表。然而,由这五个概念所构成的体系是高度复杂的,为此,本文中所应展现的这一体系将仅集中在权衡、宪法诉讼以及代... 商讨宪政主义是一种由五个概念相衔接而构成的理论。这五个概念分别为:(1)基本权利;(2)权衡;(3)商讨;(4)宪法诉讼;(5)代表。然而,由这五个概念所构成的体系是高度复杂的,为此,本文中所应展现的这一体系将仅集中在权衡、宪法诉讼以及代表这三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概念 代表 基本权利 诉讼 宪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