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主产国别椰子水成分及预处理方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罗佳茜 傅美娟 +5 位作者 赵波 吴毓炜 王哲魁 邓健 李从发 刘四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7-10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主产国椰子水的成分差异,比较原料成分和预发酵处理方式对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影响。方法:代表性地选取越南、印尼和中国(海南)3个产地的原料椰子水进行理化成分分析,自然环境下预发酵处理椰子水并... 目的:研究不同主产国椰子水的成分差异,比较原料成分和预发酵处理方式对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影响。方法:代表性地选取越南、印尼和中国(海南)3个产地的原料椰子水进行理化成分分析,自然环境下预发酵处理椰子水并以此为原料制作成培养基,而后接种BC生产菌株发酵生产BC膜并对BC膜进行合成效率分析。结果:3种椰子水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总糖、总酸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海南新鲜椰子水中各类化学成分含量均较高,新鲜椰子水合成BC的差异与化学成分差异呈正相关关系,而经过预发酵处理后椰子水合成BC的差异与化学成分差异呈完全不同的相关关系;预发酵处理后越南工厂椰子水的BC产量可达17.6 g/L,显著高于其新鲜椰子水的产量(52倍)和海南工厂预发酵椰子水的产量(3倍)(P<0.05),并且预发酵前期的椰子水相比于预发酵后期对BC合成的促进作用更大。结论:椰子水天然成分不是造成BC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预发酵环境、时间等预处理因素对促进BC增产的贡献最大、关系最密切。本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预发酵过程的生物学规律及其极大促进BC合成的调控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水 细菌纤维素 化学成分 预发酵处理 产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膜滤法处理的预发酵椰子水促进细菌纤维素合成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傅美娟 邓健 +3 位作者 罗佳茜 林雪 李从发 刘四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79-184,共6页
研究预发酵椰子水(fermented coconut water,FCW)促进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原因,采用膜过滤法处理FCW得到膜滤上清液和菌体,分别配制培养基并接种椰冻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nataicola)Y19至培养基中30 ℃静置培... 研究预发酵椰子水(fermented coconut water,FCW)促进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原因,采用膜过滤法处理FCW得到膜滤上清液和菌体,分别配制培养基并接种椰冻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nataicola)Y19至培养基中30 ℃静置培养7 d。结果显示,上清液组的BC产量达到5.65 g/L,是对照组新鲜椰子水(natural coconut water,NCW)的10 倍,而菌体沉淀组仅为其2.8 倍,促进作用弱于上清液组和FCW组,说明膜滤上清液对BC合成的促进作用显著。通过对膜滤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预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分析,发现上清液中能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总量约为NCW的5 倍,醇类相对含量最高,约占62%,其中乙醇和乙酸含量分别是NCW的4.5 倍和48 倍。预发酵过程中,乙酸和乳酸的含量逐渐增加,经过1~2 d预发酵后葡萄糖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他有机酸在预发酵过程中变化不显著。因此推测椰子水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后期BC合成起到重要作用,且预发酵后变化较大的醇类和酸类物质有可能是通过参与驹形杆菌Y19的代谢调节作用而影响BC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预发酵椰子水 细菌纤维素 促进作用
下载PDF
南岳茶油腐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周 肖尧婷 +4 位作者 莫婷婷 罗佳茜 李汝芹 李悦桐 陈晓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4-140,共7页
豆腐乳是我国传统特色美食,也是乳酸菌的天然菌库。文章以寻求适宜人体的益生性乳酸菌为目标,采用溶钙圈法从南岳茶油豆腐乳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编号为RSP1~6。结果表明:6株菌均为球状乳酸菌,RSP5和RSP6可在pH 4.0、 11.0%NaCl、 0.35%... 豆腐乳是我国传统特色美食,也是乳酸菌的天然菌库。文章以寻求适宜人体的益生性乳酸菌为目标,采用溶钙圈法从南岳茶油豆腐乳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编号为RSP1~6。结果表明:6株菌均为球状乳酸菌,RSP5和RSP6可在pH 4.0、 11.0%NaCl、 0.35%胆盐条件下存活,RSP5的耐酸、耐盐能力最强;RSP6的耐胆盐、产酸能力最强,且生长活性最强、生长周期最短。将RSP5和RSP6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RSP5、RSP6与戊糖片球菌亲缘最近,鉴定为戊糖片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腐乳 乳酸菌 分离与鉴定
下载PDF
Visfatin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佳茜 刘兴会 +1 位作者 张力 何国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胎盘中是否存在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对成都地区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和50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VFmRNA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同时测量孕... 目的探讨孕妇胎盘中是否存在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对成都地区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和50例正常足月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VFmRNA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同时测量孕妇及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结果成都地区孕妇的胎盘中存在VFmRNA的表达,其表达水平接近于管家基因(GAPDH),其相对表达量与糖筛查试验(GCT)血糖值、新生儿体重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与孕妇产前体重指数、腹围、妊娠次数存在正相关。VFmRNA的表达含量在GDM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胎盘中存在的VF可能参与了GDM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与胎儿宫内生长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素 妊娠期糖尿病 体重指数 腹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