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吉辉 高枫 +2 位作者 张森 陈利生 杨剑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影响生存的18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患者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6%,24.59%,12.30%,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性梗阻、肝转移灶部位、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大小,肝外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手术性质,原发瘤切除,化疗方式及化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癌性梗阻,CEA水平及手术性质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瘤的分化程度低,伴癌性梗阻及术前CEA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方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重要影响,对于仅存在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尽积极手术根治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介入化疗优于外周静脉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最好选用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原发性 同时性肝转移预后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罗吉辉 郭仪 +3 位作者 刘晓飞 龙孝斌 邓治洲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40例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观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40例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者具有一定的疗效,术后感染及并发症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化疗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治疗作用
下载PDF
茅苍术麸炒品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吉辉 杨熙华 +1 位作者 肖方涛 周美华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399-1403,1413,共6页
目的探讨茅苍术麸炒品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SMMC-7721细胞,给予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和600μg/mL茅苍术麸炒品干预24 h后,检测SMMC-7721细胞的存活率;... 目的探讨茅苍术麸炒品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SMMC-7721细胞,给予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和600μg/mL茅苍术麸炒品干预24 h后,检测SMMC-7721细胞的存活率;给予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茅苍术麸炒品干预24 h后,观察SMMC-7721细胞形态学,同时行Hoechst染色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2)取24只裸鼠,皮下注射SMMC-7721细胞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100 mm^3时,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茅苍术麸炒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裸鼠分别每天灌胃0.8 g/kg、1.6 g/kg、3.2 g/kg的茅苍术麸炒品,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14 d后剥取肿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肿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性X蛋白(Bax)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和600μg/mL茅苍术麸炒品干预后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0μg/mL,且随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依次下降(均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和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不同浓度茅苍术麸炒品干预后,细胞皱缩,并生成凋亡小体。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茅苍术麸炒品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均P<0.05)。(2)模型组、茅苍术麸炒品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质量、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而抑瘤率、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均P<0.05)。结论茅苍术麸炒品能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其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这可能与其上调Bax蛋白表达和下调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MMC-7721细胞 裸鼠 移植瘤 茅苍术麸炒品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B细胞淋巴瘤-2相关性X蛋白 Survivin蛋白
下载PDF
40例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仪 罗吉辉 +4 位作者 杨熙华 刘晓飞 龙孝斌 邓治洲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冈素,以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于我院胃肠外科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的40例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效果并用Log—rank检验及Co...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冈素,以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于我院胃肠外科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的40例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效果并用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分别对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凶素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R0切除30例,R1切除10例,无R2切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无术后大出血及死亡病例。1年、2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5%(15/40)、10.0%(4/40)、0,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病理类型、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胃周淋巴结转移、血管癌栓、神经侵犯、转移灶分布、转移灶直径、肝转移类型、肝切除方式和手术根治程度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血管癌栓、神经侵犯、转移灶直径和手术根治程度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原发胃癌未侵犯浆膜、无血管癌栓、无神经侵犯、肝转移灶直径<5 cm和R0切除者可能是胃癌肝转移行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受益人群,亦可能是较佳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转移 外科手术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低白蛋白血症与癌组织中IL-6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葵 陈利生 +4 位作者 高枫 曹云飞 朱袭嘉 赵江宁 罗吉辉 《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血清IL-6和癌组织中IL-6mRNA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63例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否≥35g/L分成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38例,白蛋白正常组25例,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浓度,RT-PCR方法检测癌组...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血清IL-6和癌组织中IL-6mRNA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63例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浓度是否≥35g/L分成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38例,白蛋白正常组25例,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浓度,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IL-6mRNA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结直肠癌血清中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清IL-6浓度和癌组织中IL-6mRNA表达水平(2.84±1.53pg/ml,1.39±0.49)明显高于血清白蛋白正常组(1.71±1.13pg/ml,0.62±0.40)(P<0.01),且癌组织中IL-6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L-6水平正相关。[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与血清IL-6等细胞因子参与的急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癌组织高表达IL-6mRNA水平是导致血清IL-6浓度增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低白蛋白血症 IL-6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纤维结肠镜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附8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葵 陈利生 +3 位作者 朱袭嘉 罗吉辉 李君 赵江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评价纤维结肠镜诊治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纤维结肠镜进行诊治的81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4例患者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插镜成功,操作成... 目的评价纤维结肠镜诊治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于2001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纤维结肠镜进行诊治的81例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74例患者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插镜成功,操作成功率为100%,无穿孔病例,7例合并急性腹膜炎的患者系术后确诊,其中右半结肠癌19例,左半结肠癌53例(降结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39例),直肠癌9例,诊断符合率为100%,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应用于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诊治是必要、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肠镜 结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下载PDF
手术方式影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森 高枫 +4 位作者 陈利生 唐宗江 梁君林 吴全 罗吉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与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ocalExcision,LE)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malignantmelanoma,AMM)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4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8例AMM患者和1... 目的:比较经腹直肠肛门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与经肛门局部切除术(LocalExcision,LE)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malignantmelanoma,AMM)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至2004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8例AMM患者和1994年至2004年12月CNKI全文数据库以个案报道并有随访资料的文献共44篇10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应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SPSS10.0for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治性手术治疗AMM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26%、37.76%、31.21%、20.34%,中位生存时间为21.24个月;其中LE术后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39%、27.60%、27.60%、9.20%,中位生存时间为11.75个月;APR手术后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6%、41.62%、32.87%、25.13%,中位生存时间25.01个月。KaplanMeier法比较APR术与LE术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MM患者的预后与外科手术方式有密切关系,APR手术预后好于LE手术,提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较重要,应根据患者的综合因素来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 直肠 手术 生存
下载PDF
误诊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森 高枫 +4 位作者 陈利生 唐宗江 梁君林 吴全 罗吉辉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825-827,共3页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误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4年经我院手术治疗的8例AMM患者和1994~2004年12月CNKI全文数据库以个案报道并有随访资料的文献共48篇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误诊疾病应用生命表法和K...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误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4年经我院手术治疗的8例AMM患者和1994~2004年12月CNKI全文数据库以个案报道并有随访资料的文献共48篇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误诊疾病应用生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SPSS1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M的1年、2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7.25%、34.17%、27.28%、17.78%、8.89%,中位生存时间为16.78月;有误诊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1%、22.62%、22.62%、11.31%,中住生存时间为14.85月;无误诊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9%、38.87%、29.02%、21.28%,中位生存时间为18.34月,但Kaplan-Meier法比较发现,误诊对AMM的生存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误诊的疾病类型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072),误诊为痔的预后极差,其1年生存率只有28.89%,中位生存时间只有5.79月。结论 有误诊患者的预后较差,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误诊为痔将严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 直肠 生存 误诊
下载PDF
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方法探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军 罗吉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创伤CI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与CIT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创伤CI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与CIT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应的急救措施。结果在急诊室中由致命原因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所占比例(百分比是单独针对各项致命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33.2%)、高空坠落(33.0%)、重物撞伤(29.6%)、刀具砍伤(27.2%)、跌倒损伤(47.7%);在急诊室中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4.5%。在急诊室急救干预措施中,2013年度气管插管、电击除颤、脑复苏、吸氧、监护和给药构成比均较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不同疾病在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疾病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室CIT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且造成的病死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以挽救患者性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急诊 死亡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二期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孝斌 郭仪 +3 位作者 刘晓飞 罗吉辉 刘光军 邓治洲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二期肝切除,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开腹手术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资料.所有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5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9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二期肝切除,其中腹腔镜手术46例,开腹手术4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资料.所有患者中,左半肝切除35例,右半肝切除28例,不规则楔形切除术31例;原发结直肠癌切除后3~6个月再次采取手术进行肝内病灶切除.结果 腹腔镜肝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具有较低的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及白细胞水平(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二期肝切除患者,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短期疗效较开腹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学科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小强 王利娜 +2 位作者 孙胜 罗威 罗吉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3期1954-19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6年10月,其中146例患者(86.9%)获得随访。分析转移... 目的探讨多学科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8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16年10月,其中146例患者(86.9%)获得随访。分析转移性胰腺癌多学科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146例患者中男89例,女57例;区域转移78例,远处转移68例;多学科治疗57例,单学科治疗68例,放弃治疗21例。125例接受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MS)、半年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6.7个月、54.4%(68/125)、4.8%(6/125);多学科治疗患者的MS、半年及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学科治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行为状态评分(KPS)、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评分、治疗方式、肿瘤转移情况是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治疗有助于提高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KPS≤80分、NRS2002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单学科治疗、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治疗 肿瘤转移/治疗 综合疗法 存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IL-6 mRNA表达与低白蛋白血症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何葵 陈利生 +4 位作者 高枫 曹云飞 朱袭嘉 赵江宁 罗吉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及其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形成的影响。方法:63例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或≥35 g/L分成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n=38),白蛋白正常组(n=25),分别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及其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低白蛋白血症形成的影响。方法:63例患者按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或≥35 g/L分成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n=38),白蛋白正常组(n=25),分别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和用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结直肠癌低白蛋白血症组血清IL-6水平和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蛋白正常组(P<0.05),且血清IL-6水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7,P=0.00),与癌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8,P=0.03)。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癌组织中IL-6 mRNA呈高表达。癌组织IL-6 mRNA高表达是导致血清IL-6水平增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低白蛋白血症 IL-6 RT-PCR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分析
13
作者 张森 高枫 +2 位作者 陈利生 吴全 罗吉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随访1994至2004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例AMM;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同期有随访资料的个案报道共48篇136例,建...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随访1994至2004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例AMM;检索CNKI全文数据库,收集国内同期有随访资料的个案报道共48篇136例,建立数据库,应用寿命表法(SPSS10.0 for windows)对AMM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AMM的1、2、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7.25%、34.17%、27.28%、17.78%、8.89%,中位生存时间为16.78个月;其中男性的1、2、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37.03%、27.15%、27.15%、27.15%和13.58%,中位生存时间13.80个月,女性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92%、27.71%、22.17%、7.39%,中位生存时间16.78个月.男女性整体生存状况比较无差异(P=0.4511),分年龄段(≤40岁,~60岁和>60岁)整体生存状况比较无差异(P=0.1958).结论 AMM预后极差,其预后无显著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 直肠 黑色素瘤 生存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
14
作者 郭仪 邓治洲 +3 位作者 刘晓飞 龙孝斌 罗吉辉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数以其他症状就诊或合并其他疾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例,胃壁部分切除7例,小肠部分切除2例,4例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声像学主要特征为:病变多起自粘膜下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中等回声,边界清楚无包膜。高频电凝切除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目前对异位胰腺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EUS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 超声内镜
下载PDF
胃癌直肠转移3例报告
15
作者 何庄超 何玉成 +7 位作者 朱柏霖 罗吉辉 王向日 周海军 胡芳 胡六才 周明 申媛丽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1.临床资料1.1典型病例1 男性.74岁.因反复上腹隐痛1年余、加重伴解黑便2d,于2010年11月9日入院。体查:轻度贫血貌.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胃镜示:胃底贲门区、胃体大、小弯侧及后壁可见巨大不规则菜花样新生物,上覆盖大量坏死... 1.临床资料1.1典型病例1 男性.74岁.因反复上腹隐痛1年余、加重伴解黑便2d,于2010年11月9日入院。体查:轻度贫血貌.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胃镜示:胃底贲门区、胃体大、小弯侧及后壁可见巨大不规则菜花样新生物,上覆盖大量坏死组织,周边伴堤状隆起,周围黏膜水肿、皱襞粗大肥厚、僵硬,病灶区取活检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直肠转移 病例报道
下载PDF
重视经典诵读,助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16
作者 罗吉辉 《好日子》 2020年第8期182-182,共1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经典诗文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精神的结晶和智慧,蕴含着传统的文明礼仪、文化修养、民风民俗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宝库。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借助...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经典诗文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精神的结晶和智慧,蕴含着传统的文明礼仪、文化修养、民风民俗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宝库。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全,让学生对真、善、美更好的进行体会,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小学生 语文综合素质 提升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吉辉 郭仪 +3 位作者 刘晓飞 潘桂华 龙孝斌 杨熙华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28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28例仅接受...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28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28例仅接受TME手术,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M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切缘无癌细胞(R0)切除率、保肛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后TNM分期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1.960,P=0.000);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CA19-9、CA242、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76、8.716、9.420、6.512,均P<0.01)。观察组R0切除率(89.28%vs 60.71%,χ2=6.095,P=0.014)及保肛率(75.00%vs 32.14%,χ2=10.338,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7.14%vs 28.57%,χ2=4.383,P=0.036)及远处转移率(21.43%vs 46.43%,χ2=3.903,P=0.04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TME手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全直肠系膜切除
原文传递
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小强 王利娜 +1 位作者 孙胜 罗吉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TME侧方淋巴结清扫组(LLND组)18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侧方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直肠癌TM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TME侧方淋巴结清扫组(LLND组)18例,腹腔镜TME组(TME组)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侧方淋巴结阳性例数、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盆腔感染、吻合口漏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腹腔镜辅助完成,LLND组及TME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5.6±14.3)min和(198.7±7.1)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1±13.6)ml和(74.5±14.5)ml,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2±3.6)枚和(14.0±2.7)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LND组和TME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7.0±1.1)d和(6.8±1.0)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分别为3例和2例、吻合口漏分别为1例和2例、盆腔感染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尿管损伤。术后门诊复查随访或电话随访,LLND组和TME组获得1年随访时间者分别为16例和22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均来自TME组。结论低位进展期腹腔镜直肠癌选择性LLND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有益于控制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手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原文传递
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下调DLK1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龙孝斌 郭仪 +5 位作者 卢衡凭 邓治洲 刘晓飞 罗吉辉 李汉贤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4-387,416,共5页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2α,HIF-2αα)基因下调DLK1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BCSCs裸鼠移植瘤模型,...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factor-2α,HIF-2αα)基因下调DLK1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BCSCs裸鼠移植瘤模型,原位注射RNAi慢病毒载体和空载体慢病毒载体至裸鼠左右侧背部移植瘤组织中,定期观察成瘤时间、瘤体体积及重量,进一步绘制生长曲线及计算抑瘤率.HE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病理,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HIF-2α、DLK1及CD4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BCSCs裸鼠移植瘤模型.与空载体组相比,RNAi组移植瘤生长速率、瘤体体积和重量均明显降低(15.1% vs 21.6%,5.80 cm3 vs 3.30 cm3,3.0 g vs 1.7 g,P<0.05),抑瘤率为43.1%;HE染色显示RNAi组出现明显缺血坏死;RT-PCR结果提示RNAi组移植瘤组织中HIF-2α、DLK1及CD4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0.59 ±0.02 vs 0.21 ±0.01,0.32 ±0.01 vs 0.08 ±0.01,0.76 ±0.03 vs0.04 ±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提示RNAi组移植瘤组织中HIF-2α、DLK1及CD4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0.49 ±0.02 vs 0.28 ±0.01,0.43 ±0.02 vs0.11 ±0.01,0.62±0.03 vs 0.23±0.01,P<0.05).结论 沉默HIF-2α基因下调DLK1表达有效抑制BCSCs裸鼠移植瘤生长,DLK1可能参与BCSCs未分化表型维持,并增强其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RNA干扰 HIF-2α DLK1 移植瘤
原文传递
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熙华 罗吉辉 +1 位作者 肖方涛 郭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1-399,共9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对关键解剖标志、手术层面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念等认识的深入,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步规范。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 背景与目的:随着对关键解剖标志、手术层面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念等认识的深入,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步规范。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头尾侧联合手术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期进一步提高该手术的疗效与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中采用头尾侧联合入路(观察组),52例采用传统中间入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0.9 min vs.150.9 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5.5 mL vs.50.8 mL,P<0.05),但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标本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在肥胖或肿瘤位于结肠肝曲的患者中,观察组除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外,术后排气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随着腹腔镜设备广泛普及和器械不断改进,加之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