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勘探节点仪及在南方山地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秀举 刘远志 +2 位作者 梁正洪 刘胜 罗天涛 《物探装备》 202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地震勘探仪器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为不断满足地震勘探技术发展需要,已经历了七代发展。节点仪作为新一代地震仪,将开启新一轮规模化生产应用。文中简要回顾了节点仪发展历程,探讨了节点仪发展的四个阶段,介绍了节点仪工作原理及方法... 地震勘探仪器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为不断满足地震勘探技术发展需要,已经历了七代发展。节点仪作为新一代地震仪,将开启新一轮规模化生产应用。文中简要回顾了节点仪发展历程,探讨了节点仪发展的四个阶段,介绍了节点仪工作原理及方法,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节点采集在南方山地的应用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质控方式、资料分析方法,采集资料满足地质任务的需求,为大规模在南方山地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仪 节点仪 智能化 I-Nodal
下载PDF
诊断:听课评课走向专业化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导读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飞 罗天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80,共2页
当前,听课、评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也是学校和各级教研机构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活动形式。但是,如果对各种形式的听课、说课进行深度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活动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对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 当前,听课、评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也是学校和各级教研机构促进教师发展的主要活动形式。但是,如果对各种形式的听课、说课进行深度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活动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对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课堂教学诊断的缺失。很多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缺少课堂诊断的意识和能力,听课热情不错,而评课态度却较为冷淡;听别人评课还有点兴趣,而让自己来评则竭力推却。有时候干脆有“听”无“评”,或“听”多“评”少;即使“评”,也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东拉西扯,几乎没有客观理性的课堂教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课评课 语文课堂 教学诊断 专业化 导读 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教学质量
下载PDF
数字检波器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天涛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302-302,305,共2页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清洁能源的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诸如煤层气、页岩气等,地震勘探对于对采集设备也有了更高层次要求。数字检波器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准性很高,并且能够抗干扰、分辨率较高、频域较宽,这些特性对于采集更丰富的波场信息... 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清洁能源的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诸如煤层气、页岩气等,地震勘探对于对采集设备也有了更高层次要求。数字检波器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准性很高,并且能够抗干扰、分辨率较高、频域较宽,这些特性对于采集更丰富的波场信息有着积极意义,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技术支持。本文将着重讨论数字检波器的构造与特点,分析地震勘探中的数字检波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波器 地震勘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从“乐园”到“失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天涛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4年第8期66-69,共4页
鲁迅的文学作品多以冷峻示人,其杂文如匕首投枪,小说似雪峰冰峭,唯独散文,却不乏温情脉脉之作。尤其是那些叙写孩童生活的篇章,可谓是大匠运斤,摄神勾魂。每每读之,如沐春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样一篇极富代表性的散... 鲁迅的文学作品多以冷峻示人,其杂文如匕首投枪,小说似雪峰冰峭,唯独散文,却不乏温情脉脉之作。尤其是那些叙写孩童生活的篇章,可谓是大匠运斤,摄神勾魂。每每读之,如沐春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样一篇极富代表性的散文,虽经数十年几代人的阐释,终究难以穷尽它的奥妙。仅以该文的主题为例,争论几度,意见若干种,至今也难定一尊。本文试图从文本出发,重新对该文的主题进行更合理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乐园 文学作品 散文
下载PDF
《绿》课堂实录
5
作者 罗天涛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6期22-25,共4页
正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一点。(生交流。)师:课前我还让大家在本文题目"绿"的前头加一个词,来概括绿的神韵。(生交流。)师:看来"女儿绿"这个称呼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 正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一点。(生交流。)师:课前我还让大家在本文题目"绿"的前头加一个词,来概括绿的神韵。(生交流。)师:看来"女儿绿"这个称呼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朱自清为什么要取"女儿绿"这个既别致又好听的名字呢?"女儿绿"到底有什么样的神韵呢?这节课我们将展开深入的学习。请大家听读课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活动 朱自清 梅雨 课文 过滤 文字 比喻 鸡蛋清 作者行为 句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