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生命价值观及其现代建构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衍永
刘永利
罗妍琴
-
机构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2-35,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008C726)
-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
关键词
儒、道、佛
生命价值观
五四运动
后现代化时代
价值观建构
-
Keywords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the assumptions of life values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era of post-moder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values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衍永
罗妍琴
-
机构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
文摘
人性之善恶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性善恶之辨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的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现实中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思考人性之善恶问题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善恶观念的来源问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善恶观念的本质内容问题,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问题,善恶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科学性、实践性、辩证性、前瞻性。要科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善恶之辨的内容和特征的时代价值。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性
善恶之辨
时代价值
-
Keywords
Marxism
human nature
debate of good and evil
time value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