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骨料级配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乔宏霞 卢国文 +2 位作者 王晋伟 马亮 罗小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8,共5页
采用4种不同级配粗骨料配制透水混凝土,通过测定透水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透水系数,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收缩和抗冻性等性能。系统研究了粗骨料级配对于透水混凝土宏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 采用4种不同级配粗骨料配制透水混凝土,通过测定透水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孔隙率,透水系数,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收缩和抗冻性等性能。系统研究了粗骨料级配对于透水混凝土宏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较单一级配的表观密度要大,力学性能,抗冻性和收缩性等都有明显提升,而透水性相对减弱。同等条件下,对单一级配配制的透水混凝土,随着粒径的增大,强度减小而透水性增强。拟合出了不同粗骨料级配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干缩系数与龄期的关系式,对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粗骨料级配 宏观性能 力学性能 影响规律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罗小博 宋彧 +1 位作者 郭启明 高旭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90,95,共4页
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以密度、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回弹值、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参数作比对,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展开了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在15%~20%之间时,其活性效应最显著;从28~90 d范围内,随着龄期增... 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以密度、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回弹值、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参数作比对,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展开了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在15%~20%之间时,其活性效应最显著;从28~90 d范围内,随着龄期增长,二次反应所生成的凝胶物质相应增多,微颗粒填充到混凝土孔隙中,形成致密结构,混凝土各项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高性能混凝土 活性效应 二次反应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中水泥浆液注浆加固机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茗如 陈志超 +2 位作者 罗小博 周光康 路承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
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组成结构、湿陷机理、力学性能,研究了外界荷载作用下湿陷性黄土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在湿陷黄土中做原位水泥浆液注浆加固试验,分析了注浆过程中不同时间段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注浆后土体纹理结构以及变形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组成结构、湿陷机理、力学性能,研究了外界荷载作用下湿陷性黄土的变形及破坏机理;在湿陷黄土中做原位水泥浆液注浆加固试验,分析了注浆过程中不同时间段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注浆后土体纹理结构以及变形进行分析,研究了水泥浆液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加固机理;采用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进行理论计算,研究了水泥浆液与土体之间在注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泥浆液注浆对湿陷性黄土能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湿陷性黄土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造成湿陷量极小,并在压力作用下能够迅速对湿陷进行补偿;水泥浆液在黄土中的加固机理包括填充注浆、劈裂注浆、压密注浆,控制注浆压力能有效实现在湿陷性黄土中的压密注浆、劈裂注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力学特性 加固机理 注浆 水泥浆液 劈裂
下载PDF
硫酸盐与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茗如 罗小博 +1 位作者 路承功 陈志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19,共5页
通过比对试验,以浓度5%的硫酸钠侵蚀溶液和清水溶液为润湿液,对C30、C40、C50三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120次干湿循环。经不同侵蚀时间后,从混凝土的表观特征、超声波波速、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质量变化规律等方面来综... 通过比对试验,以浓度5%的硫酸钠侵蚀溶液和清水溶液为润湿液,对C30、C40、C50三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120次干湿循环。经不同侵蚀时间后,从混凝土的表观特征、超声波波速、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质量变化规律等方面来综合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内产生膨胀应力,表面出现开裂、剥落现象;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影响程度越小;润湿过程采用清水溶液时,混凝土的干湿循环影响程度要比硫酸盐溶液的小,各数值从始至终呈平缓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钠侵蚀 干湿循环 耐久性 膨胀应力
下载PDF
兰州地区普通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乔宏霞 路承功 +1 位作者 朱彬荣 罗小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兰州地区泵送C20混凝土试块为研究对象,将实测所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法所推定的回弹强度和超声波法所测的超声波波速试验结果,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国家和地区之... 以兰州地区泵送C20混凝土试块为研究对象,将实测所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法所推定的回弹强度和超声波法所测的超声波波速试验结果,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测强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更加适合兰州地区无损检测的一种方法,宜优先使用,从而为该地区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耐久性评估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无损检测 抗压强度 回弹强度 超声声速
下载PDF
分形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菱形开孔构造设计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马路超 罗小博 任玉博 《青海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为精确判断防屈曲支撑发生屈服时核心单元的破坏位置,结合Mandelbrot分形函数构造一种新型分形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菱形开孔构件,应用ABAQUS软件绘制分形防屈曲支撑菱形开孔和分形防屈曲支撑未开孔构件模型,通过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和滞... 为精确判断防屈曲支撑发生屈服时核心单元的破坏位置,结合Mandelbrot分形函数构造一种新型分形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菱形开孔构件,应用ABAQUS软件绘制分形防屈曲支撑菱形开孔和分形防屈曲支撑未开孔构件模型,通过应力云图、位移云图和滞回曲线对比分析各构件的耗能性能,并结合试验选出最优防屈曲支撑构件。结果表明:分形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菱形开孔节点连接处应力和位移较小,但随着作用力增加,核心单元开孔部位逐渐发生屈服直至破坏;在受压阶段,滞回曲线类似于受拉阶段,曲线更加饱满,耗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开孔 分形 防屈曲支撑 耗能 结构加固
下载PDF
庆阳地区超高层巨厚层黄土地基工程地质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彧 罗小博 +2 位作者 路承功 陈志超 卢国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56-1766,共11页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黄土的地质特征,以庆阳地区某超高层巨厚层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对陇东黄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通过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从地层结构、分布深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孔隙比、湿陷变形、剪切波速... 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黄土的地质特征,以庆阳地区某超高层巨厚层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对陇东黄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究。主要通过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从地层结构、分布深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孔隙比、湿陷变形、剪切波速、地基土承载力、抗剪强度等方面对该地区黄土的工程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5.0m以内的马兰黄土湿陷性较强烈,黏聚力小,压缩性大;随着黄土厚度逐渐增大,离石黄土及午城黄土黏聚力增大,压缩性减小,呈轻微—中等湿陷性;受压超过400kPa的马兰黄土、受压大于600kPa的离石黄土及受压大于200kPa的午城黄土均无湿陷性;15.0m以内土体最大干密度为1.67~1.76g/cm^3,最优含水率为16.6%~17.7%;含水率高值相对集中在地下水位62.0m以下、饱和度90.0%以上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黄土 原位试验 室内试验 工程性能 湿陷性
下载PDF
西北湿陷性黄土区劈裂注浆试验及地基加固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罗小博 宋彧 郭启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2-60,共9页
为验证劈裂注浆加固法在处理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指导安全施工,首先在加固建筑物所在场地进行劈裂注浆现场试验,56 d后分别对天然地基与注浆后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30 d浸水试验,采集注浆微观图、... 为验证劈裂注浆加固法在处理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指导安全施工,首先在加固建筑物所在场地进行劈裂注浆现场试验,56 d后分别对天然地基与注浆后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30 d浸水试验,采集注浆微观图、承载力及湿陷量等原始数据.利用试验结果,并结合现场待加固建筑,用同种材料及试验方法等对其进行纠倾加固.结果表明:在一次注浆最大压力为0.3 MPa、二次注浆最大压力为0.6 MPa的条件下,采用1∶1(质量比)水泥浆液的钢花管两次、分层劈裂注浆法表现出了良好的劈裂效果;劈裂注浆法加固处理后的黄土地基承载力较原有地基提高了近3倍,极大地改善了黄土的工程性质;注浆后能够有效消除黄土超过67%的湿陷性;建筑物发生均匀沉降,稳定性较好.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桩径较小的基于桩土应力比计算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裂注浆 地基加固 湿陷性黄土 现场试验 沉降计算
下载PDF
多因素下地铁混凝土耐久性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乔宏霞 路承功 +1 位作者 师莹莹 罗小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41,共10页
综合考虑地铁沿线复杂的气候特点和腐蚀环境,在室内设计了考虑紫外线照射、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硫酸盐及镁盐腐蚀的大循环试验,对3种水胶比和3种粉煤灰掺量共5种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通过试件表观现象、抗压强度值、相对质... 综合考虑地铁沿线复杂的气候特点和腐蚀环境,在室内设计了考虑紫外线照射、干湿循环、冻融循环、硫酸盐及镁盐腐蚀的大循环试验,对3种水胶比和3种粉煤灰掺量共5种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通过试件表观现象、抗压强度值、相对质量评价参数、相对动弹性模量评价参数及考虑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的综合损伤评价参数等评价指标,对地铁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多因素下混凝土损伤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室内大循环下混凝土试件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钙矾石、石膏晶体及无胶结性能的M-S-H,受到温度应力、胀缩应力、膨胀压力及盐结晶压力等复合力的共同作用,整个循环周期内呈现出初期强化、初步劣化及后期加速劣化的侵蚀特点,考虑质量和超声波波速的综合损伤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准确地反应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内部微观结构,结果显示,水胶比为0.35,粉煤灰掺量30%的混凝土耐久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混凝土 干湿-冻融循环 硫酸盐腐蚀 镁盐腐蚀 耐久性
下载PDF
超厚湿陷黄土区SHR-SRC结构施工过程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彧 罗小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2,共9页
为真实反映超厚湿陷性黄土区超高层型钢混凝土(Super High Rise-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HR-SRC)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沉降特征随上部载荷的变化规律,并指导安全施工,在试验场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沉降监测体系,动态追踪测试了超高层... 为真实反映超厚湿陷性黄土区超高层型钢混凝土(Super High Rise-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HR-SRC)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沉降特征随上部载荷的变化规律,并指导安全施工,在试验场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沉降监测体系,动态追踪测试了超高层结构在整个施工周期2年6个月内的沉降变形等原始数据.利用实际监测结果,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对SRC结构沉降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SHR-SRC结构整体沉降较为均匀,最大沉降速率为0.28 mm/d;距离核心筒附近的地下试桩点位正、负应变值小,远处则相反;土体在施工强度平缓状况下,局部会出现短暂的"回弹"现象;模拟显示筏板底中心桩顶位移最大,边桩次之,角桩最小,同一桩产生沉降差说明桩本身存在轴向压缩;但由于黄土地基及结构受力的复杂性,相关规律需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厚湿陷性黄土 SHR-SRC结构 施工 沉降监测 原始数据
下载PDF
玄武岩石粉掺量对混凝土基本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茗如 魏琴玲 +2 位作者 罗小博 梁金科 郭启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118,122,共4页
采用内掺(代替部分水泥)和外掺(仅作为掺合料)两类方式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石粉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抗压强度、坍落度及收缩应变等参数为基本研究对象,对玄武岩石粉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内掺5%玄武岩石粉... 采用内掺(代替部分水泥)和外掺(仅作为掺合料)两类方式将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石粉添加到混凝土中,以抗压强度、坍落度及收缩应变等参数为基本研究对象,对玄武岩石粉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内掺5%玄武岩石粉能显著提高混凝土强度,掺量高于10%时混凝土强度将随着石粉含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外掺法添加的玄武岩粉量不大于10%;混凝土中的玄武岩粉的配合量不足10%时,收缩现象表现微弱,将外掺量调整为10%以下,可以降低收缩应微弱,而外掺量调节低至10%可减小其收缩应变,但大于10%以后其收缩性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掺和外掺 玄武岩石粉 抗压强度 超声波 收缩应变
下载PDF
陇中黄土地区现场劈裂注浆试验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小博 王腾 +2 位作者 肖永站 郭启明 高旭东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7期1-8,16,共9页
为验证现场劈裂注浆对提高陇中黄土地区地基强度及减小湿陷性带来的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并指导现场施工,首先选择在典型场地对3组注浆孔利用配合比为0.7,1.0及1.2浆液分别对其进行第1次全段劈裂注浆与第2次分层劈裂注浆现场试验,并对注浆... 为验证现场劈裂注浆对提高陇中黄土地区地基强度及减小湿陷性带来的不均匀沉降的效果,并指导现场施工,首先选择在典型场地对3组注浆孔利用配合比为0.7,1.0及1.2浆液分别对其进行第1次全段劈裂注浆与第2次分层劈裂注浆现场试验,并对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随后对现场原状黄土进行了动力触探试验与劈裂注浆后复合地基单桩静载试验,并观察了注浆后开挖地基浆脉的形态、长度及扩展路径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前期试验结果,对现场附近民房改造工程进行劈裂注浆加固,并对其后期沉降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浆液浓度的稀释,其在黄土中所需要的劈裂压力也相应减小,但用浆量反而会增加,此外,其在扩散时所受阻力也会变小,劈裂扩散半径增大;两次不同形式的连续劈裂注浆对原状黄土地基产生了良好的劈裂效果,即单桩环绕形成错综复杂的树根状浆脉,使得加固地基承载力较原来有了明显提高,极大改善了黄土的工程性质;相应加固工程不均匀沉降明显降低,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黄土 湿陷性 不均匀沉降 劈裂注浆 加固 试验
下载PDF
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焦晓光 乔宏霞 +2 位作者 路承功 罗小博 陈志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用兰州地区原材料初步配制出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4种配合比,通过试验利用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坍落度经时损失值及7、28 d抗压强度值综合评价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和强度发展,找出了一种满足本工程所需的高... 用兰州地区原材料初步配制出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4种配合比,通过试验利用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坍落度经时损失值及7、28 d抗压强度值综合评价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和强度发展,找出了一种满足本工程所需的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结果表明: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辅以坍落度经时损失及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差值能够很好地评价高强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泵送性能,用这些指标评价所得到混凝土配合比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成功解决了高强混凝土黏聚性与可泵性、扩展度与坍落度泵送经时损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超高层泵送 配合比设计 可泵性 经时损失
下载PDF
以分形函数为基础的新型外置F-D防屈曲支撑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腾 金子秋 +4 位作者 周茗如 张钦刚 宋彧 谢国鑫 罗小博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以Mandelbrot分形函数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无序自然衰减状态的防屈曲支撑。通过研究该屈曲支撑外置于框架结构的表现,分析了此种类型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及应用前景。通过改变分形函数中的分形维数,得到不同形式的防屈曲支撑。对框架进行... 以Mandelbrot分形函数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无序自然衰减状态的防屈曲支撑。通过研究该屈曲支撑外置于框架结构的表现,分析了此种类型防屈曲支撑的性能及应用前景。通过改变分形函数中的分形维数,得到不同形式的防屈曲支撑。对框架进行ABAQUS数值模拟,分析框架在外置不同形式防屈曲支撑下的应力云图、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研究结果表明:外置新型F-D防屈曲支撑的框架均具有较饱满的滞回曲线,整体承载力得到了提高,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函数 自然衰减 滞回性能 骨架曲线 刚度退化
下载PDF
灾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建设与社会工作模式初探
15
作者 罗小博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2期64-64,118,共2页
社会支持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此相关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多不胜数。然而将社会支持网理论应用在社会工作的很少。文章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和论述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角度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此相关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多不胜数。然而将社会支持网理论应用在社会工作的很少。文章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和论述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角度社会工作模式的构建,以期为这一群体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青少年 社会支持网 社会工作
下载PDF
基于核心单元削弱的分形防屈曲支撑不同参数性能研究
16
作者 任玉博 罗小博 马路超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12,共12页
防屈曲支撑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良好的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在新建或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中应用广泛。目前使用较多的仍是传统防屈曲支撑,但因其自重大、更换困难及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使得众多学者对新型防... 防屈曲支撑在轴向荷载作用下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良好的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在新建或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中应用广泛。目前使用较多的仍是传统防屈曲支撑,但因其自重大、更换困难及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使得众多学者对新型防屈曲支撑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结合分形Mandelbrot函数,利用MATLAB研究出的新型分形防屈曲支撑较传统防屈曲支撑性能更为优越。本文基于上述新型分形防屈曲支撑,对其核心单元进行削弱,通过ABAQUS软件进行建模,对不同参数组合的分形防屈曲支撑进行性能对比,设计出性能更优的分形防屈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分形防屈曲支撑 核心单元削弱 不同参数组合
原文传递
新型分形防屈曲支撑参数设计及受力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小博 宋彧 +2 位作者 王腾 金子秋 谢国鑫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07-1619,共13页
为克服传统钢筋混凝土防屈曲支撑自重大、制作成本高及施工速度慢等众多缺点,亟需寻找一种轻型、高强、成本低、耗能大、便于安装、易更换的全钢防屈曲支撑。受其他学者对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削弱的研究基础上的启发,本文结合分形Mandelb... 为克服传统钢筋混凝土防屈曲支撑自重大、制作成本高及施工速度慢等众多缺点,亟需寻找一种轻型、高强、成本低、耗能大、便于安装、易更换的全钢防屈曲支撑。受其他学者对防屈曲支撑核心单元削弱的研究基础上的启发,本文结合分形Mandelbrot函数,利用MATLAB构思出一种新型的分形防屈曲支撑雏形;借助ABAQUS软件,对比分析了分形防屈曲支撑较传统屈曲支撑、分形屈曲支撑及传统防屈曲支撑的优越性;对部分界面及全界面约束型分形防屈曲支撑的分形维数、长宽比、宽厚比、间厚比及外约束钢板厚度各参数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出了最优耗能试件,并通过试验采集了一些真实数据对其加以验证,为后续工程加固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分形屈曲支撑较传统屈曲支撑应力分散,端部连接处应力、位移亦较小,后期由于削弱部位在外力作用下多点逐渐屈服,耗能性较好;分形防屈曲支撑较传统防屈曲支撑(TR-0)耗能性良好,可提高5.11%~8.97%;全界面外约束分形屈曲支撑(FD-1)较部分界面外约束分形屈曲支撑(FD-2)的核心单元受力更加分散,滞回曲线较饱满,耗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防屈曲支撑 分形 参数设计 工程应用
原文传递
矿用乳化液质量分数检测技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小博 张强 《矿山机械》 2018年第7期54-57,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乳化液质量分数检测,设计了电导率法、光透射法和超声波法3种在线检测方案。利用大量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相应的乳化液质量分数计算方法,通过对3种方案试验的精度对比,最终确定最佳乳化液质量分数在线检测方案为... 针对煤矿井下乳化液质量分数检测,设计了电导率法、光透射法和超声波法3种在线检测方案。利用大量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出了相应的乳化液质量分数计算方法,通过对3种方案试验的精度对比,最终确定最佳乳化液质量分数在线检测方案为超声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质量分数 电导率法 光透射法 超声波法
原文传递
矿用综合自动喷雾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小博 张强 《矿山机械》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喷雾装置作为矿山防降尘、防灭火等工作用到的一种常用设备,需要满足各种作业场所的要求,以实现对不同工作区域的全面覆盖。设计了一种综合自动喷雾装置,具备控制功能集成、标准化程度高、部署灵活等特点,可采集各类环境数据,对喷雾状... 喷雾装置作为矿山防降尘、防灭火等工作用到的一种常用设备,需要满足各种作业场所的要求,以实现对不同工作区域的全面覆盖。设计了一种综合自动喷雾装置,具备控制功能集成、标准化程度高、部署灵活等特点,可采集各类环境数据,对喷雾状态进行自动闭环控制,可以及时调节作业场所环境。该装置还可与地面控制台建立通信,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喷雾 功能集成 远程实时监控
原文传递
学前教育美术的改革与发展
20
作者 罗小博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学前教育,而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中心,对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学前美术教育的学习,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帮助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现在学前美术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 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学前教育,而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中心,对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学前美术教育的学习,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帮助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现在学前美术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阻碍和限制,比如各院校的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各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等。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与适当的改革措施,从而帮助学前美术教育事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学前美术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