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bD的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
1
作者 罗小庆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4年第3期81-82,共2页
UbD是强调逆向设计和“理解为先”的教学模式,它适合于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相比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更容易进行大概念和整体性的深入发展,探究基本问题和实际应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连接性。基于此,本文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为目的,... UbD是强调逆向设计和“理解为先”的教学模式,它适合于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相比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更容易进行大概念和整体性的深入发展,探究基本问题和实际应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连接性。基于此,本文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为目的,采取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基于UbD的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并给出如下参考建议: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评价方法;设计学习任务,持续跟进评价。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的铁质薄膜类型与水文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2 位作者 马延东 周旗 邵天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2,共9页
揭示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还原层的类型和水分平衡,对认识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和植被以及地下水补给来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对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S5)的调查和多个剖面的观察,在西安东郊任家坡剖面、南郊双竹村剖面和蓝... 揭示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还原层的类型和水分平衡,对认识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和植被以及地下水补给来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对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S5)的调查和多个剖面的观察,在西安东郊任家坡剖面、南郊双竹村剖面和蓝田田家坡剖面首次发现该层古土壤黏化层中含有1~5mm大小的低价氧化铁的灰绿色斑点。低价铁的灰绿色斑点是在地势较高和地下水位较深的还原作用下形成的,属于高位还原层,不同于以往认识的潴育化类型。灰绿色斑点指示S5古土壤发育时土壤中上部出现了雨季积水并处于还原环境,当时雨季还原层含水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土壤中上部含水量为42%左右,土壤水分非常充足。该层古土壤的红色铁质胶膜迁移到了上部古土壤黏化层顶界之下6.3 m深的黄土中,表明当时高含量重力水分布达到了6.3 m左右深度,至少出现过较长时期适于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气候。在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显著正平衡。当时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蒸腾与地表径流损失之后,还有较多剩余的水分通过入渗补给深部土层水。S5古土壤发育时降水较丰富是导致该层古土壤出现高位还原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层古土壤 铁质薄膜 高位还原层 古含水量 水分平衡 西安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榆林地区1644-1949年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 被引量:4
3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马晓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1期311-316,共6页
[目的]揭示榆林地区1644—1949年干旱灾害等级、时间变化及成因。[方法]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结果]在1644—1949年的306a里,榆林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旱灾86次,平均每3.6a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发生32次,中度旱灾发... [目的]揭示榆林地区1644—1949年干旱灾害等级、时间变化及成因。[方法]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结果]在1644—1949年的306a里,榆林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旱灾86次,平均每3.6a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发生32次,中度旱灾发生41次,大旱灾发生7次,特大旱灾发生6次,分别占旱灾总数的37.2%,47.7%,8.1%和7.0%。榆林地区1644—1949年旱灾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第Ⅰ阶段为1644—1829年,为旱灾少发阶段;第Ⅱ阶段为1830—1949年,为旱灾多发阶段。该区1876—1879年、1899—1901年和1928—1931年连年发生严重旱灾,代表了3次干旱气候事件的存在,在此期间,榆林地区的气候性质发生了改变,由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转变为温带干旱非季风气候。榆林地区1644—1949年的旱灾有7a左右的短周期,14a左右的中周期,36a左右的长周期。[结论]榆林地区旱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年降水量的减少,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发生年的降水量分别减少100mm余和150mm余,中小规模的旱灾部分是降水量集中造成,部分是年降水量减少造成的。旱灾等级与频次指示,1644—1829年为气候较湿润阶段,1830—1949年为气候较干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1644—1949年间 旱灾变化 旱灾等级 旱灾成因 干旱气候事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清代蝗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20,共8页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榆林地区清代(1644-1911年)蝗灾的变化规律、蝗灾等级、发生条件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a里,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地区共发生蝗灾16次,平均每16.8 a发生1次。该...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榆林地区清代(1644-1911年)蝗灾的变化规律、蝗灾等级、发生条件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a里,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地区共发生蝗灾16次,平均每16.8 a发生1次。该区清代中期是蝗灾较少发生期,早期和晚期为蝗灾较多发生期。在晚期阶段1850-1879年间的30a里,平均4.3a发生1次,且蝗灾规模大而严重,为蝗灾大爆发期。该区的蝗灾主要是由当地生长的蝗虫造成的,少数规模较大的蝗灾是省外蝗虫迁移至该区造成的。研究地区夏蝗和秋蝗发生较多,并且夏蝗发生次数略高于秋蝗。该区清代发生最多的是中度蝗灾,其次为轻度蝗灾,重度蝗灾发生最少。降水量与蝗灾发生频次的相关系数较气温的大,降水偏少年易于发生蝗灾,轻度和中度旱灾是蝗虫猖獗的最佳条件,大旱和特大干旱并不利于蝗灾发生。根据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地区清代蝗灾发生的自然条件预测,在该区降水偏少年,特别是夏季出现轻度、中度旱灾的年份容易发生蝗灾,这时要加强蝗灾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 清代 变化规律 蝗灾等级 发生条件 蝗灾预测
下载PDF
榆林地区与关中平原清代旱灾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0-127,共8页
通过对榆林地区和关中平原清代(1644-1911年)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这两个地区旱灾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年里,榆林地区发生旱灾66次,平均每4.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22次、38次... 通过对榆林地区和关中平原清代(1644-1911年)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这两个地区旱灾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年里,榆林地区发生旱灾66次,平均每4.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22次、38次、4次和2次。关中平原发生旱灾89次,平均每3.0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与特大旱灾分别为29次、41次、14次和5次。关中平原旱灾频次是榆林地区的1.3倍。榆林地区清代旱灾主要发生在秋季,关中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两个地区清代旱灾均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旱灾少发阶段,晚期为旱灾多发阶段。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减少是造成这两个地区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和关中地区 清代 旱灾频次与等级 气候事件 旱灾成因
下载PDF
陕西省靖边县沙地水分与植被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9-304,310,共7页
根据毛乌素沙地靖边县海则滩镇钻孔剖面沙层水分含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区沙地剖面水分分布特点、沙层水分存在形式、水分平衡、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植被建设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区500cm深度范围内沙层剖面含水量的变化特点是草地0... 根据毛乌素沙地靖边县海则滩镇钻孔剖面沙层水分含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区沙地剖面水分分布特点、沙层水分存在形式、水分平衡、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植被建设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区500cm深度范围内沙层剖面含水量的变化特点是草地0—200cm和灌木林地0—300cm含水量较低,草地200—500cm和灌木林地300—500cm含水量较高;草地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灌木林地,草地含水量变化范围为1.0%~6.0%,平均为3.4%;灌木地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7%~2.8%,平均为1.5%。草地沙层剖面200cm以下有含量大于3%的高含量薄膜水和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存在,显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较强。灌木林地沙层中一般缺少重力水和高含量薄膜水,指示灌木林地降水对地下水补给较弱。该区水分为正平衡,其原因除了降水较多之外,沙层入渗率高和受蒸发消耗较少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靖边县沙地区降水量较多,沙地水分活跃层分布深度在200~300cm之间,较沙漠区分布深度增加了100—200cm。沙层水分含量的剖面变化表明,该区沙层水分能够满足耐旱灌木林生长的需要,适于发展防风固沙效果好的灌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含水量 水分平衡 高含量薄膜水 水分补给 植被建设
下载PDF
季风活动与环境效应教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小庆 赵景波 邵天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7期143-144,共2页
季风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自然地理教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相关教学中都常常包含季风与环境效应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我国季风知识和季风理论,本文以我... 季风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地理教学、大学本科地理专业的自然地理教学和研究生阶段的相关教学中都常常包含季风与环境效应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我国季风知识和季风理论,本文以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实例为依据,研究季风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以便提高季风活动与环境效应的学习效果。由于季风活动具有可感性,本文提出可以通过感受方法和观察方法进行季风与环境效应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活动 季风环境效应 教学内容 感受教学方法 季风识别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高含量薄膜水与水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景波 陈志青 +3 位作者 马延东 罗小庆 陈宝群 邵天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0-966,共7页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呼和吉林湖东沙山、呼和吉林湖西沙山和伊利克敖包沙山斜坡上发现了高含量薄膜水和带状分布的灌木植被。分析表明:(1)沙山沙层中出现了含量在3%~5%之间、占据厚度为0.5~3.0 m之间的高含量...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呼和吉林湖东沙山、呼和吉林湖西沙山和伊利克敖包沙山斜坡上发现了高含量薄膜水和带状分布的灌木植被。分析表明:(1)沙山沙层中出现了含量在3%~5%之间、占据厚度为0.5~3.0 m之间的高含量薄膜水,并出现了一部分水分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这在极端干旱的沙山斜坡沙层中是非常少见的。(2)沙层中的含水量垂向分布与重力水的存在指示,在当年雨季末期,大气降水就完全能够通过沙层入渗达到2~4 m或更大深度,从而避免了蒸发作用的消耗,确保了沙层水分能够通过入渗向深层运移。(3)沙山沙层中高含量薄膜水和重力水的存在以及灌木植被带的发育充分证明,该区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与蒸腾消耗之后,仍有剩余的水分渗入地下,显示了沙山区沙层水分为明显的正平衡。高含量薄膜水的存在和带状植被的发育的表明大气降水至少是该区地下水和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4)沙山表层1~4 m深度范围有时存在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表明沙山表层水分运移动力很强。沙层入渗率高,沙层水受蒸发影响的深度小,利于大气降水向地下水的转化,这也是该区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量薄膜水 带状植被 水分平衡 运移动力 湖水来源 巴丹吉林沙漠
下载PDF
关中平原黄土中第1层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景波 罗小庆 +2 位作者 刘瑞 陈宝群 岳应利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89-2399,共11页
根据关中平原西安地区和宝鸡地区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土中第1层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水循环和水分平衡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层古土壤CaCO_3与元素Sr迁移深度达到了4.2m,位于古土壤黏化层底界之... 根据关中平原西安地区和宝鸡地区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土中第1层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水循环和水分平衡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层古土壤CaCO_3与元素Sr迁移深度达到了4.2m,位于古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的风化黄土层发育厚度为2.2m,淋滤裂隙发育深度为3.9m,Fe_2O_3含量较高的红色铁质黏土胶膜迁移到了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约1m深处的黄土中,迁移到了4.2m深处的CaCO_3结核中方解石结晶良好。这些指标显示,在西安和宝鸡地区该层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至少达到了4.2m,当时该区4.2m深度范围内土层水分充足,在植被生长季节和每年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在蒸发与植被吸收、树冠截留以及地表径流损失之后剩余的可利用有效水含量为14%左右,当时土壤水分充足,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能够满足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需要。西安和宝鸡附近S_1古土壤发育时的最湿润时期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比现今大2m左右,土壤水是酸性的。在关中平原S_1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正平衡,土壤水循环正常,每年雨季一般有较多的水分通过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这也是当时土层含水量高的原因。关中平原与洛川等地2003丰水年的重力水分布深度与含水量证实了S1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多项指标显示,在S_1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夏季风气团能够频繁越过秦岭山脉到达关中平原地区,秦岭南北均为亚热带气候,这表明当时秦岭失去了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S_1古土壤发育过程经历了5万余年的漫长时间,在最温湿阶段之外的其它阶段,发育森林草原等植被是可能的。本项研究确定的土壤古水分水指标对国内外的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_1古土壤 化学成分迁移 土壤古湿度 有效水含量 水分存在形式 植被发育条件 关中平原
下载PDF
西安周至渭河漫滩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景波 罗小庆 +1 位作者 黄小刚 马延东 《灾害学》 CSCD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揭示近120年来渭河周至段洪水发生特点与规律以及洪水产生原因。采用了野外考察、区域地貌对比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周至渭河ZZ1漫滩沉积剖面为近120年来形成的,剖面中的洪水沉积厚度为2.2 m,可以分为14层。该剖面中的河漫滩洪水沉积... 揭示近120年来渭河周至段洪水发生特点与规律以及洪水产生原因。采用了野外考察、区域地貌对比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周至渭河ZZ1漫滩沉积剖面为近120年来形成的,剖面中的洪水沉积厚度为2.2 m,可以分为14层。该剖面中的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较下游明显大,以粗砂和中砂为主,仅在顶部30 cm厚度范围内以粉砂与粘粒成分为主。剖面中的粗砂含量一般在50%~65%之间,中砂含量一般在15%~30%之间。周至渭河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比下游显著大,指示该剖面沉积物形成时洪水动力强。该区渭河近120年来至少发生了14个洪水事件,这14个洪水事件漫滩洪水深度和洪水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第9次洪水>第5次洪水>第6次洪水>第4次洪水>第7次洪水>第3次洪水>第14次洪水>第8次洪水>第1次洪水>第10次洪水>第11次洪水>第13次洪水>第12次洪水>第2次洪水。西安周至ZZ1剖面洪水沉积指示的洪水事件主要是当时夏季风活动增强和年水量增加到了800~900 mm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沉积 粒度组成 洪水事件 洪水成因 周至渭河
下载PDF
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砼柱裂缝开裂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升才 罗小庆 章炯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对6个轻型节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的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各构件的延性、耗能性能、承载力,以及开裂过程和裂缝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在轴压比相同时,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随着含箍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含箍率相同时,其延性随轴... 对6个轻型节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的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各构件的延性、耗能性能、承载力,以及开裂过程和裂缝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在轴压比相同时,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随着含箍特征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含箍率相同时,其延性随轴压比的提高而明显下降,轴压比对延性的影响比箍筋因素要显著.柱的延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使用高强度焊接环式箍筋,能有效改善高强混凝土柱的延性,特别是在较高轴压比下,箍筋的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节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开裂过程 抗震性能 延性 轴压比
下载PDF
膨化改性稻壳对核素U^(6+)及重金属Cu^(2+),Pb^(2+)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德 黄松涛 +2 位作者 罗小庆 宗有莉 欧敏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8-35,共8页
研究了新型吸附剂膨化改性稻壳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核素U^(6+)及重金属Cu^(2+),Pb^(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影响吸附的因素,分析了吸附过程中各种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参数及等温吸附... 研究了新型吸附剂膨化改性稻壳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核素U^(6+)及重金属Cu^(2+),Pb^(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影响吸附的因素,分析了吸附过程中各种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参数及等温吸附规律。通过实验证明稻壳经膨化改性后对核素U^(6+)及重金属Cu^(2+),Pb^(2+)吸附效果明显,当pH值分别为3,5,5,吸附时间为40 min时,溶液中U^(6+),Cu^(2+),Pb^(2+)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9.10%,86.84%,96.58%;通过吸附理论拟合研究证明膨化改性稻壳对Cu^(2+),Pb^(2+)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理论,对U^(6+)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多分子层吸附模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改性稻壳 U^6 +Cu^2 +Pb^2 +吸附
下载PDF
西安地区S_4古土壤剖面中古水分指标与水环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景波 马延东 +2 位作者 罗小庆 邵天杰 刘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8-689,共12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在西安蓝田安村黄土剖面S_4古土壤剖面中发现了具有指示当时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富集和水分循环的铁锰结核、针铁矿[α-FeO(OH)],在西安地区确定了风化淋滤黄土层和显著迁出了土壤黏化层的CaCO_3结核淀积层。...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在西安蓝田安村黄土剖面S_4古土壤剖面中发现了具有指示当时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富集和水分循环的铁锰结核、针铁矿[α-FeO(OH)],在西安地区确定了风化淋滤黄土层和显著迁出了土壤黏化层的CaCO_3结核淀积层。针铁矿呈褐黄色薄膜分布于土体表面,含量可达3.3%。铁锰结核呈黑褐色球形,电镜下多呈结晶粒状,铁锰成分含量很高。针铁矿和铁锰结核富集层厚0.6m,形成于紧靠地下水的位置。通过研究提出了铁锰结核和风化淋滤黄土层及CaCO_3结核淀积层可作为恢复土壤古水分含量的重要指标。针铁矿、铁锰结核和风化淋滤黄土层的形成以及CaCO_3结核与红色铁质胶膜的迁移深度指示,在S_4古土壤发育时期,西安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当时年平均气温为15~16℃,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mm之间。那时秦岭失去了亚热带与温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在S_4古土壤发育时期,西安地区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3.3m,当时土壤水在经过蒸发与蒸腾消耗之后,3.3m深度范围内剩余的土壤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5%左右,在针铁矿和与铁锰结核发育层位含水量接近饱和(50%左右)。当时土壤水分非常充足,水分循环正常,水分平衡为正,有较多水分补给地下水,适于茂盛森林植被发育。本文所确定的古含水量指标为国内外第四纪土壤含水量、水分存在形式与水循环研究提供了标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4古土壤 铁锰结核与针铁矿 古水循环 含水量指标 水分平衡 西安地区
下载PDF
焊接环式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开裂裂缝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小庆 李升才 章炯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对6根焊接环式箍筋高强混凝土的偏心受压柱做单调加载静力试验,改变柱的偏心距,分析了焊接环式箍筋约束混凝土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以及开裂过程和裂缝发展规律:应用焊接环式箍筋约束混凝土对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有很大提高... 通过对6根焊接环式箍筋高强混凝土的偏心受压柱做单调加载静力试验,改变柱的偏心距,分析了焊接环式箍筋约束混凝土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以及开裂过程和裂缝发展规律:应用焊接环式箍筋约束混凝土对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有很大提高,裂缝发展比较缓慢.这种焊接环式箍筋柱解决了普通非闭合箍筋对混凝土强约束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环式箍筋 偏心距 开裂
下载PDF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景波 罗小庆 马延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46期71-72,共2页
本文根据作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和调查,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一是设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发明与创新课程。二是建设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内... 本文根据作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和调查,探讨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一是设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科技发明与创新课程。二是建设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实践性研究性教学内容。四是采用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五是为培养创造性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和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专业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培养措施
下载PDF
影响地方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调查
16
作者 杨云苏 罗润生 罗小庆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应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229名地方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相当一部分数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与学习效能感比较低,并存在学习适应性障碍,突出表现在环境因素和学习动机方面;(2)... 应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等量表,对229名地方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相当一部分数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与学习效能感比较低,并存在学习适应性障碍,突出表现在环境因素和学习动机方面;(2)数学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别差异;(3)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专业承诺、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均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专业 学习适应性 专业承诺 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业成绩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探究
17
作者 罗小庆 何建军 刘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74-76,共3页
分析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内因急性胰腺炎入院的病患中抽取110例,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5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生长抑素,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前白... 分析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内因急性胰腺炎入院的病患中抽取110例,1:1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5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生长抑素,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出院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腹胀缓解、呕吐缓解、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营养状况,恢复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胃肠动力
下载PDF
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的软磁性能研究
18
作者 蒋达国 罗小庆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非晶粉体退火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电感和品质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0.5h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以经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粉体为增强材料,制备了树脂基磁性复合材料。并研究了非晶粉体退火条件对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电感和品质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经550℃×0.5h退火的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体为组元的复合材料的起始磁导率最大、电感最大、品质因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态合金 复合材料 起始磁导率 电感 品质因数
下载PDF
高等学校《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19
作者 赵景波 罗小庆 马延东 《地理教育》 2017年第11期50-51,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土壤地理学》教材中代表性土壤剖面的分析及土壤地理教学效果调查研究,探讨我国高等学校《土壤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代表性土壤剖面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代表性土壤剖面 教学内容改革
下载PDF
PRP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效果观察和护理对策探讨
20
作者 龚细玲 谢绍玲 +1 位作者 陈毅城 罗小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6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探究难愈性伤口患者治疗期间应用PRP技术(富血小板血浆)所取得的效果,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3年4月中山市东升医院收治的56例难愈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分析探究难愈性伤口患者治疗期间应用PRP技术(富血小板血浆)所取得的效果,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3年4月中山市东升医院收治的56例难愈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清创换药疗法,观察组采取PRP技术,观察临床效果,评估创面愈合情况、VAS评分、PUSH评分、炎性因子指标、创面修复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连续治疗2周以后评估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创面愈合率较高,且所用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采取治疗手段前,两组间VAS评分测定数值对比未见较大差异(P>0.05);落实相应的治疗方案后,VAS评分测定数值显示为观察组偏低,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两组别入组对象治疗前PUSH评分对比差异为P>0.05;实施相应治疗方案后,观察组PUSH评分偏低,和对照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应用相应的治疗手段前,对两组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展开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为P>0.05;落实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各指标评分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修复因子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采取治疗措施以后,观察组创面修复因子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测定结果显示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难愈性伤口患者治疗期间应用PRP技术具有理想的抑菌效果,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改善疼痛症状以及减轻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技术 难愈性伤口 临床效果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