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AERS数据库对ALK抑制剂相关眼部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1
作者 罗帮龙 周燕萍 苏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53-759,共7页
目的挖掘并分析不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相关的眼部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1年第3季度至2024年第1季度数据,提取ALK抑制剂相关眼部ADE报告,采用报... 目的挖掘并分析不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相关的眼部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1年第3季度至2024年第1季度数据,提取ALK抑制剂相关眼部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信息成分(IC)法进行信号检测。统计眼部ADE的中位发生时间,并使用Weibull分布分析ALK抑制剂使用与眼部ADE发生的时间间隔关系。结果共收集到ALK抑制剂相关眼部ADE报告1575份,其中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和洛拉替尼相关眼部ADE报告分别为1107、50、158、110、150份。女性患者占比更高(46.29%),年龄主要分布在18~<65岁(35.17%)。塞瑞替尼未检测到风险信号,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和洛拉替尼共检出13个阳性信号,克唑替尼致眼部ADE报告数量和阳性信号数位列第一,克唑替尼致闪光幻觉的信号强度最高[ROR=43.46,95%CI(36.38,51.91);IC=5.18,95%CI(4.89,5.40)]。大部分眼部ADE中位发生时间在开始用药1个月内,ALK抑制剂致失明的中位发生时间最长,为154.00(114.50,225.50)d。视觉损害、视物模糊、闪光幻觉、玻璃体飞蛾症、复视常发生在用药早期,畏光、视野缺损及失明的发生时间随机,不随用药时间变化而变化。结论不同ALK抑制剂致眼部ADE的风险有所差异,多发生于治疗早期,临床应用时应及时识别并处理ALK抑制剂的眼部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抑制剂 FAERS数据库 眼部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药物警戒
下载PDF
2008年至2010年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荣 罗帮龙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0期84-85,共2页
目的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医院2008年至2010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DDDs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频度增长平稳,... 目的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医院2008年至2010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用药总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DDDs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频度增长平稳,以苯二氮类的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最常用。结论该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精神药品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下载PDF
我院1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丁启强 罗帮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本院2012年1~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ADR61~80岁年龄段多发,静脉给药导致ADR... 目的分析本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本院2012年1~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ADR61~80岁年龄段多发,静脉给药导致ADR占绝大多数,抗微生物药尤其头孢菌素类是引起ADR的高危药物,累及皮肤和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视ADR工作,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抗微生物药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