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木酸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康亚伟 钦东煜 罗广立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750-1753,共4页
目的 探讨桦木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桦木酸组、AG490组和桦木酸+AG490组,桦木酸组细胞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AG490组细胞给予40μmol/L AG490处理,桦木酸+AG490组细胞先用40μmo... 目的 探讨桦木酸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桦木酸组、AG490组和桦木酸+AG490组,桦木酸组细胞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AG490组细胞给予40μmol/L AG490处理,桦木酸+AG490组细胞先用40μmol/L AG490处理12 h后,再给予60μmol/L桦木酸处理24 h。各组经处理后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以及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p-JAK2和p-STAT3蛋白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490组和桦木酸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与AG490组或桦木酸组比较,桦木酸+AG490组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JAK2和p-STAT3蛋白降低。结论 桦木酸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桦木酸 增殖 凋亡 JAK2/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治运 罗广立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089-1090,共2页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免疫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免疫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散结汤联合CHOP方案治疗NHL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扶正散结汤 CHOP方案 治疗效果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生松素调控miR-200c基因影响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3
作者 刘治运 张婷 罗广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生松素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NC组、不同浓度生松素(100、200、400、800μmol/L)组、anti-miR-NC组、anti-miR-200c组、miR-NC组、miR-200c组、800μmol/L生松素+anti-... 目的 探讨生松素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HL-60细胞分为NC组、不同浓度生松素(100、200、400、800μmol/L)组、anti-miR-NC组、anti-miR-200c组、miR-NC组、miR-200c组、800μmol/L生松素+anti-miR-NC组,800μmol/L生松素+anti-miR-200c组;细胞HS-5用0、800μmol/L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HL-60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检测HL-6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00c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生松素处理后HL-60细胞的活性及迁移、侵袭数量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升高,miR-200c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miR-200c后,HL-60细胞的活性及迁移、侵袭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miR-200c表达逆转了生松素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作用(P<0.05)。结论 生松素通过上调miR-200c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迁移和侵袭,且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松素 MIR-200C 白血病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34例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29例...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34例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3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29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5.29%。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在白血病的任何时期,鞘内注射化疗是预防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康亚伟 《癌症进展》 2019年第7期834-836,共3页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n=20)和沙利度胺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 目的比较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n=20)和沙利度胺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硼替佐米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硼替佐米静脉注射,沙利度胺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前后的凝血功能,以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硼替佐米组和沙利度胺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本组化疗前和沙利度胺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与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有利于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方案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治。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31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选取同期316例进行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进行HBV检测,并进行HBV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非霍奇金淋...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治。方法 2001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316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选取同期316例进行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进行HBV检测,并进行HBV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效果。结果 112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病毒性乙型肝炎经恩替卡韦治疗后24周,患者按期继续化疗87例,继续化疗率77.67;因肝功能恶化而化疗中断25例,化疗中断率22.33。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感染发生率高,应用恩替卡韦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乙型肝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缺铁性贫血35例治疗经验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3期83-84,共2页
目的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3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实施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实施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 目的总结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3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实施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实施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激素、血红蛋白、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激素联合补充铁剂改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缺铁性贫血 治疗经验
下载PDF
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片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罗广立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片联合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48例、司坦唑醇片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8%,司... 目的探讨环孢素A与司坦唑醇片联合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48例、司坦唑醇片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8%,司坦唑醇片组总有效率5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环孢菌素A联合雄性激素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素A 司坦唑醇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广立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方法选自2008年2月~2011年1月出现误诊多发性骨髓瘤172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了解误诊构成。结果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8.72%、肾脏疾病13.37%、骨关节疾病44.76%、感染性疾病12.79%、心脏疾病2.90%、慢性肝...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原因。方法选自2008年2月~2011年1月出现误诊多发性骨髓瘤172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了解误诊构成。结果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8.72%、肾脏疾病13.37%、骨关节疾病44.76%、感染性疾病12.79%、心脏疾病2.90%、慢性肝病5.81%。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多发性骨髓瘤特征的认识,掌握疾病特点,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减少或防止发生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2期162-162,165,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左右血常规完全恢复正常。14例经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加用...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左右血常规完全恢复正常。14例经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加用或改用环孢素A者,6例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无一例患者转化为AA、PNH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结论:掌握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和治疗特性,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治疗 临床观察 全血细胞减少症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35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8-01—2012-12 3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针对性给以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月治...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8-01—2012-12 3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针对性给以护理措施,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原发性血小板下降明显,经3个月随访,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2例患者仍然存在轻度后遗症,其他患者体征均表现正常。结论通过合理治疗方法及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脑梗死疾病,效果明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 增多 脑梗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罗广立 陈玉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首发表现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例,占41.7%,显著改善9例,占25.0%,好转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无死亡患者。结论... 目的探讨以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首发表现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5例,占41.7%,显著改善9例,占25.0%,好转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无死亡患者。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疾病治疗,应坚持原发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脑梗死 经验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45例原因分析
13
作者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9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原因分析。方法回顾2005-02~2011-02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45例进行总结。结果白血病浸润原因22.22%,副肿瘤综合征原因24.44%,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原因44.44%,神经系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原因分析。方法回顾2005-02~2011-02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45例进行总结。结果白血病浸润原因22.22%,副肿瘤综合征原因24.44%,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原因44.44%,神经系统微小白血病病灶原因8.88%。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末梢神经损害发生率较低,发生原因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进行排除式诊断,及时明确原因,正确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末梢神经损害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采用TPO治疗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对患者血小板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罗广立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研究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采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小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患... 目的研究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采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小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TPO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小板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肝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采取TPO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机体血小板水平,有效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症 丙肝
下载PDF
西咪替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杨娟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20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及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脱水及腹泻消失时间分别为(2.59±0.63)d,(2.67±0.73)d,(2.69±0.57)d,(2.83±0.5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0.71)d,(3.43±0.85)d,(4.03±0.54)d,(3.97±0.85)d(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血小板减少(3.92%比5.88%)、恶心(7.84%比3.92%)、便秘(5.88%比1.96%)、腹胀(3.92%比5.88%)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体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西咪替丁 重组人干扰素Α1B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华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支气管肺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和丹参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7.50%...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和丹参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显著,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害 果糖二磷酸钠 丹参
下载PDF
喜炎平联合黄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140-141,共2页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黄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观察组加用喜炎平和黄芪。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黄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观察组加用喜炎平和黄芪。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性状改变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黄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作用迅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喜炎平 黄芪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华祯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7期124-124,共1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接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疗程7~10d,结束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接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奇霉素,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疗程7~10d,结束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快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以快速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率高,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儿童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晓红 罗广立 华祯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试验中对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磷酸肌酸钠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儿科确诊为小儿心肌炎的患者70例。随机将70例的小儿心肌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35例。对其... 目的: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试验中对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磷酸肌酸钠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儿科确诊为小儿心肌炎的患者70例。随机将70例的小儿心肌炎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35例。对其中一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模式下的小儿心肌炎治疗,另一组的35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模式下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对比治疗。结果:磷酸肌酸钠在治疗小儿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上高达91.42%(32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模式下的小儿心肌炎疗效总有效率65.63%(21例)。对2组差异数据的疗效总有效率进行SPSS软件的处理,可以得到P值<0.05,即2组治疗模式下的小儿心肌炎疗效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模式下加用磷酸肌酸钠,能够有效提高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总有效率,值得在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小儿心肌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