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硒对豌豆芽苗生理指标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贤 李丽 +3 位作者 罗延延 汪园 程华 程水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探明生物纳米硒对豌豆芽苗的生长、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豌豆芽苗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纳米硒对豌豆(Pisum sativum L.)芽苗的... 【目的】探明生物纳米硒对豌豆芽苗的生长、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为富硒豌豆芽苗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和80μmol/L纳米硒对豌豆(Pisum sativum L.)芽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硒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不施用纳米硒)相比,40μmol/L纳米硒处理下豌豆芽苗的生物量增加14.8%;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57.0%、54.7%和38.5%;豆苗的营养品质也有所提升,其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47.8%、23.5%和48.7%;豆苗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其中GSH含量增长5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分别提升7.3%、36.0%和49.7%;豆苗的硒含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的总硒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44倍和52.22倍。【结论】纳米硒可促进豌豆芽苗生物量的积累,改善光合作用,提升芽苗的营养品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芽苗的硒含量,以40μmol/L纳米硒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纳米硒 品质 抗氧化酶活性 硒含量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EST-SSR Markers in Lettuce(Lactuca sativa)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光望 游杨 +3 位作者 罗延延 张明菊 李志良 王书珍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2期2682-2685,2688,共5页
From the NCBI database, 81,518 Lactuca sativa EST sequences were downloaded, from which 61,757 non-redundant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In total, 2040 SSR loci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3.3%. Trinucleotide ... From the NCBI database, 81,518 Lactuca sativa EST sequences were downloaded, from which 61,757 non-redundant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In total, 2040 SSR loci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3.3%. Trinucleotide repeat was dominant, followed by dinucieotide and hexanucleotide repeats. Among 181 types of repeat motifs, (AGA)n and (ATG)n were the dominant repeat motif types, taking up 12.01% and 3.53%, respectively. Totally, four material-special EST-SSR markers were characterized. This study enriches molecular markers of L. sativa, and also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ollowing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and genetic map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uca-sativa Expressedsequence tag MICROSATELLITE Germplasm re-source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硒处理银杏萜类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洁 肖贤 +3 位作者 程华 查三省 罗延延 程水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99-4107,共9页
本研究以银杏叶品种(Ginkgo biloba L.)家佛手室内盆栽为试材,对3年生银杏幼苗进行亚硒酸钠叶面喷洒处理,并分析其萜内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挖掘与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并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 本研究以银杏叶品种(Ginkgo biloba L.)家佛手室内盆栽为试材,对3年生银杏幼苗进行亚硒酸钠叶面喷洒处理,并分析其萜内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挖掘与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并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处理叶片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2834条Unigene,平均长度656 bp,基因差异表达(DEG)筛选得到5292个基因,并将其进行KOG功能分类。通过对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KEGG途径进行分析,筛选出6条候选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对选取的候选差异基因进行验证,其中DXS、MECT、HMGR上调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而DXR、MECPs、MVD在转录组测序中虽无明显差异,但q RT-PCR结果表明其在硒处理后的5周内就有明显差异变化。本实验为银杏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因信息和代谢途径数据,为硒处理条件下银杏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亚硒酸钠 萜内酯 差异表达
原文传递
休眠期后板栗混合花芽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查三省 李琳玲 +4 位作者 罗延延 肖贤 余洁 程华 程水源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7-1454,共8页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总计获得了3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73个基因上调,1 599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基因经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分别归类于47个GO term和251条代谢途径。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春化、光周期、赤霉素(GA)等途径的开花相关基因,还鉴定多个开花相关内源激素途径的基因。将基因VIN3,GAI,ELF3,GID1的qPCR检测结果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虽然两种检测结果在差异倍数上存在差别,但4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信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板栗雌雄花性别比例调控机制和花期人工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混合花芽 转录组测序 功能注释 基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