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水条件下湿地植物的生存策略 被引量:81
1
作者 罗文泊 谢永宏 宋凤斌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8-1485,共8页
洪水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湿地植物由于所处生境的特殊性,会经常受到周期性或永久性的洪水胁迫。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湿地植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生存策略,以适应水文条件的大幅度变化。主要的生存策略如下:1)生活史方面,植... 洪水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湿地植物由于所处生境的特殊性,会经常受到周期性或永久性的洪水胁迫。在长期的适应进化过程中,湿地植物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生存策略,以适应水文条件的大幅度变化。主要的生存策略如下:1)生活史方面,植物可通过改变生长时间、繁殖方式、种子特征等避免洪水的直接伤害或利用洪水的流动起到传播扩散的作用;2)形态学特征方面,植物可通过调整根系形态、分布等将根系生长到氧气相对充足的土壤表层或形成不定根增强根系通气功能;3)解剖学方面,植物可通过改善组织孔隙度形成通气组织等改善空气传导到根系的"气体通道";4)生理生化方面,植物可通过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延长生存时间,释放出一些生长激素(乙烯等)以调节植物缺氧条件下的生理活动或形态、解剖方面的变化。在今后的研究中,不定根的形成机理、乙烯在通气组织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过程、放射氧损失(ROL)的形成机理及其释放速率的调控等一些机理性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生存策略 形态学 组织结构 生活史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勃 杨刚 +5 位作者 谢永宏 黄继山 罗文泊 秦先燕 李锋 侯志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1,共4页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 对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相关的关键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层,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其显著,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逐渐减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与脲酶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都较大,而过氧化氢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只限于0—3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与土壤剖面结构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酶活性 土地利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刚 谢永宏 +3 位作者 黄继山 任勃 罗文泊 侯志勇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5,共3页
对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田,旱田)与自然生态系统(芦苇,苔草)中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集中在表层0-30cm,并与30-60cm,60-100cm存在... 对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田,旱田)与自然生态系统(芦苇,苔草)中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集中在表层0-30cm,并与30-60cm,60-100cm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全钾在三个剖面层次上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生态系统类型比较来看,各系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除有机质含量水田系统明显高于其它系统外,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田和旱田,其全N、全P、全K的含量在四种生态系统中均处于同一显著性水平上,说明人为活动减小了系统间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土壤养分 农田系统 自然系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植物—土壤反馈影响植物生长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文泊 王雪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9期25-31,共7页
植物—土壤反馈会通过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系统生产力,甚至结构与功能等均产生深远影响,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理解植物—土壤反馈及其影响... 植物—土壤反馈会通过影响植物个体的生长,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系统生产力,甚至结构与功能等均产生深远影响,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理解植物—土壤反馈及其影响植物生长机制对准确预测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常必要。通过简要概述植物—土壤反馈概念及含义,从个体和群落水平分别介绍了植物—土壤反馈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以植物根系为核心,从细根特征、根系分泌物以及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耦合作用等方面,对植物—土壤反馈影响植物生长的机理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研究认为植物应对环境因素变化进行细根特征调整,而引起的根系分泌物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间的耦合研究,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土壤反馈 细根特征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云南水富港发展战略思考
5
作者 罗文泊 《中国水运》 2008年第4期10-11,共2页
水富港地处滇、川、渝结合部和金沙江与长江的分界点,是金沙江上唯一能够实施2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和原交通部确认的长江第一港;是云南省乃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往长江流域及东北业地肱的主枢绍港,以... 水富港地处滇、川、渝结合部和金沙江与长江的分界点,是金沙江上唯一能够实施2000吨级以上船舶江海直达运输的港口和原交通部确认的长江第一港;是云南省乃至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往长江流域及东北业地肱的主枢绍港,以及东北、形地区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进入中国大西南乃至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枢纽港;水富港还同时是已规划的第三座欧亚大陆桥通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水道 云南省 长江流域 江海直达运输 南亚地区 欧亚大陆桥 组成部分 金沙江
下载PDF
弘扬郑和精神 加快通道建设 实现云南水运大发展
6
作者 罗文泊 《珠江水运》 2006年第z1期35-36,共2页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历经数十年的云南水运事业如何加快发展,是云南省航务局领导和许多同志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抓住机遇实现云南水运发展的新跨越,云南省航务管理局领导提出了以运输为龙头的云南水运发展新思路。围绕这个新思路的贯彻落...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历经数十年的云南水运事业如何加快发展,是云南省航务局领导和许多同志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抓住机遇实现云南水运发展的新跨越,云南省航务管理局领导提出了以运输为龙头的云南水运发展新思路。围绕这个新思路的贯彻落实,从以通道建设发展水路运输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水运 郑和精神
下载PDF
柳属植物特性及其在污染底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天雪 何春光 +2 位作者 罗文泊 王天驰 盛连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7-841,共5页
污染底泥具有处置困难、污染严重并可引起上覆水体二次污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等特点,植物修复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对环境扰动少、易于被公众所接受的污染修复方式,柳属植物因具有生态幅宽以及易繁殖、生长快,尤其是较禾本科植物更加... 污染底泥具有处置困难、污染严重并可引起上覆水体二次污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等特点,植物修复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对环境扰动少、易于被公众所接受的污染修复方式,柳属植物因具有生态幅宽以及易繁殖、生长快,尤其是较禾本科植物更加适合污染底泥修复的生物学特性,被选作植物修复材料而倍受关注.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柳属植物特性及其环境适应力的生态学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梳理其对污染物的修复方式与机理,包括植物萃取(Phytoextraction)、植物转化(Phytotransformation)、植物固定(Phytostabilization)、植物降解(Phytodegradation)和植物挥发(Phytovolatilization)等.进一步详述柳属植物在底泥修复中应用的国内外进展,在累积重金属、降解有机物和改变底泥性质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说明其对污染底泥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后结合目前柳属植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实践,建议未来应更注重野外试验、延长试验周期、开展修复植物群落优化配置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植物 植物修复 污染底泥 生物学特征 修复潜力
原文传递
冬季湿地二氧化碳通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娜 何春光 +2 位作者 罗文泊 马良 盛连喜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冬季湿地二氧化碳释放量在年释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二氧化碳释放量约为0.069~6.048 g/(m2·d),并影响着其碳源与碳汇的关系。科学地估算湿地二氧化碳通量对全球碳通量的贡献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冬季湿地二氧化碳释放量在年释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二氧化碳释放量约为0.069~6.048 g/(m2·d),并影响着其碳源与碳汇的关系。科学地估算湿地二氧化碳通量对全球碳通量的贡献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围绕湿地二氧化碳通量研究意义、湿地冬季二氧化碳通量变化的测量方法的比较、冬季时长的界定、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通量估测精确性的意义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分析了以往研究结论的时空差异因素和影响二氧化碳通量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湿地冬季二氧化碳通量测量结果不确定性等问题,并对湿地冬季二氧化碳通量未来需关注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通量 湿地 冬季 雪覆被 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