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汉果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华英 覃灵华 +1 位作者 罗春玉 石贵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9-631,673,共4页
[目的]检测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对罗汉果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植株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分析、染色体计数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结果]超低温保存前后,... [目的]检测罗汉果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对罗汉果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前后的植株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分析、染色体计数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结果]超低温保存前后,POD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9条酶带,且迁移率一致;EST同工酶图谱上均显示8条酶带,迁移率也一致;POD和EST同工酶谱、染色体数目和RAPD谱带均未发现差异。[结论]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罗汉果种质资源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超低温保存 同工酶 染色体 RAPD
下载PDF
脆性X综合征遗传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蒋祝 谭建新 +2 位作者 谭娟 罗春玉 许争峰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脆性X综合征(FXS)是导致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的主要单基因病之一,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FXS的病因是FMR1基因内(CGG)n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扩展及其上游CpG岛的异常甲基化,进而导致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减少或缺乏,FMRP的水平直接关系... 脆性X综合征(FXS)是导致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的主要单基因病之一,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FXS的病因是FMR1基因内(CGG)n重复序列的不稳定扩展及其上游CpG岛的异常甲基化,进而导致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减少或缺乏,FMRP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是诊断FXS的主要依据。然而,FMR1基因分子结构和遗传模式的特殊性使得FXS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面临挑战。因此,如何简便而准确地进行FMR1基因检测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FXS遗传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促进FXS的规范诊断,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1基因 (CGG)n重复 脆性X综合征 基因诊断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技术的建立及临床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建新 邵彬彬 +5 位作者 蒋祝 张菁菁 王艳 罗春玉 胡平 许争峰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并评估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方法.方法采用多个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技术检测1099例样本中24个基因相关的20种疾病中的448个致病变异并进行验证.结果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验证的结果完全一致.... 目的建立并评估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方法.方法采用多个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技术检测1099例样本中24个基因相关的20种疾病中的448个致病变异并进行验证.结果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验证的结果完全一致.在1099例受检者中,检出190例携带者,总体携带率为17.3%(190/1099),检出变异个数最多的是GJB2基因.在检测的1075例女性样本中,共检出8例为X连锁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携带率为7.4‰(8/1075).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的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毛细管电泳 变异
下载PDF
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联合MLPA技术检测神经纤维瘤患者的致病突变
4
作者 王玉国 马定远 +5 位作者 刘刚 张菁菁 曾华沙 罗春玉 胡平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神经纤维瘤病(NF)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进行分子遗传诊断和遗传咨询,并对NF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遗传咨询门诊收治的18例N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基因组...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神经纤维瘤病(NF)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进行分子遗传诊断和遗传咨询,并对NF家庭进行产前诊断。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遗传咨询门诊收治的18例N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外周血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进行NF1/NF2基因测序并结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反应(MLPA)检测,筛选致病突变并用Sanger测序验证,结合亲子二代的分子遗传检测结果,制定适当的临床干预和随访计划。在NF家系母亲再次妊娠时,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检测出9例致病突变和1例可疑致病突变,其中包括3个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应用MLPA技术检测出1例拷贝数大片段缺失。对其中5个家系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其胎儿均不携带家系的致病突变。结论基于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及MLPA技术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法可为NF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测序 神经纤维瘤病 Ion Torrent NF1/NF2基因
下载PDF
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伊云 张沁欣 +6 位作者 季修庆 周冉 罗春玉 王艳 孟露露 胡平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8月因超声软指标异常或结构畸形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羊膜腔穿刺的病例60例,常规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目的探讨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8月因超声软指标异常或结构畸形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行羊膜腔穿刺的病例60例,常规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联合核型分析,平行进行OGM检测。以CMA联合核型分析的结果为对比,分析OGM在各类染色体变异中的检测效能。对于OGM额外检出的隐匿性重排使用荧光原位杂交验证。结果OGM与CMA联合核型分析在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三倍体检测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GM检测证实了6例存在染色体微重复的病例,确定了重复插入的位置及方向;额外检出了2例(3.3%)隐匿性易位,并确定了断裂点所处区间。结论OGM能以高分辨率一站式检测各种主要类型的结构变异并可明确重排模式及精细化断点,有望在产前诊断中成为CMA联合核型分析的可靠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 产前诊断 结构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的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春玉 张菁菁 +2 位作者 马定远 秦岭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测序技术对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进行产前诊断的价值,以为遗传咨询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个ACH家系,其中5个家系中母方为ACH,1个家系父母双方都是ACH,2个家系父... 目的:探讨采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测序技术对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进行产前诊断的价值,以为遗传咨询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个ACH家系,其中5个家系中母方为ACH,1个家系父母双方都是ACH,2个家系父母双方正常曾生育过ACH患儿。提取患者及家庭其他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基因测序对FGFR3基因进行检测;抽取胎儿羊水或脐血,提取基因组DNA后对FGFR3基因进行检测。对超声检查胎儿发现短肢发育异常的4个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5个家系都是母方c.1138G>A杂合型突变,产前基因诊断3个胎儿(其中1个家系是2次妊娠)是c.1138G>A杂合型,3个胎儿正常;1个家系父母双方都是c.1138G>A杂合型突变,胎儿也是c.1138G>A杂合型突变;2个家系父母双方正常而生育的患儿是c.1138G>A杂合型突变,再次妊娠的胎儿都正常。4个短肢发育异常胎儿,基因检测均未发现突变。4个c.1138G>A杂合型突变胎儿和4个短肢发育异常胎儿均已引产;5个未发现突变的胎儿已分娩,随访均为健康个体。结论:FGFR3基因检测可为ACH患者或生育过ACH的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产前基因诊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
下载PDF
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SNP-array遗传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春玉 王艳 +7 位作者 杨吟秋 徐青 骆潇洁 李璃 孟露露 马定远 许争峰 胡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8期639-64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SNP-array)在早期流产绒毛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早期自然流产的82例患者,刮宫术后获取绒毛组织,行常规绒毛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并同时提取绒毛组织DNA进行SNP-array检测... 目的:初步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SNP-array)在早期流产绒毛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早期自然流产的82例患者,刮宫术后获取绒毛组织,行常规绒毛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分析,并同时提取绒毛组织DNA进行SNP-array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常规绒毛细胞培养G显带核型诊断成功率87.8%(72/82),SNP-array诊断成功率为100%(82/82)。G显带分析获得结果 72例,核型正常35例,核型异常37例,异常率51.4%(37/72)。82例SNP-array分析结果中,核型正常30例,核型异常52例,异常率63.4%(52/82)。G显带分析失败的10例标本中,SNP-array检出6例异常;G显带与SNP-array结果不符的12例中,包括2例全基因组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2例是部分染色体UPD。结论:SNP-array技术具有高准确性、高通量、快速检测等优点,在自然流产绒毛遗传学分析中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流产 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 核型分析 绒毛膜绒毛 单亲二倍体
下载PDF
产后大出血23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春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656-6657,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2003-01~2007-04 23例产后大出血(产后24h内失血量≥2000 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手段。结果:分娩30 976例中,751例(2.42%)产后出血,23例为产后大出血。22...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对我院2003-01~2007-04 23例产后大出血(产后24h内失血量≥2000 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手段。结果:分娩30 976例中,751例(2.42%)产后出血,23例为产后大出血。22例抢救成功,1例产妇死亡。除了基本的治疗手段如按摩子宫、宫缩剂加强子宫收缩外。1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无效,3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9例行官腔填塞(4例失败),7例行改良B-Lynch子宫压迫缝合术有效,8例行子宫切除。结论:产后大出血是目前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科工作者不但应掌握产后出血的基本治疗手段,也应掌握官腔填塞纱条、血管结扎、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手段,有条件的医院可应开展血管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治疗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实现路径研究——以L高职学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霞 罗春玉 +1 位作者 杨金林 龚加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提高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L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标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游类“X”证书(EEPM)职业技能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1+X”证...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提高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L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标旅游管理专业研学旅游类“X”证书(EEPM)职业技能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1+X”证书课证融通实现路径,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双高”专业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课证融通
下载PDF
出血性输卵管炎58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罗春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8期872-872,共1页
关键词 出血性输卵管炎 症状 体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影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因素135例分析
11
作者 罗春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83-608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几个因素。方法:对2006年我院14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再次剖宫产(RCS),7例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87例符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条件,仅12例愿意试产,试产率13.8%...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几个因素。方法:对2006年我院14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再次剖宫产(RCS),7例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87例符合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条件,仅12例愿意试产,试产率13.8%。78例无指征而选择RCS的主要因素是过分强调子宫破裂的风险,医生倾向于RCS,不主张引产和催产,不主张行分娩镇痛及孕妇拒绝试产和绝育的要求。结论:医患双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对VBAC的认识,以提高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阴道试产率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剖宫产术 分娩 产科
下载PDF
江苏地区5776例孕妇脊髓性肌萎缩症携带者筛查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菁菁 王玉国 +4 位作者 马定远 刘刚 罗春玉 胡平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对江苏地区5776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携带者筛查,确定本地区SMA的携带频率,通过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减少SMA患儿的出生。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MN1基因第7和第8外显子的拷贝数,筛查SMA携带者,并通过多重连接依赖... 目的对江苏地区5776例孕妇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携带者筛查,确定本地区SMA的携带频率,通过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减少SMA患儿的出生。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MN1基因第7和第8外显子的拷贝数,筛查SMA携带者,并通过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对16549例孕妇进行SMA携带者筛查的宣教,其中5776例孕妇自愿接受携带者筛查,接受率约为34.9%。5776例孕妇中,共筛查到100例孕妇(100/5776,1.73%)携带SMN1基因E7单拷贝或E7和E8单拷贝,其中E7和E8单拷贝的孕妇有93例,单纯E7单拷贝有7例,携带者频率为1∶58。经遗传咨询,100例携带者中,91例配偶(91/100,91%)接受SMA筛查,结果提示3对夫妇同时为SMA携带者,并且对3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最终提示这3个胎儿均为SMN1基因单拷贝,即SMA携带者。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人群携带者筛查,确定了江苏地区人群的SMA携带频率,并且对于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避免SMA患儿的出生,对出生缺陷的防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定量PCR SMN1基因 携带者筛查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和疾病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杨香红 李艳莉 罗春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105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病情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重症36例和轻症69例,再依据疾病分期将...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和疾病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105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病情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重症36例和轻症69例,再依据疾病分期将观察组患儿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不同病情及分期患儿以及对照组之间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Ig M、Ig G,补体C3、C4,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白介素-2(IL-2)、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水平的差异。结果重症和急性期患儿各指标均与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重症与轻症患儿之间、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之间各指标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MPP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急性期和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越严重,其血清浓度的变化可反映病情程度和疾病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小儿 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小青 刘晓梅 +2 位作者 张翔 吴海青 罗春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测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177例妊娠晚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66例、轻度子痫前期64例、健康孕妇47例)心率(HR)、平均动脉压(... 目的:探讨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患者心功能测定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检测177例妊娠晚期孕妇(重度子痫前期66例、轻度子痫前期64例、健康孕妇47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周围血管阻力(SVR)、心肌加速度指数(ACI)、速度指数(VI)、胸液水平(TFC)、左心作功指数(LCWI)、收缩时间比率(STR),同时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各项参数与临床征象的关系。结果:①与健康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MAP、SVRI、SVR、TFC显著增高(P<0.01),CI、CO、SI、SV、ACI、VI显著降低(P<0.01),HR、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MAP、SVR、SVRI和TFC显著增高(P<0.01),CI、CO、VI显著降低(P<0.01,P<0.05,P<0.05),SV、SI、ACI、LCWI、STR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48h动态监测2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连续评价心脏血管功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流动力学 子痫前期
下载PDF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青 张翔 +4 位作者 刘晓梅 蒋涛 王琪 罗春玉 李婵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孕妇血浆MMP9和TIMP1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MMP9水平...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孕妇血浆MMP9和TIMP1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MMP9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TIM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MMP9∕TIMP1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血浆MMP9及TIMP1水平变化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妊娠
下载PDF
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家系Dystrophin基因突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颖 蒋涛 +4 位作者 季修庆 成建 罗春玉 马定远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可行性。方法用NGS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并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基因型进行验证,同时检测家系其他成员基因型。结果 NGS技术结果表明,该患者DMD基因编码... 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可行性。方法用NGS技术检测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并用Sanger测序技术对患者基因型进行验证,同时检测家系其他成员基因型。结果 NGS技术结果表明,该患者DMD基因编码区第55号外显子存在1个移码突变c.8087delT(p.Leu2696ArgfsX30),为致病性突变;同时该患者还存在3个错义突变p.Arg2937Gln、p.Arg1745His和p.Asp882Gly,均为已知多态性变异;Sanger测序技术进一步证实了该点突变的存在,同时发现患者母亲为该突变的携带者,患者父亲和妹妹未见该突变。结论 NGS技术可用于DMD基因突变检测,为DMD临床遗传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测序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家系
下载PDF
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检测马凡综合征患者FBN1基因致病突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成建 马定远 +4 位作者 刘邺 张菁菁 罗春玉 乔凤昌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对3个马凡综合征(MFS)家系及1例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致病突变,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应用高通量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对3个MFS家系的先证者及1例MFS患者的FBN1基因进行检测,筛... 目的:对3个马凡综合征(MFS)家系及1例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致病突变,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法:应用高通量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对3个MFS家系的先证者及1例MFS患者的FBN1基因进行检测,筛选致病突变位点,并用Sanger测序法验证。对1例胎儿FBN1基因相应的位点进行检测,以明确其受累情况。结果:患者P1 FBN1基因检测到c.7125_7126 del TG杂合性缺失突变,为可疑致病位点;家系1患者FBN1基因检测到IVS 27-1G>C(c.3464-1G>C)杂合性突变,为致病突变;家系2患者FBN1基因检测到c.4981G>C(p.Gly1661Arg)杂合性错义突变,为致病突变,胎儿携带同样突变;家系3患者FBN1基因检测到c.1546C>T(p.Arg516Term)杂合性无义突变,为致病突变。结论:应用高通量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检测到3个MFS家系及1个MFS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为临床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并对1例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 Torrent半导体测序技术 马凡综合征 FBN1基因
下载PDF
肾盂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芯片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晓燕 王艳 +5 位作者 孟露露 周冉 罗春玉 季修庆 胡平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芯片分析(CMA)技术在肾盂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肾盂增宽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产前超声发现肾盂增宽并选择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102例胎儿。对102例胎儿采用常规G显带染色体... 目的:探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芯片分析(CMA)技术在肾盂增宽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肾盂增宽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产前超声发现肾盂增宽并选择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102例胎儿。对102例胎儿采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部分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的胎儿行CMA分析。对所有胎儿的妊娠结局及预后进行电话随访和病例资料追踪,新生儿随访至2岁。结果:102例肾盂增宽病例中,101例胎儿染色体正常,1例异常,为47,XX,+18,染色体异常率为0.98%(1/102)。60例CMA结果均成功获得分析,其中4例胎儿存在致病性拷贝数异常(CNVs)(6.6%,4/60),包括17q12微缺失综合征2例、15q11.2微缺失综合征1例、2q23.1微缺失综合征1例,CNVs大小范围0.467~1.53Mb。将进行CMA检测的肾盂增宽病例分为孤立性肾盂增宽(30例)和肾盂增宽合并其他异常(30例)两组,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分别为6.6%(2/30)、6.6%(2/30);根据肾盂增宽程度将行CMA检测的60例病例分为3组:轻度肾盂增宽、中度肾盂增宽和重度肾盂增宽,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0(0/21)、11.1%(1/9)、10%(3/30)。产前胎儿肾盂增宽消退率63.5%,总消退率(含出生后消退) 85.8%,胎儿肾积水出生后手术率12.9%。结论:核型和CMA检测结果正常的胎儿肾盂增宽多于产前或出生后消退,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是胎儿肾盂增宽的致病原因之一;核型和CMA检测对肾盂增宽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肾盂增宽 染色体非整倍体 拷贝数异常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外显子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法洛四联症胎儿遗传学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翠云 王艳 +7 位作者 孙瑞红 罗春玉 张菁菁 成建 梁栋 马定远 胡平 许争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用外显子捕获-高通量测序(exon-captur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EC-HTS)技术寻找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胎儿可能存在的遗传学致病性证据,并探讨其在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发现且G显... 目的用外显子捕获-高通量测序(exon-capture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EC-HTS)技术寻找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胎儿可能存在的遗传学致病性证据,并探讨其在产前分子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超声心动图发现且G显带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 CGH)分析结果均正常的9例TOF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以63个人类已知的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作为检测靶点制作捕获芯片,用EC-HTS技术进行检测,数据经过Calling、数据库比对、软件分析得到最终病理性突变位点;并用Sanger测序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在9例胎儿中共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732个,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致病性突变位点3个:CITED2 c.574_579 del AGCGGC(p.S192_G193del纯合突变,CHD7c.2550_2554 del GAGAA(p.K850Nfs*6)杂合突变,NOTCH2 c.4918T>C(p.F1640L)杂合突变。Sanger测序结果验证了这3个突变位点的真实存在,父母溯源检测发现这3个点突变均为新发突变。结论用靶向性EC-HTS技术发现了3例TOF胎儿存在病理性基因突变,可能为其致病的遗传学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外显子捕获 法洛四联症 基因突变 CHD7 NOTCH2 CITED2
下载PDF
应用MLPA技术进行脊髓性肌萎缩症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菁菁 罗春玉 +4 位作者 刘安 周静 李璃 马定远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脊肌萎缩症(SMA)家系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2个曾生育过SMA患儿(患儿已死亡)的家系,母方再次妊娠。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父母双方的生存运动神经元基因(SMN)以及邻近基因拷贝数,明确是否为SMA...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脊肌萎缩症(SMA)家系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2个曾生育过SMA患儿(患儿已死亡)的家系,母方再次妊娠。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父母双方的生存运动神经元基因(SMN)以及邻近基因拷贝数,明确是否为SMA携带者。经羊膜腔穿刺术抽取胎儿羊水,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检测并分析父母及胎儿的遗传关系,排除羊水细胞DNA中孕母DNA的污染,再采用MLPA技术进行胎儿产前诊断。结果:MLPA分析结果显示,2个家系的父母双方SMN1基因7、8外显子均为杂合性缺失,为SMA携带者。STR位点检测分析结果显示,2个家系中的孕母羊水细胞DNA均未受到孕母DNA的污染。家系1的胎儿SMN1基因7、8外显子拷贝数与父母相同,为SMA携带者;家系2的胎儿SMN1基因7、8外显子拷贝数为0,为SMA患者。结论:先证者遗传病因不明确时,可采用MLPA技术对SMA家系进行产前诊断,预防SMA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MLPA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