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同种异体骨对牙槽嵴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焕娣 袁柱炫 +6 位作者 王玉玲 李静 缪小青 莫浩勋 庄晨锦 田柳 谢建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6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同种异体骨对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口腔科单根牙或前磨牙拔除患者75例(156颗患牙),全部患牙均在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根据拔牙窝内即刻植入种植体的不同将其分为A、...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同种异体骨对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口腔科单根牙或前磨牙拔除患者75例(156颗患牙),全部患牙均在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根据拔牙窝内即刻植入种植体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组,A组拔牙窝内植入同种异体骨;B组拔牙窝内植入异体骨;C组拔牙窝内植入异质骨;D组拔牙窝内不植骨自然愈合,比较种植疗效、牙槽嵴骨量高度与宽度吸收值与牙龈乳头高度等指标差异。结果:A、B、C三组间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2、12周后,牙槽嵴骨量高度与宽度吸收值比较,A组明显低于B、C组,B、C组明显低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牙槽嵴骨量高度与宽度吸收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牙龈乳头0~Ⅰ级、Ⅳ级比例明显低于D组,牙龈乳头Ⅲ级比例明显高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同种异体骨有助于减少牙槽嵴骨量吸收,可作为牙槽嵴保存的理想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 即刻植入 同种异体骨 牙槽嵴
下载PDF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应用时机对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罗焕娣 缪小青 +2 位作者 李静 庄晨锦 田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应用时机对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超声龈下刮治治疗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和B组(n=38),分别于龈下刮治前0.5...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应用时机对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超声龈下刮治治疗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1)和B组(n=38),分别于龈下刮治前0.5~1h和龈下刮治完成后次日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注射,1次/周,连用4周。分别于牙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时,检测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I、GI、BOP%、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个月,A组患者PI、PD、BOP%均明显低于B组(P〈0.05),而组间GI、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同时予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较大程度地发挥抗菌作用,有助于提高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刮治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超声龈下刮治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下载PDF
牙槽骨缺损类型与GBR术后效果的关系及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焕娣 王玉玲 +1 位作者 莫浩勋 缪小青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探究牙槽骨缺损类型与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植入并同期GBR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种植后患者均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植骨吸... 目的:探究牙槽骨缺损类型与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效果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植入并同期GBR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种植后患者均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植骨吸收率。并根据患者CBCT数据进行骨缺损三维结构重建,以Pearson相关性骨缺损形态学变量与植骨吸收率之间的关系,同时以ROC曲线分析始骨缺损形态学变量对植骨吸收率的预测价值。结果:GBR术后6个月,82例患者吸收率平均为(46.8±10.52)%。经CBCT对初始骨缺损进行重建后,计算显示mMD为(5.39±1.58)mm、mCA为(5.24±1.08)mm、mBL为(5.06±1.25)mm、rmCA/mMD为(1.03±0.29)、rmCA/mBL为(1.07±0.27)、rmBL/mMD为(1.00±0.3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CA、mBL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r=-0.408、-0.496,P<0.05);rmCA/mMD、rmCA/mBL与植骨吸收率呈正相关(r=0.636、0.418,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显示,mBL、rmCA/mMD为植骨吸收率的影响因素(P<0.05)。另ROC曲线显示,mBL、rmCA/mMD预测植骨吸收率≥45.1%的AUC分别为0.836、0.812,95%CI分别为0.743~0.921、0.722~0.902。结论:初始骨缺损形态与GBR术后的植骨效果关系密切,骨缺损形态学特征变量预测术后植骨吸收率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类型 引导骨再生 植骨吸收率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不同修复方法治疗前牙缺损
4
作者 罗焕娣 莫浩勋 +1 位作者 王玉玲 李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修复方法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需进行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为26例、28例、32例。三组患者分别采取贴面修复法、树脂... 目的:探究不同修复方法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需进行前牙缺损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为26例、28例、32例。三组患者分别采取贴面修复法、树脂填充修复法、全瓷冠修复法。比较三组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美学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 %、82.14 %、87.5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三组患者美学效果评分均上升,且A组整体美观、面容改善评分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85 %)明显低于B组(25.00 %)、C组(21.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修复方法临床疗效均较好,贴面修复法可有效增强前牙美学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缺损 贴面修复 树脂填充修复 全瓷冠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