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狄鑫 孙鸿涛 +5 位作者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李超 周晓忠 李奕奕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端复位良好,一期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6.9%。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罗狄鑫 李贵涛 +3 位作者 陈为坚 林育林 陈建胜 徐汪洋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对6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共90个椎体行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经C臂X线机透视定位引导下进行穿刺,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用螺旋加压注...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对6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共90个椎体行经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经C臂X线机透视定位引导下进行穿刺,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用螺旋加压注射装置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共治疗62例,90个椎体,其中单节段40例。双节段16例。三节段6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止痛效果依据目测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价.术后止痛效果达98.4%(61/62).术后立即止痛35例.占56.5%,1d后止痛15例,占24.2%,3d后止痛11例,占17.7%,未能止痛1例.占1.6%。本组无一例发生需治疗干预的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6
3
作者 罗狄鑫 陈为坚 +1 位作者 许丹 李贵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41~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经颈椎X线、颈椎MRI和椎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41~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经颈椎X线、颈椎MRI和椎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C型臂X线机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局麻后用16 G穿刺针从右侧穿刺,进入病变椎间盘中央稍偏后部,然后置入光纤,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汽化,每个椎间盘使用激光能量500~1 000 J,分别于术后第1天、6个月、1年,按照Nagashima的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照Nagashima标准评分,术后第1天总体优良率为86.95%,术后6个月总体优良率为82.61%,术后1年总体优良率为80.43%。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激光汽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狄鑫 金勋杰 +2 位作者 陈为坚 徐汪洋 周晓忠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41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另4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其中41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另4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应用侧位X线片检测患者Cobb角变化。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记录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人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obb角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与对照组95.1%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2.2%,明显低于对照组46.3%,P〈0.05。结论相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来说,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椎骨折 胸腰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狄鑫 孙鸿涛 +6 位作者 金勋杰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李超 林周胜 周晓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20-4921,共2页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 目的探讨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合并半椎体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半椎体、无结构性弯曲患者12例,行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前凸、半椎体凸向腹侧患者3例,行前路半椎体切除合并植骨融合固定术;合并结构性代偿弯患者15例,行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长节段矫形代偿弯固定融合术。对所有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凸术后平均Cobb角、末次随访平均Cobb角分别为(8.6±3.14)°、(11.2±7.23)°,脊柱后凸最终矫形率为58.6%;侧凸术后平均侧凸Cobb角(12.8±5.47)°,末次随访平均(16.2±6.24)°,脊柱侧凸最终矫形率为66.5%。脊柱后凸、侧凸手术治疗后平均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后凸、侧凸均明显好转,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较满意。结论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效果显著,脊柱侧后凸矫形率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体切除术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半椎体畸形 效果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半导体激光汽化减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狄鑫 李贵涛 +5 位作者 陈锡然 陈造宏 武光勤 陈为坚 徐汪洋 余俊喜 《中医正骨》 2007年第9期35-35,3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带BMP椎弓根钉修复羊椎体骨缺损的研究
7
作者 罗狄鑫 金勋杰 +6 位作者 孙鸿涛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李超 周晓忠 李奕奕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7期615-618,621,共5页
目的分析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同种异体骨的新型椎弓根钉在修复羊椎体内骨缺损的作用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山羊12只,建立腰椎椎体内骨缺损的模型,所有动物被分为3组,每组均为4只。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 目的分析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同种异体骨的新型椎弓根钉在修复羊椎体内骨缺损的作用特点。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山羊12只,建立腰椎椎体内骨缺损的模型,所有动物被分为3组,每组均为4只。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腰椎椎体的生物力学检测(包括轴向最大拔出力、垂直压缩刚度及极限压缩强度),比较新型椎弓根钉组与普通椎弓根钉组动物腰椎椎体的不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的差异;采用HE染色法进行病理染色,分别在第4周和第12周时观察和比较各组动物腰椎椎体骨缺损区的组织形态学差异;采用RT-PCR法检测和比较在第4周和第12周时各组动物腰椎椎体骨缺损区BMP-2mRNA含量的差异。结果新型椎弓根钉组平均轴向最大拔出力、极限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刻状态的整体刚度新型椎弓根钉组与普通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普通型椎弓根钉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新型椎弓根钉组在植入后第1周和第4周BMP-2mRNA含量均增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MP-2有很强的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诱导体外成骨的能力,因此带BMP-2的新型椎弓根钉在骨缺损中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内骨缺损 椎弓根钉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下载PDF
脑瘫多种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贵涛 陈锡然 +3 位作者 陈造宏 罗狄鑫 陈为坚 徐汪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痉挛性脑瘫病人采用肌腱延长、畸形骨矫形和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等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单一或多种手术组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病人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提高脑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截骨... [目的]通过分析痉挛性脑瘫病人采用肌腱延长、畸形骨矫形和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等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单一或多种手术组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病人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提高脑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截骨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逆向吻合术,以及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等手术,对642例年龄在10个月~37岁的脑瘫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组合治疗,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个月。[结果]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仍然是痉挛性脑瘫病人肢体矫形的主要手术,传统的软组织手术虽然不能降低高肌张力,但可矫正固定性挛缩和畸形。能降低肌张力的决定性手术是在神经部位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早期有部分的肌张力下降,由于降低了肌张力,使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控制能力增强,功能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前仔细分类,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充分了解不同手术的潜在并发症,采用各种术式互补可提高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减少痉挛和畸形复发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软组织手术 神经切断术 截骨术 手术治疗 研究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兔椎间关节融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为坚 李贵涛 +5 位作者 罗狄鑫 陈锡然 陈造宏 武光勤 叶伟 李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脊柱前路融合的方法。[方法]自髂骨抽取骨髓4m,l在体外扩增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3个脊柱节段随机接受4种移... [目的]探索应用骨髓间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脊柱前路融合的方法。[方法]自髂骨抽取骨髓4m,l在体外扩增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前路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3个脊柱节段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A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纤维蛋白胶(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和纤维蛋白胶(C组),纤维蛋白胶(D组)。实验动物在术后3个月处死,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结果]A组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他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B组和C组显示出近似的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有不连续骨痂生成。D组融合效果最差,为纤维肉芽组织填充椎间隙,无骨痂生成。[结论]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体在移植入体内3个月后有良好的成骨并初步获得椎体间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高频脉冲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263例报告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锡然 陈为坚 +3 位作者 唐晓军 罗狄鑫 黄文填 李贵涛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局部封闭、电针、理疗、中医中药,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不彻底,且易反复发作。本文报告了用高频脉冲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263例,治疗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局部封闭、电针、理疗、中医中药,临床上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不彻底,且易反复发作。本文报告了用高频脉冲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患者263例,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作者认为与传统电针疗法相比较,具有止痛快,疗效持久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电针 揽实
下载PDF
创伤骨科修复中采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晓忠 罗狄鑫 +2 位作者 孙鸿涛 徐汪洋 齐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伤害控制骨科学(DCO)治疗原则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未应用伤害控制原则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伤害控制原则期间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 目的探讨伤害控制骨科学(DCO)治疗原则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未应用伤害控制原则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伤害控制原则期间进行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8.7±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2±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死亡2例,均少于对照组的11例、8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害控制骨科学治疗原则应用于创伤骨科修复中,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手术中的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伤害控制原则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体外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骁 李贵涛 +3 位作者 唐晓军 金勋杰 罗狄鑫 齐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505-4509,共5页
背景:为明确细胞移植后症状改善是否由移植所致,既往多采用侵袭性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动态追踪及人体研究。如果能够在合适示踪剂的帮助下,采用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在活体识别、跟踪移植后细胞的存活状态,将显著提高细胞移植疗法... 背景:为明确细胞移植后症状改善是否由移植所致,既往多采用侵袭性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动态追踪及人体研究。如果能够在合适示踪剂的帮助下,采用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在活体识别、跟踪移植后细胞的存活状态,将显著提高细胞移植疗法的学术价值。目的:初步探讨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体外磁性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08在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8只,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菲立磁为AdvancedMagnetic公司产品,多聚赖氨酸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取兔股骨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收集第2代细胞,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胎牛血清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诱导5d。将50mg/L菲立磁和1.5mg/L多聚赖氨酸混合,振荡30min后,将复合物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进行标记,孵育细胞24h。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情况,细胞内铁的鉴定,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对细胞增殖或分化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细胞诱导后可见少量细胞的胞体变圆变大,突起缩短,随时间延长,圆形细胞逐渐增多,部分聚集成簇、成球,FITC荧光染色示巢蛋白呈阳性表达。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99%以上骨髓基质细胞的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在含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的培养基中,骨髓基质细胞可继续增殖和分化,但增殖分裂后细胞质内铁颗粒数量较增殖前有所减少,经鉴定部分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结论: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可在体外高效标记骨髓基质细胞,且标记后细胞的活性、增殖和分化能力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菲立磁 多聚赖氨酸 体外标记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移植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贵涛 彭湛贤 +4 位作者 张国红 罗狄鑫 陈为坚 徐汪洋 齐勇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1期839-841,共3页
目的:研究骨折后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的骨再生潜能,以及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新途径。方法:在新西兰兔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3d后取出骨血肿,并从股骨抽骨髓血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将... 目的:研究骨折后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的骨再生潜能,以及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新途径。方法:在新西兰兔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3d后取出骨血肿,并从股骨抽骨髓血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回植到实验组骨缺损区;对照组骨缺损区则单纯行骨血肿块回植。定期拍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骨缺损处骨痂生成数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移植组的骨痂形成数量和骨膜反应明显多于以单纯骨血肿块移植组;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成骨样细胞形成数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有较强的骨再生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联合移植比单纯骨血肿移植成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愈合 骨髓基质细胞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菲立磁细胞内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贵涛 何骁 +5 位作者 唐晓军 金勋杰 罗狄鑫 陈为坚 齐勇 徐汪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66-869,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菲立磁(Feridex)和转染试剂体外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为临床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追踪标记细胞奠定基础。方法:9只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行股骨穿刺取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兔骨髓基质细胞,用菲立磁-... 目的:探讨利用菲立磁(Feridex)和转染试剂体外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为临床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追踪标记细胞奠定基础。方法:9只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行股骨穿刺取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兔骨髓基质细胞,用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FE-PL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和台盼蓝拒染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效率和细胞的活力,并在增殖条件下用改良SABC法进行抗单克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H2O2棕色法呈色)和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染色,对FE-PL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菲立磁可以高效率地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标记效率在99%左右。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L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正常未标记细胞相比较,细胞的活力、增殖和分化等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菲立磁可以用来体外标记骨髓基质细胞,标记后对骨髓基质细胞活力、增殖和分化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菲立磁 多聚赖氨酸 超顺磁性氧化铁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超 孙鸿涛 +6 位作者 李贵涛 金勋杰 罗狄鑫 齐勇 周晓忠 徐汪洋 李奕奕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279-2280,共2页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6~30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临床指标。结果本组58...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6~30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临床指标。结果本组5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无医源性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经治疗Frankel分级均好转至少1级,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为90%以上,Cobb角均低于10°,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后路手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下载PDF
痉挛性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勋杰 李贵涛 +3 位作者 陈锡然 陈造宏 罗狄鑫 陈为坚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畸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共19例,年龄在3岁~21岁,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运动功能、满意度和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畸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共19例,年龄在3岁~21岁,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运动功能、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增加,站立时伸膝关节角度增加,患儿行走功能改善,行走距离延长。患儿和家长满意度为89.5%。随访1 a,3例患者不同程度复发。结论: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脑瘫膝关节畸形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膝关节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进兔椎间关节的融合(英文)
17
作者 陈为坚 李贵涛 +5 位作者 罗狄鑫 陈锡然 陈造宏 武光勤 叶伟 李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6763-6766,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作为骨移植材料,通过与单纯使用纤维蛋白胶、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来评价这...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可分化为成骨细胞。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牛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作为骨移植材料,通过与单纯使用纤维蛋白胶、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来评价这种移植材料的成骨效果。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01/2006-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自兔髂骨抽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在体外培养扩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内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制成复合物,再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成另一种复合物。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腹膜外行腰椎间盘切除脊柱融合术。每只动物取L3-63个椎间隙随机接受4种移植方法中的3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纤维蛋白胶。术后3月利用放射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分析脊柱融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兔脊柱椎间隙骨痂形成情况。结果:①术后12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椎间隙骨痂形成明显较其它组多,组织学上有连续的骨痂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可见前纵韧带后方有编织骨形成,骨量少,不连续。纤维蛋白胶组见纤维组织增生及少量成骨细胞,未见新骨形成。各组均未见纤维蛋白胶残留,椎间盘中有少量椎间盘髓核残余、中间有少量软骨组织形成。②12周时x射线检查显示,各组兔均未造成椎体后缘增生,无椎管狭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组节段活动度与骨形态发生蛋白+纤维蛋白胶组、纤维蛋白胶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椎体后缘高度丢失差异不显著。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纤维蛋白胶和骨形态发性蛋白复合体可在椎间关节形成骨性骨痂,融合效果好,组织学方面评价也较其他方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动物实验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脊神经后根轴突再生研究及应用前景
18
作者 唐晓军 李贵涛 +2 位作者 陈为坚 罗狄鑫 黄文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7-679,共3页
脊神经前、后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并不与脊神经完全相同。后根损伤除了导致感觉传导受损,还间接影响肌肉运动和协调功能的完整性。后根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再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各种修复和功能重建方法均处于实验阶段,其临... 脊神经前、后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并不与脊神经完全相同。后根损伤除了导致感觉传导受损,还间接影响肌肉运动和协调功能的完整性。后根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再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各种修复和功能重建方法均处于实验阶段,其临床应用尚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 脊神经节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振兴 李贵涛 +2 位作者 孙鸿涛 罗狄鑫 王雄昌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感觉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按照下肢感觉神经功能是否合并下肢麻木,分为疼痛组(A组)和麻木组(B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分析P40峰潜伏期变...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感觉功能评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按照下肢感觉神经功能是否合并下肢麻木,分为疼痛组(A组)和麻木组(B组)。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分析P40峰潜伏期变化。结果主要表现为P40峰值潜伏期延长,两组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检测阳性率分别达91.7%、92.8%,A、B两组患者患侧P40峰潜伏期较健侧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健侧P40峰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患者患侧P40峰潜伏期及两侧间差异值均降低(P<0.05)。结论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评定下肢感觉神经功能状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感诱发电位 下肢感觉功能
下载PDF
尖端可旋转穿刺针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黄子祥 徐汪洋 +2 位作者 周晓忠 黄丽珊 罗狄鑫 《甘肃医药》 2021年第9期813-814,81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尖可旋转穿刺针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予改良靶点PLDD治疗方案,对照... 目的:探讨针尖可旋转穿刺针引导下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予改良靶点PLDD治疗方案,对照组60例予常规靶点PLD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无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早期(1天、7天)、晚期(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针尖旋转痛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改善较无针尖旋转痛患者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针尖可转弯穿刺针引导下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中期疗效与靶点PLDD效果均较好,但术中出现旋转痛的患者,其术后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穿刺针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