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产资料流通的商品性质问题
- 1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6,共6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生产资料的流通是不是商品流通?这是物资管理和物资经营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带根本性的经济理论问题。在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经济工作中,在改革物资流通体制的过程中,这是每日每时都要遇到而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现行的物资流通体制的重大弊端,是在指导思想上否认生产资料是商品。
-
关键词
生产资料流通
物资流通体制
商品流通
商品性质
商品经济
计划价格
流通体制改革
商品交换
物流
物资经营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
- 2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企业经济》
1983年第3期17-20,23,共5页
-
文摘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解决‘条条’和‘块块’的矛盾,”是今后三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发挥大中城市在组织方面的作用,对提高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一。
-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城市
商品流通
大中城市
经济效益
组织经济
企业经营管理
工业生产
重要作用
纵向联系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商流与物流浅论
- 3
-
-
作者
罗生智
-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5期58-63,共6页
-
文摘
作者引进国外经济学家用来反映商品流通过程经济现象的“商流”与“物流”的范畴,据以分析我国商品流通领域中二者的结合与分离,区别与联系,试图找出提高商品流通经济效益的途径。文章指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商流与物流的概念,却在《资本论》中大量分析了商流与物流的基本内容。并认为,商流与物流的区分,来自商品的两重性,是符合马克思的论述的。本文将有助于推动商品流通理论的深入研究。
-
关键词
商品流通
商品价值
流通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
基本内容
区别与联系
流通领域
资本论
所有权
生产领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
- 4
-
-
作者
罗生智
徐兴田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80-85,共6页
-
文摘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并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总体结构问题.本文试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
关键词
优势条件
多种经济成分
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我国现阶段
资本主义工商业
国民经济
经济形式
生产资料私有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直销协会工作的重点是面向传销员
- 5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中国商贸》
1997年第13期23-23,共1页
-
文摘
直销协会工作的重点是面向传销员□罗生智通过直销协会两年来的探索突破,我们认为,直销协会工作的重点是面向传销员。直销协会为什么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传销员方面呢?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传销业的特点所确定的。传销业和传统商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经过任...
-
关键词
传销员
协会工作
传销企业
传销业
企业形象
售后服务
整体素质
中国特色
综合评价
思想教育
-
分类号
F71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崖茫石棉矿的发展成就与开发前景设想
- 6
-
-
作者
罗生智
-
机构
茫崖石棉矿宣传部
-
出处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1年第1期59-60,共2页
-
文摘
茫崖石棉矿位于柴达木西北边缘,矿区海拔3100——3280米之间,属高寒缺氧地区。从1958年建矿至今的32年间,累计为国家生产石棉40万吨;产值4亿多元;创利税1亿多元;出口石棉近11万吨,创汇5千万美元;拥有1亿1千万元的固定资产。更可贵的是,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精神熏陶下,造就了一大批勇于开拓进取,不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茫崖人。
-
关键词
达木
高寒缺氧
茫崖
远景储量
选矿技术
工业储量
塑料编织袋
棉产量
压缩包
花土沟油田
-
分类号
F127.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再谈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答刘扬文同志
- 7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2期31-35,共5页
-
文摘
《社会科学辑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过我写的《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一文,文中我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经济利益是经济规律运动的客观动因,经济利益的矛盾是经济规律的内在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经济规律的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规律运动的结果,又表现为人们的经济利益。这是一种探讨性的意见,是很不成熟的。同年第三期《社会科学辑刊》刊登了刘扬文同志写的《也谈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一文,和我持相反的观点。对于这篇文章我觉得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
关键词
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科学
资本主义社会
基本经济规律
资产阶级
价值规律
动因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活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经济利益与经济规律
- 8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1期70-75,共6页
-
文摘
经济利益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问题。那末,经济规律同经济利益是个什么关系呢?作为一种探索,我想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 经济规律是生产关系运动、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运动的最终原因是什么?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3页)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
-
关键词
经济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客观经济规律
生产力
生产单位
资本主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城市在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中的作用
- 9
-
-
作者
罗生智
-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经济纵横》
1986年第7期24-29,共6页
-
文摘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是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的一个层次,是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城市在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赵紫阳总理《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逐步实行宏观经济控制的分层次管理,提高地方特别是中等以上城市对搞好宏观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本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初步认识.一、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宏观经济管理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从全局、总体和长远方面进行管理。
-
关键词
控制与调节
宏观经济管理
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
价值规律
经济杠杆
社会主义商品
国民经济
间接控制
企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讨论会简介
- 10
-
-
作者
罗生智
-
出处
《经济学动态》
1983年第6期27-28,共2页
-
文摘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讨论会,于1982年10月中旬在辽宁省长海县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84人,会上收到论文、资料25篇。会议期间,三省代表就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
-
关键词
东北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理论
社会发展
东北三省
讨论会
简介
长海县
辽宁省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心城市在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中的作用
- 11
-
-
作者
罗生智
-
机构
辽宁省城市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经济体制改革》
1987年第5期50-54,共5页
-
文摘
本文认为,中心城市是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的中间层次,是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中的作用,是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心城市在宏观经济的间接控制与调节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发挥城市行业管理的作用。
-
关键词
控制与调节
宏观经济控制
中心城市
经济杠杆
综合运用
行业管理
经济管理体制
城市功能
企业
中间层次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