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零工青年社会保险的参保行为与决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祥艳 李晓曼 陈玉杰 《中国劳动》 2021年第4期61-76,共16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数字技术平台为媒介的零工经济不断发展,并成为吸纳青年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现有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之间适配性较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零工群体参保倾向不足,参保率较低。这不仅会制约零工经济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数字技术平台为媒介的零工经济不断发展,并成为吸纳青年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但现有社会保险制度与零工群体之间适配性较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零工群体参保倾向不足,参保率较低。这不仅会制约零工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供需平衡,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平台就业者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研究零工青年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两大主要险种的参保行为与决策机制,从而为新时期零工就业社会保险制度构建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首先,积极的行为态度、较强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促进零工青年的参保行为,其中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行为意愿在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再次,相比于养老保险,零工青年更迫切地想要参加医疗保险;最后,从户籍异质性来看,农村零工青年参保医疗保险的倾向更高,而城镇零工青年参保养老保险的倾向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青年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计划行为理论
下载PDF
童年创伤对中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宇然 王瀚彬 +4 位作者 钱铭怡 罗祥艳 吴有梅 王小玲 陈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48,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和网络成瘾的社会情绪模型,考察童年创伤对中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情绪调节问卷和简版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 目的:基于网络使用的补偿理论和网络成瘾的社会情绪模型,考察童年创伤对中学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以及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情绪调节问卷和简版问题性网络使用问卷,对3373名贵州省某寄宿学校的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童年创伤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呈正相关;童年创伤分别通过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焦虑症状和表达抑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问题性网络使用。结论:本研究探索了童年创伤经历与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潜在机制,为理解和预防资源匮乏地区寄宿制中学生的问题性网络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未来研究可从降低社交焦虑和提升情绪调节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问题性网络使用预防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创伤 问题性网络使用 社交焦虑 表达抑制
原文传递
零工就业中的异质性工作经历与保留工资——来自网约车司机的证据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伟国 李晓曼 +1 位作者 吴清军 罗祥艳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17,共16页
借鉴经典保留工资理论,提出了平台就业者保留工资的概念,并利用网约车平台就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异质性工作经历的类型和质量对当期保留工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明晰零工经济对参与者整体福利状态而非单纯对收入的影响。结果... 借鉴经典保留工资理论,提出了平台就业者保留工资的概念,并利用网约车平台就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者异质性工作经历的类型和质量对当期保留工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明晰零工经济对参与者整体福利状态而非单纯对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下岗失业状态转入平台的司机其保留工资最低;来自过剩产能行业和负面求职经历都显著降低零工的平台保留工资,其中,前者的效应更大;其次,零工在平台上的风险偏好和家庭支持程度是重要的影响机制,且零工从业类型(生存型和发展型)具有分化作用。最后,呈现了零工的劳动力供给与劳动者剩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平台经济帮助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保留工资 工作经历 劳动力供给 劳动者剩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